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作者:喃喃果      更新:2025-10-27 15:41      字数:2857
  扶苏觉得,这份礼物,不管苏轼喜不喜欢,他家的小狸奴肯定很喜欢。
  一开始是乘着轿子的,后面到了繁华的地段,人流密集,四顶轿子极容易被冲散。扶苏干脆让抬轿子的仆从在后面慢慢走,他们几人轻装步行出发。
  赵宗实、晏几道和李球默契地让扶苏走在最前方,他们缀在后面,扶苏摇头晃脑表示拒绝。
  “那岂不是跟老鹰捉小鸡一样,显得我很矮吗?”
  他一手牵一个,几个人被迫站成一排。
  然后中间立刻塌进去了一块儿。
  李球没憋住:“噗。”
  扶苏:“……”
  扶苏:“不管了,就这样,出发出发!”
  苏轼赁的宅子在国子监外三条街的位置,别看三条街很远,还是个热门的位置嘞。邻居们都为官做宰,苏洵能赁到还是托了关系的。
  没办法,他比较宠儿子,虽然国子监有“斋舍”可供居住,但苏洵不舍得让儿子成天泡在国子监里。要是被欺负了连个别的落脚地都没有,他不安心。
  “现在倒好,我一旬才能出来一次,全成了东君的窝了。”
  “东君”就是苏轼新养的猫的名字,是只才三个月大的三花猫。听见新主人唤它的名字,便“喵”了两声,从房间的悬梁上一跃而下,稳稳扎进苏轼的怀里。
  苏轼今天穿了件深衣服,被这么一扑,胸前立刻多了两根明显的猫毛。他无奈地将之捻去:东君!”
  东君:“喵喵喵!”
  再一对上猫猫无辜的眼神,连教训都舍不得了。只好指着它:“瞧吧,比我还像屋子的主人。”
  其余几人都按捺不住,纷纷凑近上去端详,但没有贸然上手摸。东君见了陌生人也不慌,只甩了两下尾巴,又喵喵叫了两声。
  晏几道好奇:“东君,听这名字,莫非是只公狸?”
  扶苏摇头:“不可能吧?应该是只母猫。”
  三花猫怎么会有公的呢?
  几人谁也说服不了谁,都齐齐看向苏轼,等待他揭晓正确答案。
  苏轼微微一笑:“东君是位淑女。”
  李球大为不解:“啊?那为什么要这么起名字啊?”
  “君岂不闻河东君乎?”
  “……”
  “…………”
  河东君,河东狮吼,猫,呃……好吧。大家都被苏轼的离奇脑回路齐齐震了一下。
  唯独扶苏无语之上更添一层无语:狮子还真是猫科动物,被他歪打正着到了!
  晏几道:“难不成,东君也狮吼过吗?”
  可她明明看起来性格很好啊,在房间里上蹿下跳的,一点也不怕生人的样子。
  “正是如此。”
  苏轼说道:“某去聘狸奴的时候,她便正对着某狮吼呢,某当时便决定聘她了。”
  狮吼,顾名思义地想象一下就是猫咪哈气。苏轼一眼相中了只对他哈气的猫猫?
  扶苏:“……?”
  这什么怪癖?再看看都一脸不理解。
  “那她现在还哈你吗?”
  苏轼遗憾地叹了一口气。一切尽在不言中。
  “自从某双手奉上食物之后,就未曾见过。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他指了指在怀里打滚,任撸任摸的小猫。
  扶苏:“……”
  众人:“…………”
  看上去很遗憾,实际上谁都知道你在暗爽!
  苏轼:“嘿嘿。”
  也许真的是乐极生悲,本来在苏轼怀里的东君一个前跃,就溜到了扶苏的怀里。
  扶苏被吓了一跳,想把她托在怀里,可东君却如同液体一般从扶苏的小手里溜走了。不仅如此,她还把扶苏当成了猫爬架,这里摸摸、那里闻闻。
  苏轼深情地呼唤:“东君?东君?”
  东君充耳不闻。
  苏轼:“……”
  扶苏看着她像在找东西的样子,有了个猜想:“我带了猫饭当礼物,她是不是闻到了味道,在我身上找小鱼干?”
  招招手,命宫人带上盒子,将之打开,东君果然一个猛冲扑进了盒子里。饿虎扑食般吃掉几个鱼干后,才抬起头,对着扶苏:“喵喵喵!”
  嗯,声音有点夹。
  扶苏偷瞄了一眼苏轼的脸色,有点想笑但没敢。
  其他人却找到了和猫猫亲近的办法,纷纷从盒子里掏出鱼干,喂到东君嘴边。
  东君粉色的鼻子动了动,一个个都吃了,又冲着每个投喂的人“喵喵喵”了好几声。
  扶苏这下终于没憋住:“……噗。”
  苏轼表示他很伤心:“唉。”
  又道:“赵小郎,能不能把鱼干的做法教给我?”
  扶苏:“没问题,我回g……府就去问膳房。”
  他差点给忘了,他现在是濮王府宗室子的人设,出发之前还特意嘱咐了其他人记得帮他圆谎。结果呢,自己险些说漏了嘴。
  再看看其他人都在干嘛,在围着东君转呢,“她好可爱”“她对我喵喵叫了耶”的惊叹声此起彼伏。就连最木讷的赵宗实也没忍住。
  此猫的魅力可见一斑。
  扶苏默默来了一句:“对了苏兄,等她再长大一点儿,你可要把她看好了,千万别让她随便见外男……外男猫。”
  苏轼转过头:“?”
  什么意思?
  “你不知道吧?三花可是猫中西施,很受欢迎的。”
  东君的毛发细腻软和,花色对称得很均匀,在人里猫里都是很受欢迎的长相。
  宋朝还没有诞生绝育技术,甚至还没相关的观念。可以预见,等东君长大了,绝对是一家有猫百家求的场面。扶苏只能提醒苏轼先做好准备。
  结果他就看到,苏轼一脸警惕地上下左右到处扫视,仿佛真有黄毛猫已经在暗中窥视了一样。
  扶苏:呃,是不是有点反应过度?
  他有点不想理这个猫奴,自己也加入了投喂大军中。结果好巧不巧,东君刚还吞下晏几道手心里的鱼干,又嗅了嗅扶苏手上的,突然不想吃了。
  她刚好吃饱了。
  剩下几个人发出低低的嘲笑声,很小
  扶苏:“……”
  这个地方她不想呆了!
  午饭也是在苏轼家里头吃的,苏轼本来想带他们去街上随便找家饭店搓一顿,因为——
  “我家老仆只会做川蜀口味的饭菜,怕你们吃不惯。”
  但扶苏不信邪:辣椒是明末清初才从美洲大陆传过来的,现在的辣味香料全是用茱萸、花椒、姜、芥末调出来的。
  他会怕?
  然后就火速被打脸了qaq
  因说好了只是吃一顿便饭,不必铺张,所以端上来的都是苏轼平时吃的食物。譬如说,摆在扶苏面前的就是一碗叫作“插肉面”,面汤上飘着一层厚厚的红油,几片现切的肉片和臊子。
  扶苏毫无防备地夹了一筷子,送入口中。然后就被红油呛了这正着,咳嗽得整张脸都通红了,狼狈得不得了。
  苏轼连忙给他倒水:“我就担心你们吃不惯,果然!”
  扶苏:qaq
  他明明很能吃辣的,只是因为太小看宋代了,才让面汤里辣味的香料掉进了嗓子眼。那能不难受嘛!
  晏几道慢条斯理地吃了一口,颇有官家公子、宋代宝玉的范儿:“还好,不是很辣。”
  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转眼就被李球揭穿:“我刚看到你喝水了!”
  晏几道:“……”
  赵宗实就老实多了——老实地吃面,老实地被辣出眼泪,老实地咕嘟咕嘟灌水。
  一顿饭吃得鸡飞狗跳。
  到头来,还是苏轼家里的老仆劝他们不要强求,吃不了就吃不了吧,扶苏才悻悻放下筷子,又让仆人去街上里点了几个菜打包,才解决了午饭问题。
  这店里菜的味道还算不错,是汴京流行的酸甜口,本该不习惯的苏轼却吃得一本满足:“比国子监好吃多了!”
  赵宗实问他为什么,苏轼却皱了皱鼻子:“自然是因为官宦子弟惯爱自带餐食,又或者贿赂厨师。久而久之,会馔堂便不再上心。剩下的人么,自然只能有什么就吃什么,总不能饿死吧。”
  粳米、腌菜、豆酱、韭黄……就着别人碗里的肉味下饭。未来的美食家,此刻被迫沦为了国子监食堂摆烂的牺牲品。
  李球:“啊?国子监怎么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