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作者:圣代冰淇淋      更新:2025-10-27 13:41      字数:3138
  “你都不晓得电话机多贵。”张秀花也不晓得,但不妨碍她这么说,毕竟电话费都贵的能买肉了,电话机贵不是很正常?
  王大娘大口大口的喘着气,捂着胸口,半晌说不上来一句话。
  张秀花哼了一声,扭头往家走。
  回去了就敲打四个侄子,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小叔叔对他们多好,他们不要辜负他的期望,赶紧把书读起来,拿到初中文凭,等他们拿到毕业证他们小叔叔也在那边站稳脚跟,再想办法给他们弄个工作,他们也端得住。
  赵小东赵小南就不用说了,他俩都多少年没碰书了,自认为上了几年学,扫盲班都没去。
  赵小西呢,他也从小学里出来有三年了,他也不爱读书。
  这三个有一个算一个的都不想读书,听到这话整个人都石化了。
  只有赵小北,他还没上过学,只知道读书没啥意思,但是他想读书,因为小叔叔读过书,他在家里最得奶奶喜欢,吃的最好用的最好,现在因为读书好有了工作,能天天吃肉吃大米饭。
  这是赵小北做梦都想过的日子。
  “奶奶我上我上。”他的手举得高高的。
  张秀花:“跟你们弟弟学学,就要有这股劲儿。”
  赵小东三个:“……”那是他还不知道读书有多难。
  他们再怎么不想去还是被塞进了扫盲班。
  不仅是他们四个,他们的爸爸,张秀花的三个儿子也都被她塞扫盲班里了。
  全大队的人都在扫盲,就他们,一个个的,都不乐意去,等全大队的人都识得字了,他们还不成个笑话,把他们弟弟挣回来的脸面都给丢了。
  赵大柱三人:哪来的全大队?
  张秀花不听,他们去了不算,让儿媳也去了,让她们盯着他们。
  她则是盯着老头子,她自己也咬笔杆子。
  三丫四丫就坐她边上,可以说全家都进扫盲班学习了,成果还不知道怎么样,赵昌盛先夸了上了。
  队里大面儿上关系还可以,实际上可都较着劲儿的,原本收音机听着乐呵乐呵,听得懂听不懂也不太有所谓,但张秀花这么一搞,不想吃学习的苦的一些人顿时都开始学起来了。
  除了老眼昏花实在学不了的,都加入了,和全员学习没差了。
  当扫盲老师的知青嗓子都要喊哑了,能整梨子的整梨子润嗓子,没有梨子还有胖大海,总之就是费嗓子。
  其他知青见学习氛围这么浓又跑去问赵昌盛关于大队小学的事情。
  上面觉得杨柳大队开设小学可有可无,毕竟公社就有小学,没必要再在杨柳大队再弄一个。
  但是赵昌盛这个全员扫盲的成绩一交,上面觉得这是个政绩,要把政绩搞得更好一点,在大队开设小学这件事就值得考虑了。
  他们想过了,乡下人不重视教育是因为什么?除了感觉没什么用,招工限制户口,想要进城难如登天外就是因为读书要花钱,学费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能把孩子送去公社小学读几年都是好的,很多都是直接干活,干到适婚的年龄相亲结婚。
  要是开设一个大队小学,降低上学开支,那么愿意送孩子上学的家庭也就多了。
  县里开会讨论了好几场,最后同意在杨柳大队开设小学,给予两个小学老师岗位,至于校长,由其中一名教师兼任就好了。
  当然因为是大队小学老师,只有五块钱的工资和一些票,兼任校长的老师多两块钱。
  县教育局不会下派老师,也没老师愿意去杨柳大队的小学,直接让赵昌盛自己解决。
  这正合了赵昌盛意。
  他还生怕县里反悔,又收回开设小学的文件,把扫盲班的场地让了出来,把杨柳大队小学的牌子一挂就算落定了,跟上头申请课本。
  然后在知青中挑老师,搞得如火如荼。
  谁能想到这件事进展这么快,源头竟是因为赵章一句话。
  不过话说回来,大队小学这个念头说起来也是从赵章开始的。
  他弄了一台收音机回来,大队再次开始扫盲,知青们看到了其他出路,促成开设大队小学这件事。
  等到大队小学开起来送孩子们上学赵章又要占一份功劳,不说工作,就说修收音机、缝纫机和拖拉机,这能耐怎么来的,还不是上学上的。
  之前心疼钱,不舍得送去公社小学,现在大队小学便宜了那么多,怎么都得送。
  野惯了的小孩子哪受得了拘,赵章没有意外的成了小孩子公敌。
  第107章 吸全家血幺子(35)
  赵章揉揉鼻子,感觉最近念叨我的人有些多。
  应该是曾副总工急着要图纸了,行吧行吧,他抓紧点时间。
  赵章看了眼手表,没错,他给自己整了块手表,旧的。
  在松河县手表坏的都拿来撑门面,赵章想要弄到一块基本没可能。
  但在s市就容易多了,总有人手表坏了有能力换新,赵章就买了块坏的,修好了戴手腕上,去哪看时间都方便。
  赵章认认真真的画了二十分钟,收好,然后起身飞奔向食堂。
  没有什么能耽误他吃饭!
  等到下午上班,他再画二十分钟,休息半小时接着画,反反复复,花了五天时间将图纸交给了曾鹏波。
  曾鹏波一边打开图纸一边说:“改装的零件已经生产出来,s市周围的拖拉机都用上了,效果非常不错,市长对我们融合机械厂给予了高度肯定,夸奖更是不少。”
  “你作为画出图纸的技术员厂里会进行嘉奖,我给你提个醒。”
  “对了你这改装的是东方红―54型拖拉机,其他拖拉机你也好好想一想。”
  有赵章前头的东方红―54型拖拉机打样,其他人不是不能吃透,改装其他拖拉机,只是那样吃相太难看了。
  曾鹏波还是把这件事交给了赵章,其他人么,就好好想想怎么改进其他产品吧。
  赵章:“……”
  曾鹏波没管赵章有没有回应,他已经沉浸在图纸里,赵章新设计的拖拉机,大致构架和老式拖拉机差不多,但里面的一些原理应用相当大胆。
  曾鹏波都没想过,或者是想过的,但是被他率先否定,没有接着研究。
  赵章见他一时半会儿的看不完,搬了凳子过来坐下,研究曾鹏波桌上的摆件。
  过了一个多小时,曾鹏波放下图纸,拿起了笔和本子开始做计算。
  这样的拖拉机功率会是多少,噪音多大,摩擦力是多少等等都要算。
  赵章坐累了都还没结束,他也不打扰曾鹏波,自个儿出去了。
  曾鹏波算的脖子又僵又酸,终于算完了,想要跟赵章说说,才发现人不在,要去找他,办公室都不见他人影。
  一名技术员凑上来,“曾总工你来找赵技术员吗?下班了他不在。”
  “他都是踩着点上下班的,从来不加班,下次你要找他要看着点时间。”
  曾鹏波看了他一眼,“你加班?”
  技术员挺了挺身板,慷慨激昂的说:“机械厂就是我家,我要为它创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曾鹏波抬了抬眼,“没看出来。”
  “别只知道花时间,提高提高效率。”
  曾鹏波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什么人啊,还想在他面前给赵章上眼药,就他聪明,别人都是傻蛋。
  技术员:??!
  曾鹏波把图纸拿回去了,想锁在办公室里,又不太放心,装到包里带回了家,睡觉都抱着。
  曾鹏波老婆:“……”香喷喷的老婆不抱抱个破包,你可真行。
  第二天曾鹏波起来就听到自己老婆碎碎念,曾鹏波不和她争辩,她什么都不知道,根本不知道包里的东西有多重要。
  吃过早饭他又抱着包去厂里,等着赵章上班。
  赵章掐着点到办公室,曾鹏波就掐着点到他所在办公室,“赵章来我办公室一趟。”
  屁股都还没坐下的赵章:“知道啦。”他飞速打开饭盒吃了两个包子,一抹嘴,往曾鹏波办公室去了。
  昨天上眼药的技术员:“进厂这么久了还这么散漫,都不知道请过来干什么的。”
  另一个技术员附和:“一点没有上班的样子。”
  组长出声打断,“别叽叽歪歪的,人又不是没干活,不一直在画拖拉机图纸。”
  什么画图纸,之前他们还怕打扰到赵章,但是这段时间下来他们已经发现了,赵章停下根本不是思考怎么画,而是在偷懒。
  组长看出了他们的不服气,“不服气也给我憋着,有本事你们也给我画出拖拉机改进的图纸。”
  赵章一些行为让人瞧着不舒服,但人家是有真本事的,这俩叽叽歪歪的,老在组里拖后腿,有这工夫找别人的茬不如看看自己。
  另一边赵章进了曾鹏波的办公室,“曾副总工我来了。”
  很自然的拉凳子过来坐下,一气呵成,曾鹏波都没觉得有什么毛病,还站了起来打开图纸让赵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