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作者:
圣代冰淇淋 更新:2025-10-27 13:41 字数:3156
他又没讨媳妇儿,赵宝根和张秀花担心他们百年后儿子孙子就不管小儿子了,敲打了又敲打。
他们忧心忡忡的走了,苦了下头的孙子也就是原主的侄子。
第73章 吸全家血幺子(1)
他们送走了爹妈,还要奉养原主这个小叔叔,为此家里后院起火了不知道多少回。
原主视而不见,还作起了妖,要大彩电要冰箱。
这都算好的了,他还会跟他们要钱非说搞什么投资,被劝了还说他自己是高中生他懂,不用他们指手画脚。
他们不给他就忽悠侄子的孙子,弄到存折把钱都转走了,最后没有意外的钱全被卷跑了。
让几个侄子的家庭彻底陷入了寒冬,孙子孙女的学费都要交不起了。
侄子侄媳妇老夫老妻的没散,但他们下头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要散了。
原主老实了一段时间再卷土重来。
可以说原主一个人靠着吸全家的血活成了长不大的孩子。
他这次的补偿对象无疑是这一家人。
现在是1970年,也就是原主刚毕业的这一年。
虽然是刚毕业,但原主在毕业前一个学期就开始筹谋找工作了。
原主这人懒,但交际能力并不差,不然赵家人再怎么宠他都不该毫无底线。
所以他把室友马红兵哄好了,也是他分的红烧肉,原主想吃肉包子没肉票也是他出的,还是买了肉包子分给他,担心他的自尊心,说是买多了,这年月买多少都不会给出去,何况马红兵一个大小子,不知道有多能吃,买多了再塞下一个不简简单单?
原主想着自己找找工作,找不到马红兵会给他找找关系,就算不找关系他找工作给他透个题也好。
他算盘打得好,然而马红兵参军去了,他还说:我相信你赵章,凭你的能力一定能找到工作的。
原主直接傻眼,想要和马红兵解释都不行,总不能说自己不行吧,只能暗戳戳的说他家在乡下,招工限制大balabala……
都是之后哄赵家的话,只是说的更委婉好听了,可惜马红兵只是听出了他的担忧,拍着胸脯告诉他让他放心,钢铁厂要招二十个工人,他去了肯定能上。
又给了原主一些票都是快过期的,他用不了,让他帮忙解决了。
原主是急啊,但只能眼睁睁看着马红兵跑了(他追不上)。
赵章:论一个人哄的太好了把自己坑进去是什么体验?
原主应该深有体会。
难道原主就和马红兵关系好?他那么会哄人不应该这样,但谁叫他懒。
哄马红兵就很费劲了还哄别人干什么,哄马红兵有红烧肉有票有钱,哄别人再多能分一两张票顶天了,说不定还想着他还。
所以他和其他同学关系处的一般,没有一个能帮他搞到工作。
没有办法,在余下的日子里原主卯足劲找工作,和前面随便应付的敷衍态度截然相反。
但再积极也没用,工作那么好找就不会有人花高价买了。
钢铁厂的招工他也去了,二十个人,他依然落选了,虽然工厂子弟占了一部分,但是成绩好也能入选。
原主就是啥也不靠。
回来就哼哼唧唧,在家里摆烂,毕竟二十个人的招工都上不了其他难道还有希望?
赵章没收碗,就摆在桌上,连放到盆里都不干,更别提洗了。
这活向来是家里三个嫂子干的,只是别人是跟着大家伙一起吃饭,她们直接收拾了,他这独一份摆在那就不太好看。
当然赵家没人觉得有问题。
赵章打了个哈欠回房继续睡觉,一直睡到了他们叫他吃饭。
两个姐姐已经嫁出去了,但三个嫂子进门,又生下一串侄子侄女,两米长桌被坐的满满当当,就这还是四嫂王春丽抱着还在吃奶的小侄子,等小侄子长大这长桌怕是坐不下了。
赵章坐到了张秀花边上,这是他的宝座,他不在家才轮得到大哥。
张秀花第一个给他分了粗粮粥,第二个是赵宝根,第三个才是赵大柱,等到家里男人都分完了,才是她自己,她自己分过之后是孙子,孙子分完了是三个嫂子,最后是孙女。
一个分饭把家庭地位展现的淋漓尽致。
赵章喝了口粗粮粥,夹了一筷子的笋,没有春笋鲜美,但总比咸菜好,这时候的咸菜和几十年后的不一样,这会儿都是腌的齁咸齁咸,咸的发苦。
喝了两口粥,把野菜饼子拿手上,咬下去嚼二十多下才咽下去。
一个饼吃完他腮帮子都酸了,一部分原因是这个饼它硬,另一部分是原主自诩和家里人不一样,故意细嚼慢咽和他们区分开来。
所以等他吃完这个饼子其他人早就吃完起身了,赵大柱家的女儿他的小侄女赵小果躲在门后悄悄的看他,他一看过去她立刻缩到了门后,脸对着门板,貌似是认为她看不见他,他就看不见她。
这么傻乎乎的,难怪长大了那么容易被男人骗。
赵章还没感叹完,张秀花推了下门,门砰的一声就撞赵小果脸上了。
张秀花虎着脸,叉腰骂道:“站门后干什么,吓我一跳,还不去把鸡喂了,眼里一点活都没有,就知道吃。”
赵小果没有回话,一溜烟就跑出去了。
张秀花瞬间就气不打一处来,“嘴巴长在那里干什么,不知道回话吗?你娘生你一张嘴是干什么的?整天到处乱窜你以为自己属兔子就真是兔子吗?”
她叽里呱啦骂了一大堆,都不带大喘气儿的。
赵章:原主是极品,家里人也不遑多让。
洗白和补偿全家这条路他得好好想一下。
这一想赵章又在家里躺了两天,第三天才出门,村里没什么人,都在地里干活。
就是小孩都要下地挣工分,干不了什么力气活拔拔草,还是能得个一两个工分的。
这么一看赵章这从没挣过工分的就是生产队的异类,毕竟就是城里来的知青现在都老老实实干活挣工分。
大队长都找赵宝根说过好几次了,之前还能说他要念书,现在毕业了,也没个工作,总要下地挣点口粮。
赵宝根抽着旱烟就是不回话,一脸的愁苦样,大队长这话也说不下去了。
好不容易供出一个高中生当然是想让他吃公家饭的,这让人下地不把人希望全断了么。
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没传到赵章耳朵里。
赵章在村子里走了一圈,到田边上,逮住了记工分的赵卫国。
“卫国哥我爸妈在哪块地干活?”
“呦稀罕啊,竟然在这看到你。”赵卫国像是看到了什么西洋景,那一声呦非常大声。
说起来赵卫国还是赵章的堂哥,只不过他比他大十三岁,上完初中就在队里当记分员。
念书什么情况他不晓得吗?还万事不粘手,一点活都不干,反正他是挺看不上赵章这个堂弟的。
不过到底是本家,他们一家子都乐意,他这个堂哥掺和什么。
不等赵章开口就说了赵宝根和张秀花在哪干活。
赵宝根正埋头干活,偶尔伸个腰歇两下,保证能干完活,又不会太下劲儿累到自己。
“宝根那过来的好像是你家老幺。”和他一个组的赵大满望着田埂上,嘴里喊着赵宝根。
赵宝根直起腰,“就是我家老幺。”
他手在身上擦一擦走到田埂上,“老幺你怎么上这来了?这天多晒,别把你晒中暑了。”
完全没想过他另外三个儿子也在这儿,还干着农活,要中暑也该他们先。
“我想着去县里一趟,怕爹你看不到我担心,爹你这也太辛苦了,可要让大嫂中午多做点饭给你补补,可惜我不是工人,要是我是工人就能拿些肉票糖票回来,买了肉和红糖那才真的补,能把爹你补的白白胖胖。”
赵宝根听着熨帖,不怪他喜欢老幺,还不是前头三个儿子从来不会说这些话。
赵章哄的赵宝根眉开眼笑,皱纹都深了又跑去张秀花那。
他张口叫了一声,“妈!”
张秀花便抬起了头,快步走过来,“老幺你咋来了?”
“我想去县里,特意来告诉你一声,妈你这别一直弯着腰,会疼的,咱们多站着休息休息,少几个工分没事儿,家里不还有哥哥跟嫂子么,也就是我不会干活,不然肯定挣工分养妈你。”赵章嘴巴跟抹了蜜一样说着好话。
刚才赵宝根熨帖,现在张秀花心里也别提多舒服了,她嘴角翘着摆手,“你可不是干这些活的命,以后你是要坐办公室当干部的。”当不了干部也是工人,挣工分是他三个哥哥嫂子的事情。
不是她偏心老幺,上头三个打小就看书头疼,老是给她拿回零鸭蛋,哪像老幺一路读到了高中毕业,跟那些城里知青一个样儿。
“你昨儿都没说,要不我请假回去给你准备点吃的你再走?”
“不用不用,那多耽误妈你干活,没了这几个工分是小,我担心村里的长舌妇在背地里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