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作者:
柚子蔷 更新:2025-10-24 15:29 字数:3119
说完,他抬眼望向陶律夏,语气带着些轻缓的试探:“去露台坐坐?雨刚停,空气不错。”
“这个季节,是不是能看到你种的樱花?”陶律夏微微侧头看向落地窗外。
“我种的是晚樱,大概要到四月才会开。”腾凌涛看着他,声音轻下来,“到时候再来一次,好吗?”
陶律夏没回答,只是走向露台。地板还有些潮,边缘残留着一片片水痕。
一阵风吹过,几滴水珠顺着遮阳伞的边缘“啪嗒”落下,溅起浅浅的湿痕。
陶律夏拉开椅子坐下,说:“我有事,想请你帮忙。”
腾凌涛有些惊讶,落座的动作一顿,侧身看向他:“哦?什么事?”
陶律夏:“我想去市公安局实习,写了两次申请邮件,都没收到回复。我猜,这种单位可能需要人推荐。”
腾凌涛等了一会,见他没打算解释,又问了一遍:“你要去公安局?”
“对。”陶律夏点点头。
“去做什么?”
“技术侦查,痕迹物证检验这类,在实验室里跑数据、看图像、做分析。”陶律夏答得很干脆,像是早有准备。
“和做科研也没什么区别。”他又漫不经心地补了一句。
“没有区别?”腾凌涛反问了一遍,面上未动声色,眼神却沉了下去。
他了解陶律夏,无论是重大决策,还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选择,这孩子都喜欢推演可能,计算得失,评估误差。
一向严谨、克制,对混乱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此刻,他却告诉自己,去公安局和待在实验室做科研没有「区别」?
怎么可能没有?他怎么可能会不知道:那不是推理小说里的侦探故事,是充满混乱、未知和风险的前线?
那句“不行”冲到了喉咙口几乎要脱口而出,最终还是被腾凌涛硬生生压了回去。
“你想做科研、学艺术、进公司,出国深造什么都可以,为什么偏要去公安局?”
“为什么不能去呢?”陶律夏轻声反问。
“我本来就学化学,这两年也自学了刑法、犯罪学和心理学。交换期间,我在法医化学和微物证分析实验室都有过完整项目经历。”
没激动,没挑衅,冷静得像在解一道题,腾凌涛看着他,胸口像被什么钝物压住,沉闷发痛。
原来是筹划已久……
他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主动靠近案件现场?这明明和他本人一贯追求的逻辑、秩序、可控性,背道而驰。
是这些年为他安排好的一切让他觉得束缚、厌烦?以至于现在,他竟要逆着所有人的期望,以几近破坏的方式来反抗?来寻找刺激?
“你早就计划好了?就差一个推荐人?”腾凌涛低声开口。
“不算计划。”陶律夏摇摇头。
“只是一直都放不下的事,断断续续、一点一点地在做,到了今天,变成了一定要做的事。”
秘书敲门进来,将餐食放在桌上,香蕉三明治切得整整齐齐,吐司边缘烤得酥脆,泛着微甜的香气。
腾凌涛从纷乱思绪中抽离,语气放缓:“先吃东西吧。”
陶律夏没再说什么,拿起一块三明治低头咬了一口,他细细咀嚼,嘴角牵起温和的笑:“还是之前的味道,我们之前还争论过,要不要放蜂蜜。”
腾凌涛心中一动,也拿起三明治咬了下去,花生酱的浓香裹着烤过的香蕉,软糯又甜香。
“最后没有加,你说猫王三明治热量已经够高了,白吐司也换成了全麦面包。”腾凌涛笑着回忆。
陶律夏吃完一整块,拿起纸巾擦干净手,眼神重新落回腾凌涛身上,轻声问:“你可以帮我吗?”
“非去不可?”
“对。”
“sunny,我不能让你去冒险,你妈妈也不会希望你这样。”
“我妈妈会说世界再陌生,也值得去探索。”
“而且我只是去做技术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做分析。即使要去案发地取样,也是在现场清理完毕,确认无风险之后进行,不涉及与歹徒正面接触。”
“这件事对我很重要,我必须要去。”陶律夏放下咖啡杯,视线看向远方,目力所及是浮云压顶的西山。
“我想不到还能找谁,你帮帮我好吗?舅舅……”
腾凌涛怔住了,一瞬间,那些被他小心收藏在记忆深处的画面,在眼前一幕幕展开——
那个零下二十多度,也要和他一起去看极光的小孩;那个一本正经地给他科普丛林猫和沙漠猫区别的小孩。
那个把捡来的石头洗净、分类、做好标签,摆得规整漂亮,邀请他参观“私人岩石展览”的小孩。
那个在一个个「奇怪发明项目书」的致谢名单里写上“特别感谢舅舅指导”的小孩。
还有,那个抱着他哭,一遍又一遍问他:“妈妈去哪里了”的小孩……
腾凌涛一直以为,自己可以替这个孩子挡风遮雨,规划一条平安顺遂的人生轨迹,永远不必面对阴暗与危险。可到头来,他不但不快乐,还要义无反顾地走向一条自己从未想象过的道路。
“好吗?”陶律夏又问了一遍,语气里甚至带着小时候依赖他时才有的央求。
沉默良久,腾凌涛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好……”
露台上的山茶花还残着几朵,暗红色的花瓣上凝着未干的水滴,在静默中透着冷艳倔强。
腾凌涛独自站了很久,直到韩辰叙走进来:“老板,有什么要我去办吗”
“不用,我亲自去。”腾凌涛冲他摆摆手,把眼镜重新戴好,转过了身。
“辰叙,你知道他有多久没叫我舅舅了吗?”
“八年了……”
第55章 卷王传说
周五上午, 学习会照例在综合楼的多功能报告厅举行。
对罗乐来说,开会是最消耗精力的事,他在会场坐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开始琢磨午饭。
手在外卖平台的界面上来回滑动, 从麻辣烫翻到炒粉,从米饭套餐看到小烧烤, 最终还是点了个平平无奇的麦当劳。
下午还有一堆活儿等着他干, 比起尝鲜, 更需要一顿不踩雷的热量供给。
会议结束, 罗乐在大门口花池的水泥台子上拿上外卖, 脚步一拐朝院子西头走去。
刑侦支队在公安局院子最西边的那栋老楼里, 五层高, 没电梯,楼龄二十年有余, 走廊墙皮都有点起壳。
自从综合楼建成, 行政办公室、多功能报告厅、技侦实验室……陆续搬了过去。只有刑侦支队始终没挪窝, 像某种老派又倔强的传统,风吹雨打地坚守在原地。
冰美式吸到只剩吸管在响,罗乐把垃圾一丢, 擦干净桌面, 开始下午的主线任务:整理全组的卷宗。
他一边核对, 一边在批注里敲字——
“目录标的是21份附件,实际只有19份,剩下两份被你当早餐吃了?”@苗川
“视频命名为‘新建文件1’,这是监控画面还是你家猫的洗澡录像?”@秦涛
“刘警官, 1号证物的标签上缺日期,请补一下。”@刘佳宁
“陈专家,检出浓度单位缺失, 毫克?微克?我现在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去抓人还是抓老鼠。”@陈建平。
“李队长,再次诚恳建议您将宋体五号设置为默认字体,谢谢。”@李达坤。
调来市局半年多,原本oa系统都懒得登录的李达坤,在卷王的持续阴影笼罩下,如今也开始半点情愿地配合起线上协同办公。
毕竟,有个闲得发疯、连页眉和行距都要统一的狠人义务整理全组电子文件,这种福气整个公安局也就他们刑侦支队“有幸享受”。
整理完卷宗,罗乐接着写下周的工作计划。一个案件结案,三个嫌疑人移送起诉,还有几份鉴定报告要归档……
他一项项分条列好,标注完成日期和后续节点,再把重点抄在便利贴上,在电脑屏幕旁贴成了一串。
全部搞完,罗乐打印了几篇关于“声音识别与声纹对比”的论文,一直看到下班点,才拎着行李出了门。
还没走到院门口,一辆车慢悠悠滑到身边,车窗降下来,驾驶位上探出苗川的脑袋,“哟,今天怎么这么早?”
“回家一趟,赶飞机。”罗乐说。
“机场路这会儿堵成狗,我捎你一段,给你扔地铁机场快线那站。”苗川招呼道。
罗乐也没客气,直接拉开副驾的门坐上了去。
“回家干嘛?家里没啥事吧?”苗川发动引擎,扭头问。
“我表妹结婚,点名让我回去送亲。”罗乐笑了笑,“说有我在仪式感拉满。”
“你?仪式感?还是先收收你的杀气吧,别把伴娘团吓出心理阴影。”苗川笑得不行。
罗乐白了他一眼:“哥们穿西装帅得你不敢认。”
“别吹了,有本事发张结婚喜帖给我开开眼。”苗川说着拐出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