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作者:
圣代冰淇淋 更新:2025-10-27 13:41 字数:3150
所以匡贵杰是纺织厂唯一一个知道肖主任赢了,但他们斗的太久,把人给放跑了。
人家还是去了s市的融合机械厂,想装瞎说赵章是错过了机会都不行。
第102章 吸全家血幺子(30)
这事么怎么都轮不到匡贵杰说,他也不想说,不想当靶子。
这事啊,还没完。
果然赵章没到厂子办理入职手续,贾副厂长再次把李源拉了出来。
“那位赵同志一直没来报到,这么不珍惜我们纺织厂给予的工作机会,我们应当取消他的资格,让李源同志进入纺织厂担任技术员。”
“贾副厂长言重了,他加试都来了,我并不觉得他会不重视我们厂的招工,可能他突然出了什么事情,人就在我们松河县的杨柳大队,我们派个人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别看肖主任力挺赵章,实际上他对赵章没来心里不是没嘀咕,但是贾副厂长发难太快,他都来不及让人跑一趟杨柳大队知晓情况。
“肖主任你就是该严的时候不严,不该宽容的时候太过宽容。”贾副厂长一脸的不赞成。
肖主任才不管他怎么说,反正他这人要定了。
谢厂长赶紧从中和稀泥,总算是按照肖主任的要求先去杨柳大队看一看。
肖主任怕贾副厂长从中作梗,直接表示他自己去。
贾副厂长不甘示弱表示他也要去。
谢厂长?他不想去的,但这两个人去杨柳大队,等下在外面闹开了,不好看的是纺织厂,是他这个厂长管理不力。
最后派个人去杨柳大队的事情变成了三个人一同去杨柳大队。
一厂长一副厂长一堪比副厂长的技术部主任,三人出行又是公事,也别骑什么自行车了,三人直接坐了厂里的车到杨柳大队。
杨柳大队自行车都稀罕的不得了,轿车那就更不得了了,一群孩子围了过来绕着小轿车跑。
赵昌盛的孙子在,他爷是大队长,他耳濡目染也比别的孩子机灵。
拽了一个一起玩的,“你,去大队办公室把我爷爷叫过来。”
被拉出来的小孩不情愿,他更想看汽车,成功挨了赵昌盛孙子一脚,“我的话你都不听了,以后不带你玩。”
此话一出小孩立刻朝着大队办公室跑去,把赵昌盛叫过来,然后冲大队长孙子说:“我把你爷爷叫过来了带我玩儿。”
于是他们又一起绕着车子跑。
赵昌盛这个大人来了,肖主任下了车,贾副厂长随之下车,走到赵昌盛面前。
“我是县里纺织厂的人,你能把你们大队的大队长叫过来吗?”
赵昌盛没想到贾副厂长要找他,愣了一下,“我就是。”
贾副厂长没想到这么凑巧,他看到肖主任过来赶紧说:“你们大队的赵章在吗?他过了纺织厂前天的加试,昨天却没来办手续,实在是太不珍惜这个工作机会了。”
“他知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这个工作机会?”
肖主任打断贾副厂长的‘个人演讲’,“我说贾副厂长,说好了是来问一问赵章同志为什么没来厂里,你一上来就要扣帽子不合适吧。”
“肖主任我有哪里说错了吗?”贾副厂长叹气,“我承认他的成绩比李源同志好上些许,是这次招工考试的第一名,但我们不能只看成绩,也该考虑一个人的责任感和道德感。”
肖主任:“没有立刻入职就是没有责任感和道德感,我说贾副厂长你这未免太过严于律人。”
严于律人后半句宽以待己,贾副厂长是玩这些的好手,怎么可能听不懂他言语里的机锋。
谢厂长眼看两人又要吵起来,插入话题,“老贾啊你也是,不要对年轻人太过严苛,事情到不了那份上,你说这话那不是让老肖难受么。”
“老肖你也是,老贾只是眼里容不得沙子,你别直接急眼。”
谢厂长各打五十大板,继续和稀泥,“大家都是一个厂的,知道是我们为了厂子着想,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内部多不和谐。”
肖主任非常厌烦谢厂长这一套,但他还是比较支持他工作,换个厂长也未必有他好,他还是卖了一个面子给谢厂长。
贾副厂长也要给谢厂长面子,谢厂长背景比他大,以后他高升了自己能不能上,还要参考谢厂长的想法。
“你们生产队的赵章赵同志在哪里?让他来一下。”赵昌盛刚才就很想说了,但他们一点都不给他开口的机会,肖主任问了他总算也能说了。
“前天s市融合机械厂的副总工来邀请他,昨天就坐火车去s市了,他不知道自己通过了招工考试。”
s市的机械厂特意跑来请人,别觉得你们纺织厂多了不起了,人昨天就坐火车走了,什么都没看到,什么责任感道德感,狗屁。
赵昌盛没说出这话来,但该点出来的都点出来了,也就是他觉得以后还有队员要参加招工考试,不然他肯定不会这么客气。
毕竟他也知道赵章参加个招工考试成绩拖着不出来,出来了要加试的事情,再一看今天这个什么主任和副厂长打机锋,哪不晓得赵章这次的招工考试里面有多少事情。
赵章那小子要是在这,进去了都不知道怎么立足。
还好还好,那小子去了s市,s市的机械厂啊,还是副总工来请。
松河县的纺织厂和对方都没得比。
赵昌盛莫名的爽了。
谢厂长第一时间觉得不妙,“原来是这样,那恭喜赵同志了。”
他示意两人上车。
车没开出一百米,肖主任就开始嘲讽贾副厂长,“原本我们纺织厂要多一名得力干将,因为贾副厂长要照顾职工子女让人去了s市的机械厂……”
“贾副厂长你说赵同志要是进了咱们纺织厂有没有那个实力扩大纺织厂想规模?几率应该挺高的,毕竟是s市的机械厂副总工来请人。”
“这个规模扩大了应该能招更多厂里职工子女吧,贾副厂长你这样……该怎么和咱们厂职工交代?”
肖主任想到大好的人才给溜了都是因为贾副厂长很是可惜,但人已经不可能再进纺织厂了,他更要抓住机会打击贾副厂长,不让他再干扰接下来的招工。
这样也更有利于他开展日后的工作。
不管贾副厂长如何不甘,最终厂里还是传出了职工子女本来应该有更多招工机会,全都是由于贾副厂长一再插手招工而失去的流言,让他的权力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打击。
这些杨柳大队的队员一概不知,他们只知道县里的纺织厂厂长、副厂长和主任特意开着小汽车来请赵章去纺织厂当技术员。
s市很出名,但终究太过遥远,他们不甚了解,可纺织厂不一样,那是松河县的大厂。
关于赵章的讨论不仅没有因为时间的关系平息的意思,还加了盆油讨论的更加热烈了。
戴同仁每天听到的就是赵章赵章赵章,他梦里都是赵章了。
戴同仁以为这会是他最痛苦的一段时间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戴知青鉴于你胡乱举报的事情知青办已经查明并做出决定,要把你转到岩山大队。”
岩山大队顾名思义在深山里的生产队,那边只会比杨柳大队条件更差,没有通电,岩石居多,能种粮食的地有限,生产队的队员基本靠打猎为生。
戴同仁不能接受,他顾不得赵章被争相请着去当技术员的事情,抵死不认自己举报的事情,还拉其他知青给自己作证。
他一激动又把眼镜弄掉地上了,眼镜腿上扎着的布条那么的扎眼,戴同仁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求助的眼神。
知青点的知青不喜欢戴同仁,但大家都是知青,从城里到乡下都不容易,再看到他这样,他们心软了想拉戴同仁一把。
“我想起来了,打跑红卫兵那天我走在最后,没看到戴同仁,但是红卫兵跑了之后他又在现场。”
郑惠娇说不出其中有什么,但总感觉和举报有关联。
其他知青原本是站戴同仁的,但在听到郑惠娇的话后不自觉的往后退了一步。
他们清醒过来,戴同仁可怜又怎么样,要是问他们戴同仁有没有可能举报,他们肯定会说可能,他从来到知青点就已经在他们面前彰显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次举报的是大队长和赵章,他们幸免于难,但要是他们惹了戴同仁呢,他举报他们再栽赃,住在同一个地方实在太容易了。彼时他们又会是什么下场?
而且他举报大队长和赵章就没想过自己被爆出来吗?一旦爆出来知青点和生产队的关系就会跌到冰点,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他们还并不是强龙。
他们在生产队会多难过?
就算没爆出来,大队长不会怀疑吗?哪怕不知道是哪个知青,他可以平等的把所有知青都排除在生产队以外。
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们还能进行弥补,但是把戴同仁留下来,他们的境况绝对会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