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2节
作者:十月廿二      更新:2025-10-24 15:13      字数:3056
  他也有点期待,今天的新闻会如何报道航展开幕的情况。
  但刚走到酒店门口,就被航技公司的人拦住了。
  对方表示已经在酒店顶层的宴会厅安排了一场自助形式的晚宴。
  常浩南本来是想拒绝的。
  倒不是对晚宴形式有什么不满,主要是这才航展第一天,总有一种半场开香槟的感觉……
  只不过还没等想好怎么推脱,航技那边就站出来了一个让他感觉有点面熟的女人:
  “听卢总师说,常工您还是京航大学的博士吧?”
  “呃……”
  这个问题让常浩南犹豫了一下,不过最后还是选择照实回答:
  “实际上,我要等到明年才开始读博士……”
  结果不出意外地收获了对方另外几个人满脸震惊的表情。
  刚刚提问的那个女人倒是神色如常,继续自我介绍道:
  “认识一下,我叫杨慧梅,也是京航大学的研究生导师。”
  然后主动和常浩南握了握手。
  后者虽然在理论上还是个本科生,但显然不能被当成一般的学生对待。
  听到杨慧梅的名字之后,常浩南也总算想了起来,自己应该是在624所那边见到过对方。
  只不过当时一直在和卢育英交流,因此没有直接和她打过交道。
  并且这个名字他之前也听说过——
  是柳晨晨选择的研究生导师。
  看来这位确实在工业贸易领域有一定地位。
  “原来是杨老师,您好您好。”
  既然杨慧梅都已经祭出了本校老师的身份,常浩南也知道自己要是再开口拒绝,就显得有些生分了:
  “那杨老师,我先回房间换身衣服,然后再去宴会厅?”
  杨慧梅微笑着点了点头:
  “当然,我们的安排是七点半开始,您到时候带着工作牌直接找酒店工作人员就行,他们会带你进去的。”
  “另外,也麻烦邀请一下贵所,还有112厂参展的其它成员一起过去,我就不一一通知了。”
  自家人明白自家事,她经过最近半个多月的恶补,也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只能靠飞机尖头还是平头区分型号的纯外行了。
  况且航技公司还派了专门的技术人员过来。
  所以杨慧梅非常清楚,今天的这波流量,很大程度上都是一开始那次飞行表演带过来的。
  盛京方面的人必须得请。
  “没问题。”
  常浩南点了点头。
  在眼下这个物质条件还不是特别丰富的年代,受邀在这样的高档酒店宴会厅吃晚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算作是一种福利,大多数人都不会拒绝。
  “我和112厂那边的人比较熟,我来通知他们吧,你只要通知所里面的同志就可以了。”
  走进电梯之后,一直站在常浩南身后半步的姚梦娜才开口提议道。
  也是这个时候,前者才反应过来,这功夫没有微信和钉钉,只能一个个房间敲门或者打电话才能通知到,任务量着实不小。
  没办法,虽然已经重生几个月了,但此前十几年的潜意识还是很强,没那么容易被完全抹平的。
  “那麻烦你了。”
  ……
  当常浩南回到房间的时候,已经将近晚上7点了。
  他用最快的速度冲了个澡,然后打开了电视。
  “今天是十一月五号星期二,农历九月二十五,欢迎收看新闻联播节目,首先为您介绍今天节目的主要内容……”
  “各位观众,今天的新闻联播节目大概需要55分钟……”
  还好,没有错过新闻联播的开场。
  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第一条新闻,便是香洲航展的开幕。
  而切出演播室之后的第一个画面,就是那架正在进行飞行表演的歼8c。
  相比于之前601所专题节目中那几个不太连贯的画面,这一次,央视完全没有吝惜镜头。
  除了一开始的通场以及最后的降落部分之外,持续将近10分钟的飞行表演,竟然分毫不落地被放了出来。
  随后更是拍摄了整个华夏航空工业展区的情况,以及介绍了八三工程的发展历程。
  尤其是强调了今天进行飞行表演的歼8c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完全采用我国自主技术、完全采用我国航空标准。
  三个完全。
  其内在含义,不言自明。
  第139章 由涡喷14引发的连锁反应(下)
  因为看完了跟香洲航展有关的全部内容,常浩南几乎是踩着七点半的点来到的宴会厅。
  结果他刚走到门口就发现,这里有一个更大的电视,上面也在放着新闻联播……
  显然,大家跟他的想法都是差不多的。
  尤其是航展组织方的代表,脸上的笑容已经藏不住了。
  听cctv吹自己彩虹屁的机会可不太多。
  更何况这次一吹就是将近半个小时。
  不知道是提前安排好了还是怎样,反正当常浩南走进宴会厅大门的时候,整个宴会厅里逐渐响起了掌声。
  刚开始还只有几个人带头,但很快就完全淹没了其它声音。
  搞得常浩南还有些不好意思。
  不是矫情,真是很少经历这样的场面。
  主要在601所那边,他参加的基本上都是技术会议,很少有这样热烈鼓掌的时候。
  等到掌声稍微减弱一些之后,卢育英端着半杯香槟酒,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小常同志,以及其它到场的、参与八三工程的同志们,祝贺你们,也感谢你们的歼8c成功进行了这次精彩的飞行表演,给咱们华夏航空工业争了一口气,也争到了足够的关注!”
  说完之后,举起酒杯微微示意,然后一饮而尽。
  考虑到这才是航展的第一天,后面毕竟还有工作,敬酒的环节就只进行了这一轮。
  常浩南的酒量不错,但他并不喜欢喝酒,所以也只是喝了半杯,然后就换成了颜色差不多的白葡萄汁。
  晚宴正式开始之后不久,卢育英就再次转悠到了常浩南旁边:
  “小常啊,说实话,这次航展多亏了你们的歼8c,要是按照一开始的计划来搞,咱们呐,恐怕要在主场被老毛子给压得死死的。”
  这种东西跟体育比赛是一个道理,没人希望在主场被别人打得一败涂地。
  现在这个样子,虽然也很难说是反过来赢过了苏霍伊,但这就好比国足踢巴西,不输就算赢。
  所以卢育英的兴奋绝对是有道理的。
  “也不光是我们,歼7mg的表演也很好,完全展现了新飞机的灵巧。”
  这种庆功时候,自然是要互相恭维:
  “尤其是以前用过老式米格21或者歼7m的国家,应该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这个新飞机的性能提升吧。”
  常浩南也不完全是吹彩虹屁,在原来的时间线上,歼7mg是枭龙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华夏出口的主力机型。
  “没错,不少过去米格21的老用户都对这个型号很感兴趣,甚至通过官方渠道联系航技公司的同志。”
  卢育英笑着点了点头:
  “另外,我们这次还展出了一个歼7f的缩比模型,也有很多国家来询问详细的性能,以及首飞和交付的时间表,这里面也有伱的一份功劳啊。”
  “今天就有人下订单了?”
  常浩南颇有些意外地问道。
  白天的时候,他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展会后台摸鱼,另一半时间则是扮作游客去其他国家的展区参观,所以并没有太关注华夏展区的情况。
  但是在原本的时间线里,第一届珠海航展在外销方面确实颗粒无收。
  “严格来说还没有,不过也很快了。”
  “根据我的观察,斯里兰卡,还有纳米比亚两家,应该很快就会有动作。”
  这边卢育英的话音刚落,旁边的另外一个人也插进话来:
  “纳米比亚的确是很有前景的客户,他们的代表也联系了我们,表示对直9和运12两种型号感兴趣。”
  听到声音的常浩南回过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陌生的面孔。
  不过既然他说到了直9和运12,那想必是从冰城那边过来的。
  “李先哲,602所的型号副总设计师。”
  对方主动开口做了自我介绍,然后放下手中的餐盘继续道:
  “本来这次航展,运12只带了个模型,直9也没安排上天,我们都做好重在参与的打算了。”
  “也是很感谢你们两家的表演,总算给我们拉来了一些潜在客户。”
  聊到这里,常浩南也是有了些印象。
  作为一个1990年才诞生的年轻的国家,纳米比亚的存在感不强。但也是得益于独立较晚,其国内总体局势比较平稳,靠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经济发展在非洲范围内相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