贼天子 第865节
作者: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8      字数:3678
  跟姐妹两人说了好一会儿话,陆柄才站了起来,对着陆皇妃低头道:“阿姊,陛下说得对。”
  “这个事是我们陆家的事情,应当由我出面解决,你还有小妹,都已经是天家,不应该出面。”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上一次在洛阳,我还是心软了,这一次再不会让他们家,出现在陛下面前闹腾。”
  陆皇妃微微皱眉,轻声道:“陆家,就只有这么一个长辈了。”
  陆柄神色坚定:“阿姊,他这样的人,算得上是长辈吗?”
  “非是陛下,我们姐弟三人,现在不知道人在何处。”
  “不知道还有没有见面的机会!”
  陆柄缓缓说道:“这事弟弟我去处理,阿姊莫要过问了。”
  陆皇妃还是叹了口气:“他无非是为了家里的两个儿子,我的看法是,教训教训应该,但是他家的儿子,或可给他们寻个差事。”
  “他们家这样的性子,给他们差事,他们就能踏实去干了?”
  陆柄冷笑道:“咱们那个九叔,心里想的,恐怕是想像薛家一样。”
  薛家依傍天子,如今可以说是飞黄腾达,一门出了两个爵位,薛国丈前两年致仕的时候,朝廷给他封了郡王,这郡王之位即便不能袭封,这一系也是世袭的国公。
  薛家那位二爷薛放,也受封侯爵,可以说尊荣已极。
  陆皇妃还要说话,一旁的陆嫔拉着姐姐的衣袖,微微摇头道:“姐姐,这事就让阿兄去办罢,咱们的确不应该说话。”
  陆柄站了起来,开口说道:“那小弟这就去了。”
  说罢,他扭过头去,大步离开。
  走到门口的时候,一脸坚毅的陆柄,又被庐江公主直接拽住,此时大公主一脸兴奋:“我听到你跟我娘的谈话了。”
  她两只眼睛放光:“我跟你一起去!”
  陆柄看了看她,有些无奈,苦笑道:“可以,但是你不能乱说话。”
  “我不说话。”
  庐江公主眼珠子直转,笑着说道:“我给陆老爷做个跟班。”
  她拽着陆柄往外走去,一边走,一边问道:“小舅,你打算怎么对付他们?”
  “我们是大宗,他是小宗,庐州所有的陆家产业。”
  陆柄缓缓说道:“都应当是我们这一支继承。”
  “现如今,他已经霸占了许多年了,是时候将他撵出去了,他要是不愿意。”
  陆柄面无表情道:“且对簿公堂,让庐州刺史衙门,断上一断。”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大外甥女,开口道:“明天,咱们再去陆家见他们,今天,我先去做做准备。”
  大公主有些好奇,问道:“做什么准备?”
  “我去找杨侯爷。”
  陆柄呵呵一笑:“跟杨侯爷,借一些人手,壮壮声威。”
  …………
  正当李皇帝东巡的时候,被押送返家的卓相公,已经回到了洛阳。
  到了洛阳之后,押送他的羽林军,也没有为难他,只是将他一路送回了卓府,卓相公回了家之后,立刻命人关闭宅门,不见任何客人。
  他是宰辅,皇帝陛下此时并没有下令拿人,自然也没有人敢上门拿这位宰相问罪。
  卓相公回到洛阳之后的第二天,才换上了一身官服,一路进了皇城,来到了中书,见到了正在中书坐班的太子殿下,见到太子之后,他规规矩矩的跪倒在地,毕恭毕敬叩首行礼道:“罪臣卓光瑞,叩见殿下。”
  太子殿下坐镇洛阳,当然已经知道了去年那场科考案的经过,也知道这位身为主考的卓相公,恐怕罪责难逃,他想了想,还是起身把卓光瑞给搀扶了起来,看了看卓光瑞,叹了口气道:“卓相为官多年,向来谨慎,怎么竟在这么大的事情上栽了跟头?”
  卓光瑞低头道:“臣…一时疏忽,罪无可恕。”
  他低头道:“臣听闻,案犯俱已经羁押大理寺大牢,等候陛下问罪,臣是主考,罪无可恕,请殿下下令,将臣也押进大理寺大牢候罪。”
  李元想了想,正要回答,忽然想起父亲临走之前交代的话,他沉思了一会儿,便摇头道:“卓相公,你在朝多年,功勋卓著,父皇不下令,本宫不能贸然拿你下狱。”
  他拉着卓光瑞的衣袖,开口道:“本宫年纪还小,这些大事,也不敢做主,卓相公还是去见杜相,让杜相做主罢。”
  卓光瑞闻言,抬头看了看太子,心中暗暗赞许,辞别了太子之后,他又赶去见杜相公,见到了杜谦之后,他跪拜下来,行礼道:“罪员请杜相问罪。”
  杜相公连忙起身,将他搀扶起来,摇头道:“我如何能问卓兄的罪过?”
  “卓兄还是回家去,回家去。”
  杜相公长叹了一口气。
  “等陛下回来定夺罢。”
  说完这一句,杜谦想了想,正色道。
  “卓兄放心,到时候我们这些江东旧臣。”
  “一定为你说情,请陛下…”
  “从轻处罚。”
  第991章 争将来!
  卓相公两次请罪,但是除了天子之外,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给他定罪,毕竟皇帝没有明旨,谁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动一个开国功臣,一个天子亲封的国公。
  中书里,杜谦拉着卓光瑞坐下,给他倒了杯茶水,叹了口气道:“卓兄向来沉稳,怎么会在这种事情上疏忽了?”
  卓光瑞双手接过杜谦递过来的茶水,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苦笑道:“也是被雁啄了眼。”
  他低头喝了口茶水,然后看了看,确定这书房里没有第三个人之后,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杜相,这个事你知不知情?”
  杜谦本来已经想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闻言猛地回头,看向卓光瑞,大皱眉头:“这事我全程没有参与,我如何能够知情?”
  卓光瑞起身,走到杜相公面前,拉着他的衣袖,低声道:“杜相,你我认识也快二十年了,我夙来钦佩你的才干,也是打心眼里服你。”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说道:“去岁科考,有人借着你的名义来见我,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大概的意思是,让我宽松一些,后来礼部那个侍郎请我去吃饭,我思忖许久,才应下了这件事。”
  杜谦勃然变色。
  他拉着卓光瑞的衣袖,请他坐下,然后坐在了他的旁边,深呼吸了一口气,正想要说话,忽然想起这里是政事堂,明里暗里不定有没有在偷听,欲言又止。
  卓光瑞压低声音,开口说道:“杜相,这里是咱们唯一能够说话的地方了,今天之后,我离开政事堂,在家里闭门思过,谁也不会见,那个时候你若是去我家,或者是我出门见你,都会引人注意。”
  “九司,也都会看在眼里。”
  杜谦深呼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了下来,低声道:“谁借着我的名义,去见卓兄了?”
  卓光瑞看着他,开口道:“整个朝廷上下,谁能没有杜相的信物,就能让我相信?”
  杜谦明白了过来,喃喃道:“我三兄…”
  “是。”
  卓光瑞低声道:“那个时候,我觉得既然是杜相你点头了这件事,那么即便做个顺水人情,朝廷也不会再翻这件事出来…”
  杜谦脸色有些苍白,喃喃道:“这事,这事我全然不知情。”
  卓光瑞默默说道:“我也想明白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杜相不可能知道。”
  他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道:“那就说明,朝廷里有一拨人,打心眼里不认可陛下的新政,尤其不认可新学,因此明里暗里,想要做一些事情,为自己积攒一些力量,等待着…”
  “等待着有一天,天地色变。”
  卓相公说到这里,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声响,用最轻的声音低声道:“这里头,就有令兄。”
  新朝的新学,尤其是科考的内容,已经与前朝迥然不同,这并不只是学问上的差异。
  还有认知上的不同。
  比如说,这种认知带来的最直接的改变,就是会直接将旧周的百年千年世家,给直接埋进土里。
  往后,不再有察举制度,不再有高门举荐,更不需要往世家大族投行卷,谋出身。
  持续了一千年的世家,已经走上了末路。
  再有,就是朝廷推行的新税,新税摊丁入亩,往后官僚地主的利益,也会被硬生生割下来一部分。
  也就是说,哪怕那些千年世家愿意转型去做官僚地主,也会被朝廷割下来好大一块肉,再加上这种变化来的太快,并且几乎只是李皇帝一个人在推动,朝野上下必然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不太愿意接受的。
  只是李皇帝势大,他们没有办法反抗。
  所以,他们只能隐忍下来,然后在暗中慢慢积蓄势力,以待将来。
  等什么呢?
  自然是等着章武朝落幕,等着章武大帝走进坟墓之中,然后再把被章武大帝“扭曲”的天下,一点一点“修正”过来。
  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其实一点儿也不稀奇,剧烈的社会变动之下,自然会有一股想要修正的力量,试图把这个世界,修正回原来的轨道。
  而章武七年的那一场科考,说白了,就是在为将来那一天的到来积攒力量。
  只是做的有些急躁了而已。
  事实上,他们不止是会用舞弊的法子,往朝廷里塞人,他们还会用自己人,去学习新学,借以考进朝廷里。
  只是进了朝廷之后,心里是不是新学,就很难说了。
  而这一次舞弊案塞进来的二十多个人,是一些在他们看来,必须要进入朝廷里的人,也就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子弟。
  整件事情背后,是隐藏在暗处的一股庞大势力。
  听到“天地色变”这几个字,杜相公也忍不住再一次变了脸色,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过了许久,才抬头看了看卓光瑞,端着茶水的杯子,都忍不住有些颤抖了:“卓兄,这事…”
  卓光瑞看着杜谦,微微摇头道:“我知道,这个事情不能涉及杜相,陛下那里,我一个人担下来了。”
  他低头叹了口气道:“从去年一直到今年,我都以为杜相公是知道这件事的。”
  卓相公轻声道:“这个事情背后的那些人里,一定有关中世族。”
  “而且不少。”
  杜相公起身,对着卓光瑞深深低头,一揖到地,却一句话也没有说。
  洛阳城里,到处都是耳目,尤其是在这政事堂里,说不定此时门外,就有人在侧耳倾听。
  因此,能不说就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