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作者:弦月棠      更新:2025-10-27 12:59      字数:3163
  她确实很优秀,因为很早就出国的原因,成年后的日子里与家人当面见面的机会愈发稀少,后来在京市立足,工作繁忙得几乎没有空闲,和宁轩的联系就渐渐变成了隔着屏幕的视频通话。
  这次来电话,实属意料之外。
  “是小酒吗?”
  时隔将近三年再听到宁渡云的声音,宁酒的语气是未来得及掩饰的惊讶。
  “姑姑,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宁渡云这次打来电话,确实有事想要和宁酒沟通。京市近期有一个颇受瞩目的心理研究项目,需要建立以大数据为支撑的评估与干预模型,她听说宁酒在和开麟合作时,把庞杂的数据处理得清晰高效,正好契合他们项目的需求,于是第一时间想到了她。
  除此之外,宁渡云其实还有另一层心思。今年是她第一次作为总负责人统筹京市最具代表性的京源新年演奏会,她希望宁酒能亲自来一趟,一方面聊聊合作的可能,另一方面也能见证她人生中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
  “小酒,我是真心希望你能来,无论是因为那个心理项目,还是这场演奏会。”电话那头,宁渡云的声音放缓了几分,带着足够的郑重与真挚,“如果你能来京市,我会很高兴的。”
  电话挂断,宁酒望着窗外的川流车影,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去。
  里面夹杂着许多原因,最深层的也是最不想提及的大概就是下意识逃避某人。
  从沪市到京市的航班穿越云层降落,宁酒随着人群下了飞机,很远就看见接机口站着一个穿着极为干练的女人。
  一身深灰色收腰大衣,线条利落,搭配简洁的黑色高跟鞋,几乎是在宁酒望向她的同一时间,宁渡云潇洒挥手。
  “好久没看到你了,”她一边接过宁酒的行李,一边半开玩笑,“正好,来京市的第一站就由我做东。”
  出了机场,立刻被城市的声色包围。高架桥一层叠一层延伸,车流如织,街头巨大的广告屏幕不停闪动,车站的广播与人群的脚步声混杂在一起,空气里带着初冬的干冷。
  与江城的小桥流水与沪市夜晚的灯火璀璨相比,这里的车马纵横更显规整宽敞,喧嚣中带着一份松弛与自成章法的秩序。
  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的,感受到这个城市真实鲜明的脉动。
  这就是他小时候生活的城市。
  这个念头在宁酒脑海中一闪而过,她随即懊恼地蹙了蹙眉。
  从秋到冬,距上一次和他见面已经过去将近两个月,这期间他们彼此默契地谁也没有主动联系,可怎么才到京市的第一天,自己就又想起那个人?
  明明来这里的初衷恰恰相反才对。
  宁渡云在市中心的公寓,就在京源演奏厅的旁边。车子驶入市区,她言谈间也顺势提起了先前电话里提到的项目,她一位同事的丈夫恰好是京大的心理学教授,研究方向专攻身心医学,最近正在推进一个关于躯体化反应的心理干预项目。
  这类项目需要大量的临床问卷和行为数据来支撑,尤其是要将患者在睡眠、心率和压力水平上的细微波动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再通过模型去捕捉潜在的心理模式与触发因素,教授的团队在理论和临床上各有专长,却在大规模数据方面始终力有未逮。
  “蒋教授前段时间和开麟那边有过接触,从他们口中听说了你处理数据的方法,”宁渡云侧过脸,透过后视镜望向宁酒,“他提到你的时候,我起初还有些惊讶,但等我自己去看了那些数据处理的成果,才发现这完全不像是刚入行的学生能完成的。小酒,你真的很棒。”
  说到这里,宁渡云语气带上几分亲近的热情:“你在京市这段时间就住在姑姑家好了,我家正好有一个客房,算不上豪华但也宽敞安静,应该够你休息。”
  宁酒还没来得及推辞,车子已经拐进市中心,京源演奏厅的高大建筑映入眼帘,旁边就是宁渡云的公寓。进门稍作安顿后,宁渡云打开电脑,替她接通了与蒋教授的视频。
  屏幕另一端,蒋教授戴着金属边框的眼镜,神色专注,大致向宁酒介绍了现在正在推进的研究方向。
  “我们接触到的躯体化反应,大部分都是因为情感上的剧烈波动引起的,”他说道,“比如突如其来的分离,长期的抑郁,至亲的去世......这些心理冲击往往无法直接排解,就会通过失眠、胸闷或更严重的身体症状表现出来。”
  宁酒听着,不由自主想起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一些案例。她对这类病症的基础治疗方法有所了解,却没想到能被研究得如此细致深入。
  将自己心中的顾虑说出后,蒋教授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诚恳。
  “这周末在京大附属的心理健康中心正好有一个关于躯体化反应与身心关系的专题展览,我真心希望你能过来看看,也许会对理解这个课题有所启发。”
  他说的专题展览并非单纯的学术讲座,而是临床案例展示与互动体验结合的形式。
  周末,宁酒穿梭于展厅中,数据墙上面滚动播放着患者的睡眠曲线与心率波动图,通过对比不同个体在情绪创伤前后的指标变化,可以直观地看到身体层面留下的不同痕迹,这些统计数字化地呈现出来,远比文字描述更具冲击力。
  在随手翻阅一份研究海报时,她忽然在署名处瞥见一个熟悉的名字。
  手上的动作陡然止住,耳边传来两名参观者的低声议论。
  “哎,你看,这块展板上居然有刘晴蔓的名字。”
  “真是她啊,不过也难怪展览里会放,她在情绪创伤和躯体化症状这块可是业内数一数二的。”
  “她现在是去了新加坡吧?还带着一整个跨国团队整合东南亚那边的躯体化症状临床样本,据说挺有影响力的。”
  “啧,不愧是她。”
  宁酒听着身旁的讨论,没想到刘晴蔓研究的方向竟然是躯体化反应。
  这个名字和领域的联系,让她一时间怔在原地。
  正出神间,耳边响起一声温和的笑声,蒋教授走了过来,伸手与她握了握:“小酒,你能来真是太好了。刚好我也想把你介绍给一位心理学界同样优秀的新起之秀认识。”
  宁酒抬起头,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是陈珀遥。
  四目相对之际,两人相视一笑,蒋教授很快意识到她们认识。
  “看样子就不用我费口舌介绍了。”他欣慰地点点头,“珀遥之前在曜星的夏日企划里表现很出色,最近也有意向往这个方向深入研究,这次邀请她来,也是希望你们能多聊聊,把各自的长处结合起来,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火花。”
  陈珀遥也有意向往躯体化的方向研究?
  宁酒对上她的眼神,有些疑惑但并未多言。
  展览在缓缓熄灭的灯光中落下帷幕,她收起笔,合上写满密密麻麻笔记的本子,准备打车回宁渡云的公寓。
  踏出展厅的大门,夜色已经笼罩下来,路灯投下斑驳的光影,宁酒正低头理着包里的东西,忽然察觉身侧一片阴翳落下。
  微微一愣,转头,猝不及防撞进一双熟悉而明亮的眼睛。
  陈珀遥微微攥紧肩上包的系带,轻呼出一口气,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问宁酒。
  “要聊聊吗?”
  -
  两人约在附近一家安静的西餐馆。
  灯光柔和,窗边摆着小巧的绿植,氛围不算拘谨。
  宁酒随手翻开菜单,点了一份草莓千层配红茶。
  菜品刚报上去,陈珀遥就忍不住弯起唇角,眼底浮起笑意。
  “你还是和以前一样,喜欢吃甜的。”
  宁酒一愣,记忆被牵扯着回到以前。
  “这样一说,人的口味好像的确不容易改
  变。你呢?还是喜欢清淡那一挂?”
  “嗯,我的口味也没有变。”
  陈珀遥语气平稳地说出那句话,对上宁酒望过来的眼神。
  “但我最近产生了怀疑,这是不是太固执了。”
  “......”
  宁酒听出她话里有话,先示意服务员照单准备,等人走远后,索性直截了当地开口。
  “你想和我说什么?”
  “我很感谢你给了我夏日企划的那个机会,真的,”陈珀遥挺直了背脊,十分真诚道,“这个机会让我本来快要窒息的职业生涯重新活了过来,我原本真的以为自己和我父母说的那样,根本不适合在这个行业里干下去。”
  “但在这次企划过后,我忽然觉得,也许未来还可以继续试试。”
  “如果是这件事,我并不觉得我有实际上帮到你什么,”宁酒很快回道,“企划不是我擅长的部分,而你在学校时就已经展现出这方面的能力。如果一定要说我做了什么,那也不过是把你推荐给了李琳达,给你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归根到底,是你自己抓住了机会,而且做得足够出色,才能让其他人看到并且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