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作者:圣代冰淇淋      更新:2025-10-27 16:01      字数:3100
  除了封号暗戳戳的彰显了一下皇家威仪,其他地方无一不示弱。
  但是再示弱也是想要收编赵章,成了朝廷的人那再想这么肆意就不可能了,肯定是温水煮青蛙,一点一点去掉他的爪牙。
  赵章没去接这圣旨,“丘大人自京城赶来,想必旅途劳顿,饥肠辘辘,本王已经命人备下便饭,不如移驾后衙。”
  丘阳谦自知此事不是那么好办的,他这几日忧心忡忡,食不下咽,又是赶路,自是没有吃好,闻言肚中便有了饥饿感。
  “微臣恭敬不如从命。”
  两人到了后衙,饭菜备的差不多了,没有酒,好像就真的是一场便饭。
  丘阳谦心里过了几个弯,最后一道菜端上来,赵章拿起筷子,“丘大人别客气。”
  两个人,一共五道菜,算不得少,但是别说丘阳谦,就是以赵章现在的身份,一桌子美味佳肴都是应该,五道菜委实少了一些。
  丘阳谦对此却没有说什么只道:“微臣却之不恭。”
  丘阳谦吃完就被赵章打发去洗漱休息了,次日他想求见,被告知赵章在忙没有时间接见他。
  丘阳谦只能按捺下来等待,一连三日都不得消息,他只能再让人通传一声。
  穆承平过来了,“丘大人主公刚拿下榆富县不久,事务繁忙,还请丘大人在等些时日。”
  丘阳谦能说什么,他出使的目的就是说服赵章接下圣旨接受招安,如此方算功德圆满。
  是以这不等也得等。
  但也不能这么干等,丘阳谦提出:“穆大人不知在下可否出府逛一逛?”
  “自然是可以的,我们主公可没有禁锢人的癖好,若是丘大人愿意,在下领着丘大人四处看看。”
  穆承平干这活熟,也是因此招待丘阳谦的事情交给他办,接到这活的时候他就等着丘阳谦这句话。
  *
  朝廷等这丘阳谦回来,等啊等,一直没等到,就跟泥牛入海一般没了消息。
  宣武帝皱眉,“那姓虞的一个江湖人,莫不是不知道不斩来使的道理?”将丘阳谦给杀了?
  然而榆富县有虞军把守一点消息都没传出来,宣武帝的猜测是否成真也无法验证。
  若是斩了或者放回来朝廷还能想着如何应对,这人没说斩了也没有放回来就有点棘手了。
  朝堂上下商量了一番又派了一个人出使,能不动干戈还是不动干戈的好,不然哪怕赢了最后也是便宜了乌合族。
  有丘阳谦这个前车之鉴在,这个出使人选被踢来踢去,踢给了翰林院没什么背景的侍读学士冯逸光。
  虽然宣武帝知道这些人踢皮球,不过了解过冯逸光这个人之后倒是觉得合适。
  冯逸光出生耕读之家,年十七便考中二甲第一名,然后成为庶吉士留在翰林院。
  之后外放在地方当县令,调来调去十二年方归京,原本不应该再回到翰林院,却是一番波折成了从四品侍读学士,之后就再没动过。
  能够归京他的政绩毋庸置疑,所以宣武帝觉得这个人合适。
  于是冯逸光被派遣出使榆富县,招安虞王。
  小宅院内,冯逸光夫人替他收拾着东西,收拾着收拾着眼泪掉了下来。
  “你在翰林院里,清清静静的,那么多大官不去,怎么就让你去招安反贼?!”
  冯逸光听到夫人的抱怨,牵起她的手,“君命难违。”
  他没有和她解释太多,说再多除了让她心里更难受没有任何作用。
  “等我走了后你就带着蕉儿回乡。”
  冯逸光夫人闻言忽然抬起头看他,眼眶里泪水彻底忍不住了,从一颗一颗往下掉变成了哗啦啦,宛如倾盆大雨。
  宅邸门被叩响,冯逸光带上行囊坐上了宣武帝派来的马车,他冲着夫人和孩子挥了挥手,抓着车帘一角的手紧了紧,狠心放下。
  “走吧。”
  车轱辘轱辘轱辘响,马车从京城驶出,往榆富县而去。
  停在榆富县城门前。
  守将:又来一个,主公定然高兴。
  *
  又一次没等到回应的朝廷:“……”
  这个榆富县是会吃人吗,怎么去一个有去无回,去一个有去无回。
  宣武帝:“这个虞王看来是不想接受招安了。”
  这也是在意料之中,不过他还是有些失望,若是不能招安只能派兵剿灭。
  宣武帝和先帝用了一样的办法,征兵。
  没有办法,现在的兵力不足以应对内忧外患。
  不过他不打算让新兵去榆富县,而是派遣精兵前往。
  新兵就去边关镇守,只要人数足,也是能够糊弄一下子番邦。
  朝堂之上众臣反对,毕竟乌合族虎视眈眈,用新兵糊弄他们,你当乌合族是傻子吗?
  别到时候内忧未解,乌合族兵临城下。
  第284章 幕后黑手武林盟主(28)
  “既然如此你们有何良策?”
  宣武帝将问题抛给了文武百官,你们说我这个主意不行,行,你们给我想一个。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宣武帝就点名,不得不说他和先帝是亲父子,一个样。
  被点到的杨崇出列,脑子在快速运转,忽然一定,他道:“启禀圣上,微臣以为不可从边疆调兵,又不可坐视反贼壮大,我们可从武林入手。”
  宣武帝:“哦,据朕所知反贼之中也有武林中人,爱卿何以认为可从武林入手?”
  被宣武帝注视,杨崇头皮紧了紧,将心里的话咀嚼再三才说出来,“武林中人也是人,虽然虞王曾经救了各大门派,但是时日已久,再多的感激之情也已然退去,何况虞王作为武林盟主,利用职权号令各大门派助他。”
  有他们出力,以后要当皇帝的却是虞王,分给他们的不过芝麻绿豆大点的好处,他们真的能甘心?
  杨崇讲的也是一个攻心,挑起赵章那边内乱,如果有可能趁着内乱他们攻进去,将其趁乱杀死。
  宣武帝食指敲在龙椅扶手上,他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
  不过下朝后下了口谕,宣安陵王觐见。
  谁能有安陵王对付武林的经验多,虽然都是失败的,但是的确是他最了解,再说了正是因为失败了,想必他很想成功一次。
  已经有个虞王忧患,宣武帝不想多几个兄弟分封割据,让自己头疼,是以安陵王和其他受封的皇子都被留在了京城。
  安陵王当日便进宫了,他没当成皇帝,但眼线还是有的,知道宣武帝召见他是为了何事。
  他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交给太监呈给宣武帝,“此乃武林势力分布。”
  宣武帝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这册子分量不轻,只看着这个册子他脑海里就浮现了好几个离间计,半晌他才合上册子。
  这一天,安陵王住在了皇宫里,次日他出现在了朝堂之上,如一柄出鞘的宝剑,锐不可当。
  *
  赵章接到安陵王出入朝堂的情报也不算很意外,皇帝不可能看着他做大,想要对付他,办法就那些。
  不过可不能就朝廷出招。
  既然之前圣旨上写了要将桐榆县以西都给他,他也不用皇帝赐封了,他自己拿。
  赵章带兵攻打,连占三县不算,还一路突进,不过月余便突进到距离京城只有两县之隔的启孜县。
  只差一点就要兵临城下,宣武帝屁股哪里还坐得住,一边从调兵回京城,一边在朝堂之上骂安陵王和杨崇,两个废物不是说要使离间计吗?
  等你们离间成功我们都亡国了。
  安陵王听不进宣武帝的骂,虽然云水宫被灭,但他在武林中还有暗子,只是那些暗子起不了大用就没动。
  正好这次离间之计可以派上用场,哪想到他们那么没用,直接被揪出来了,什么作用都没起到。
  他只能退一步,让人在镇上散布流言,可惜流言效果微乎其微。
  而这个虞段良居然也一改之前的风格,一路杀向京城。
  “为何,为何要有虞段良!”有了他,为何要有虞段良!
  “安陵王吐血了!”
  宣武帝磨了磨牙,这个安陵王,居然这般逃脱罪责。
  “宣太医。”
  太医过来给安陵王把脉后,“启禀圣上安陵王急火攻心以致吐血,微臣开个方子修养几日便可。”
  宣武帝:呵,朕还没怎么样,你倒是气吐血了,安陵王啊安陵王,你真是,好样的。
  宣武帝眼神冰冷,“既然如此人安陵王就好生在家里修养。”
  赵章得到这个情报告诉云南星和韦音碧,云南星高兴的多吃了一碗饭。
  韦音碧倒是内敛一些,但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无疑表明,她也觉得安陵王气吐血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用过饭,云南星对着云恒之的牌位道:“爹,快了,孩儿很快就能替您报仇了。”
  虽然云南星很不愿意,但是这么多年也接受了云恒之已死的事实,打了牌位带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