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作者:
喃喃果 更新:2025-10-27 15:42 字数:3204
他托着下巴,开始冥思苦想起来。这一想,还真让他想出一桩:“有了。”
“但是,官家啊……”扶苏有了辙,反倒吞吞吐吐了起来:“我这个办法,恐怕得我亲自过去一趟再说。”
“什么意思……你要去云州?”
得到了儿子肯定的回答后,官家吓得从椅子上立正:“肃儿,缘何你亲自过去?就不能休书一封?狄卿他做事妥帖,你我都是知道的。”
“但是石炭,我得亲自上手考察一番才能决定怎么做。狄将军他总不能共感视觉给我吧。”
“不过!”扶苏连忙说道:“此物一旦做出来,对大宋、对收复十六州都大有裨益!我可以保证。”
官家却幽幽地叹气:“肃儿啊,你越说裨益,仿佛朕不让你去,就越是个置天下福祉于不顾,只有儿女私情的昏君似的。”
但做父亲的,哪有让八岁的儿子前往前线、前往陌生的国土冒险的呢?
思及与此,他甚至露出个苦笑。
扶苏亦沉默了下来。
良久他才道:“官家,可我想去。”
“而且,您亦知晓,狄将军他做事稳妥,他会保护好我周全的。”
-
吴老汉听说,村子里要来个大人物。
这是他听宋国的士兵们闲聊到的,也是自己观察到的。原本只有数十人的村庄,因为宋国的将军来了,又发现了石炭场已经增至百余人。但近来又多了许多,他们甚至把附近的村子都给围了起来。
这不是因为比将军更大的人物要来,还能因为什么?
凭借着从将军手中要到火折子的壮举,吴老汉一跃而成为村中风头最盛的人。就连里长都要谦让他三分。大出风头的甜头,吴老汉当然不想放弃,或者让村里其他人抢了个先。
不过,吴老汉清楚,这也不是自己能说得算的。得看宋军,甚至那位大人物的意思。
他惴惴不安地想,凭他第一次给军爷们指路的功劳,应该还有见面的机会吧?
但机会不能光靠空想,更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吴老汉心中藏着这个事,每天天没擦亮就起,直到夜深了才睡,生怕自己睡觉,让别人抢走了机会。
冬天的清晨一贯很冷,吴老汉就提个石炭烧的炉子坐在垄上苦等。一日,他等得浑身发抖,冷得受不了,正打算打道回府时,远处突然传来了马匹嘶鸣的声音。
吴老汉一下就不冷了。
他站在高高的垄上,向下眺望,只见天翻起鱼肚白的时分,往常难以见到的狄将军携着麾下众人匆匆往村口赶去。
一定是大人物来了!
吴老汉暗道。
他伸长了脖子朝村口眺望,不知望了多久,脖子都要酸了,另一队人马浩荡而来。他们约有数百人,从排场到气势都比狄将军来时威风数倍。
那威风凛凛的模样,让吴老汉好生羡慕。他因此愈发好奇,大人物到底是谁?不会比高壮又唬人的狄将军还吓人吧?
过了一会儿,狄将军他们终于动了。是在迎接吗?吴老汉实在看不清。他全部的视力都投向了最中间的马匹。
……呃,怎么当中走出了个奶娃娃?!
-----------------------
作者有话说:[狗头叼玫瑰]日六成功第二天
第121章
多年以后, 吴老汉会回忆起他偷看宋军接见大人物时,那个霜气凛凛的早上。
他想象中比冷面的狄将军还要高大、还要英武的人影根本没有出现,只见到一个刚及自己肩膀高、稚气未脱、像是年画上的童子般玉雪可爱的奶娃娃。偏偏周围人对这奶娃娃都恭敬极了, 连狄将军都对他行礼。
难道说?难道说?
吴老汉心中已经推理出了答案, 情感上却仍然不敢相信。八岁的“大人物”?得是什么来头?他试图抬起头看到更多,粗布衣裳却挂在了草垛上, 摩擦出了簌簌的声响。
“谁在那!?”
“是谁!快点自己出来!”
仅一点风吹草动, 就让两队接头的人马同时紧张起来。更证明那八岁奶娃娃身份不一般。但吴老汉已经无暇为自己的推理惊骇了,因为他看到好几个士兵循声朝他走来, 手中握着铁刀, 刀刃在擦亮的天空中,折射出慑人的光彩。
吴老汉吓得浑身发抖。
他可不想被刀砍, 立刻从高处一跃而下, 滚进冷冰冰的泥巴地上:“军爷们,是我, 是我啊!我是老吴!你们别砍我!”
士兵们的刀一顿,狄青的眉头一皱, 被他牢牢护在身后的扶苏则眉尖一挑, 试图踮起脚来一探究竟:“狄将军, 是谁,你认得他吗?”
狄青低声回应:“殿下稍安勿躁。”
又上前一步,拔刀直逼吴老汉的鼻尖:“大清早的, 你为何不在家中睡觉, 却在此地?”
“小的、小的是听军爷说有大人物要来, 才守在这儿的!”吴老汉说完这句话后,立即发现两队人马同时紧张,方才意识到自己话中:“小的, 小的绝没有别的意思,是想在那位大官面前露露脸!”
然后,他就分享了自己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日夜蹲点巡逻,只为让大人物看上眼的心路历程。简直令闻者落泪。
扶苏更是啧啧称奇:“有这种毅力,他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他拍了拍狄青拦在自己身前的胳膊:“好啦,狄将军,到底是什么人,也让我瞧瞧?”
狄青眉目间浮现起不赞同:“官家下旨说,一切让我以殿下之安危为重。不可使殿下立于危墙之下。”
“可是,狄将军你明明也知道,这个人不可能是危墙啊。”扶苏指着狄青收回的刀柄。
“不过官家也真是的,我说他怎么没有嘱咐我太多呢,原来都去压力你了。”
狄青:“……”
好巧不巧,官家的圣旨中也说,不管自己嘱咐什么,肃儿必会阳奉阴违。所以他直接免去了苦心劝说的步骤,把东宫的安危直接托付给了狄卿你。狄卿,你可不要辜负朕的嘱托啊。
你们父子俩,倒是对彼此怪了解。
狄青怀疑自己卷入了什么官家父子之间的离奇拉锯战。但殿下说的没错,吴老汉是奸细的可能性很低,让殿下见一见也无妨。是他刚才紧张过度,神经过敏了。
扶苏终于见到了吴老汉的全貌。他发现,吴老汉正在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眼球一动也不动,像是呆滞在了原地。
“老人家,您在看什么呢?”
吴老汉好像陷入了危机后的呆滞,一被问就顺嘴秃噜了出来:“看娃儿长得好,要是我家孙儿长大也长这样就好了……”
扶苏:“……”
包括狄青在内的其他人则心中一紧。都说太子殿下的怪癖是不喜被当面夸奖。这吴老汉不仅犯了忌讳,还十分无礼地把太子殿下和他家里的小孙儿比较。这是能比的吗?
所有人都以为,这吴老汉要倒大霉了。他们纷纷看向太子殿下。寻常的士兵们不敢开口说话,但是狄青已经打定主意,若太子殿下生气,就为这吴老汉求一求情。
毕竟,他虽然心思钻营,为人略油滑,却没做过对大宋不利之事。还是他们找到石炭矿的功臣之一。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太子殿下听了这话之后表情失控了一下,眉头蹙起,脸色像不慎吃了一颗花椒,但是下一刻就像没听到似的,恢复了和煦可爱的模样:“你和士兵们都认识?难道是你,给我们指路的吗?”
吴老汉才回过神来,点头如捣蒜:“正是正是!正是小的!”
他现在可以完全确定,所谓“大人物”正是眼前连少年都称不上的稚童。那还等什么啊?人家都主动问你话了,还不赶快回话、搭话!
他朝着东面遥遥一指:“您看,石炭矿就在那座山上,走一会儿就能过去。”
扶苏循着他所指眯眼一瞧,似乎不远。
“那就带路吧。”
吴老汉一惊:“啊?现在?”
不是说大人物吗,难道不是让全村人先出来磕头?自己休息好后再出来见人吗?他们县里的衙役都是这个路数。
扶苏却误会了吴老汉的意思,他将人上下打量了一遍,“哦”了声,对左右说道:“给他件棉衣披着吧。”
这么冷的早上就出来蹲人,实在太辛苦了,别把人给冻坏了。
士兵面色复杂地拿出一件棉衣,丢给了吴老汉。刚才他们还忧心吴老汉倒霉呢,现在却一转立场,羡慕嫉妒了起来——你个庄稼汉,何德何能让太子殿下第一个关心你?我们狄将军,还有我,都没这个待遇!
但话又说回来了,太子殿下的脾气可真好是啊……据说官家遭遇臣子进谏,被喷了一脸口水都能唾面自干。太子殿下容人的功夫,简直不逊色于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