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作者:
姥朕子 更新:2025-10-27 12:45 字数:3158
另一头,周靖已然听说了皇帝根据那份奏折,一连罢免了许多人,其中有的不是太傅手中的走出来的
学生,就是在任职于自己提拔岗位上的大臣。
正于其对面的坐着一位样貌青俊的男子,此时正悠闲地喝着茶。见太子对此讯不为所动,不由问道:“殿下难道不为此感到着急吗?”
周靖面上依旧没有变化,还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父皇既如此,必是那些大臣有过错,我又有何妄议?”
男子看着周靖虽一直是谦和有礼的模样,但每每与自己对话,话里话外皆是带着疏离和保留。
这使得他虽已经在此处呆了许久,却还是摸不准对方的秉性,更莫要说能辅佐他了。
对此,他有些无奈,心知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开门见山道:“殿下毋庸过虑,自入东宫之始,我已然是殿下的人了。”
周靖闻言停下手中的动作,一改平和的神色,轻轻地抬起眼,看着眼前这位名满天下的谋士:“我本与先生无间隙,然先生有事隐于我,我岂敢以心奉于先生?”
他口中所指,在场的两人都心知肚明。
周靖之所以有时前来同他见面,甚至以最高规格相待,为的不就是等待对方交心么?
说罢,见对方还是不打算开口,起身来,向他微微点头,算是给足了面子,紧接着便离去了。
男子看着他的背影,微微叹了一口气,随后将眼睛投至窗外,嘴里还嘟嘟囔囔。
“圣上,你要我辅佐你的儿子,可却未曾告知我,太子对你非全心啊!”
他何尝不知周靖的心思,但这种事能随便说的吗,这父子两能不能关照他一下啊!
————
而周岚清听追云来报时,其身边正坐着一女子,追云余光一扫,原是被封为襄阳县主的柳嫣然。
看到追云,柳嫣然一眼就认出了这个本是宋青身边的小丫头,没想到几日不见,竟被调来公主身边了。
听到传报,周岚清微微点头,对其说道:“下去吧。”
随后转过头来朝有些热络地对方说道:“这是昨日从我一位姐妹宫里拿来的好茶,你快些尝尝。”
柳嫣然应下后微微抿了一口,赞叹道:“香气扑鼻,滋味醇厚,此茶真乃佳品。”
听闻周岚清有些欣然,似有所感道:“本宫与你见面是于去年之岁末,真是岁月如梭,匆匆而过。”
柳嫣然不由想起当时自己的处境,连忙道:“当时嫣然冲撞了殿下,还是殿下大人不计小人过,还救我于水火之中。此等大恩,嫣然余生难报。”
眼见她有些激动起来,周岚清连忙安抚道:“这有什么好说的呢?本宫初见你时,你的果敢,”说罢,像是想起当时柳嫣然那决绝的眼神:“便知道你是值得本宫出手的。”
柳嫣然微微低下头:“嫣然感念殿下大恩。”
“莫说这般多了,”周岚清还是和善的笑着,又问道:“本宫还未问呢,你与林大人,何时办婚事?”
也不怪她的直接,毕竟凡是知情人,都知道两人的关系。
不料对方反而一愣,神色都带上些不自然:“嫣然还未曾想到这一层...”
周岚清只当她是不好意思了,又调侃道:“本宫知道你与林大人情投意合,要不得你,林大人怎会帮本宫将那些名字交予那位?”
可柳嫣然依旧是浅浅的笑着,可说出的话却颇有力量:“嫣然是不肯对殿下有所隐瞒的。若言我对他无情愫,这亦非实情。”
“然而我已历经诸般苦难,情爱之事,与我而言,也亦非重中之重。且为殿下办事,本就是林大人心之所想。”
这些话听得周岚清感到非常意外,她不经开口问道:“可女子怎会有不成家之理呢?”
不想面前人不改神色:“我于往昔亦是这般想的,女若不嫁,何以存于世?”
话到一半,柳嫣然侧过身去,眼睛不自觉看向外面的天空:“然我在寻找柳氏之冤时,乃是独立支撑。这件可是莫大的难事啊!竟能让我一名女子做成了,这事难道就不比婚嫁之事更大么?”
“何况若我嫁入林府,虽尚能凭借身份处理事务,可到底是有了牵挂,便不能尽心尽力,放开手脚的做事了。”
“既如此,我又有什么嫁人的理由呢?”
话还未完,只听柳嫣然又道:“再说,皇上有意封我为襄阳县主,欲以余生致力于此县治理。对我而言,此事重于婚姻。”
随着面前女子张张合合的嘴,这些话宛若涓涓细流流入周岚清的心中。
而她也已经不知道将目光留在对方的身上多久了,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位看着柔柔弱弱的女子,说出的话竟如此坚定强大,更令她叹服。
久久未闻对方的回复,柳嫣然才发现自己竟不知不觉说了那么多的话,也以为引起了眼前人的不满。
正想着说些什么来弥补时,却只听到女子声音中带着几分钦佩:“是本宫目光短浅了,若日后有何事需要,定要告知本宫。”
柳嫣然知道对方并没有对自己这“大逆不道”的言论有过多的排斥,也感受到对方的真心,面上的笑容加深了几分,也不由得对眼前少女更多了几分亲近。
拜别柳嫣然后,周岚清拿起记录着今日刚被罢免大臣的名字,虽然他们的罪名皆为实属,但放眼整个朝廷,又有几个人的身上没有一丝灰尘呢?
皇宫之内,权势之争,宛若迷雾锁深渊,变幻无端,难测其底。只因权柄之衡,本就受阴谋诡计驱策,摇曳不定,世人皆难窥其奥。
可能那些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成就另一个人的牺牲品,其中也包含那位替呈奏书的“好人”,都只是成为这些身居高位者借花献佛的工具罢了。
现在周岚清心中也有几分顾虑:毕竟此次的动静闹得这般大,皇帝是否对因此而起疑?
第39章 探测深浅
在周岚清的推动下,皇上将一干大臣罢免,致使原本就聚焦在太子一党的目光就更加炯炯有神了。
除去老对头丞相一党,就连皇帝也对接下来局势的发展很感兴趣。
备受瞩目的周靖近来密信不断,有的是要让这位太子爷表态,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大祸临头。
而此时的太子爷正于东宫的豪华大床上悠悠转醒,好不容易有个时间不用上班,他才不想多为此耗费心神。
贴身宫女正为他梳理,便有人进来传报:“殿下,卢大人求见。”
传报者口中人为卢绛,现任翰林侍读学士,算为周靖的一位表亲,幼因明颖,资颜美丽而被皇帝特地挑选为周靖伴读。
二人自小在书房一块长大,虽近些年已然鲜少走动,但感情也算得上不错。
待周靖见到卢绛时,脸上带着些愉悦,朗声道:“久不见卢大人,近来可好?”
来人闻声起身笑而答曰:“拖殿下的福,微臣一切安好。惟睹此假山似曾相识,不知不觉竟入了神。”
闻言周靖看去,似是涌上些许回忆,有些感慨道:“还记得儿时你陪本宫玩耍而藏于此山,一直到夜色降临才出来,我以为你有事了。”
卢绛的语气随眼前人的情绪不断转换:“未料殿下还记得,实乃臣之荣幸。”
周靖示意他坐下:“本宫闻你的父亲身体欠佳,近来安否?家中皆安否?”
卢绛一一回复:“一切安好。”
随后就开始仓促的转开话题,可其中之言皆不是他今日来之目的。
周靖却没有多问,即使已经看出来人另有他意,但也只当卢绛作为久别重逢的老友。毕竟自
他登上东宫之位,已经很久没有人和他如今日一般谈天了。
只可惜这份闲适没有保留太久,卢绛是个很会说话的人,两人大多是从儿时琐事和人谈起,就说道:“不知殿下是否还记得礼部权侍郎袁大人。”
“嗯...”周靖面不改色:“是曾共习于私塾。”
卢绛低垂着脑袋,恭敬地用余光观察着他的神色,一边斟酌着开口道:“前几日臣新归于朝,初遇袁大人,听其曰:‘京中有善归者,能乱法。’臣只觉此为笑谈。”
见对方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周靖和善地引导道:“哦?竟有此事?”
“臣是不信,然近来事多不谐,臣实在恐于对殿下不利啊!”
见其这般认真,周靖这才收回平和的脸色,仿佛无意,神色间却逐渐深以为然:“你从前,并不会与本宫谈论这些话。”
卢绛心中微动,但神情依旧:“臣因为担心殿下而终日惶惶,才出此言,还望殿下恕罪。”
周靖轻笑道:“你看你,何罪之有?今日之言,本宫心中也有打算。”
说罢,又漫不经心的抬起头,不再看眼前人。
卢绛见其目中流露些许罕见的锐利之色,只当是对方对此事下定了决心,连忙道:“能为殿下分忧,此乃臣之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