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作者:碧云天      更新:2025-10-27 13:00      字数:3234
  “皇祖母,您息怒!”皇帝跪了下来。
  她忽然将佛珠重重拍在案上,猛地抬头,“你跟皇祖母说实话,你冒着天大的风险跑这一趟,真的只是为了那漕运的事情还是为了其他?”
  太皇太后说道这里,目光扫了眼在一旁的苏嬷嬷,意味不明,苏嬷嬷忍不住瑟缩了下身子,她也听闻了大概,只是心里始终不敢相信。
  太皇太后的声音有些悲切,“你皇阿玛当年,为了个董鄂氏,是怎么把朝堂搅得鸡犬不宁,怎么把自己的身子熬垮的?还有你皇祖父,太宗皇帝,为了宸妃海兰珠,连松锦大战的捷报都顾不上,连夜往回赶,宸妃走了,他也跟着去了。”
  “你那年出天花,太医院所有的太医都被叫去守在承乾宫看着董妃,你一个人孤零零躺在冰冷的阿哥所里,是谁给你喊的太医?”
  太皇太后的声音也哽咽,“帝王最忌讳的就是专宠,轻则乱后宫,重则误朝堂,你当初是怎么跟我说的?你说你要做一代明君。”
  “皇祖母息怒!孙儿时刻谨记自己是大清皇帝,万万不敢学皇阿玛,请皇祖母明鉴!”
  太皇太后缓缓坐回榻上,似乎仿佛耗尽了力气,“去吧,记住你的身份责任,你首先是皇帝。”
  “孙儿谨遵皇祖母教诲。”
  皇帝退出了慈宁宫,外面的雨不知何时停了,他知道这件事瞒不过太皇太后,但还是小看她老人家的心思,只是恐怕皇祖母不需要担心了。
  一只放出去的鸟儿,又怎么会回来?
  -----------------------
  作者有话说:这一段不会太长的,很快就会回去了。[让我康康]
  第41章
  三月江南有无数的描写,比如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烂漫,还有志南和尚漫步西湖畔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柔。
  苏敏这一来就不想走了,待了一个月,主要是扬古泰还要养伤,他身子还没彻底治愈,须的慢慢调养,郎中说,伤了根基,这一年都不要太过疲劳了。
  就是苏敏一直都没找到张氏让她带信的那家人,说是在方井弄上,苏敏去过了,主人家一直没有回来,说是出去探亲去了。
  李氏也养的红润白净,或许是女儿在身边就是最好的良药,因为眼睛不好,苏敏不让她做女红,李氏就开始琢磨膳食。
  西湖边上每天都有人卖鱼,她时常叫人去买来,从鱼锅子到炸鱼,已经不下研究了十几种菜肴。
  苏敏也吃的有些胖了,摸着越发鼓起的胸,就觉得好像这胖的不是地方,不过她也慢慢长开了,身段不止纤细,还有些婀娜的味道了。
  李氏看着笑说道,“是个大姑娘了。”随后问起赤哈来。
  赤哈和苏敏的婚事作罢之后,苏敏并没有跟母亲说,想着等皇帝新赐婚的旨意下来,再去讲,不然真就说不清了。
  说起来,皇帝说过会下赐婚的旨意,但是到现在还没消息。
  “娘,我和赤哈的婚事不成了。”既然母亲问起来,苏敏也就说了,她倒不想说赤哈的不是,主要俩个人这婚事算是误打误撞,开始如此荒诞,这么稀里糊涂的结束也是应该。
  说起这件事,就不得不说扬古泰了,几乎隔着几日就给皇帝写请安折子,比如陛下,今日我们去西湖划乌篷船了,下了春雨,真就是美如画之类的,最后再问一句您回去的太早了,不然就可以看到这江南的春色了。
  苏敏都不知道扬古泰是在请安还是拉仇恨。
  他们在这里呆了一个月,扬古泰就写了起码五六个折子了,平均几天一次,到后来她才琢磨点味儿出来,这大概不是请安折子,是在催皇帝下赐婚的旨意吧。
  赤哈回京后,也不知道跟母亲怎么说的,她大病了一场,赤哈又去给太皇太后请罪,这婚事就这样名存实亡了。
  再后来,皇帝就派赤哈去了两广,当时扬古泰看到,笑眯了眼睛,他说道,“阿敏,我们是不是可以去岭南找赤哈玩了。”
  别说,苏敏想想真是可以,这一玩就到了四月份,再有二三个月就可以启程了,去那边就可以吃上现成的荔枝。
  原本月初就准备去绍兴,结果一直下雨,一开始苏敏还挺开心的,因为雨景的西湖最美,她倚在窗台,吃着点心看书,日子惬意的很。
  只是这雨虽然不大,但是一直不停,湖水都涨到岸口来了,苏敏想起这个时期是小冰河时期,所以天气不大稳定。
  她依稀记得,好像这两年都有自然灾害,山东,河
  北那一片是旱季,江南则是水患,不会刚好叫他们赶上了吧?
  苏敏想到这件事就坐不住了,准备写信给康熙,最少提点他一下,但是拿着笔站了一会儿也不知道如何开头。
  最后就当还是和以前一般,说了家常话,然后话锋一转,说起江南多雨水的情况来,担心会不会有水灾之类的。
  这一点提示就够了,再多的,苏敏也不能说。
  把信塞入了信封中,封好就递给了扬古泰,让他帮他寄出去。
  雨一直下,大有要淹上来的趋势了,苏敏皱眉,大家也忧心忡忡,崔越就提议大家搬到山上去,苏三哥说道,“可是我们住哪儿?”
  崔越笑着说道,“我倒是有一套宅在在那边,不过多年没有打理,要是诸位不嫌弃就凑合一阵子。”
  大家自然是欣然同意,不过还是叫管家过去提前收拾了一番,那院子倒是不错,就是只有一个老仆守着,有些地方年久失修。
  不过这时候,也不挑剔这些了。
  说为了住几天,买一套宅子也不合理。
  山里的风景也很别致,灵隐峰峦叠翠,云雾若轻纱漫过山脊,晕染出深浅不一的绿,飞鸟掠过山尖,将清寂的山景衬得愈发灵动,宛若水墨长卷徐徐展开。
  苏敏就当换个地方玩了。
  好在,过了几日,这雨终于停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只是他们到底没有去成绍兴,因为扬古泰接到了父亲的信,说母亲病了,叫他尽快回去,苏敏自然也要回去,她呆在这边的理由是照顾扬古泰,毕竟省亲的时间早就结束了。
  李氏很不舍,但是也只能放女儿回去,毕竟她现在还是个宫女,并非自由身。
  扬古泰再三保证会照顾好苏敏,以后常回江南来,这时候的李氏已经知道,扬古泰跟皇帝求了赐婚的事情,不过一日圣旨没下,一日就当不知道而已。
  李氏听了扬古泰的话,倒是十分的开心。
  她看扬古泰是越看他越是喜欢,有点丈母娘看女婿的意思了,还悄悄的对苏敏说道,“这孩子,我瞧着是不错的,对咱们家有救命之恩,家里人都喜欢他,生的也是一表人才,家里也好,就是性格再稳重一点就好了。”
  虽说苏敏不让她做女红了,但李氏还是偷偷做个褂子给他。
  这还是就看出扬古泰活泼的性格了,每次出门都会穿着那件褂子,还逢人就夸,自然不能说是岳母做的,只说是亲戚送的,是不是很好看之类的,只瞧的李氏高兴不已。
  看的苏三哥牙都酸了。
  行礼都收拾好了,唯独一件事,张氏托付苏敏的信还没寄出去,苏三哥就自告奋勇的说道,“我一定给你送过去。”
  苏敏对一旁的崔越说道,“催师父,您瞧着点我哥,别把信给丢了。”
  苏三哥不高兴,说道,“我有那么不靠谱吗?”
  崔越说道,“有。”
  苏三哥,“……”
  一时几个人跟着笑,离别的愁绪也少了许多。
  出发的时候特意去了苏州,跟父亲道别,这才坐上了北上的船去京城,看着苏敏一副不舍得样子,扬古泰说道,“以后我一定常常带你回来。”
  ***
  梁九功以前从来没这么想过苏敏,怎么就觉得她不在这宫里,差事这么难做呢?自从皇帝回宫开始,这宫里的氛围委实不太好,先是太皇太后病了,他都能看出来是太皇太后跟皇帝怄气,再后来则是皇后的事情。
  皇后诞下了嫡长子,这本是高兴的事情,但是孩子太羸弱了,太医几乎是衣不解带守在坤宁宫里,皇后更是哭了好几回。
  然后是张氏诞下了位小公主,这也是好事,她身份低微,要是诞下儿子,倒是要成了皇后的眼中钉了。
  皇帝的越发绷着脸,最近已经有不少伺候的宫人被退回内务府去了。
  梁九功愁呀,只数着日子盼苏敏回来,但是一想到,就算是回来了,也要大婚去了,也是发愁,又觉得好过一时总是好的。
  所以等着收到了苏敏的信,梁九功几乎是迫不及待递到了皇帝的御案前,笑着说道,“陛下,这是江南苏姑娘寄来的信。”
  皇帝正在喝茶,桌上都是奏报,今年山东,河北大旱,到了如今还没下雨,大概是要灾年,杭州府又上了奏报,雨水太过,要洪涝了。
  他一时蹙眉,想着如何处理这件事,就看到梁九功笑的跟一朵花似的过来,再一看,居然是苏敏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