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作者:柚子蔷      更新:2025-10-24 15:29      字数:3144
  “啧……”罗乐唇角一挑,偏过头看他,“才来几天,怎么说话就带着一股技侦味?”
  咖啡微酸,风味明快,带着隐隐的花香,陶律夏咽下一口,缓缓开口:“如果你真要我说一些个人看法,我觉得凶手至少得懂些化学。”
  罗乐点点头:“还有呢?”
  陶律夏目光略略一收:“m酮挥发性极强,即使将它和其他物质混合,也可以先把受害者接触到它的时间缩短到案发当天。”
  “他是个外卖员。”罗乐接道,“即使一天,也得三五十单,接触链不少。”
  “结合案发时间从后往前倒查,m酮不太可能长时间在衣物上保留,重点留意有没有工厂和实验室。“陶律夏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如果需要帮忙,就告诉我。”
  风把桌上的打印纸掀落到地上,罗乐弯腰捡起,拿起一本书压在上面。
  春天总是这样,明明气温还不算高,却总能带来让人心头一热的风。他掩住翻涌的情绪问陶律夏:“你这是……帮我?还是纯义务加班?”
  “推翻或验证推论,本来就是科学研究的责任。”
  两人正说着话,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李达坤走了进来。
  “谈工作呢?”李达坤扫了一眼屋里的两人。
  “刑侦队队长,李达坤。”罗乐介绍完,侧头看向陶律夏,笑了一下说:“技侦实验室的……陶老师。”
  陶律夏站起身,礼貌地朝李达坤点头:“李队长你好,我叫陶律夏,现在在技侦实验室实习。”
  听见这个名字,李达坤的目光凝了两秒,但很快收了回去,若无其事地点了点头:“嗯,好。”
  “那我先回实验室了,报告部分有问题再联系。”陶律夏将咖啡饮尽,同二人点头告别,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等人走远了,李达坤拉了把椅子坐下,语气有些冷:“以后你别找这少爷帮忙查案。”
  “少爷?”罗乐声音里透出不悦,“李队长,你干嘛一见面就给别人乱贴标签?”
  “你不知道?你们不是认识吗?”李达坤哼了一声。
  “这小孩儿,腾凌涛的外甥。”
  “腾凌涛是谁?”罗乐问。
  “启梦游戏的老板,京北网游圈儿有名的才俊,现在还做智能硬件,海中区重点归国人才。”李达坤边说边从桌上的零食盒里挑了颗椰子糖,剥开扔嘴里。
  “腾凌涛托我爸约我两次,我都没去。但他意思带到了,让我不要带这少爷出任何现场。”
  “你别把他掺和进案子里,这种富二代一时兴起,来这儿体验体验生活就走了。”
  “我可不是怵事儿,纯粹懒得惹麻烦。”李达坤啧了一声。
  罗乐低头在便利贴上写了几行字,把它贴进报告页内,抬头看向李达坤:“他上高中那会,我就认识他了。”
  “人聪明、上进、有责任心,做事一丝不苟,不是你说的少爷。”
  “唉,我说——”李达坤板起脸,刚要打断。
  罗乐已经收好报告,补了一句:“不过有一点,我和李队你观点一致。”
  “我不会让他有危险。”
  -----------------------
  作者有话说:*m酮为化名。
  本案中出现的化学内容以资料为基础进行了艺术加工与虚构演绎。所有内容在本人知识体系内,尽力做了查证,力求避免较大硬伤,然而非专业所出,或有纰漏,纯属虚构。
  第58章 又逢春日
  晚上, 李达坤夹着炒河粉吃得正香,忽然发现办公室的另外两个人,今天都没点外卖。
  苗川破天荒地泡了一碗方便面, 罗乐更绝,左手攥着根香蕉, 右手在牛肉干袋子里翻来翻去, 捞一块嚼两口, 再咬一口香蕉。
  “你俩这是干啥?这是什么搭配啊?”李达坤又夹了一口粉。
  苗川吸溜了一口面, 蔫声蔫气:“看完了外勤探组调来的送餐记录, 被恶心到了。”
  “我让你查裴晓冬的社会关系, 你盯着送餐记录干嘛?”李达坤皱起眉。
  “我也很后悔……”苗川叹了口, “本来想着给自己点夜宵找找灵感,结果一看, 啧……”
  “怎么的?”李达坤瞟了苗川一眼。
  “原来咱们这片的外卖, 好多都是料理包搁微波炉里一热就端出来, 好不容易碰上一家现炒的,结果厨房就在厕所隔壁……”
  “还是我经常点的那家!看完那照片,差点没恶心死, 谁能想到我最爱的那个小炒肉, 是伴着氨气味一起炒出来的……”苗川神情复杂。
  “呸。”李达坤放下筷子骂道, “你们这帮人,查案还能整出饮食洁癖来,哪那么多事儿!”
  “这不是洁癖,是求生欲。”罗乐把香蕉皮扔进了垃圾桶。
  李达坤重新拿起筷子, 把河粉卷成一小团,送进嘴里,“有下一步的追查重点吗?”
  “有。”罗乐抽出几支彩色水笔, 走到白板前,“裴晓冬案发当日,一共取送了35个订单。”
  “送餐点集中在中山路一带,写字楼和研究所居多,取餐点的范围稍微大一点。”罗乐边说边在白板上画起简易方位图。
  “东到科翔路,西到东升桥。”他换了支黑色水笔把几个关键地点一笔一划地标了出来。
  李达坤不动声色地看着罗乐在白板前忙活。
  三年前,这小子在公园里给鸟窝做数据化管理。现在他随手画图,符号、框线、配色……整得像模像样,信息可视化也给他玩明白了。
  略微显摆,但架不住确实清楚。李达坤嚼着河粉,继续听介绍。
  “写字楼和研究所,大多不能送餐上门,外卖员会把餐放在门口的货架或餐柜。”罗乐继续在图上标点。
  “裴晓冬当天只和五个顾客有过直接接触,其中可疑的是这两个订单——”
  “当天裴晓冬的最后一单,送餐到东升桥的汽修店”罗乐在白板上贴了张照片。
  “另一个是个跑腿订单,当天下午从科翔路的化学研究所取了束花,送到中山路融汇大厦。根据监控,收花人签收时和裴晓冬发生过短暂拉扯。”
  “化学研究所?”李达坤放下筷子。
  “对。”罗乐点点头,指节敲了敲白板上的标记,“符合技侦分析的,可能存有m酮的场所。”
  “至于商家那边,裴晓冬几乎都是直进直出,取完餐就走,停留时间不超过半分钟。”
  “有两家店面没装监控,但都是明火现炒的小作坊,厨房狭小,存放m酮这种极易燃的化学物品,无异于自杀。不太符合作案条件。”
  苗川听到这儿,接过话茬:“其中一家,就是厕所隔壁那家小炒店。我已经把它发到市局生活群了,提醒兄弟们好自为之。”
  “我自己这辈子是不会再点了……除非失忆。”
  李达坤放下筷子,抽了张纸巾擦了擦嘴角,抬头问:“还有其他可疑线索吗?”
  “有,”罗乐翻出一张照片贴在白板上。画面里,一个中年男子和裴晓冬站在一辆白色轿车旁。
  “这个人不在裴晓冬的送餐订单里,但案发当天,两个人发生过冲突。”
  他顿了顿:“下午14点30分,裴晓冬在楼下等客户取餐,这辆车倒车,轧到了他的脚。监控拍下了争执画面,裴晓冬当场拍了车牌号,但没有报警。”
  “等等!”苗川打断,“脚都被轧了,这裴晓冬还能接着送餐?”
  罗乐:“我查过资料,普通轿车一吨多,轮胎接触地面大概200平方厘米左右,脚背面积比这略小。”
  “换算下来,脚背承压约两百公斤左右。疼肯定是疼,但多数情况下属于皮外伤,骨头不会断,不影响走路。”
  李达坤往椅背一靠,语气沉了些:“外卖员赚的是辛苦钱,忙着送餐,哪有时间和力气维权。”
  “我把那段监控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这起事故倾向偶发。”罗乐换上红色马克笔,在照片旁边画了个圈,“这条线索,先挂着。”
  李达坤点点头,把外卖盒扔进垃圾桶,安排道:“裴晓冬有案底,做过两年牢。苗川,你继续查他的社会关系,看有没有仇怨线。“
  “小罗——”
  “我盯这两个人,化学所和汽修店。”罗乐接过话。
  第二天上午,融汇大厦门口。
  樊晶晶伸手将发丝别到耳后,眼神里带着点戒备:“警官,找我有什么事?”
  她穿着宽松t恤配瑜伽裤,头发扎成松散的马尾,看起来不像是上班,倒像是刚从健身房出来。
  “了解点情况。”罗乐也没绕弯,直接切入正题,“3月28号下午,你收过一束花,对吧?”
  樊晶晶脸色一沉,眼底闪过一丝厌意,“徐子航?他又干什么了?他难道报警了?他胡说八道了什么?”
  “别误会,只是例行调查。”罗乐翻开笔记本,“那天,徐子航下了个跑腿订单送花,想给你惊喜,你拒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