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939节
作者:
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39 字数:3719
“不过…”
他看着李云,开口道:“九司的关中司,应该是正常运作的…”
“对。”
李云指了指桌案上的文书,笑着说道:“这是关中的九司刚送来的,前几天陈大已经攻破灵州,正在横扫朔方的叛军,用不多久,捷报应该就会送来洛阳了。”
“是时候,让九司的人手往西域走一走了,至少探明一些情况,往后我们恢复陇右道,就要简单一些。”
“陇右道…”
刘博喃喃自语:“已经没了百多年了罢?”
李皇帝点头道:“是已经没了许多年了。”
“不过西域这条路很重要,往后是一条相当要紧的商路,一定要贯通,要是陈大他们打得好,过不多年,我准备在西域设安西都护府。”
“用来维持西域商路。”
刘博怔了怔,苦笑道:“西域那条商路,已经断了罢?”
李云摇头:“我找人问过,一直有商人走这条路经商,只不过因为太凶险,因此走的人少了。”
“等路通了,这条路就会重新热闹起来。”
刘博闻言,先是点头,然后笑着说道:“平定西北再加上贯通西域的功劳,足够陈大那厮,也受封国公,封大将军了。”
李皇帝眯了眯眼睛,轻声笑道:“他若是能做成,便给他个世袭罔替的国公。”
英国公闻言,笑着说道:“二哥还是对嫡系更亲近些。”
皇帝低头喝茶:“对敌人越狠,对嫡系就要越亲。”
他看着刘博,笑着说道:“要不然真成了孤家寡人了,人家冲进宫里来,我也双拳难敌四手。”
英国公笑着说道:“别人自然是双拳难敌四手,不过二哥不一样,我看二哥敌个一二百手,没有什么问题。”
李云笑了笑,没有接话,而是继续说道:“洛阳城里动荡,朝廷要经历一轮新的革新,你们九司也要小心注意一些,尤其是你,要多上点心。”
“九司很庞大。”
皇帝陛下叮嘱道:“又是咱们的耳目,军队毕竟调动不畅,因此有些时候,你我性命都是系在九司身上,你一定要操持好,可不能让底下人,把你给哄住了。”
刘博闻言,也正色起来,他深深低头道:“二哥放心,九司…”
“我把持得住。”
英国公拍了拍胸脯。
“要是出了问题,我一定死在二哥前头。”
第1079章 杀人去!
章武十年秋天,离今年的万寿节,只剩下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了,也就是说,距离去年皇帝遇刺事件,已经过去了接近一整年时间。
一直到这个时候,这桩案子,终于有了阶段性的成果。
大朝会的前一天,甘露殿里,两位宰相都跪在皇帝陛下面前,低头行礼,行礼之后,许相公对着天子欠身道:“陛下,臣奉命主事去岁万寿节谋刺大案,经过数月追查审讯,又跟杜相以及三法司官员一同商议了数日,现已经拟出结果,请陛下圣裁。”
此时,皇帝陛下已经两个多月,未曾出去走动过,接见大臣的次数也远不如从前,甚至几次朝会,都是草草结束,显得兴致缺缺。
听到了许昂的话之后,他才抬头看了看许相公,开口说道:“起来罢,起来罢。”
“都是老伙计了。”
皇帝陛下看了看两个人,叹了口气:“跪个什么?”
从前,这些老臣私下里见到李云,绝大多数都是不跪的,李云也从来没有要求他们非要下跪不可,甚至杜谦在私下里见到李云的时候,二人更像是朋友的身份。
只有人多的时候才是君臣。
但是从捕获武逆以来,天子的心情一直不怎么好,这一点朝中臣子都能够感受得到,几位相公更是感知明显,因此此时在天子面前,都拘谨了许多。
等到两个人站起来之后,李皇帝才看了看许昂,缓缓说道:“许兄大概说一说罢,你们送来的文书太多,我懒得看了。”
这几天,案子即将“结案”,三法司以及中书两位宰相,给李云这里送来了数十份文书,而且每一份都很厚,可以说是非常详尽了。
即便是勤政的李皇帝,这会儿也没有精力自己一点一点细看。
“是,那臣就简单说一说。”
许昂微微低头道:“九司捉拿的逆贼武珩,以及其家里人,共一十七位,如果算上他的下属以及门生,统共是五十余人,这些人臣等拟定的结果是…”
他抬头看了看李云,低头道:“夷三族。”
皇帝陛下闻言,睁开了眼睛,皱眉道:“那岂不是武元佑兄弟两家,都要被杀?”
夷三族,是父族母族妻族,其实跟诛九族是一回事,武元佑是武珩的堂侄,也会被株连其中。
许望低头道:“陈留王是本朝宾客,可以免罪,天顺候一家乃是前朝帝室,也可以陛下下诏特赦。”
皇帝陛下沉默了片刻,眯了眯眼睛,轻声道:“除武氏族人之外,其余诛一族算了。”
“至于武家人,武元佑兄弟两家可以免罪,其余武家人,俱皆是谋逆大罪。”
朝廷里,除了武家兄弟,其实没有什么武家人了,李皇帝这句话的意思是,从今天开始,各地衙门如果抓到了武家余孽,直接就是死罪。
而且谁跟他们勾连,谁就是死罪。
至于对其他同案犯的夷三族改为诛本族,倒不是李皇帝心慈手软了,只是毕竟三观不同。
这种莫名的,大范围的株连,在李云看来,是不合适,不合理的。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继续说道:“三族五代之内,不得科考,不得入仕。”
许相公回头看了看杜谦,见杜谦没有说话,他才低头道:“陛下仁德。”
许相公顿了顿,又说到:“朝廷里,有直接参与本案的官员,也是按照谋逆大罪定罪,夷三族,与武逆有联系,但没有参与谋刺的,定为满门抄斩。”
所谓满门抄斩,就是到年纪的男丁统统杀了,女眷充教坊司,未成年的男丁则是流放。
许望顿了顿,又说到:“还有,与武逆有联系,但不知对方是逆贼的,臣等商议过,罢官夺职,抄家流放。”
“其余,则是与武逆有间接联系,但是也不知情的,则由吏部酌情处理。”
听到最后一句话,李皇帝挑了挑眉头。
吏部酌情处理这一句话,就可以把所有涉案人员统统拿捏,到时候皇帝陛下用新血液替换掉旧血液的目标,也可以得以实现。
李皇帝看了看许望,问道:“一共多少人?”
许昂连忙说道:“臣粗略统计过,斩首千余人,流放也有数百。”
皇帝陛下闻言,挑了挑眉。
这个数目,对于寻常人来说,可能已经是滔天杀业了,但是这会儿听在李云耳中,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
可能是…先前打仗的时候已经杀了太多人了。
远的不说,十年前关中之战,李云就杀了朔方军数万人。
前一段时间陈大平定西北,也有上万规模的击杀。
甚至,越王与余野进攻金川,到现在双方死伤规模也已经过万。
到了这里,李皇帝才恍然明白过来,另一个世界里的朱太祖,为什么可以杀人不眨眼。
可能是这些在常人看来无比庞大的数目,在普通人眼里已经是天灾级别的大难,在经历过战场的皇帝眼里,却不是什么太大的数目。
皇帝陛下沉默了一会儿,看向杜谦:“若没有什么问题,明日大朝会,就按这个报上来。”
他看着杜谦,开口说道:“受益兄,有个前提,朝廷不能乱,各个位置不能没有人了。”
杜谦连忙说道:“陛下放心,从若是从金陵文会算起,到现在本朝科考已经超过十次,并不缺当官的,这一千多人里,真正当官的也是少数,吏部很快就可以填补上这个空缺。”
李云默默点头,面无表情道:“那就这么办罢,该杀的杀了,事情就到此为止,不要弄得整天人心惶惶的。”
他看向两个宰相,开口道:“太子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太子回京之前,这个事情要结束掉,往后咱们还踏踏实实的过日子,直到…”
皇帝眯了眯眼睛,缓缓说道:“直到下一次类似的事情发生。”
“到时候,再杀上一批就是。”
两个宰相听了这话,都忍不住看向李云,而李云本人倒是神色平静,甚至还笑了笑:“不要看我,这种事迟早会再发生,所以我才说,往后要看各自手段。”
皇帝陛下站了起来,正准备送客,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开口道:“对了,审讯有没有涉及陶文渊?”
两位宰相一起摇头:“陶相只是与其中一些人,曾经有过交往,但新朝开辟之后,便没有联系过了。”
李皇帝点了点头,然后冷声道:“没有关系就好,等第一批杀头的犯人杀头的时候,让陶文渊去监斩。”
皇帝陛下闷哼道:“不许他告病,非要他监斩不可!”
说罢,李皇帝背着手说道:“今天就说到这里。”
两位宰相对视了一眼,都小心翼翼离开了甘露殿,走出甘露殿之后,许昂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对着杜谦低头苦笑道:“人说伴君如伴虎,从前下官还不相信,觉得陛下是个平和的性子,现在看来…”
杜相公看着他,微微摇头:“陛下有时候性如烈火,但却不是什么暴戾的性子,这种谋刺大事…”
“放在历朝历代。”
杜相公默默说道:“都不会只死这么点人,你想一想,这事如果瓜牵出蔓,蔓再牵出瓜,最后要死多少人?”
“马上天子里,陛下已经是好脾气了。”
说着,杜相公看向远处的天空,喃喃道:“甚至,如果不是因为这些人,挡住了陛下的脚步,还未必会死这么多人。”
许相公闻言看着杜谦,低声道:“那陶相…”
“陶文渊?”
杜相公冷笑了一声:“他是自找的,读书读昏了头了,记不清乱世的时候,是谁给了他活路,给了他庇护。”
“给了他这条康庄大道。”
说到这里,杜相公看向许昂,开口说道:“且看陶老头,能不能清醒过来罢,否则他这十几年苦劳,十几年情份,都要烟消云散。”
许昂若有所思,开口说道:“杜相,那下官这就去做准备了,联系好京兆府和刑部,明日大朝会之后,立刻开始准备分批行刑。”
杜相公想了想,拉着他的衣袖道:“我与你同去。”
许昂苦笑道:“这又不是什么好差事,下官去跑腿就行了,杜相何苦牵扯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