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作者:
姥朕子 更新:2025-10-27 12:46 字数:3180
周岚清一惊,下意识看向眼前的皇帝,却在他的目光里看到自己从未见过的情绪,那是一种纠结,甚至有些后悔的眼神。
海顺公公也没想到皇帝突然失控,只见他以两步并一步的速度往前跑去,千哄万哄才将皇帝的手松开。看着周岚清惊魂未定的模样,又急忙劝慰道:“殿下,圣上近来处理政务,身体过于操劳,以致出现了幻觉,还请殿下择日再来吧。”
换作是平常,海顺公公是没有资格对贵人如此说话的,可是此时的情况使得周岚清并没有在意,而是趁机观察着皇帝逐渐失控的样子。
这幅模样落在拼命阻拦的海顺公公眼里就是被吓傻了,于是又催促道:“殿下,还请您先回避罢!”
周岚清恢复了些状态,匆忙往后退去,看着皇帝此时模样,心中有些复杂。说了句:“过几日我再前来拜见父皇。”
随后便下了台阶。
片刻,她感觉身后海顺公公的声音逐渐远去,自己离门口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她自一离开皇帝身边,心中就一直在想着方才皇帝失态的样子,没想到自己的父皇如今竟然已经沉迷到着魔的状态。
同时也在想着方才与皇帝相处的过程,生怕有什么遗漏。她清晰地记得,皇帝当时抓住自己的手腕之时,口中迷迷糊糊地喊着一个名字:落儿。
谁是落儿?
这个问题一直盘绕在周岚清脑中:这茫茫后宫之中,她竟找不出名中有落这个字的嫔妃。
那倘若不是嫔妃,难道是父皇哪位表姐妹么?好似也没有。
还是哪个关系近的?还是没有。
正想着,抬起头来时,一眼便看到那老道在不远处的亭子里坐着。太虚殿内有许许多多的炉鼎,分别散步在不同的地方,可是偏偏就那个亭子里没有。
最为恰好的是离开太虚殿的路有好几条,而这个亭子就在自己此次离开的必经之路上。
周岚清心下了然,提起裙摆往亭中去。
老道像是早就知道周岚清会前来找她,抚着那长长的胡须,悠哉悠哉地坐在那里,也不管周岚清已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看见此人如此高深莫测的模样,周岚清不经有些好笑:“道长,本宫的丹砂可是用完了?”
老道呵呵笑了两声,睁开他小小的眼睛从上到下打量了眼前的少女一眼:“殿下的丹砂极为好用,我自然是不舍得一下子用完。”
“道长是怎么知道本宫会往此处走?”
“恰好罢了,恰好罢了。”
周岚清自然不信,她总觉得眼前的老道有什么想对自己说:“听闻道学中有一问,能测天下事。道长即为父皇尊师,必有大能。本宫欲知未来吉凶,不知可否有幸请道长赐上一卦?”
老道不假辞色:“殿下想问什么呢?”
“就问,”周岚清看着眼前的老道:“本宫所谋之事,能否如愿以偿。”
不知道是不是周岚清的错觉,老道原本微微眯着的眼睛在听到自己所说的话后,一瞬间迸发出光亮。
正当以为自己不会得到什么像样的答案时,那老道随即出言:“事途复杂历千难,志坚方成越万险。”
周岚清皱了一下眉,只感觉这老道士神神叨叨,便不欲与其多言。于是便起身告辞:“本宫谢过道长了。”
看着周岚清正要离去的背影,老道又忽而念叨:“其间曲折离奇,如攀绝壁,涉深渊,必历心志之磨,身受挫折之苦,方能显化真章呐。”
-----------------------
作者有话说:好……好安静的评论区……码字的手颤颤巍巍
第61章 整合三章
从太虚殿中起轿回明善宫的途中,周岚清忽而好似听到有人在唤着自己。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心里发虚,难道是从太虚殿才出来,身上留着的那些致人迷幻的法术此时还未消退?
又或是那老道看自己天资聪颖,趁着同自己交谈过程中也给她下了迷药?
桃春看着周岚清这游离于世俗之外的模样,不免跟着心惊胆战。她早就觉得太虚殿那处很不对劲,决心大声呼唤将主子的魂给召回来。
原本周岚清还陷在自我怀疑的境地之时,就被桃春用一嗓子给嚎回来了,她看着始作俑者,长呼出一口气:“你可吓死我了。”
桃春有些委屈,连忙说道:“主子可才是吓死奴婢了,方才恭王殿下唤了您好几声,您都没有响应。”
“恭王?”周岚清正有些疑惑,桃春便往一旁退去,许久未见的周殊此时竟如同凭空一般出现在自己跟前。
她不经又呢喃道:“这老道的法术真是精进,竟隔着这么远变出个人来。”
桃春被主子的话吓得魂不守舍:“主子,您这是怎么了?”
周岚清也不多言,随即往前去,双手如前两年一般拉上周殊的两侧衣袖,发现是实物,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却发现这孩子好似窜的飞快的竹笋一般,个子竟然比自己还要高挑了。
周殊对自己的这个三皇姐虽然不如周梁清一般亲近,却一直怀着其对自己帮助的感激,因此方才见到周岚清有些反常的行为,是实打实地心存担忧,以为是离开的这两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但周岚清接下来的举动彻底打消了自己的顾虑,只见下一刻她就如记忆里的那般明媚张扬,看着自己的眼里带着些许意外和对自己归来时的惊喜:“八弟,真的是你,何时回来的?”
说着,还上下打量着周殊,还不待他说什么,便看她撤了轿子,同自己一并行走:“从前走的时候只有一小点,如今竟然也比我还高了。”
周殊笑着,和周岚清说了几句,提出现在正要前往周梁清的宫里。后者听闻也想起自己好似也许久没去了,于是笑道:“走罢,我也同你一起。”
不一会儿,翠碧直接冲进周梁清所在的寝宫之内,脸上尽是大喜之色,声音嘹亮:“殿下,恭王殿下来了。”
周梁清摸着猫儿的手猛然一滞,随即立即将怀中的猫儿轻轻放下。翠碧连忙上前将主子扶起,随后便听到其的声音有些微微颤抖:“在哪儿?”
一走出门,周梁清便看见了周殊立在不远处,而后者也自然看见了自己,瞬间眼眶有些泛红,立即迎上前:“姐姐!”
周梁清的目光紧紧盯着眼前已然同两年前截然不同的少年,一只手扶着他的臂膀,另一只手抚上他的发顶:“阿殊,你回来了。”
周殊立在原地,眼眶泛红。
从建州回到京城,他整整花了两年的时间才走回来。
这两年里,周殊初步展露了治理才能,将建州一处连带着周边的城镇发展总值翻了两三倍,事后也不着急回京,而是直至稳定之后,再打道回府。
周岚清在一旁看着两姐弟的情意深重,不由得感叹道:真好。
不像周澈一回来就开始惹事。
周梁清回过神来,发觉一旁已经等候许久的周岚清,连忙整理好情绪:“姐姐快往里坐。”
周岚清为着两人欣喜,倒也没有计较,而是对周梁清道:“许久未来,妹妹的宫中倒是翻新得不错。”
真不枉自己往里头塞的银子。
听到此处,周梁清也“噗呲”一声笑起来,明白对方是跟自己讨人情,于是使唤翠碧将自己前些日子栽种的茶种拿出来。
翠碧从刚开始至今皆是笑脸,因为两位主子相交甚好,自己也同桃春有着一定的交情,就立即引着桃春下去取了。
周梁清招呼着两人坐下,今日或许是高兴,话也多了不少。周岚清看着眼前这良好的氛围,不由得心情更加舒畅。
几人又相互说了近况,片刻之后,桃春便同翠碧往前来了。两人手中皆拿着些清香的茶种和茶叶。
周梁清先是介绍了一番,随后翠碧扶着一个罐子上前来,里头装的便是待会几人品尝之物。
周岚清兴致颇高,可就在着看向翠碧托盘上的罐子之时,脸上的笑容忽而顿住:只因自己看见,在那罐子的封口处绑着一条丝带。
而这条丝带的颜色极为独特,自己好像在哪里见过。
周梁清明显感觉到周岚清的变化,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姐姐可是身体不适?”
“没有。”周岚清重新挂起微笑:“只觉得这罐子上的丝带,颜色倒是独特。”
周梁清看了眼,转而笑道:“不过是于内务府随意拿来的瓶瓶罐罐,上边恰逢有这些丝带,没想到姐姐竟然喜欢。”
周岚清听了也没表态,不再将话题停留于此。
拿了东西,周岚清也不想再打扰两姐弟,便随意找了个理由离开了。
此后一连几日,她都将自己埋在书里,余下的时间就是想着怎么往太虚殿跑。
兴许是这连夜的熏陶,不知怎的,周岚清只觉得往常有些浮躁的心情如今竟也平静了不少,就连思考的范围也愈发广阔。不由得地暗暗称奇:道学可真不愧为一门值得深究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