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883节
作者:十月廿二      更新:2025-10-24 15:19      字数:2774
  简单几句鼓励的话之后,他猛地转过身回到讲台后面,同时示意下面的工作人员准备给ppt翻页:
  “那么接下来,我将正式公布决赛的题目!”
  整个会场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在等着ppt上出现新的字符。
  “在这里,可以提前透露一下,是一道两相流问题。”
  常浩南再次卖了一个关子。
  以为他会直接说出题目的听众们发出一阵“噫~”的声音。
  也让原本沉闷的会议厅气氛变得轻松了不少。
  而就在众人的尾音还没完全落下的时候,常浩南则来了一个突然袭击:
  “5、4、3……”
  报数声直接让所有人再次紧张起来。
  好在,这次并不是一个关子,而是真的数到了1。
  随着常浩南的声音落下,ppt紧跟着被翻到了下一页。
  “在塑料产品生产过程当中,微孔注塑技术能够减少材料消耗、减少注塑件的重量、改善注射成型热力学,并短成型过程的周期,因此在80年代一经问世,就获得了高度关注……”
  “……”
  “根据微孔发泡注塑成型原理,工艺的第一步是在熔体混合积聚到螺杆头之前前制得均匀混合液,是微孔发泡注射之前的必要条件,这就需要螺杆混合段必须有相应的混合元件,能改变在从顶部到底部处气泡的位置,加快气泡在聚合物中的扩散和溶解……”
  “现设定两种聚合物熔体a与b,具体性质分别如附录1和附录2所示,请设计一种安装在螺杆前端的扭转元件,用于对ab两种物质进行混合……”
  “……”
  看着ppt上面的题目,坐在主席台上的詹姆森教授先是露出一抹意外,随即转为欣喜。
  虽然题目背景看上去有点冷门,但究其本质无非是两相流混合问题。
  尽管传统的有限体积法并不适合解决这类问题,但comsol的最新版本恰好利用了非结构网格的拉格朗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只要解决了边界问题,后面按照正常的cfd问题按部就班求解即可。
  绝对难不倒经过他专门训练的莱尔斯等人。
  想到这里,詹姆森甚至还带着有些幸灾乐祸的眼神看了一眼讲台后面的常浩南。
  在他看来,这应该就是对方在出题上面用的小手段。
  用拓扑结构剧烈变化的边界来限制comsol发挥。
  但却聪明反被聪明误。
  而与此同时,台上的常浩南也在用眼角余光注意着詹姆森教授的反应。
  在看到后者的表情和眼神之后,他就知道,这次已经稳了。
  对方完全没有发现这道题里面隐藏的坑在哪里。
  等到参赛选手发现情况不对,那应该已经是第三天上午,临近提交截止的时候了。
  就算再想回过头来用torch multiphysics补救,也根本来不及……
  实际上,黑尔茨之前的猜测几乎已经精确命中了真相。
  只不过,常浩南的手段要比所有人的预想都高明很多。
  再结合优秀的保密措施。
  最终把这样一场无解阳谋推到了台前。
  第996章 大干一场!
  跟台上的詹姆森教授一样,绝大部分台下的人在看到题目之后,也都只经历了短暂的茫然,接着便迅速反应过来了问题的本质。
  “应该是非牛顿流体的两相流问题?”
  乔治低声向两名同伴问道。
  “是。”
  莱尔斯点了点头,紧接着露出一个玩味的表情:
  “而且这个题的条件里面还藏着坑……”
  另外二人闻言均是一愣,重新看向大屏幕上的条件。
  还是赫米娅首先反应过来:
  “气液两相流?”
  按照题目当中给出的工艺条件,那么其中的物质b将有大约三分之二的过程都处在气态而非液态条件下。
  “oh……”
  旁边的乔治也是会心一笑:
  “看来赛会是想用这些细节给我们制造麻烦……”
  “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地方,但恐怕会有不少人被坑到。”
  莱尔斯翘起二郎腿:
  “这出题的人,坏的很呐……”
  在他看来,这应该就是火炬集团方面针对他们使出来的小手段。
  华夏方面的参赛队伍只要被稍微提示一下,就可以完全避开。
  而如果其它队伍不注意,就会影响到成绩。
  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合理利用东道主优势。
  实际上,在数值计算软件当中,对于大部分常见流体都有一个数据库。
  如果你输入进去的计算条件过于离谱,比如什么1bar,1000c下的液态水,那肯定是会有提示的。
  但今天这两個聚合物熔体,显然不在“常见”之列。
  虽然算到最后还是会发现问题,但48小时的比赛时间本来就不太富裕,再被这么一耽误的话,很有可能导致没办法完整解决问题。
  要是再考虑到因为这事而影响到的心态,那潜在损失就更大了。
  这种在题目里挖坑的行为,在普通考试里面比较常见。
  不过竞赛,尤其是高级别的竞赛,其实很少遇到——
  因为一般不作为考察重点。
  这个时候,旁边的黑尔茨也凑了过来:
  “两相流问题,应该是最经典的cfd应用领域了,虽然comsol在这块的优势没有均相湍流问题那么大,但根据我们之前的测试,计算效率也明显强过火炬集团和ansys的竞品。”
  “接下来的事情,可就全都靠你们了……”
  尽管有将近10支与comsol达成协议的队伍进入决赛,但毫无疑问,斯坦福大学这三个由詹姆森教授亲自指导过的选手,是他们的种子队伍。
  也是决赛之前受到关注最多的队伍。
  初赛过后,黑尔茨的野心已经膨胀了不少。
  他甚至已经开始考虑,莱尔斯三人是否有可能在决赛中延续状态,再拿个第一。
  到时候初赛决赛双第一,就是绝佳的宣传素材。
  “放心吧。”
  莱尔斯回答道:
  “他们在题目上设了几个套,但都不难看出来。”
  如果说,刚刚看到题目之前还有点不确定的话,那现在,他的心态已经基本稳下来了。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
  如果整个过程完全一帆风顺,反而会起疑心。
  但如果有那么几个哪怕没起到作用的小阻碍,那就会心安理得许多。
  不过,这部分其实不能算是常浩南的算计。
  实际上,物质是气态还是液态,对于他的计划都没什么影响。
  只是聚合物熔体本来就不太多见,能拿来注塑的就更少,所以挑挑拣拣,能用来出题的就只剩下寥寥几种选择了。
  而另外几组甚至更加抽象。
  至于阴差阳错之下反而降低了对手的警惕性……
  只能说是无心插柳之举了。
  ……
  在考题宣读结束之后,二百余名参赛选手自然是马上离开会议厅,前往自己所属的考场开始答题。
  从他们的表情上来看,基本都抱着跃跃欲试的心态。
  毕竟,能过关斩将进到决赛的队伍,绝无可能是随便混混的咸鱼。
  大家基本都能看出,这道题的难度,基本在自己的能力边界线上。
  稍微跳一跳,就能够到。
  而如果能在答题过程中一朝顿悟,那甚至有可能因此而进一步提升能力……
  而会议厅内的其余众人,则抱着相对轻松的心态攀谈了起来——
  几乎所有人,在这个时间点上,都觉得自己占到了大便宜。
  学者和教授们自不必提,竞赛和大会对于整个行业的知名度都会产生巨大利好,以后无论是申请项目还是商业合作,难度都将会大大降低。
  而赞助商,尤其是化工领域的赞助商,在看到如此贴近实际生产的题目之后也是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