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作者:
村里的一枝花儿 更新:2025-10-27 13:22 字数:3102
没人发现草垛后面,庄姒抱着小奴站了一刻钟,直到小奴困的在她怀里打哈欠,她才掂着肉乎乎的小奴离开。
纵长染被训了一顿,焉头耷脑从帐内出来,迎面撞上抱孩子回来的庄姒,她皱起鼻子狠狠哼了一声。
与她分赃,却不与她挨骂,叛徒!
庄姒目不斜视,直接进了帐。
李华殊从她怀里接过孩子,她和赢嫽哄了半天都没哄睡,庄姒抱出去没多久就睡的跟小猪似的。
庄姒将孩子还回去就走了。
“她哄孩子是有一套。”李华殊说道。
带了这个小家伙在身边,她想去夜猎都脱不开身。
“当代德华,非她莫属。”
“谁?”
赢嫽不知道怎么跟她解释,就说是自己随口瞎说的。
李华殊也知道她总有新鲜词,便不再问。
喧闹声传来。
“外头什么事这么热闹?”
赢嫽侧耳听了听,“吃肉吃欢了,在掰手腕呢。”
自打上次李华殊在试验场跟人掰过一次手腕,这样的比试就逐渐在军中流行起来,彩头多半是吃的,一块糖或者一碗肉。
李华殊几次向外张望。
赢嫽留意到了,无奈的笑着将她拽到怀里亲了亲。
“想出去玩儿?”
“没。”李华殊不承认。
最近她陪小奴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赢嫽在带,要么就是庄姒和奶母轮换着,她这个当娘的还真成甩手掌柜了。
赢嫽比她忙多了,有时都是抱着小奴在书房批折子的,她多少有些过意不去,今晚就想好好陪着小奴和赢嫽。
“想去就去,不用不好意思,带你出来就是为了玩儿的,你开心最重要,但不许去夜猎啊,唯独这个我不答应。”
“那我真的去了?”
“去吧,孩子也睡着了,我正好看看农场这边记下的种植情况,等你回来再一块睡觉。”
李华殊亲在她唇上,“你又惯着我了。”
“我乐意。”
“别人会说我恃宠而骄。”
“哪个胡说八道,我拔了他舌头。”
她的大美人乖巧的很,怎的就被说成恃宠而骄了,那些人真是闲得慌,没事干了就去开荒。
李华殊出去没多久,帐外的喧闹声就比先前大多了。
摊开在腿上的本子久久都没有再翻动一页,赢嫽侧靠着枕头,无声的笑了。
转头看到睡在身边的小奴,这么大的吵闹也影响不了她睡觉。
她碰了碰小奴握紧放在脑袋两边的小肉拳头,越看这孩子就越觉得像李华殊,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
作者有话说:今天损失两只小鸡,杀千刀的老鹰!我跟你不共戴天!
第78章
温度骤然下降,便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辛苦劳作了三季的田户们窝在屋子里猫冬,今年比往年的日子都好过,大多数人家里都有余粮过冬,偶尔还能见个荤腥。
最差的也有半袋粗面,熬稀一些,再放两块红薯南瓜就够一家人吃的了,饿是饿不死的。
实在不行就向左邻右舍借一些粮,等明年家里的地收成了再还回去,日子就总还有奔头。
此时,临西的一个村子。
妇人正在做饭,听到门口有动静,孩子又呼唤她,便拎着烧火棍出来——
“谁又皮痒了,不知道帮忙干活,没看见我正忙!”
她的几个孩子在门口打雪仗,门边站着个衣衫破旧的老妇,手里捧个缺了一角的碗,正拘谨的看向妇人,不知如何开口。
妇人一看便明白,“家中无粮了?”
老妇难为情的点点头,枯瘦的身形迎着寒风,看着都可怜。
妇人低叹一声,还是心软拿过老妇的碗,进屋给装了几个窝窝头,又咬牙多拿了两个鸡蛋,这是她好不容易攒下的,自己都没舍得吃。
老妇也是这个村的,跟她一样原先都是临西盐场的盐民,好几代人都在为狐氏晒盐,日子过的不好,还经常被恶仆鞭打。
后来狐氏造反被镇压,国君收回封邑,盐民就分到了田地,也不再被强制去晒盐,而是改为雇佣制,每月有工钱,晚上也能回家。
这样的日子在很多盐民看来已经很好了,她们很知足。
老妇家的日子本没有这般艰难,是前段时间有亲戚投奔,听说是从西边来的。
人一多家里的粮食就不够吃,老妇没办法,只能四处借,已来过妇人家好几回。
“拿回去吃吧。”妇人将东西递过去。
老妇千恩万谢,抬手抹了抹眼泪。
妇人不忍,便道:“城内的盐厂在招工,为何不让你家的亲戚去碰碰运气?”
老妇就自己带着个孙女,那些投奔来的亲戚可是拖家带口,老这么赖着白吃白喝也不是个事儿。
妇人实在看不过眼,拽住老妇的胳膊,悄声叮嘱鸡蛋留给孙女吃,别让那些亲戚看见,不然什么都没了。
盐厂和盐场不同,从盐场出来的盐要统一运到盐厂二次加工才能成为如今市面上十分受欢迎的细盐。
以前都是直接就吃了,就算有好盐也是供给王公贵族,老百姓是没那个福气的,哪里像现在,普通百姓也能吃得起细盐。
盐厂招工有个条件就是进去了就住里头,每个月回家一次。
临西的本地人都不怎么敢去报名,之前都让狐氏祸害怕了,生怕进去了就没命回来,还不如像现在这样种种地。
也只有那些恢复自由身的奴隶,实在没有别的活路才去盐厂。
外头的人伸长脖子等了一个月,都以为进去的人肯定出不来,谁曾想月底就陆陆续续有人出来,还都穿着一样的衣服,收拾的干干净净,面色红润的都不像是干活的人。
后来才知道这些进去的人都是男女分开住在一个叫宿舍的地方,八个人一间,床铺也奇怪,是上下两层的,还是第一次见,而且被褥都齐全,吃饭也有人给做,每天到了时辰管事的就会敲锣,这就代表下工了,可以去吃饭休息了。
要是问进去干什么活,这些人就笑笑不说了。
盐厂要求每个工人保密,不许将制细盐的工序外传,一经发现不仅要被辞退,连带家里人也会跟着受罚,这是最严厉的一条了。
妇人建议老妇的亲戚去盐厂也是出于好心,进了里面起码有吃有喝有住,月底还能领一份工钱,就算辛苦些也比赖在家里白吃白喝要强啊。
老妇苦笑,“我也劝过,可他们不愿意。”
妇人气道:“不愿意哪成,难不成他们以后就赖在你家了啊。”
“西边起了乱子,村庄都被烧毁了,他们又能上哪去。”
“嚯!打仗了?”妇人惊道。
老妇摇摇头,边陲离临西还很远,谁知道是怎么回事。
.
乱世争霸,迟早的事,赢嫽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会是西边的西夷先找她麻烦。
西夷和犬戎都是游牧民族,祖上曾为一家,后来分成好几个部落,各自占一块地盘称王称霸。
桌案放着从边陲传回来的信,西夷骑兵突然出现骚扰边民,抢夺边民财产,还打劫过往商队,与边军正面起冲突,俨然是想开战的节奏。
李华殊快速看完信上的内容,冷笑:“狐信这个老匹夫,鼓动西夷进犯,他这是给赵景送上投名状了。”
九月会盟结束,风声鹤唳。
楚国和晋国有盟约在,楚怀君也暂时没有彻底跟赢嫽交恶的打算,所以按兵不动,边境尚稳。
赵国与魏国正在打,赵王也不会傻到这个时候再惹赢嫽。
还听说赵王在返程途中染了重病,已经不能起身,暂由女公子赵景代理朝政。
赢嫽伸手到炭炉上烤了烤,这个天是真冷啊,刚写了几个字手就僵了。
“你看派谁去西边比较适合?”
打仗这种事她真不在行,还是要李华殊拿主意,她负责后勤保障。
“辛绾如何?”李华殊将信件反压回桌面。
“可她现在只是一个百主,如何能压得住边军。”
这次西夷必是有备而来,镇守西关的边军不足三万,而光狼城的边军又需提防西北边的犬戎,还是要从雍阳派军去西关支援。
“未必就压不住,先前辛绾带人深入草原,又从犬戎骑兵的眼皮底下带队返回,这事在西北边军中早就传开了,她名声在外,边军是服她的,再让云儿带着我的手书随往,西关守将又不是莽人,知道轻重。”
“云儿?”
赢嫽轻叹,如果可以,她真的不想打仗,李华云也好,辛绾也罢,在她眼里就都还是小孩子,这么小年纪就要上阵杀敌,她真的于心不忍。
“乱世难有太平日。”李华殊握住她的手,道出这个时代的残忍。
书房里响起赢嫽的哀叹,“算了,我还是别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