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作者:
碧云天 更新:2025-10-27 13:00 字数:3263
苏敏还有个三个哥哥,大哥像父亲,几乎一样的做派,考上了举人,如今在山东做县令,二哥则是有些精明,比起读书,更喜欢交友,游玩,一直没有出仕,如今家里许多生意都是他管着,至于三哥,则是去学了武,前些年还说要参加武举,不过父亲说的他性格太跳脱了,不够稳重,一直压着他不让他参加,如今还在山中。
宝瓶认真的听着,说道,“几位舅老爷都是好的。”
苏敏说着说着就更想回去了,以前不知道,现在觉得,真就想很想早点回去看一看父母,还有兄长们。
还有那个明明十分重男轻女,嘴里嘀咕着什么一个丫头片子吃这么好干嘛?但是每次都会剩了自己的燕窝偷偷喂她。
她记得那些燕窝是父亲好不容易托人弄来的,也就四两,三两给老太太,一两则是给母亲,因为她娘身体一直不好。
她也不是小孩子了,心里是个成年人,所以这些都记得很清楚,特别是,老太太一边嫌弃她的摸样,但是又一边又心肝肉痛的喂她吃这些好东西。
是个非常有趣的老人家,苏敏发现,自己也有点想这个心口不一的老太太了。
苏敏列了一个清单,准备给家里人带的礼物,都是些京城里的东西,得抽空出去买一趟,或者托着赤哈买也行,还要和宫里的人打个招呼,比如张氏,她肚子也大了起来,最近在正在小心养胎。
皇后和张氏预产期都在明年,不过皇后在前,张氏再后,这当然是最好不过了,毕竟皇后第一个有嫡子是最好的。
-----------------------
作者有话说:晚安,继续求点营养液[星星眼]
第29章
景仁宫里张氏倚在窗边的软榻上,阳光洒在她的脸上,眉如远山含黛,眼若秋水横波,肌肤如凝脂,真的是好一个倾城之色。
烟青色旗装装松松拢着身子,衣襟下已显怀的肚腹微微隆起,她抬手轻轻搭在上面,神色温柔。
宫女溪月端着参汤进来,差一点就看呆了,见窗户半开着,风带着十足的凉意吹进来,忙上前关上窗棂,说道,“主子,这天儿越发冷了,您怎还开着窗子?别是着凉了,小心肚子里的小阿哥。”
张氏端着参汤,闻了下,那味儿,一飘到鼻尖就滞住了,只觉得十分的难以下咽,她眉峰轻拧如远山笼了层薄雾,让人想要忍不住为她抚平。
“主子,您就抿两口吧?”溪月急得声音都软了,“钟太医说您胎象虽稳,可身子太单薄,气虚得很,这参汤最能补气血,您多少喝些,对您和小阿哥都好。”
张氏这才抬眼,眉眼动了动,端起来一口喝掉了。
溪月给张氏拿了蜜饯,等着着她吃了,有些犹豫的说道,“万岁爷,已经五日没来了。”话音里藏着委屈,听着皇后那边,上次动过一次胎气之后,隔着一日就会去看看。
张氏没应声,只从锦盒里取出个物件攥在掌心,那是半截碎玉镯,她目光落在窗台上,眼神空茫得像窗棂上的冷雾。
“不妨事。”张氏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像雪落在梅枝上,“陛下不来,自然有不来的道理。”
溪月是彻底没脾气了,她们主子这容貌,绝对是宫里独一份儿的,但是偏偏她却没有什么争的心思,真是叫她怒其不争。
只是看着面带轻愁的张氏,溪月有些无措,也不知道如何哄张氏,最后看到挂在墙上的纸鸢,拿下来,笑着说道,“主子,您看这纸鸢,还是苏姑娘送来的,您还说等着有空了就去放纸鸢,倒是一直没出去过,要不今日奴婢去放,您就坐着看两眼?”
张氏在宫里唯一能说的上话的人就是苏敏,提及她,一准高兴。
果然,张氏脸上这才有了笑模样,说道,“听说
苏姑娘和赤哈大人定了婚事,我还没向她道贺过。”说道这里却是停顿了下,“只她是御前红人,我倒也不好往前凑了。”
“这御前的红人,谁都想巴结,苏姑娘喜欢您,那是您的本事,您是不是把乌雅氏的话听进去了?甭听她的,她就是酸。”溪月气呼呼的说着。
选秀结束了快半个月了,皇帝还没去过乌雅氏那边,别说乌雅氏,其实后宫承宠都不多,年少皇帝更多的心思似乎都在前朝的政务上。
前几日,张氏去给太皇太后请安,虽然身子重了,但是每个月总要去一次,不过这一次,太皇太后把请安都给免了,说下次不用再来了,肚子里的皇嗣更重要,就是在这时候遇到了新晋的乌雅氏。
这宫里张氏是唯一的汉军旗,算是出身最不好了,乌雅氏居然当着她的面,问她是如何笼络住皇帝跟前的人的,简直就是在骂她心思不正。
你说乌雅氏和气吧?但这宫里的人就是这样,除非你不想争,无论面上如何恭顺和气,私底下都是另一个脾气。
张氏笑,说道,“没的跟她置气,就是苏姑娘快出宫了,总要顾忌些,替她着想。”苏敏现在宫里,皇帝跟前,自然万般好,别是出宫了,就渐渐被皇帝遗忘,到时候有心人要上个眼药水,那真就是不好了,所以能少有一事就一事。
张氏不争,也没有争的想法,这会儿只想安稳的养着肚子里的孩子,但是不等于看不懂这些心思。
正说着,就听到外面小宫女说乾清宫的大宫女苏敏来了,溪月笑着说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我就说苏姑娘走之前肯定会来看看您的。”说着高高兴兴的出门去迎人去了。
苏敏确实是来跟张氏辞行的,“这就启程回常州了,张主子有没有东西让我捎给家里?”
张氏出身杭州名门,都属于江南,这也是苏敏和她交好的原因之一,细算起来,似乎长辈们还认识。
张氏平静的面容里,终于了波澜,惊喜的说道,“有,你等等。”
苏敏都给看呆了,每次看到张氏都觉得美貌至极,就这一笑,春花灿烂,那点平日里藏在眼底的清冷,竟瞬间化作了浸在温泉里的星光,闪着暖光。
这哪里是春花灿烂,分明是她这一笑,把整个江南的春天都揉进了眉眼间,任谁见了,都要醉在这春光里,再也醒不过来。
她忽然就懂了昏君的心思,为了这一笑,当真是值得拼命。
张氏让溪月研磨,沉思了一会儿就提笔写信,苏敏看了一眼就回避了,就是觉得张氏的字写的真好看呀,她的字先透着几分娟秀,骨力内蕴,遒劲含柔,已经有些风骨了。
她忽然就觉得有点可惜,如果在江南,她应该就是那种名扬天下的美貌才女,无数爱慕者,在这深宫里,她只能做个每日里默默等着夫婿的张氏。
苏敏收好了东西,问好的地址,两个人就闲聊了起来,苏敏是真喜欢跟张氏聊天,张氏声音像浸了蜜的软语,温柔得能把人化进去,苏敏每次听都觉得受用不已。
两个人都是长在江南,回忆起江南的过往,也都觉得有趣,一转眼就到了苏敏离开的时候,张氏拽着苏敏的手说道,“以后不知道何时相见。”说着就红了眼眶。
苏敏看不得美人伤心,说道,“奴婢可还要回来的,太皇太后娘娘为了奴婢颜面,让奴婢从宫里出嫁。”
张氏替苏敏高兴,说道,“这可是天大的殊荣。”又促狭的问起赤哈来,“说是陛下的哈哈珠子,伴读,你们应该很熟悉吧,青梅竹马?”
苏敏点头,说道,“倒是熟悉。”
张氏看苏敏脸上并没有女子出嫁的娇羞,有些奇怪,问道,“可是不满意这婚事?”那可就糟糕了,太皇太后都已经赐婚了,断没有改变的理由。
不过她也知道这个赤哈,说起来,无论家世,年龄,还有容貌都是上乘之选,如果不是苏敏,不知道多少京中少女等着这一段姻缘呢。
“不是。”苏敏笑,说道,“赤哈哥哥很好,我也很喜欢,就是没什么期待的,嫁过去也都是能看得到的生活。”
张氏停顿了下,看着苏敏,眼中带着过来的人的洞察秋毫,斩钉截铁的说道,“他很好,但是你并不是心悦于他是吗?”
苏敏愣了下,才含含糊糊的点头,“也不是,喜欢还是喜欢的。”
“跟赤哈哥哥在一起很舒服,他总是那么体贴。”但其实跟扬古泰在一起也一样,他性格活泼,虽然总让人操心,但是也能让她玩起来,这句话她没说出来。
苏敏从景仁宫里回来,不像是来的时候那般轻快,脸上倒是带出几分闷闷不乐的神态来,地上的青砖冷硬如铁,缝里嵌着半枯的草屑,风刮过红墙根,卷着几片干得发脆的树叶飘来。
这条路苏敏走了无数遍,明明该是熟路,此刻却望着发怔,只觉得这干冷的风,正顺着衣领往骨头缝里钻,和心里的茫然缠在一处,冷丝丝的。
她耳边都是张氏的话,“他很好,但是你并不是心悦于他是吗?”
是的,苏敏并不爱赤哈,不过她想,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嫁给自己心爱的人,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真正喜欢的,也许你以为是你的真爱,但可能对于对方来说,也不过是消遣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