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作者:柚子蔷      更新:2025-10-24 15:29      字数:3124
  陶律夏抬起手在空中比划出一个抓握的动作:“一只手抓在瓶口,另一只手把瓶身擦拭一遍。这样就会在瓶口留下这样的接触痕。”
  “抱歉,没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但我相信你正在接近真相。”陶律夏说。
  罗乐拿起报告:“抱啥歉?这和你有啥关系?没发现纯属正常,要是真发现了,那才叫老天开眼!我还没享受过这么省事的案子。”
  “哦。刚才那句‘抱歉’只是职场礼仪,用来安抚个体心情,不代表我真的感到抱歉。”
  罗乐强忍住想要rua人的冲动,俯身靠近:“你以后能不能收起这套职场礼仪?”
  “怎么了?”陶律夏抬眼。
  “我怕你这么专业、还会哄人。”罗乐压低声音,“以后全局都要抢着来找你做报告。”
  “你不愿意?”陶律夏笑。
  “我当然——想内部垄断。”
  “那我们得开个侦探社。”陶律夏说。
  他环顾四周,确认无人注意,便在罗乐手腕上亲了一下:“这是安抚你想垄断而不得的心情。”
  亲完,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利落地摘下手套,又恢复了冷静专注的公事脸--
  “我上午看了杜彦成的尸检报告,反而觉得程骁然没那么可疑了。”
  罗乐愣了两秒,才从“安抚”状态里反应过来:“怎么说?”
  “现在推测杜彦成落水和服用h剂有关联。”陶律夏翻开报告,“h剂是一种隐蔽的中枢神经抑制剂,在人体内代谢很快,还能自然合成,检验的窗口期很短。”
  陶律夏停顿了一下,微微偏头:“但杜彦成体内的h剂浓度有些太高了。”
  “这说明什么?”罗乐问。
  “还不好下结论。”陶律夏摇摇头,“但根据我对程骁然实验习惯的了解,他细致得近乎偏执,任何参数只要有一点偏差,他都会重来。”
  “所以呢?”罗乐托着下巴看他。
  “所以,如果真是他动的手,”陶律夏抬起头,“他不太会用这么高的剂量,留下如此明显的痕迹。”
  “完美犯罪从来不存在,总有变量不在凶手的掌控之内,不过——”罗乐话锋一转,“程骁然确实可以暂放一下。”
  “我发现一个新的嫌疑人。沈颖萍说杜彦成那天去了厂里,是因为他临走前发了这条信息。”罗乐拿出手机翻到一张图片。
  陶律夏接过,看到对话框里写着——“去见个厂里的人”。
  罗乐点了点屏幕:“你看,是‘去见个厂里的人’,不是‘去厂里见人’。沈女士有了先入为主的理解,就认定他去了厂里。实际上见面完全可能发生在外面,只是对方的身份和厂子有关。”
  “我打算下午再去工厂一趟,查查一个叫陈海的。”
  “产线的质检员?”陶律夏反应很快,“4月14日那天,杜彦成假借要找的人?”
  “对。”罗乐收起手机,起身活动了一下肩膀,“你下午没别的安排就和我一起去吧。”
  陶律夏仰起脸:“你不和苗警官一起?”
  “他忙别的呢,而且他又看不懂台账。”罗乐毫不客气道,“走吧,先去吃口饭。”
  正午阳光正好,月季抽出新苞,鹅黄色的花瓣迫不及待地张开,小碗一样大。一只黑嘴喜鹊落在花坛的铁栅栏上,尾巴一上一下,左右张望,见有人走近,便优雅地飞远了。
  罗乐:“快要过生日了,周末咱们要是有空,就出去透透气,提前庆祝一下。等正日子那天,我再给你做好吃的。”
  “星期天上午我得回学校一趟,石原教授来开讲座。”陶律夏说。
  罗乐“哦”了一声,抬手勾住了他的肩。陶律夏侧头瞪了一眼:“你是不是有点太大胆了?”
  “好兄弟勾肩搭背怎么了?又不会有人多想。”
  陶律夏正要甩开,偏偏这时对面来了个人,还没挣脱,那人就招呼道:“吃饭去?”
  罗乐回了个点头,等人走远,才压低声音说:“看见了吧,没骗你。”
  见人还是一副别别扭扭的样子,罗乐松开手,顺带把他肩上的书包拎下来,挂自己身上。
  “又长大一岁,咱们是不是得在某些方面再加强一点?”
  “什么方面?你别说和你刚才一样厚脸皮。”陶律夏瞥他一眼。
  “我对你的要求只有一个——注意安全,不要做危险的事。”罗乐一脸严肃。
  “什么危险的事?”
  “拿着gopro爬墙头拍照!”
  “那都是几年前的事了,你怎么还记着?”陶律夏轻笑。
  “就是你过生日那天!对我来说,简直是终身级的心理阴影。”提起这茬,罗乐的声音低了下去,他像还心有余悸,连呼吸都顿了一拍。
  “嗯。”陶律夏没再顶嘴。
  “还有,绝对不要单独和程骁然见面,除非我在。” 罗乐又补了一句。
  “我和他本来也没什么私交,只是在一个实验室。”陶律夏顿了顿,顺势说:“我都答应你了,你也得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工作再忙,也别拿零食当正餐。”
  “啥?”罗乐脚步一顿。
  “装什么不知道?牛肉干配香蕉。”
  “你怎么知道?!”
  “牛肉干的上新频率,加上垃圾桶香蕉皮的氧化速度。”陶律夏站定,伸手在他脑袋上摸了两下,“最简单的推理。“
  第78章 百年树木
  安环科的韩科长将台账和其他资料从柜子里抱出来放在桌上, 厚厚的几摞,用铜夹夹着。
  “我们现在基本是无纸化办公,数据和审批都可以在办公系统里查。不过领导习惯看纸版, 每次还是要打印备存。”
  “这是近六个月的。”
  “谢谢。”陶律夏接过,坐到桌边一页页翻看。
  窗台上的绿萝长势极好, 叶子油亮, 藤蔓沿着窗沿垂下, 几乎要碰到地板。阳光被百叶窗切成一束束细线落在地上, 尘埃在光里悬浮、飘舞。
  罗乐和韩科长各坐在沙发两端, 一个神情放松, 漫不经心地转着笔;另一个背脊笔直, 手指时不时推推眼镜。
  办公室静得只剩纸张翻页的响动。翻到中间时,陶律夏的动作停了几秒, 又往前翻回两页。
  “奇怪。”他低声道。罗乐立刻走过去, 撑着桌沿俯下身问:“怎么了?”
  “没什么……”陶律夏抬起头看向韩科长:“杜彦成所在的3号产线, 产品合格率是多少?”
  “这得去产线那边要准确数据,去年全厂平均合格率是96%。”韩科长又推了一把眼镜。
  “不合格产品被判定为危险废品后由你们处理,对吗?“
  “是的。”
  “具体怎么操作?”
  韩科长清了清嗓子:“称重、拍照、入库, 数据实时上报监管平台, 账、物对齐。”
  “单桶入库账物对齐, 那总数呢?清点周期是多久?”陶律夏又问。
  韩科长愣了下,像是没料到他问得这么细,便从桌上拿起另一份表:“每日入库进流水账,总数双周清点, 确保实际库存和台账一致。”
  两人交谈间,罗乐起身走到窗边,他拨开百叶窗的叶片, 透过那道窄缝向外望去——浅灰的厂房整齐排开,厂区中央突兀地立着一棵老树,冠茂如盖,一团浅绿。
  陶律夏把表格转向韩科长方向,点了点右下角的签名栏:“每日入库和双周清点的责任人都是付广林?”
  “嗯,对。”韩科长点头。
  听到“付广林”三个字,罗乐的目光从窗景中抽回,他扭过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负责3号产线危废品/物的日常登记和库房管理。”
  “平时工作表现怎么样?”罗乐又问。
  韩科长这才松了口气,像是终于等到一个可以稳妥作答的问题:“付广林可是劳模,干活一向靠谱,一年到头都没请过假。”
  两人了解完情况,走出办公室。走廊墙上贴着几张安全警示标语,墙角摆着一排灭火器。
  罗乐侧头:“现在能说了吧?你刚才那表情,发现什么了?”
  陶律夏扫了眼四周:“有几个地方不太对,出去找个地方坐下细说。”
  两人绕到厂房间的那棵大树下,陶律夏摊开笔记本,笔尖在一串数字上停住。
  “两个疑点,第一个是废品率。”
  “这数字有什么问题?”罗乐微微俯身。
  “次品、废品与产品合格率直接相关,整体稳定,自然波动。比如有时是1.62%,有时是2.38%,但去年四季度杜彦成所在的3号产线废品率频繁出现2.99%。”
  “本该随机波动的数值却在同一点上反复出现,通常意味着人为干预。当然,也可能是厂里按合格率定额计提损耗做成会计处理,可别的产线却没发现,3号产线这个季度也没这样。”
  “第二个——”陶律夏刚翻到下一页,就听见一声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