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作者:万重泉      更新:2025-10-27 13:04      字数:3111
  “季珠。”
  “什么?”
  “什么!”
  底下一阵的吃惊,
  “怎么会是她?”
  五陵子弟与市井子弟都炸了锅,七嘴八舌的。
  范书师之所以选季珠,因她功课好,品学兼优,是范书师衷心喜欢的弟子,故而独独选了她这样的市井子弟,给她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
  “肃静!肃静!”
  范书师自有道理,不理会底下的吵杂,命将昨日写的字拿出来,黎富业却不忍了,站了道:
  “我绝不和她这样的关外贱民同伍歌唱!”
  这说的是季珠,范书师平常道:
  “你不愿,为师就挑旁人,可有愿意的?”
  只见齐刷刷的举手,都是那些市井子弟,跃跃欲试,范书师道:
  “圣人说有教无类,你们在我眼里,都是一样的,以后再不要说关外关内,贱民贵民的话,黎富业,罚你将今日的文章抄十遍。”
  “学生不服,季珠唱的好也罢了,她唱的并不好!甚至羞于张口,这样的人凭什么在春祭上献唱?”黎富业道。
  “就是呀。”
  “学生们不服。”
  五陵子弟应和道。
  范书师则道:“季珠,你到我这里来,我替你击筑作乐,
  你将《大风歌》唱一遍。”
  季凤本高兴的,一听这话,不由的替妹妹揪住了心,
  “去呀,小珠别怕。”
  小幺也回头冲她比划,只见季珠听话到讲席那去了,她过了年还不满八岁,个子不显,站着和那范书师坐着将将高,脸蛋红红的向着满堂的学子,将一双手绞在一起。
  只听筑乐响起,季珠唱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甚至因为想到了高祖做此歌的场景,稚嫩的声音也唱出了激昂,一点也不忸怩,认真又可爱的,将这歌唱的酣畅淋漓。
  黎富业看呆了,也听呆了。
  范书师目光赞赏的点了点头,他就知道,这孩子唱的能服众。
  到了家中,季凤绘声绘色将这事和田氏说了:
  “四个都是五陵子弟,独我妹妹不是五陵子弟,也能在百官甚至皇帝面前唱歌,可见她多得范书师看重了!小珠就那样,当着所有人的面,唱了这歌,他们都听的心服口服!”
  田氏听了也高兴不已,抱着她好好亲香了一番,
  “我的乖乖,上次还不肯唱呢,你是咋做到呢?”
  季珠其实上去时,心里也战战的,腿肚子都在哆嗦,她道:
  “是阿姊从前教我的法子,将其他人视作菜地里的芦菔菘菜,胆子就大了。”
  说起她们阿姊,如今还在茂陵邑那处。
  后角门的秋姑得知了这事,气的捶打胸口,将旺儿骂道:
  “怎么选了小珠没有选你?素日你总说先生夸你有长进,将其他人都比了下去,怎么反而选的是小珠?”
  这都是旺儿哄他阿母的,这巷子里的人都不信,唯独秋姑信的真真的,这会子骂了旺儿,不给他饭吃,叫他将今日学的文章读到天亮。
  “读,读大声点!”
  在炕上对着外间命道,旺儿这里也没个炭盆,手冷脚冷,冻的他直哆嗦,肚子又饿。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直读到天边泛白,秋姑才不逼他了,套了车将他送去蒙学里,不过并不给他吃朝食,要他饿两次长记性,好好用功。
  这里,季胥持帖登了黎家门。
  这黎家门生广布,连高市里头也有门路,高市是茂陵邑的一处大市,季胥的食肆想开在那处。
  只是这高市做的都是巨富人家的生意,她一个外来人,没有门路就和无头苍蝇似的,进去了只能乱撞。
  若这次登门能将庾氏哄高兴了,以后还能常来常往,那她得的可不止一金,兴许能向庾氏求个恩典,得了门路,在高市寻得开食肆的店面,离目标又进了一步。
  当然,这都是她初时设想的。
  这家高门大户,极为气派,因季凤说了,她特地看了。
  那地倒不是金子做的,而是红墀地,墙虽不是玉砌的,但也涂垔灰,雪白似玉的,不像桑树巷的老墙,灰扑扑的睡了百年。
  出来相迎的丫头彬彬有礼的,“一金女娘请随我来。”
  这丫头模样周正,若不说,只当是哪家的小姐,手上还有一对金臂钏,梳髻戴钗,束腰襦裳,走路也是莲步生花,极为好看的。
  将她引进一处院中,只见这里的石阶,都是平坦的斜坡状,青石磨平的地砖漫向各处,满院见不着一粒石子。
  路过一间房时,只听格窗里头“嚓啷”一响,像是杯盏摔地,
  “滚!滚!”
  一个手提箱箧,身穿长袍,郎中打扮的老人家踉跄出来,前襟都湿了,还狼狈的沾着茶沫子,险些撞了那丫头。
  那丫头并不发作,反而带了季胥快步从窗下走过,到正房向庾氏回话:
  “夫人,一金女娘到了。”
  这屋子有种椒香味,早就听说大户人家爱好以椒粉和蚌壳珍珠烧成的粉涂壁,令房间防潮生香,如今见着了。
  这庾氏中等年纪,生了二子,依旧富有风致,只见她端坐于榻,向案在煎茶,举手投足一股韵味贵气,命季胥坐了。
  那榻上设有大毛褥子,季胥早在外头将鞋脱了,这会也向案跪坐了。
  庾氏摈退左右,独剩她们两人,才说:
  “一金女娘进来,想必也都看着了,那屋子住的是我的大男权业。”
  说起这黎权业,庾氏脸上有了愁容,
  “原本是大好儿郎,自从坠马摔了腿,性情也大变了,不管延请多少名医,都被他赶了出去。”
  季胥心里直打鼓,她虽会些替人调理的膳食,但也不是治病的郎中,倘若骨头摔断了长不好,她就是把菜馔做出花来,那腿终究也治不了。
  据这庾氏说,黎权业是打马出函谷关,在关外遇上一群在街上蹴鞠的孩童,情险中为了避让才坠下马的,折了两腿,被小厮抬回家来,却也不治,落下了终生的残疾。
  庾氏说起这事两眼抽泪,季胥听了也替她觉着难受,可也不好诓骗人家,
  “若是郎中大夫都……只怕我这样的庖厨之辈,也无力回天。”
  却听庾氏道:“这是一直以来多少大夫都说不治的事,岂不为难你,寻你来并非为这事,而是我这大男伤了根子,这事你不要声张,我也是听他房中的丫头悄悄和我说的,他自从坠马后,似有阴萎……”
  看季胥这样的闺中女一时不解,直白些道,
  “……就是不起之症。”
  季胥懂了,阴萎,就是这时候的阳.痿,听了也好奇这样的人家怎么不请医问药,正经治病。
  转瞬又想到了才刚被摔盏赶出来的郎中,这么着,那郎中不是治腿,而是治阴萎的?
  其实庾氏心里也不甚信任季胥能调理,她早问了彭氏,这一金女娘,不过二九年华,还未成亲,哪里懂这些房中事。
  可她家大男讳疾忌医,喜怒无常,这几年,连治腿的郎中都不大相看了,何况是治……她不过骗着他,说是瞧瞧他的腿,实则,唉,回回那些郎中都被赶了出来。
  可怜她为人母的良苦用心,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想着将一金女娘请来,像那宋氏似的,慢慢的用食疗来调理,并不教权业察觉。
  第153章
  庾氏说着,将大夫从前写的脉案、药方拿给季胥看了。
  除了终身的腿伤,上面还写瘀血阻滞,血行不畅而伤及了肾气,导致的阴痿不起之症,药方上也是些壮.阳.益.精的药物。
  “那是个喜怒无常的魔王,饭也不大肯吃,别提这些药了,一金女娘可有啥法子,将这些药做成膳食,骗他吃进去,兴许就能调理过来了,我那儿,还没成亲哪……”
  “我会尽力一试的。”
  季胥道。
  她还和今日那被赶出来的郎中见了,如今已经换了干净的衣裳,同季胥说了,今日替那黎权业切脉问诊的情况,还是脉案上写的那些旧症。
  皆因他把脉时忘了忌讳,说了个“肾气不足”,那魔王便摔杯砸盏的将他赶了出来,如今想想都还战兢兢的,满头大汗。
  季胥对着那药方想了想,请教道:
  “先生,我曾在古籍上读到,雀肉能补五脏,益.精髓,暖腰膝,起阳道;五谷又能养气。
  这会看了这药方,想了道雀仁粳米粥,用麻雀两只,一两的胡桃仁,小半升的粳米来做粥,再搭配这药方上的枸杞子、羊藿两味药,不知先生觉得如何?”
  郎中捻须点头道:
  “麻雀肉味甘,性温,的确有补肾壮.阳的效用,粳米补气,可行可行。”
  季胥便又请教了,这两味药,若煮在这样份量的粥中,该用多少剂量,毕竟她不是治病的行家,这样以药入膳,也是第一次尝试,心里也是谨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