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75节
作者:十月廿二      更新:2025-10-24 15:18      字数:2587
  然而,没有人能想到,这场谈判会以这样戏剧性的方式结尾。
  他知道这种情况其实没得选,但如果谈判结果如此难看的话,对于他的履历来说绝对是个污点。
  香榭丽舍大街得到消息的速度,也未必就能比得上……
  刘永全收起本子,对旁边一名本地派过来负责协调的同志说道。
  艾德斯坦纳双手背到身后,觉得自己的脑子已经快要被烧了。
  “不是?”
  艾德斯坦纳看着手中的备忘录气的头皮发麻,连续做了好几个深呼吸,才制止住了自己把手中文件撕碎的冲动。
  艾德斯坦纳一直相信,自己这边虽然菜是菜了点,但警惕性还是有的。
  哪怕是参与了m88发动机研发过程的美国人,都不可能知道的如此详细。
  “我個人原则上同意维斯塔博士的意见,不过最终决定如何,还需要看国内的意思。”
  “也说不准……万一呢?”
  那tm显然就是真的。
  “我觉得……反正已经这样了,那不如就按照他们说的试试……”
  “好吧。”
  速度堪比山体滑坡。
  法国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常浩南竟然能知道?
  但不管怎么说吧,总之从对面的反应来看,至少震撼程度是拉满了。
  站在对面的下属看着艾德斯坦纳阴晴不定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问道。
  那就是不管怎么样,先让m88达到堪用状态再说。
  那人确认道:
  “那有哪些……”
  ……
  这思维一旦发散开来,那就收不回去了。
  还没等他说完,维斯塔就打断了他:
  “是,不是……呃……”
  “回复?”
  后者气得直接笑了出来:
  “告诉美国人不用着急,可以等到我们研发帝国战舰对付银河帝国的时候,再把f404卖给我们……”
  第801章 瓦良格号,启程
  法国人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
  千禧年之前的最后一天,一架来自伏尔加-第聂伯公司的伊尔76运输机,就带着一个法方技术团队,以及协议中写明的其他需求,从巴黎启程,经过圣彼得堡和伊尔库茨克两次经停,抵达了盛京。
  在之前那次毁人心态的谈判过后,斯奈克玛基本已经进入破罐子破摔的状态。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他们打包送来的不光是一台尚处在原型机状态的m88-2发动机,甚至还有不少之前研发过程中保留下来的技术资料和开发档案。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们要来对口支援华夏的航发产业建设。
  就连临时赶到盛京带队接机的常浩南,看见从机舱里面一件接一件运出来的货物时,都有点绷不住了。
  “所以……”
  只有见招拆招。
  也是在这一天。
  没想到常浩南摆了摆手:
  但常年在海上混饭吃的朱玉周却明白,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
  刘永全听到这也没憋住……
  “什么高兴的事情?”
  “算了……”
  深冬腊月,刘永全戴着一顶狗皮帽子,说话时从嘴边腾起长长的白雾:
  “前些天谈判的时候,我真的跟他们说过,我知道他们很急,但是先别急,明年年中之前能把样机和相关资料送过来就行。”
  “没什么,我想起高兴的事情。”
  “没事,这也怪我。”
  过了几分钟之后,后者总算重新绷紧了表情:
  “那常总,您看我是继续跟进涡扇10那边的工作,还是现在就开始抓m88的事情?”
  “常总,你相信我。”
  至于具体怎么谈……
  并且考虑到对面给的确实不少,这个改进还可以做得稍微深度一些。
  否则一个涡轮前温度对标四代航发的型号,推力才7.5吨实在是太难绷了。
  坏消息是,他们也没明确同意。
  毕竟对方带着诚意过来,他也不可能给人家晾着。
  这个时候,常浩南突然没憋住,低头笑了出来。
  “……”
  但他坚持等到瓦良格号离港之后再走,所以才一直留到了今天。
  看着目瞪口呆的刘永全,常浩南遂解释道:
  “噗……”
  巴比奇扶着马卡洛夫,沿着沾满锈迹的铁质环形楼梯上慢慢走下瞭望塔:
  “至少在那边,你应该能看到这艘船完工的那天。”
  这后面写显然是有人在从中作梗。
  这也是律创集团选择让船队尽快启航的主要原因。
  常浩南干脆利落地回答道:
  “实际上,只要把电化学标记换成传统的可清洗荧光剂就行了。”
  “然后工厂经理就质疑说为什么敲一下就要收这么多钱,对方回答说敲一下收一美元,但知道在哪敲要收9999美元。”
  常浩南总算收敛了笑容:
  “我觉得这次可以让逸林写个反转版本的,更换标记方式收法国人一欧元,但知道为什么要更换标记要收9999万9999欧元……”
  但现在这么一来明显打乱了节奏。
  与此同时,岸边。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
  黑海造船厂的上一任厂长。
  实际上,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航行规则来说,由于此时的瓦良格号明显不能算作是一艘“军舰”,因此进出黑海不应该受到限制。
  他眨了眨略显浑浊的双眼,目光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10年前,三艘航空母舰在这里同时建造的盛况。
  刘永全寻思着也有道理,但还是感觉这种诸葛亮性质的剧情发生在自己身边有点离谱。
  前两批加入友谊计划的造船厂职工,都已经带着亲眷抵达华夏了。
  “我先找些已经基本完成手头工作的同志过去拖延一段时间,等他们把那個问题测出来之后再正经开始改进也来得及。”
  “本来这种办法也没什么问题,航空界都用了十几年了,但是m88为了提高涡轮前温度换了新的热端涂层,在进行标记的时候就会引发电弧,打出小的疵点来,再在恶劣工况下工作上千个循环,肯定会扩展成裂纹……”
  ……
  “其实,我觉得你应该考虑跟我们一起去华夏的。”
  刘永全面露异色:
  “所以那个问题,真是存在的?”
  比如苏伊士海峡甚至连理由都没有,也一样能不让你过。
  但是人老了,就总会念着过去。
  刘永全的嘴角抽了抽:
  “我突然感觉……前几天谈判时候我提出来的要价好像有点太黑了……”
  “那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也只能表示说随时都可以,所以就……”
  而现在,人是物非,留在船厂里面的,只剩下满地的破败和荒凉。
  常浩南原计划是等涡扇10这边告一段落之后,再从解放出来的人手里面挑出一部分来负责帮法国人改m88。
  跟还有备选方案的苏伊士运河不同,这里可没办法绕开。
  “那当然,我难道还会蒙你不成……”
  “所以……”
  “唉……也别这么说。”
  “与其让这艘船泡在海水里彻底烂掉,还不如让它去别的地方,继续完成当年的任务。”
  “实际是因为我之前查过当年咱们找法国人合作那会的档案,发现斯奈克玛集团在大修之后重新组装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涡轮盘和轴体对齐,会在轮盘孔那块用电化学迁移做标记。”
  “其实,根本不是发动机本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