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作者:陆西悦      更新:2025-10-27 12:57      字数:3140
  心下有了确定的认知过后,夏琳琅便没再想那些有的没的,一门心思就是学好叶姨娘教给自己的中馈,对顾筠自然就淡了那些莫名其妙的心思。
  而顾筠在短时间内并没有察觉到什么不妥,等真正觉得不对劲的时候,才发现夏琳琅对自己的态度转变了不是一星半点。
  -----------------------
  作者有话说:还是老规矩,发红包哦~
  第50章 回避
  顾筠近些日子来,实在是有些忙,彭城的案子尚还没得到妥善处理,就又有了新的案子来。
  大理寺内,属于他的那间书房里,桌案上的折子卷宗之类的东西已经就快堆积不下了。
  一旁的椅子上,顾筠正一手执书,一手摁着发疼的额角,身边坐着的依旧是那喜欢絮絮叨叨的李循。
  “欸你说,彭城的那边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圣上怎就偏偏将事情递给了你?”
  彭城的案子,说到底就是一件官民不合的案子,府衙三班六房的人向来横行霸道惯了,在城中以各种由来为难辖内百姓和商户,以敛不义之财。
  “这事的确不大,事情难就难在这件事已经造成彭城官民不合,百姓不信任府衙和朝廷官员,甚至还与之抗衡。”
  李循这才像反应过来,后知后觉的说:
  “而彭城又地处要塞,再往前一步就是塞外,若是军民不一条心,这会又是冬日,要是被外面的戎狄察觉…”
  顾筠点了点头:
  “没错,若是被塞外的戎狄察觉,又乘虚而入的话,大家都别想过个好年。”
  原本觉得不重要的事情,越说越觉得情况复杂,李循也只好跟着留意案子中的一些细节,希望能找到一些突破口。
  没注意,外面的天色也就黑了。
  “要不今日就到这里,剩下的明日再捋。”李循提议。
  顾筠看了眼外面的天色,罕见的同意了下来。
  见此情形,李循倒有些好奇。
  只因为素日里,顾筠也算是个十分偏执的人,只要是到了他手里的案子,不管大小,重要与否,按照他的性子一定会尽快的处理出来,且给出一个较为满意的法子。
  就像彭城的这个事情,这还是李循第一次见顾筠将事情多
  留一日,要知道,这在以前可是从未有过的事。
  看着已经起身准备收拾桌案的顾筠,李循还是没忍住轻嘶了声,原本拿在手里的卷宗也是一把就摊开放在了桌上,歪着头好奇的问他:
  “你近些日子是怎么了?”
  听见声音顾筠连头都没抬,手上收拾的动作不停,语气一如既往的寡淡:
  “没怎么。”
  对方轻笑了一声:
  “要知道你以前可是不会让案子留过夜的,今儿是怎么了,一句话说走就走?”
  “恩,天色晚了,我把卷宗拿回府去看。”
  这理由说的牵强,李循才不信他这借口,再回想一下近日来他这的些反常举动,问题也就密密匝匝的来了。
  “这就说笑了不是,以前处理起案子来直接就宿在大理寺也不是没有过,今日倒想着要将东西拿回府了?”
  他本是有些懒散的坐在椅子上,说到这也不由坐直了身体,似揶揄的说:
  “不就是想回府去陪陪你的新夫人,这有什么难说出口的。”
  没在意顾筠这会冷漠的态度,李循还在自顾的侃侃而谈:
  “之前刑部有个同僚也同你一样,没成婚之前都是恨不得以刑部为家,结果一成了婚就日日惦记着想往府里跑,我们都取笑他,莫不是娶了个河东狮,不归家耳朵就要被念叨。”
  他边说边笑着看着顾筠,说的开心了也就没发现人这会脸色有些不大对劲,还在继续:
  “我看夏姑娘也是个通情达理之人,你若真的晚些回去她定当也是理解你的…”
  顾筠这会已经收拾的差不离了,李循后面说的话他没在理会,只觉得耳边一直嗡嗡嗡的,像是有只苍蝇一直在闹腾。
  终于,手上的东西都收拾完了,李循还在一边絮絮叨叨,他听完抬头,冷眼看着对面,面无表情的问:
  “你方才说什么?”
  “方才?”李循问。
  顾筠回答:“嗯。”
  他皱着眉复又想了想,说了那么多,不知到底是问的那一句:
  “说你想回去陪新夫人?”
  “不是,下一句。”
  “河东狮?”
  “也不是。”
  李循拽了拽袖口,嘴里轻嘶了一声,又沉思了一会,眯着眼睛问:
  “难不成是我说夏姑娘通情达理的那一句?”
  顾筠睨了他一眼,说:
  “你唤她什么?”
  “夏姑娘啊,有什么不对么?”
  站在对面的男人这次没再说话,只是看着李循,默了一会才说:
  “下次别这样叫了,换一个。”
  说完,提步就准备出去,李循听的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的和尚一样,眼看着人就这样走了,扬声唤住人:
  “不唤人夏姑娘那我唤什么?你倒是说啊!”
  顾筠这会脚步已经到了屋门,一只脚都快跨出去了,还是很有耐心的回头看着他:
  “她都已经和我成婚了,你说该唤什么。”
  李循有些说不出话来了,只一直看着顾筠,似想不到这种话有朝一日也能出自顾筠的嘴里。
  “还有,”他话还没说完“你才见过她几次,就知道她的为人?不要在背后妄自揣测我的夫人。
  说完,也不理会呆愣的李循,直接一个大步就跨了出去。
  …
  顾筠今日已经在大理寺待了一个整日,彭城的事情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百姓不是真的想要同朝廷和官府作对,这次也的确是彭城的衙署没有做好自己的事情,才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想要尽快解决问题,无非就是平衡双方的矛盾,让百姓看到,朝廷没有偏袒三班六房的人,给够了台阶,事情自然就迎刃而解。
  如今事情他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这些日子也因为这件事天天都早出晚归,连和夏琳琅见个面说句话都成了问题。
  惦记着前两日答应了夏琳琅要带她去京郊的事情,趁着今日时辰还早,顾筠便想着早些回去,好同她商量商量二人到底去哪儿。
  这姑娘感觉就像没有心似的,对他的态度还是那样不温不火,他忙了这么些日子,两人也算是聚少离多,也不见她主动来找他,更别提再多说两句话了。
  这可不见得是个好事情。
  而阿衡像是知道他这会的急切,马鞭都扬的高高的,马儿奋力奔蹄,没用多久就到国公府了。
  今日天色尚早,也算是他接受彭城的案子以来回来的最早一天,他问过巧玉,往常的这个时候夏琳琅都待在屋里,自从叶姨娘有心要教她主理中馈的琐事过后,大多时候她都在他的书房里看账册。
  而他几乎每日都是披星戴月而归,两人也就没有碰过面,今日他难得回来的早一些,难免有想同她说说话的想法。
  一进府里,也没让巧玉去通传,径直就往书房去。
  老太太心疼他,当初选院子的时候就将最好的一间院落给了他,只要天还没黑,他的书房就能一直大亮。
  越往书房走,就越是安静,仔细听还能听见从屋里传来的拨算珠的声音,窸窸窣窣的。
  白透的高丽纸糊住的窗户看不清里面的人,但顾筠不用看也知道夏琳琅这会定是在里面奋笔疾书,害怕影响到她,他脚步放的很轻,进屋之后才发现,夏琳琅没有坐在他往常用的那张桌案上,而是另寻了一处小桌,缩成小小的一团伏在上面。
  一手执笔,一手拨珠子,嘴里还念念有词,样子看起来很是认真。
  夏琳琅这会已经是全心全意的投入进了手里的账册,对突然出现在书房里的人显然是毫不知情,顾筠没出声,悄悄行到她身后,压低身子,从身后凑过去看她面前桌上的东西。
  大概是顾家在京郊的一处田产账册,经年久远的东西,已经都微微泛了黄,页脚的位置还有些卷边。
  顾筠猜测她大概是遇上了什么难题,不然怎会在这页上停留这样长的时间都不继续往前。
  时间在慢慢过去,夏琳琅看着面前账册上的蝇头小楷犯了难,也想了许久,手里的笔就是迟迟的落不下去,眉头轻轻的蹙起,习惯性的就将手中的笔毫往嘴边凑去。
  “算不出来帐就咬笔,你这是什么坏习惯?”
  身后就这样迭然传来声音,夏琳琅被吓的不轻,那还没凑到嘴边的笔杆顺着她抖了一下的手就掉在了地上。
  “啪嗒”的一声响,她回神后还没来得及拾起来,身后的人就先她一步捡起来了。
  “怎么是你?”还有些惊魂未定,她看着顾筠伸手递给她的笔毫,愣了好几息才问出口。
  “这里是我的院子,不是我还能是谁。”顾筠将东西递给她,就在她身边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