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1023节
作者:
漫客1 更新:2025-10-24 14:40 字数:3621
杜相公明悟了过来,指了指自己:“我这个位置的人来做主?”
李云笑了笑。
“差不多。”
杜相公皱着眉头,认真思考了许久,才明白了过来。
“也就是说,做主的人非是一姓了。”
他站了起来,看着李云,半晌没有说出来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喃喃道:“陛下开国至今,弄出了这么多新奇的东西,从新税到新政,再到各种种子,以及新事物,还有新学。”
“就是为了有一天…”
他看着李云,满眼的不可置信:“把李家撵下帝位吗?”
皇帝也起身,摆了摆手,哑然一笑:“我没有那么伟大。”
“我不做这些,千百年后迟早也会如此,只不过我想提前一些,而且,没有那么快。”
皇帝笑着说道:“我不是说过吗,大概要等到李唐这一篇翻过去之后,才有可能到达那一步,而且大概率,李唐这一篇翻过去之后,也很难会变成那样,还要再等一篇。”
“说不定,我们这个世间,以后皇帝会一直在,只不过变成虚君罢了。”
“虚君,虚君。”
杜相公呢喃了几句,又坐回了原来的位置上,他看着李云,长叹了口气:“古往今来,一代代士大夫们追求的,便是这两个字,于是皇权臣权争斗不休。”
“如今章武一朝,君权已经全然盖过臣权,难以置信,二郎掌握权柄之后,竟然是在往这个方向去走…”
“还是不太一样的。”
皇帝默默说道:“我压制臣权,是因为如果放任不管,官员大权在握,便会欺上虐下。”
杜相公问道:“人性如此,如何能改?”
李皇帝看向天空:“所以,本朝做不成这个事情,几百年后,等有一股力量,掀翻这个朝廷,就能让下一个朝廷,对这股力量有所畏惧。”
“到了那个时候,信息通达,民智稍开。”
“类似大唐官报那样的东西,整个天下到处都是,等有东西能够留声,能够留影…”
“我说的事情才有可能实现。”
他看着杜谦,神色平静:“这些,你跟我都看不见。”
皇帝陛下张开双手:“时代隆隆向前,你我都只是把它,往前狠狠推了一把,它到底会走向哪里,最后会变成什么样。”
“我们两个古人,是看不见的。”
李皇帝眯了眯眼睛:“尽了心力便足够了。”
杜相公抬头看着天上的云彩,怔在原地,许久没有说话。
“如果总会到那么一天…”
他看着李云,问出了最后的问题:“二郎何以这般着急?”
“因为这世间,不止神州大地。”
皇帝回头看向杜谦,开口说道:“不往前走,将来就会神州陆沉。”
“会被人按在泥尘里。”
他默默说道:“子孙后代,都自以为不如人。”
“还有。”
他叹了口气:“尽力让百姓过的好些,总不是罪过。”
“是不是?”
杜相公大受震撼,半天才回过神来,对着李云深深低头作揖行礼,心悦诚服。
“陛下…”
杜相公拜道。
“真天降圣人也。”
第1173章 天子事毕 (大结局!)
很快,到了钦天监定下来的吉日,皇帝陛下带着一众官员,从泰山行宫出发,登上泰山,来到泰山封禅台。
此时,一应事宜都已经准备齐全,一众力士正在神厨库宰杀牲畜,准备祭祀上天的牺牲。
此时祭祀还没有开始,皇帝陛下带着杜相公还有晋王,一起到神厨库里转了一圈,他看了看神厨库送出去的牺牲,回头看向李正,开口道:“老三,这些东西祭祀完了之后,让人煮了,分给同行的人罢。”
祭祀分两种,一种是祭祀完了之后,先将牺牲们的鲜血洒在地上,再将祭品焚烧,献给上天。
大多数情况,都是随行的人分食了了事,毕竟这个时代肉食的确来之不易。
不过,封禅祭天这种仪式,已经是最高规格的祭天仪式了,按照礼部的意思,是干脆蟠烧了,彻底献给上天。
李正刚低头应了声是,一旁的杜相公咳嗽了一声,
杜相公也在一旁歇息,闻言看了看李云,正要说话,只听皇帝陛下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你们都说我是天子,既然我是天子,那么给上天的祭品,也就算是我家的,我能做得了主,不用多说了。”
杜相公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么了。
几个人巡视了一圈,等快到正午的时候,他们都来到封禅台下搭好的庐蓬下歇息,李皇帝坐在庐蓬下面,抬头看了看高高的封禅台,又抬头仰望高空。
老实说,从前的他,是个纯粹的无神论者,他并不相信高天之上,真有什么俯视苍生的神明。
但是,现在的他,已经有一些动摇了。
因为他能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身就充满了神秘色采。
他也真的很像是这个时代的天命所钟。
因为假设他不是,此时应该已经出现一个能够天降陨石的“大魔导师”,硬生生的掀翻李唐,将这个世界带回旧有的轨道上了。
而到现在为止,快二十年了,整个天下只有一些零星的叛乱,并没有什么太强的反对力量出现。
想到这里,李皇帝思绪飘荡。
也有一种可能,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并不能改变世界原有的轨迹。
不过这些,都已经不要紧了。
皇帝陛下仰望青冥,过了许久,才回过神来。
当朝的礼部尚书钟粲,已经站在了他的面前,手捧表文,恭恭敬敬的递到了他的面前:“陛下,这是臣与杜相公,再三确定过的文书,您最后再看一遍,约莫盏茶时间之后,封禅就要开始了。”
所谓封禅,封是祭天,禅则是祭地,这一场大典,可以说是所有封建皇帝,梦寐以求的高光时刻,就连李云,也被气氛浸染,他点了点头,接过了这份祭天表文,展开看了看。
看了一遍之后,他看到了其中有这么一句。
“今河洛紫气腾霄,泰山祥云聚顶。此非臣智勇可致,实乃上帝假手渺躬,涤荡乾坤,重开日月。”
皇帝微微皱了皱眉头,回头看了看杜谦。
“上次看,怎么没有看到这一句?”
杜相公顺着李云指的地方看了看,然后笑着说道:“上次给陛下看的时候,也有这么一句,可能陛下没有细看,疏漏了。”
杜相公顿了顿,继续说道:“陛下勘定南北,莫大功德,这当然是人力,但在这里却不能说是人力,非要说是天功不可。”
他默默说道:“四海亿兆众生,俱有人力,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天功,陛下要受命于天,那些胆大妄为之人,才不敢妄动。”
皇帝“唔”了一声,摇了摇头,没有在意。
这种名头,他心里本也不是如何在乎,只不过刚才遥想上苍,此时突然看到了这么一句,心生感触罢了。
他愣神了片刻,看了看杜谦,默默说道:“受益兄,你觉得天上有神吗?”
杜谦站在李云身后,想了想,微微摇头道:“陛下,若是如同佛道之流所说,九天之上有众多神灵,并成朝廷,有凡间一般君臣,有凡间一般男女老少,臣心里是不太信的。”
“但臣相信,冥冥之中有恒常之神,照育世间。”
他看着李云,继续说道:“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皇帝笑了笑,正要说话,礼部尚书钟粲已经毕恭毕敬上前,对着李云低头道:“陛下,吉时已到。”
“请您登台祭天。”
皇帝起身,正了正头上的十二珠冕旈,回头对杜谦还有李正笑道:“走走走,我三人一起登台,你们做陪祭。”
这个事情是早已经定好的,李正跟杜谦也早有准备,此时都已经穿上了礼服,二人一起起身,跟在天子身后,离了庐蓬,抬头看着封禅台。
钟尚书一声令下,庄严的礼乐之声响起,皇帝陛下整了整衣冠,回头看了看身后二人,然后抬头看向封禅台。
他手捧祭天的表文,大步走向高台。
此时此刻,皇帝陛下的心态还算稳定,但是杜相公跟晋王李正,都是紧张到了极点,二人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跟在李皇帝身后,一步步登上高台。
皇帝上了封禅台之后,环顾四周。
只见四周除了护卫的禁军之外,还有一众前来观礼的士绅百姓,乌泱泱围了一圈。
等皇帝陛下登上高台,这些人便齐刷刷跪了一片,头也不敢抬了。
祭坛的火已经点了起来,钟尚书也咽了口口水,大声道:“请陛下祭告天地!”
李皇帝祷祝了一番之后,展开手里的文书,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
“臣李云敢昭告于皇皇帝天。”
“伏惟昊穹在上,玄德无私。运四时而垂象,摄六合以司衡。显德三年,臣以江南布衣,仰观天象俯察民心,见九州板荡、四海沸羹,遂提三尺剑而起于草泽,誓扫群氛以清寰宇。十载征伐,血沃中原。赖天命眷佑,神威默助:—定江东而均田亩,盐政革新以养黎元。二破洛阳以复正统,废周苛政而立新章。三收北疆契丹归化,安边民于幽燕。四开漕渠通南北货殖,设常平抑谷价丰凶。今河洛紫气腾霄,泰山祥云聚顶。此非臣智勇可致,实乃上帝假手渺躬,涤荡乾坤,重开日月。谨以黄钟大吕,玄珪苍璧,燔柴于岱岳。立社稷于中土,复衣冠于华夏。惟愿璇玑顺度,玉烛调和:—使老者安于阡陌,幼者蒙庠序之教。—使商旅畅于通途,将士卸甲归田庐。—使河不扬波,山无猛兽,九服来王而兵戈永息。臣虽起自草莽,敢不夙夜祗惧,以保蒸民?”
念完这些之后,李皇帝抬头望着天空。
只听本来是晴空万里的天空,猛然一声惊雷炸响,紧接着一股狂风扑面而来。
原本天空只寥寥几朵云彩,半天也看不见乌云,更不见有下雨的迹象,此时竟然有几朵乌云飘来!
这一声惊雷,也在李云心中响起。
他怔在了原地,没有说话。
钟尚书也抬头望天,一直到刮起一阵大风,他才回过神来,看向皇帝,低声道道:“陛下,继续念。”
李皇帝点了点头,将文书放在祭坛正上方,他抬头看向天空,大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