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16节
作者:十月廿二      更新:2025-10-24 15:20      字数:3175
  因为环球5000这会还没有交付,因此萨巴赫现在拿出来的效果图,实际上是一架巴西空军的emb-145预警机:
  “实际上就是把他们的平衡木天线搬到了环球5000公务机上面,几乎不会出现大的差错,但雷达本身的性能一般,而且瑞典本身能给我国带来的其它支持有限……”
  “好在他们也算是和北约共同承担防务,所以和另外两个型号一样,也可以升级数据链,把我们的f16,甚至沙乌地和卡塔尔空军的f15和f16都纳入指挥系统……”
  实际上,阿联酋作为一个几乎不会打仗的国家,之所以这么急着升级空军装备,很大程度上就是想要借此提高自身在海合会当中的地位。
  因此,能否指挥己方空军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得能指挥别国空军……
  王储并不仅仅是听取萨巴赫的判断,也在自己翻阅着眼前的设计方案。
  但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兴趣。
  “埃尔塔公司的雷达,几乎就是现有型号的升级版本,只是把飞行平台从波音707换成了更适合我们的g550公务机,并且是这三个方案中目前进度最快的,第一架g550已经开始改造……但共形阵设计没有其它国家先例的参考,实际效果不好验证,恐怕得等到实机测试之后才能判断……”
  说实话,眼前这架飞机的最大缺点其实是丑。
  但为了保证自己的专业性,他还是把到嘴边的话给咽回去了。
  “最后就是达索……”
  萨巴赫说到这里,稍稍犹豫了几秒才重新开口道:
  “单从纸面性能来看,这个方案的性能明显最好……虽然纸面探测距离和费尔康类似,但后者是在l波段下实现的数据,而前者则是s波段,探测精度更高,而且两侧的雷达主阵面覆盖角度达到300°,比另外两个型号大了四分之一……”
  “等一下。”
  刚刚一直没说过话的王储打断了他:
  “为什么这个方案是由达索提交的?”
  “我是说,前两个方案的投标主体,都是雷达和指挥系统的整合方,而不是飞行平台的生产商,为什么只有法国人不一样?”
  萨巴赫微微撇了下嘴:
  “根据达索官方的说法,是因为他们组建了一个联合研发团体,最终推举出声望最高的一个集团作为代表参与竞标。”
  “但很多人暗中都知道,这架飞机的雷达部分是由华夏人研发的……不过指挥控制系统还是来自泰雷兹,所以倒是没有兼容性方面的问题。”
  穆罕默德抬起手,轻轻捋了捋络腮胡:
  “华夏人的雷达……怪不得是这样奇怪的一个名字?”
  相比于“globaleyes”或者“sea eagle”这样简单直白的代号,达索那边的“highlight”就确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据说,这是华夏神话中的一尊神明,可以看到500公里外的任何东西,后来因为撞破了更高等神明的奸情而被贬为凡人……”
  萨巴赫似乎是听过一些有关“千里眼”的典故,但或许是被好几种语言转译的过程中出了岔子,内容显然已经变了形……
  第1124章 不能让华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
  如果单论战斗力,阿联酋军队可以说毫无存在价值。
  但如果从影响力的角度来讲,那没有任何人敢小看一个海合会国家。
  因此,虽然阿联酋这笔军购的额度不大,但对于最终入围的三方来说,都相当重视。
  法国,自不必说。
  中东各国是其传统的武器输出对象。
  考虑到海合会国家内部往往有着很高的装备互通性,一旦成功把预警机卖到阿联酋,那么后续就很有可能打开阵风的销路,从而进一步维持其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
  大卫国,则更是局内人。
  可以说,历次中东战争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海合会各国的实际倾向。
  如果出工不出力,那么大卫国就能相对轻松地取胜。
  但要是动真格的,那付出的代价可就难说了。
  因此,尽管最近十几年来,海合会国家在本质上已经成为大卫国的盟友,但如果能通过一次有代表性的军售进一步拉近双方之间的关系,显然是更加稳妥的选择。
  反倒是瑞典人的考虑相对单纯。
  就是挣钱。
  相比在国际上没什么存在感,而且囊中羞涩的巴西,中东石油佬显然是更好的甲方爸爸。
  如果能干成这单,也足够让他们的装备一炮走红。
  因此,大家的眼睛也都在紧盯着第一轮选型的情况……
  ……
  大卫国。
  iai业务发展总经理亚尔·肯茨几乎在同一时间就收到了来自军用飞机部门负责人沙乌勒·马维塔的汇报。
  内容,自然是关于阿联酋方面宣布的初期入围结果。
  “不出您所料,美俄两国都只是去走个过场,最后还是我们这三个型号之间的竞争……”
  马维塔先是小拍了一手马屁。
  但肯茨这会却显得有些烦躁——
  仅仅一年之前,这种相控阵雷达+超远航程公务机的预警机设计方案,似乎还是他们iai的独家产品,对于中小型国家来说几乎绝杀。
  结果一不留神,就不知道从哪又钻出来两个类似的型号。
  “现在想想……去年达索集团找过来合作的时候,我们不应该那么快就拒绝啊……”
  肯茨摘掉眼镜,有些后悔地揉了揉略感胀痛的额角。
  “当时……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马维塔赶紧回答道:
  “一来,我们签署的是独家供货协议,法国人的猎鹰8z又是这一代大型公务机里面性能最好的型号,湾流显然不可能愿意让竞争对手跑来分他一杯羹……”
  “而且从成本角度考虑,我们也不可能同时为两种不同平台开发共形阵天线套件。”
  如果领导在下属面前主动表达自责,那么意思大概率是让后者找个理由为他开脱,这样心里能好受一点。
  而不是真的让你跟着一起谴责他。
  肯茨也不例外。
  在听过马维塔找到的理由之后,他刚才的悔恨表情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所以……知不知道对方决策层目前的倾向,或者是对这三个型号的评价?”
  眼下还处在选型工作的早期,无论发生什么,都还有足够的应对空间。
  如果等到几个月以后实机测试开始,那很多东西就已经无法改变了。
  然而,马维塔却并没能给出他想要的回答:
  “在这件事情上,对方负责人的层级很高,情报部门又不愿意专门为我们有所动作,所以很难获取到有用的消息……”
  “您知道,以那些王国的体制,他们并不需要和议会或者民众解释什么,只要让一个地位足够高的负责人做出决定就可以了。”
  听到这里,肯茨有些无奈地摇摇头,给出了一句锐评:
  “真是邪恶的xx体制……”
  虽然嘴上是这么讲,但马维塔清晰地注意到,自家领导刚才露出的分明是一脸羡慕的表情。
  当然,他也不至于去点明这件事,只是话锋一转道,接着说道:
  “不过,肯茨先生,我们倒是通过一些底层工作人员,获得了一部分有关竞争对手的情况……”
  这一拉一踩,直接就把自己的工作能力给凸显了出来。
  如果搁在平时,或许肯茨还会注意到这个巧妙的话术。
  但现在,他的关注点显然不在这里。
  “……”
  一番和实际情况差不太多的简述之后,马维塔总结道:
  “总的来说,达索给出的方案纸面性能有一定优势,当然,我们也没能获取到所有参数,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的载机平台速度更快、航程更远、并且雷达至少在探测距离上并不输给我们。”
  “另外,阿联酋过去已经习惯了使用法制装备,换装过程也会比较顺利,因此很多代表团内的成员都希望最终能选择法国人的产品……”
  “这样么……”
  肯茨摆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如果是其它问题,他或许还可以努努力。
  但使用习惯……
  那只能说真没办法。
  总不能为了这几架飞机的订单,就把idf偏好的设计给改成法国人的吧?
  再者说也没那么容易改啊……
  其实有那么一瞬间,肯茨已经决定要听天由命了。
  iai本来就不是靠出口订单生存的企业,这笔生意虽然很重要,但也不是做不成就要亡国灭种了。
  “爱立信的方案……没有什么说法么?”
  为求谨慎,他再次确认到。
  虽然都是广义上的北约盟友,但大卫国和瑞典之间的关系并不好……
  或者可以说很差。
  所以他并不希望看到瑞典人从竞标中获胜。
  “没有。”
  马维塔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甚至都很少有人讨论瑞典型号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