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作者:
喃喃果 更新:2025-10-27 15:41 字数:3129
净觉犹豫了下,伸出了掌心:“摊位租金三百文,其余东西租赁一日五十文,承惠三百五十文。”
扶苏想了想,数了四百文,放到了净觉的手中:“剩下的钱请小师傅吃点宵夜。”
后者不自觉地瑟缩了一下。
净觉对扶苏的观感很复杂:未来太子兼救命恩人,他当然不敢也不能不尊敬。但一想到自己这些天没有一点松快的悲惨日子都是拜他所赐,净觉又很难不心生怨念。该说幸好吗,成王殿下暗示他,自己处于白龙鱼服的状态中,净觉松了口气,乐得装成没事人。
但是收殿下摊位费什么的,有点超过了吧?
他颤颤地把四百文揣进了兜里。
扶苏却误会了净觉的意思,偷偷地宽慰他:“没事的,这点钱,我们卖几个就回本了。”
“什么?”净觉讶然不已:“你们要卖什么?”
“糖画呀。”
苏轼却已经点火烧热了盒底,尝试着用糖浆作起了画来。除了第一下手抖,多滴出来一点焦黄透明糖浆以外,剩下的步骤苏轼都进行得极为顺利——手腕着力,手肘展开,落笔得又快又稳。
虽然比不上积年手艺人,但他自幼学写毛笔字,手腕和手臂都很能发力,又有绘画功底,很快,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金鱼就出现了。
“怎么样!”
苏轼昂起头,等待夸奖。
扶苏海豹式拍手:“好厉害!不愧是你!”
苏轼得意地“哼”了两声,继续埋头苦干了起来。
扶苏则接过后续的事宜,他用竹签按在新出炉小金鱼的背部,又把竹签安插在草扎上。如法炮制了几次之后,草扎上就摆满了许多成品。流光溢彩、近乎透明的焦黄色糖画,被夜市的灯光上了一层光釉,宛如艺术品。
这个展台出现之后,整个摊子最引人瞩目的,就不再是两个小豆丁。几乎是数个呼吸之间,周围的人流就如同虹吸一般被引到小摊的面前。
苏轼被吓了一跳,手一抖,正画着的一个葫芦糖画就作废掉了。他也不恼,把废品用竹签一点点捣碎了,递到围观却不敢开口问价的群众面前:“大家都来尝尝呀,这个画是糖做的,是可以吃的。”
“这……这是糖?”
“竟然是糖?怎么可能呢?”
“糖哪有透明的?!唬人的吧!”
和曹皇后、梅尧臣相似的感叹再度出现,扶苏忍不住会心一笑。不过这次,他没自己吃,把验证的机会留给了顾客:“这是不是糖,大家只要尝尝不就知道了。这算我请大家的,不用收钱!”
他话音刚落,苏轼手中的糖片立刻被抢光。这时候,糖还算半个奢侈品呢。结果还有免费试吃?不吝于天上掉馅饼了。
一时之间,小摊周围听取“嘎嘣”声一片。
画糖画的糖浆是宫廷膳房出品,不说原料本身质量上乘,就连烧火都是烟少耐烧的梨木。焦黄的碎糖片落入口中,立刻化开,除去令人眯起眼睛的甜蜜以外,还有一丝极淡的花香气息,是有位大厨提议花蜜。
好,好吃……
又好吃,又好看,又有意思——摆摊的摊主是俩小孩呢。宋人一向最好这个,怎能不激起他们的购买欲?原本只敢远观的人,立刻纷纷问起糖画的价格来。
“这葫芦多少文一个呀?”
“阿爹阿爹,我想要这只大公鸡!”还有偶然路过的小孩一看到就走不动道,生拉硬拽把人拽到摊位的面前。
苏轼见状,趁机大喊:“糖画转盘,五十文一次,转到什么画什么,草扎上的转盘上都有——”
五十文并不算便宜。倘若只吃荤腥,足够一个壮汉在相国寺夜市上吃个饱。听了扶苏的价格之后,凑热闹的人中很多摇头叹息,纷纷感慨囊中羞涩。但也有更多人眼前一亮:这个价,他们付得起!
甚至他们还觉得便宜了呢。
打听打听世面上,一樽琉璃器值多少钱吧,这糖画不仅跟琉璃器一样漂亮,而且还能吃进肚子里。才五十文,他们还觉得自己赚大了好么!
“我感觉我要赚大了。”苏轼背对着水泄不通的人群,对扶苏悄悄念道。
“你的感觉没错。”扶苏说。
和最初只想在夜市赚点填饱肚子的前不一样,他们俩人今晚,绝对会发一笔横财。
第36章
小小的糖画摊子, 一瞬成为夜市的中心。
顾客的身高大多都比他们高一截。和他们差不多年龄的小孩子们呢,正在发动着噪音攻击,央求父母兄姐在摊前驻足。乌泱泱乱糟糟的人浪和声浪十分具有冲击力。
扶苏和苏轼都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 心中难免有些许慌张。可是对糖画此起彼伏的赞叹声, 催促声,又让他们眼底燃起了奋斗的冲动。
“请大家自觉排队, 一个个来——”
“不要拥挤, 不要踩踏——”
两道嫩嫩的嗓音相继响起,扶苏也开始收到第一份客人的钱。他小心地数完了铜板后, 塞进袖子的口袋里, 又拿出提前做好的转盘,摆在客人的面前。
“这位阿兄, 你想转到什么呀?”
第一个客人看起来约莫二十出头, 穿着青色褂子,身上有种淡淡的书卷气。他冲扶苏笑笑, 给了一个意料之内的答案:“龙门登科,我自然想要一条鲤鱼, 求个好意头。”
鲤鱼跃龙门, 所有读书人都难以拒绝的意象。
扶苏立刻扬起一个甜甜的笑:“那我也祝阿兄你抽到大鲤鱼啦!”
他郑重地抬起转盘:“请!”
客人也被他的郑重感染到, 手指摸到指针,犹豫了两息后才下定决心般用力向左一拨。旋即,指针在转盘上飞速旋转了起来。
和所有的抽奖环节一样, 写着“鲤鱼”的特等奖区只有极窄小的一片。客人的双眼紧紧粘在上面, 从扶苏的角度看都快成斗鸡眼了。随着指针慢下来, 他的呼吸也渐渐粗重了起来。
扶苏也惊呼一声:“快到了!”
好巧不巧,指针在鲤鱼区域的附近徐行,惹得围观者呼吸都紧绷了起来。扶苏循声抬头, 原来不止是他和客人,周围的围观群众、净觉小师傅、甚至苏轼都停了手上的活计,目光牢牢追随着指针。
“扑哧。”扶苏陡然笑出声来,又装模作样地清了清嗓子:“离鲤鱼只差一点儿了!”
“能不能到呢?”
“能不能到呢?”
到底能不能到呢?
此刻,所有人的心都悬在指针的尖上。
数息之后,指针再也转不动,停了下来。
到了吗?
“到了!”
“转盘到了鲤鱼!恭喜你!” 扶苏率先公布了结果。他甚至还双手鼓起掌来,发出“啪啪”清脆的庆祝声。周围的人不明所以,也学着他的样子拍起巴掌,发现这样足够热闹之后更是敞开了力气,“啪啪”声不绝于耳。
一时之间,摊前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苏轼更是个十足机灵的,一边舀足了一勺糖浆开始画大鲤鱼,一边吉祥话不要钱地洒了出来:什么“鲤鱼跃门”“一路连科”“青云折桂”,就连“好事成双,榜下再登科”之类的也蹦了出来。
还是扶苏看他越说越离谱,扯了扯袖子才制止。
而喜提大奖的客人呢,已经呆住了。直到硕大的、流光溢彩的鲤鱼递到他面前,他才恍然间回过神似的,连连说了好几句感谢。
苏轼:“什么感谢呀?明明是兄台你运道好嘛!跟我们可没什么关系,来,鲤鱼你拿好啦?”
扶苏也说:“祝你科举里也有这么好的运道!”
“那就借两位小郎吉言了!”
这书生原是个爱琉璃器的,但经济实力不允许,就想着凑个平替的热闹,结果不光喜提特等奖,光是不要钱似的吉祥话、和周围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都让他觉得五十文实在花得太值。
他掏了掏口袋,颇有些意犹未尽:“那就再来一……”
围观群众却不乐意了。
“怎么还来啊?”
“兄台,你刚才出尽了风头,这样不好吧!”
“我们可等了好久呢!”
在众人的声讨中,客人手持大鲤鱼无奈潇洒离去,深藏功与名。趁着这个间隙,苏轼对扶苏低声耳语:“你刚才那样子……是故意的么?”
扶苏:“?”
看了眼气氛愈发热烈的队伍,他明白了,原来苏轼以为他故意让人拿到特等奖,以便炒热气氛。或者第一个客人根本就是他找来的托!
“我哪有那个本事?都是巧合。”
“看来是老天都有意让我俩发一笔横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