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作者:碧云天      更新:2025-10-27 13:00      字数:3226
  苏敏心里犯嘀咕,自己不过是回一趟家,怎么身边的人都这么不放心呢?
  不过这玉牌是好东西,不拿白不拿,她可不会在这时候推脱,当下跪下来谢了恩,又再三保证路上会小心,这才结束了这个话题。
  皇帝见她把东西收到袖口的暗袋里,这才暗暗点头,叫顾问行拿过明黄妆花缎夹金龙斗篷披上,说道,“去换件厚些的衣裳,跟朕去一个地方。”
  原本以为是在宫里转,结果出了门,就看到一辆朱红色的马车。
  这是一辆格外安稳的四轮马车,车厢里很宽敞,还摆着个小桌子,桌上放着些书和茶点,另外还有棋子。
  正好马车到了地方,皇帝拿过斗篷披上,喊了人下马,下面太监已经搬来了马镫。
  下了马车,苏敏看到牌子上写着刑部大牢,她就猜出来了,大概是要去见姚启圣,看来这件事,要在她离开之前有个结果了。
  潮湿的霉味从石阶缝里渗出来,铁链拖地的“哗啦”声偶尔从黑暗里飘出,又很快被死寂吞回去。
  顾问行举着灯笼,走在皇帝前面,苏敏跟在后面,只觉得这里森冷色冷的,也怪不得许多人,入狱不久就病故了。
  随行的侍卫只敢落后半步,手按在腰刀上,似乎只要有个不对就拔出刀来。
  走到一个牢房前,把火把插在墙缝里,牢里的人听见动静,原本蜷在草堆上的身子猛地一僵,抬头,看了眼几个人,又把头转了过去。
  康熙走了进去,地上铺着稻草,姚启圣就坐在上头,蓬头垢面的,好在穿着一件厚实的羊皮子袄子,这也让担心她的苏敏松了一口气,大抵是有人给送进来的。
  皇帝没急着说话,目光落在姚启圣的脸上,等着姚启圣跪拜行李,这才说道,“朕治了你死罪,你可觉得冤枉?”
  姚启圣在牢里待了几日,已经磨掉了刚进宫面圣时候的气焰,说道,“微臣领罪。”
  皇帝差异,问道,“为何?”
  姚启圣说道,“海禁乃世祖章皇帝定下的铁规,陛下治罪本是应当,这是于国法,只是说起民生疾苦,微臣却没有错,不后悔。”说着目光坚定,露出必死的决心来。
  “若朕给你香山县令的印信,许你放开海禁,能招抚郑经吗?一年税银能有多少?”皇帝突然问道。
  姚启圣目光忽然有了亮色,他抬头看着皇帝,隐隐喊着期盼,说道,“若开海禁,招抚郑经不难,税收更可期。”
  皇帝道,“你且说说。”
  “第一年抚聚流民,建码头,税银或有五万两,中船钞占三成,货税占六成,其余为牙行规费,第三年,只要郑氏不犯境,商船往来如织,岁入十二万两不在话下。”
  康熙眉峰微挑,“十二万两?”
  他抬眼望向康熙,“郑经的船只要靠岸补给,只要允许他们在香山贸易,税银便能源源不断,重要的是,用商路牵住他的命脉,比十万雄师更管用。”
  这是皇帝从来没听过的大胆言论,四周变大安静了起来,顾问行低垂着头不说话,近卫在旁边,只当聋子瞎子,一动不动。
  皇帝看向苏敏,她站在一旁,眼尾发红,似乎被姚启圣的话触动,皇帝就想起苏敏说过的,何惧之有?
  “姚启圣,你可敢立军令状!”
  “微臣愿意!”姚启圣眼圈也红了,泪水滑落下来,一时激动的搓着手,上面的铁链咔嚓咔嚓的响着,他却一点也不觉得疼。
  从刑部大牢出来,天色已经全黑了,马车飞快的在道路上行驶,再晚回去就要落锁了。
  皇帝自然不怕这个,就是怕传到太皇太后耳边,让老人家操心。
  在皇帝的催促下,车夫再一次挥舞着马鞭,车厢内寂静无声,好一会儿,皇帝问苏敏,“阿敏,这是一场豪赌。”
  苏敏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对不对,你说是因为她改动了历史也不是,皇帝是个很有主见和远略见识的人,这时候的他还年轻,愿意去尝试,带着开疆破土的勇气和锐利。
  如果是中年的康熙,苏敏觉得自己根本撼动不了他一分。
  是的,苏敏是给皇帝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但也是皇帝自己的决断,她相信他肯定有了自己的得失考量。
  第二天,苏敏起了个大早,宝瓶赶忙收拾东西,等把物件都搬到马车上,已经是半个时辰后的事了,苏敏只有一个想法,东西真多。
  赤哈换了件天青色灰鼠毛常服,身姿挺拔,笑着帮苏敏搬东西,一共三辆马车,两辆装行李,还有一辆是给苏敏坐的,赤哈则骑马随行。
  他们要先去通州码头,在那里换乘小船,行驶三五天到三岔口码头,再换上深水船,所以这马车只到通州这一段路就行。
  苏敏不想坐马车,赤哈在马车后头拴着一匹马,是专门给她备的坐骑,她干脆直接上了马。
  她有时也庆幸自己出身汉军旗,若是汉人女子骑马,定会被人指指点点。
  两人一同骑马出发,赤哈脸上满是和笑意。
  乾清宫里,康熙一早就起了,坐在椅子上让人梳头,半天却没说一句话。
  顾问行小心翼翼地问,“陛下早上用些什么?还是老样子?”随即又说道,“苏姑娘一大早就走了,她不爱坐马车,非要骑马,跟赤哈大人一左一右骑着马出了城。”
  皇帝原本冷淡的眼底,终于添了点笑意,说道,“倒真像放出去的猴儿。”话音刚落,又恢复了沉默,目光暗了暗。
  顾问行记得,去年皇帝送苏敏出宫休养时,那天早上,他也是这般模样。
  苏敏骑了一会儿马,在盛京城内还受些限制,路上行人多,不敢跑得太快,等出了城,她便像脱缰的野马,扬着马鞭跑了好一阵。
  赤哈跟在一旁,两人一会儿他追她,一会儿她赶他,笑声在四周散开,苏敏那点离开京城的愁绪,也消散得无影无踪。
  姚启圣官复原职的事,知道的人很少。
  皇帝大抵是不想把开海禁的事大肆宣传,毕竟海禁是先帝定下的政令,姚启圣心里清楚,皇帝是盼着他做出成绩,届时才会真正放开海禁,不然,这政令恐怕会始于他,也终于他。
  姚启圣已换上月白色加棉常服,梳洗过后,虽看着仍有些憔悴,精神却十分奕奕。
  他第一个去拜访的人是陈廷敬,见到他之后,躬身道,“下官能有今日,全靠陈大人相助。”说着就要跪下去。
  陈廷敬赶忙扶住他,说道,“姚大人不可,这都是陛下高瞻远瞩、皇恩浩荡的缘故。”陈廷敬也没料到,姚启圣竟能官复原职,两人想起这一番境遇,都忍不住红了眼圈。
  两人落座后,下人端上了茶水。
  陈廷敬总觉得皇帝突然改变了想法,这件事肯定是有人在暗中用力了,而他只对苏敏说过,“说起来,姚大人,这件事我不知该不该说。”就把自己的猜测说了。
  “下官好像见过她。”姚启圣想起那天在天牢里见到的宫女,她虽穿着宫女的衣裳,却总让人觉得与旁人不同,特别是最后,他见皇帝沉思时望了一眼那位宫女,在对比下陈廷敬的话,他忽然就有了猜测。
  姚启圣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是感激,又是想要努力做出一番事情来的决心。
  -
  ----------------------
  作者有话说:宝子们求点营养液呀,爱你们[红心][红心][红心]
  第32章
  屋内点着炭火,要比外面暖和许多,江苏巡抚乌勒登面容阴鸷,从容的坐在紫檀木的太师椅上,中间桌上放着一叠文书,而桌上的菜肴几乎一点都没有动。
  他的对面坐着漕运总督高湛。
  高湛面露忧虑,说道,“乌勒登大人,赵山富已经坐不住了,那苏知府一定要强推更名田,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那边包括晋江,江阴,可是有最少五千顷田地。”
  乌勒登抬手打断,声音低沉而冰冷,说道,“高大人,慌什么,此人敬酒不吃吃罚酒,已经给了他多少机会?却还要一意孤行。”
  “那如何是好?”
  乌勒登身体前倾,烛光在他脸上投下诡异的阴影,一字一顿地说道,“把人抓进来,让他病死在狱中,天底下每天死在大牢里的官员,不止他一个,伤寒,痢疾,急症…理由多的是。”
  高湛,“这…毕竟是一府尊官,若是朝廷派员查验…”
  乌勒登语气斩钉截铁的说道,“先做了,再上报!等刑部的公文回来,他早已是一具枯骨!到时候,你我联名上奏,就说罪官苏知政,自知罪孽深重,惶恐惊惧,突发恶疾,医治无效,已毙于狱中,如此,死无对证!难道皇上还会为了一个死去的知府,深究你我两位封疆大吏不成?”
  高振,“不错!唯有死人,才会永远闭嘴,只是我听闻他们家的小女儿在宫中当御前宫女,这……”
  乌勒登神色一顿,说道,“一个小小的宫女,能掀起什么浪花来?再则他若真有这等通天的手段,你我还能坐在这里?即便有,死人是开不了口的,只能变成一桩无头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