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作者:
姥朕子 更新:2025-10-27 12:45 字数:3178
开了早朝之后,竟罕见的无人先发言,似乎都在等待着霍立的态度。周靖不免有些担忧,轻轻的扫过霍家的方向。
周澈没有什么动作,一直在观察着兄长的举动。
与两兄弟不同,周治倒是一副怡然自得,即使是面色如常,但能看得出他心情尚可。
不过是一小会的时间,霍立缓缓从群臣中走出,却行稽首之拜礼,言道:“望殿下恕臣之罪!”
皇帝面上自是不知其为何所云,连忙问道:“爱卿征战有功,何出此言?”
只见其一脸愧疚和懊悔之意:“陛下,臣因多年旧伤堆积,此次若不是大皇子指挥得当,调度有方,臣也难以为国尽效。每每想起,更是羞愧难当,惟愿殿下收回兵符!”
说罢,又将头埋下去,一副极其悔恨的模样。在场的大臣也不敢多加言语,一个个跟聋哑似的默不作声。
皇帝为难的姿态显现的淋漓尽至,奈何霍立态度决绝,言语间皆是恳切央求之意,来回拉拉扯扯数回,最终故作惋惜,轻叹一声,应允了。
此事一敲定,皇帝仿佛突然想起来还拖欠人家的工资,于是霍家的赏赐接踵而至:先是按规矩逐一上金银财宝等身外之物;封霍立为镇远侯;又封了江如月为定远将军,其亡父江升追封怀化将军。
随后宣旨的声音一转:“封霍云祺承宣使一职,主理三军之众,令士卒练士,教战之道。”
原本满是期待的霍云祺突然有些不可置信的怔愣,一时间没控制住抬头看向那高位之人,却看到皇帝仍是那般神情。
一旁的江如月也没想到是这般结果,率先反应过来后,立即悄悄地撞了一下身边还直直伫立的人。
霍立是历经风雨的人,在帝王面前又是极致的恭顺,在此时却也没有面子上责怪儿子。
霍云祺自然明白皇帝的用意,这无疑是直接将他打入政坛冷宫,以后人人都得从“霍小将军”转为“霍大人”。
但眼下心中纵使有再多的情绪,也只能咬着牙往下压。只得缓缓跪下来谢恩,极具少年意气的声线响彻大厅:“臣领旨!”
平日同霍家交好的文臣武将似乎也觉得霍云祺这般谋略也是折在了皇帝的一道旨意之中,心中皆升起几分可惜和同情。
就连周澈都有些意料之外,没想成兵权也没能保住霍家这颗好苗子。一旁的周靖微微低着头,旁人也看不出他难看的脸色。
待几人归位,户部尚书何明紧随其后地走出来,只见其虽年过半百,但脑瓜子还是转的飞起,言辞恳切,切实地总结了周靖于此次战役中如何雄韬伟略,如何叱诧风云,让敌人闻风丧胆...
好似当时他就在身边似的。
有人又该说:唉,不应该呀。
何明嘿嘿表示:等你们到我这个年纪就知道了,都是为了生活,为了生活...
就在皇帝越看这位老臣越顺眼的时候,何明又说了一句让皇帝更顺眼的话:“臣恳请殿下,封大皇子为太子!”
很好,此言一出,开始稀稀疏疏有大臣附和,而后竟衍生成“众大臣齐跪之”的场面。
周澈见此,心中自然也欢喜,但当他看向身边人的时候,原本道喜的话便从嘴边咽了下去。
周靖抬起了头,面无喜色,只有浅浅的不解,在其中甚至带着几分不满。
但皇帝自然不会看见,他顺着这个台阶往下走,大手一挥,周靖回来后第一次上朝就被册封太子,移居东宫。
作者有话说:
----------------------
第21章 后宫播报
皇后看着眼前来通报的侍从,有些急切地问:“可是切实的消息了?”
来者也是宫中的老人了,又特奉皇后指令打探蹲守多日,连忙肯定地点头:“原在太子殿下宫里做事的,现在已在着手准备着迁宫的活儿了。”
皇后这才狠狠地舒了一口气,扶着静秋的手缓缓的坐下来。
后者见主子褪去方才的惊喜,又换上了如平常一般的神色,心中难免存有些疑虑。
但作为奴婢,主子不说,她自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才好。
仁明殿内,陈贵妃面色不愈,大抵因是太子的头衔落到了周靖的身上。
可气的是,周靖的太子之位在所有人的意想之中,就连自己也做找不出什么错处来,想来想去,也只得窝在屋里生闷气。
忽然她开口问道:“二皇子呢?这几日怎都无来看本宫?”
一旁的春然微微一愣,缓过神来立即回复道:“娘
娘,听身边人说,二殿下近来是感染了些小疾,奴婢想大抵是近来劳累,才少来咱们这里了。”
闻言陈贵妃微微皱眉:“既是身体不适,怎么无人来同本宫说?”
春然斟酌一番,有些谨慎地开口:“娘娘,前几日疏庆宫里人来报过了...”
果不其然,陈贵妃脸色更加不好了,这几日她光是为这太子之位谋虑,自然是没有空闲的时间去管这些琐事,听了春然的汇报,也只是说了一句:“罢了,到此境地,自个倒是先病起来了。”
此时的五公主从外头疯玩回来,看见自己的母妃与一旁的后宫姐妹嘟嘟囔囔地说了些什么,就明白了如今的太子已被自己那大哥夺得。
带送走姐妹,安妃看见自己的女儿,立即招手上前使其上前来,又将太子一事同她告知了个明白。
看着周云清一副无所谓的模样,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心中更加庆幸自己生的是个女孩。
不过还是嘱咐道:“日后可要常同你三皇姐多多走动,记住了么?”
周云清对此自然是没什么意见,毕竟她素来同周治并不亲近,再加上其深信周靖提倡的“兄弟姐妹之间最好相亲相爱”的主张,因此也比较希望这位有仁德之名的皇兄得太子之位。
可至于自己母妃所提起的周岚清,她却莫名有些畏惧。
镜头转向明善宫,此时宫内正举行两位公主的下午茶。
引入眼帘的是在明善宫内蹭吃蹭喝的白玉儿,它正周梁清腿上盘卧,任由少女纤纤玉指轻柔抚摸着,俨然一副满足的模样。
周岚清早已从里殿走出来,见了来人,打着招呼道:“妹妹来了,今日宫里有从外头带的新奇糕品,知道你要来,早命人摆在外头的亭子里了。”
说罢,便要周梁清同她一起出外边晒晒太阳:“今日也正好暖阳挂头,去些冷气才好。”
一旁的的少女轻笑着,自然是依了她,将白玉儿交予一旁的翠碧,起身说笑道:“看来我今日是来得正好,正碰上好天气了。”
周岚清也笑着,不由得想到早晨皇后宫中特地派人来,让自己前去陪同,本以为寻不到理由推却,幸而周梁清前来拜访才得以逃脱,于是亲热的攀上她的胳膊:“自是你会挑日子。”
两个少女,一位明艳动人,一位文雅脱俗,竟也能凑在一块儿说说笑笑,场面不是一般的和谐。
行至亭中落座,便可看见庭院中的全貌,甚是闲适。
又聊了一会,周梁清似是想起什么来,便问道:“上回来听借机说起桃春的身子抱恙,如今可是好些了?”
立在一旁的桃春也没想到自己会被周梁清这般记着,有些受宠若惊,连忙应声道:“回六殿下,奴婢身子早已痊愈了。”
周岚清见状也说道:“也难为你挂念了。她身子病来得急,只是天冷,却不似夏日那般难以康复。”
紧接着又将眼神随意地扔在周遭某处,意味深长道:“也亏她好了,要不然我这宫里这几日换了新人顶替,像是事情都做对了,仔细一瞧,却不难发现些瑕疵。”
要不说二人之间很有话说,周梁清立即听出其意有所指,放下白玉儿,顺着她的话说下去:“姐姐说的是,事情总是这样的,纵使表面上是面面俱到,却也难免有些疏漏。”
周岚清面色转淡,终于说道:“你可知新任承宣使?”
周梁清明知故问:“莫不是镇远侯府家的公子?”
周岚清点点头,表示肯定。
周梁清余光撇过她的表情,闲聊似道:“听闻这位霍家公子儿时还常进宫来玩呢,近几年镇远侯一直带着身边,近几日才回的宫。”
周岚清说道:“大抵是儿时见过几回,如今也是生疏了,莫不是阿澈提起,我都快忘了。”而后却又道:“霍家倒也是一片忠心,一回来就将兵权上交朝廷,妹妹说是不是?”
周梁清并无过多思考,可话终归是不好说的太满,于是选了个折中的态度来回答:“这回虽是收回了兵权,但也给了霍家封赏,如此看来,是并无矛盾的。”
周岚清接过话,可话又太过大胆:“若是如你所说这般,那霍家打了胜仗的功劳,这不没有了么?”
周梁清听此,心下一惊,还来不及反应,就见她又说道:“况且这承宣使虽是位居四品,到底也是个虚职,不若是将人扣在京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