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作者:
喃喃果 更新:2025-10-27 15:41 字数:3164
三娘眼底的绝望渐渐转为浓重怅惘。突然,她像是想到了什么:“成王殿下,您说蓟州它临海?那我能不能……能不能从海上游回去?”
“……呃?”
扶苏瞬间觉得,比起这个疯狂的想法,收复幽云十六州都显得有盼头了。
“就知道不行。”三娘惨笑了一声。但扶苏总觉得她心底并未放弃。
“汴京也很好。”虽然有些残忍,但扶苏还是劝解:“在这里重新开始生活,也是一样的。”
故乡虽然很好,但是从三娘连家乡在哪都记得的前提来看,回家与家人团聚的可能性几乎是零。但扶苏更知道,三娘在汴京过得很差。她是被买回来的女人,家乡就成了她的桃花源,乌托邦,是她唯一的念想。
甚至于……
“当初我们姐妹几个被卖的时候,便是互相安慰着终有一日能回到故土。”
“她们多也是来自北面。”
三娘低低诉道:“恐怕和我一样没机会了。”
闻者无不面露同情,扶苏同情之外更是心惊肉跳:听三娘的意思是,有人在辽宋边境线上走私贩卖人口?
“你们当时的姐妹一共有几人?”
“一共有十八……不是,是十九人。宛娘、宛娘她在路上就没了。”
不仅是团伙作案,而且很成规模。
甚至于,和边界有勾结。
扶苏刚想张口再问,立刻被一阵猛烈的敲门声打断,还伴随着叫骂。如同当初流氓找茬开了立体声混响。
三娘一下子呆住了。
她的身体出现了剧烈的颤抖,几近晕死过去。扶苏连忙冲过去牵住她的手,又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支点,好让她不要倒下。与此同时,又对着净觉和仆从使了个眼色。
三娘从喉头发出一声细弱的阻止之音:“别,千万别让他们进来……”
“别怕,三娘阿姊,这次我们不止一个人了。”
“吱——”
大门被敞开。扶苏看清外面是两个男人,各个都长得不像善茬。他们的身影遮挡了大半的阳光,嘴巴喷吐着唾沫星子,大概在说着什么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吧?但是扶苏没能听清,因为他的小耳朵反被三娘捂住了。
扶苏愣了一下:所以自己反被保护了吗?
他回过神来,当即不再犹豫下:“小师傅,拜托了,让他们几个闭嘴——”
“不要怕,我们人多!”
其实哪里需要人多呢。只见净觉一人一个拳头,直接把人掀翻在地。又在每人脸上添了一拳,成功让他们叫痛不已、没空喷人。除了扶苏以外的人,包括远远看热闹的附近住民都看呆了。
两个仆从回过神来,连忙把流氓们牢牢按压在地上。不给他们丝毫反击的机会。
“好了。”
扶苏说道:“他们闭嘴了,三娘阿姊你松开吧。”
“他们,是谁?”
“是……那个人的朋友。他们经常凑在一起玩牌九,那个人欠他们的钱,都会找我要。我不给,那个人就打我。”
“然后那个人进去了,他们就直接来找你?”
三娘点了点头。
“这事儿,你怎么不跟我说呢!”净觉抱怨出声,只得到一个三娘歉疚的笑容。他气不过,又朝俩流氓脸上各来了一拳,流氓们被叫得哀嚎连连。
其中一个说了些威胁三娘日后要她好看的话,又连挨了净觉三拳。
“我以后会定期来,看你一次揍你一次。”他恐吓道。
扶苏却狠狠摇头:“还来什么来?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
又对三娘说道:“阿姊,你看,这地方这么破,还没有阳光。你住久了迟早要生病,还不如搬到阳光充裕的地方去,至少做针线活眼睛能舒服些。”
再说了,他冷眼瞥着看热闹的邻居们。刚才流氓敲门的时候不帮忙也就罢了,甚至还挤在一边看热闹?想看什么?纯纯恶邻,不与之为伍才是对的!
三娘的表情明显意动,又纠结得捏住帕子:“可我、我不惯与外男混住……”
“和你一起路上的女子们呢?”
三娘的眼睛倏然凉了。她结结巴巴道:“我,我知道她们现在在哪?我还和几个偷偷见过!”
“这可帮大忙了。”扶苏说。
然后,他领着三娘往巷子外走。后者站在太阳底下,眼睛被日光刺得流泪。但她的脚步没有丝毫不情愿。
他们一齐去了大相国寺,净觉立刻跟方丈打报告申请一处安静偏僻的院子——这可是成王殿下的命令。扶苏则拿起纸笔,给八王爷赵元俨写了一封信。
他自己倒是想把三娘的事情管起来,可国子监物理意义上限制了他的发挥。官家也是同理,每日居于禁中,管不了市井上的事。思来想去,他只能把剩下的事情托付给八王爷。
包括三娘的日常生活,其余几位被拐卖人士的搜寻。
以及……
扶苏用格外郑重严肃的笔调,写下了自己关于辽宋边境人口贩卖团伙的猜测。并且表示,八叔爷,兹事体大,别人我不敢信任,能放心托付的,寻遍整个汴京城,也唯有你一人了。
他说得虽然夸张,但绝对不是假话。倘若三娘所说为真,十八九个人口的拐卖行为,边境怎会不知情?绝对有人在为他们打掩护,甚至可能不止一方,而是两国共同合作。
再往下深想一层呢?
如三娘一般的可怜女子被视作资源拐卖,已经十分可怖。但是能一手遮天的团伙,会仅仅止步于贩卖人口?茶叶、马匹……甚至军用武器。比人还暴利的东西多得多。
扶苏甚至不敢把这件事公开给任何一个官员。知人知面不知心,谁敢赌边境的事会不会有朝中人插手掺和?
家仆拿了信后,当即打道回府。且不说八王爷读了信之后如何骇然失色,立刻整理衣冠、进宫面圣,直到晚间才匆匆离开。单就说三娘入住相国寺的事情,就进行得无比顺利。
净觉扯着“成王殿下”的大旗,比什么都好使。方丈爽快地批了院子,月租低得忽略不计。甚至在净觉隐约透露疑似牵扯辽宋边境内情的时候,更肃令全寺严格保护好院落的安全——西夏使节团的滑铁卢,他们大相国寺不想再遭遇第二次了!
“应该没那么倒霉吧……”
扶苏喃喃自语道。
不过他还是严令净觉保守秘密,目前局势还是一切迷蒙,倘若最坏的那个猜测也成立,他们还能占个敌在明、我在暗的优势。
“赵小郎,你果然在这儿!”
扶苏一下辨明声音的主人,不由讶然不已。他看向突然出现在门外,额头满是汗水的苏轼:“你怎么在这儿?那人没送你回国子监?”
“回了,但是祭酒又让我们找你,我一听净觉小师傅就猜到你肯定在大相国寺!”
“祭酒?出什么事了?”
“你那个离谱的让学子种菜的计划,不知怎么的泄露了出去,监里现在都要暴动了!”
“快跟我回去!”
第46章
“都是我的错。”
李观澜低着头, 眼角眉梢都写满了自责:“如果不是我好奇问卷调查的结果,进了赵小郎的寝室后翻开那张纸,又和子固兄讨论时泄露了风声, 也不会让国子监有今日的光景。”
他对着周围的人挨个道歉:“祭酒、赵小郎、程兄、范师兄……还有委员会的各位, 都是观澜之过。”
他说的是关于国子监暴动的事。
“学子种菜”,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般的草案, 扶苏去八王府吃个饭、又逛个集市的功夫, 就在国子监学子中间遍传,当中一定有人故意散播。
祭酒杨安国把膳委会的人召集齐全, 彼此一核对, 只有苏轼和李观澜去过扶苏的寝室,亲眼看到过他写的问卷报告。其中, 苏轼一整个下午都不在监内, 而李观澜却在晚膳的时候,关于这个提议和曾巩聊了两句。
或许消息就是从那时起散播开来。
膳委会的反应很凝重, 李观澜更是自责到了极点。
“也不一定。”扶苏却笃定地说。
“你们别忘了,我曾经得罪过谁?如果是那些人不想让我好过, 偷偷潜入我寝室里, 看到调查报告之后, 把我提议学子种田的事情散播出去,想让我为千夫所指,也未尝说不通。”
苏轼点头频频:“就是就是!而且, 就算师兄你无意中提起又如何, 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言能一晚传遍全监, 背后没人使坏?反正我是不信。”
自从跟赵小郎认识了,他“阴谋论”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没办法,天才总是遭人嫉妒的啊。
李观澜虚弱地笑了一笑:“多谢两位师弟宽慰我。”但他的表情却稍稍松动, 不再一副想“以死谢罪”的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