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作者:山早早      更新:2025-10-27 12:50      字数:3188
  周野若是实打实地埋头干活,他一人能抵五个,但同样地,体力消耗大,饿得也快。她跟林婶子这边交代过,给周野按着三人份的饭量准备,那周野只需付出三倍于常人的劳力便成,再多的话,饿得多吃得少,遭罪的便是自个儿了。
  再者,他一个人干得多了,别人便干得少了,大家发现他比大家想象中还要能干的话,下意识地犯懒,把活儿都堆给他一个人怎么办?
  林姝是同意周野去帮忙,但不想他太累着。
  对此,林小蒲觉得阿姐完全是瞎担心。
  阿野哥哥可是很早以前就能做出“为了不帮别人干活而在别人家大吃特吃,吃得人家两眼发直再不敢请他干活”这种事的人。他能真亏着自个儿?
  但也不能怪阿野哥哥当初想出那么个法子,毕竟之前请他帮忙干活的人都是贪图他力气大干活多,却妄想不给任何好处。一旦真开了这个头,阿野哥哥岂不是时时都要被村民请去帮忙?尤其家里家里还有个总喜欢瞎应承的阿爹,阿野哥哥可不就得自己出个招么。
  “今日要准备的饭菜多。阿娘,咱再去借一张桌子,让大家伙儿都坐下吃罢。正巧咱家有阿野做的四个小竹凳,只借一张矮桌便成。咱几个个头小的女客便坐那小竹凳,屋里的大桌和条凳让给这几个爷们。”林姝对何桂香道。
  村里人帮忙起房时没那么多讲究,只要给这些劳力汉一碗饭,他们就能自个儿捧着碗蹲在地上吃。毕竟这起房么,房都没有,哪来什么桌子凳子。但林姝还是想尽量招待周到一些。
  她知道林婶子这次因赵三叔碰壁而心里堵着一口气,那她就帮林婶子把这口气顺了。而且这次招待好了,她也是有好处的,等好名声传出去,日后若她这边也想修建个什么,找人便容易得多。
  以后家里不能干什么都靠阿野,他再厉害也只是一个人。
  何桂香觉得这办法好,当即同意,“成,一会儿我便去借张矮桌。”
  林姝又道:“林婶子一会儿若来了,阿娘你先帮忙招待着,我和小蒲这便去后山看看,采一些菌子和野菜回来添菜。”
  何桂香应声,想起什么,忙又道了句:“阿姝,你要的三条鱼阿野已经帮你捞上来了,在桶里。”
  林姝不由驻足,好奇地问:“他一个人怎么捞的?阿爹帮忙了?”
  林小蒲立马抢嘴,“嘿嘿,是我是我!”
  何桂香笑道:“阿野直接卷了裤脚站在那鱼池子边上,将背篓浸在池子里,然后小蒲往里丢水草,等鱼游过来了,阿野猛地一下将背篓提了起来。他动作快,这么干,还真叫他捕到鱼了。”
  林姝听后一阵沉默,早知阿野这样便能逮到鱼,她还要什么鱼篓,拆什么竹篱笆。
  三条大草鱼被养在木桶里,林姝走近瞅了眼,都是个大的草鱼。再想起桌上那陶罐里新换的山野花,她的嘴角止不住地往上扬。
  阿野都忙成这样了,还不忘帮她捞鱼,甚至连那一束山野花都没忘……这搁天仙下凡了都得心动罢?
  “阿姐,该走啦。”
  林小蒲已经提了竹篮子,冲她喊道。
  林姝很快背上背篓,和林小蒲一齐往后山去。
  才到后山没多久,两人便听到了伐木时攒劲的那嘿哟嘿哟声儿。
  伐完了木还要往山下运,自然不会挑太远的地方去,不过这嘿哟嘿哟的声响却不是周野发出来的,而是同行的赵三叔。
  周野干活时一向闷不吭声的,好似再重再累的活儿在他这儿都变得极为轻巧。
  “阿姐,就在那边,阿野哥哥也在咧,我们可要去瞧瞧?”林小蒲挤眉弄眼地问。
  林姝揉揉她脑袋,并未如她的意,“干正事要紧,先去摘野菜和采菌子。观音柴今日先不摘了。”
  林小蒲不解,“阿姐,这是为啥?”
  “我之前提过的,一次性不能给得太满。跟招待廖老爹的情况不一样,这几个帮忙干活的要帮着干好几日呢,饭菜头一日就做得这么丰盛,后面再简易些,不但没有惊喜感,还容易叫人失望。所以咱慢慢来,昨日林婶子说的那几道家常小菜加上一道凉拌竹荪,就和林婶子拿来的胡瓜一起拌。一会儿咱再摘几把红苋菜回去,也就是村里常说的汉菜,做一盘蒜蓉呛炒红苋菜。汤的话还是做鸡枞汤……”
  林小蒲听完直乐。
  阿姐这还叫给得不满?这一桌子菜下去,比过节都要丰盛了,虽说荤腥少了些,但这不是有鱼么。
  林姝想到什么又道:“等会儿咱再去采些折耳根,加一道凉拌折耳根,虽然这个时节的折耳根口感不比初春,略感苦涩,但村里很多人就好这口,这道菜也加上,吃不吃另说……”
  等两人满载而归,林招娣果真已经到了,正同何桂香在院坝里忙活。
  这会儿离吃早食的点儿还早,但干饭可以先蒸上,蒸得软烂些才更好吃,一应菜肴也可以洗好切好留着备用。
  林姝卸背篓时,发现院坝一角多了两个大箩筐,装得满满当当的。
  林招娣见她看那箩筐,忙擦了擦手上的水,走过来道:“阿姝,我才来不久,这些东西还没顾得上收拾,是不是瞧着乱糟糟的?”
  “不碍事的林婶子,我就是好奇瞅一眼。”林姝道。
  林招娣便解释道:“左边这箩筐里放的都是粮食,右边这些是我和你赵三叔的碗筷,今儿新采的胡瓜和青菜也都放里头了。我想着起房这些日我和你赵三叔肯定都是在这边吃,索性将碗筷这些一并拿来了。”
  她一边说着,一般去扒拉箩筐里的东西。
  左边这箩筐里头有一袋子糙米,半袋子的灰面,还有一些菽豆,主要是胡豆绿豆这些,菜干和萝卜干这些也有不少。
  另一个箩筐里的东西便杂得多。底下是碗筷和陶罐这些杂物,上面菜篮子歪在一边,鲜嫩的胡瓜采了七八根放在里头,和三大捆绿油油的青菜挤成一堆。
  林姝微微诧异,林婶子莫不是把自己分到的家当一并全拿过来了。
  可若是全部家当,这些看上去又实在太少。
  林招娣似看出她的诧异,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直言道:“还有两床被褥和铺盖,我们日常穿的几套衣裳,以及我公婆给的一吊钱,这些加起来便是我和你赵三叔的全部家当了。”
  别人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但林招娣却觉得,赵家既然敢做,就不要怕别人说。
  分家分到的这些东西,她方才就已跟何嫂子说过了,当初林家的老婆子偏心眼,林二哥一家分到的东西也多不到哪里去,两人说起这个颇有聊头,何嫂子还传授给她许多省钱过日子的经验。
  “林婶子,万事开头难,等度过这段苦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不过你可要记得我先前跟你说的话,别的我帮不上,但我手里捏着的钱不少,都是我自个儿挣的,你但凡手头紧了,便来问我要!”
  林招娣点头,半玩笑半认真地反问一句:“阿姝,你就不担心钱借了我,我还不起么?”
  “我借婶子的钱是闲钱,既是闲钱便是暂时用不上的。婶子一年还不起,便两年还,两年不行便三年五年,总有能还得起的时候。我敢借钱给婶子,就是信任婶子和赵三叔的人品。”
  林招娣听得失神,片刻后,她瞅着林姝忽地问了句,“阿姝,你觉得我逼你赵三叔从赵家分出去,这对么?”
  她明面上什么都没说,可她对赵三说日子过不下去了,想和离甚至休妻也行,这何尝不是在逼赵三抉择。
  从前村民提起他赵三,都会说一声他为人厚道,可如今经此一事,有些村民们再提及他,却会加上一句不孝。
  林招娣是决绝的,义无反顾的,离开赵家就再不回去,可她怕有一日赵三会后悔。
  她本不该问一个小辈这种问题,可她总觉得林姝是从京城来的,眼界广,懂得多,她下意识地将林姝与村里那些无知丫头区分开来。
  林姝没有点评什么,只是问了句:“林婶,你如今分了家比从前更轻松快活么?”
  林招娣点头,“除了嫁给赵三的头两年,我再没有比如今更轻松快活的时候了。阿姝你知道么,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我的日子没有奔头,别人是过日子,我是掰着指头数日子。可分家之后,我觉得我的日子有奔头了!即便分家后的日子会比在赵家的时候苦,但我不怕苦,我肯定能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林姝顿时笑弯了眼,“既如此,林婶你还担心什么呢?老天爷不会辜负认真生活的人,林婶子定能得偿所愿。”
  林招娣听到这话,思及这些年在赵家过的日子,还有村里那些闲言碎语,鼻头不由地一酸。
  在甜水村多年,她收到过的恶意有,善意也有,但那些善意都是叫她忍一忍,忍一忍日子就过去了。
  她的爹娘姊妹更是如此,生怕她遭了婆家厌弃,次次她回娘家探亲,对方都要叮嘱她在婆家手脚勤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