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作者:肖静宁      更新:2025-10-27 13:51      字数:3314
  从官邸出来已是深夜。一上车,易水就对坐在后座的骆孤云道:“三弟今日与委员长谈得如何?倒底作何打算?”
  骆孤云握住萧镶月的手,放在自己大腿上,闲闲地摩挲着。叹了口气,徐徐道:“委员长虽有私心,有些话也不无道理。打仗拼的不仅是战场上的交锋,更多的是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物资供应。中日国力悬殊,日本先进的战斗机逾几千架,我们只有区区可怜的百来架,且老旧,性能落后。委员长答应拨专款,建空军基地,从美国购买先进的战斗机,聘请飞行教练,招募有志之士,组建我们的空军......”
  易水笑道:“三弟这脾气发得值!即便中央不拨款项,我们也是要发展空军的!这回缺的饷银有着落了......”骆孤云继续道:“此外,一旦航运阻断,所有物资便只能通过陆路进入我国。当务之急,是组织人力财力,从缅甸修建公路,越南修建铁路,直通内陆......”
  萧镶月一直静静听着俩人谈话,没有作声。忽插嘴道:“月儿在瑞典的时候,将查莱德先生的遗作整理出了两张纪念专辑。生日那天黛丝姐姐告诉我,唱片销量很好,多个国家都买了版权,进项颇大。查莱德先生立有遗嘱,全部音乐遗产归月儿所有。本来我打算以先生的名义,捐给母校皇家音乐学院。而今云哥哥要组建空军,月儿就将这钱给云哥哥的军队买战斗机罢!”
  易水大笑:“......月儿当真要给咱们买飞机了!大哥收回之前说的话......看把三弟得意的!”
  骆孤云揽着萧镶月的腰,乐滋滋地道:“月儿的心意,哥哥自是知晓。月儿赚的银钱先自己留着,哪日不够了,哥哥再问月儿要。”
  第34回 山河泣血俩相牵忧姐姐厉色月意怅惘
  七月初,南京的事务处理妥当,骆孤云一行便打算先到上海,与美国人商谈购买战斗机的事宜。
  萧镶月喜欢在火车上睡觉,列车哐当哐当晃着,像摇篮一样,反而睡得安稳。骆孤云特意安排专列在傍晚出发,睡一晚,正好次日清晨抵达。
  萧市长与一众官员前来站台送别。骆孤云忧心忡忡,反复告诫大家不可存着侥幸心理,随时做好战争准备。萧市长道:“总司令放心。守土卫国是我辈的职责,城在人在,萧某定当倾尽全力保卫首都,保卫全城百姓!”
  列车咣当咣当前行。萧镶月近日连番出席各种辞别宴,昨天还专门为遗族学校的师生举行了一场告别音乐会,着实有些疲累了,早早睡下。
  半夜,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正在熟睡的俩人。
  易水站在门口:“中央发来急电,日军于今晚凌晨向我北平宛平城开炮!”骆孤云接过电报,扫了一眼,半晌,沉声道:“日本人终于还是等不及,动手了......”
  众人再无心睡眠,个个心情沉重,聚在餐车商讨对策。
  萧镶月坐在骆孤云身旁,默默听着大家谈话。虽已入夏,夜半天气还是有些微凉,骆孤云顺手拿了件外衣披在他身上,踌躇道:“要不过几日哥哥先把月儿送回李庄......李庄地处偏僻,战火应该烧不到那里,哥哥得空便回去看你......”萧镶月急道:“为何一遇到事情,云哥哥就想将月儿送走?”
  骆孤云忙道:“月儿听我解释......日本空军厉害,我们常在的军营、兵工厂、军事要塞,都将是日军轰炸的重点!月儿和哥哥在一起有危险!若不愿回李庄,去瑞典也行......”
  萧镶月瞪着他:“云哥哥自己说过的话竟忘了么?你我既为一体,难道不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么?在云哥哥眼里,月儿就是贪生怕死之辈么?为何一遇到危险就想让月儿独自躲着去?”抿着嘴,气鼓鼓地道:“月儿哪里也不去,定要呆在云哥哥身边!”
  骆孤云见真把人惹急了,忙哄道:“哥哥又如何舍得你?只是在我心里,月儿的安危比什么都重要!既如此......从今往后,哥哥便再不提要将月儿送走的话,一刻也不会让你离了我的视线,管它天塌地陷,定要护你平安周全!”
  列车清晨抵达上海。一众官员到站台迎接,个个神情凝重。易寒递上当天的报纸: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报上大大的粗黑字体触目惊心。
  往日井然有序的街道,挤满了游行的队伍。上海市民,学生,各界群众,自发地走上街头,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呼吁抗战救国。
  车队行进缓慢,几次都被游行的队伍阻停。经过大世界百货门口,上百名学生拉着“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白底黑字的横幅,领头的是一个二十左右的女子,振臂高呼:“保卫国土!抗战到底!”人群跟随呼喊口号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坐在副驾上的易寒蹙眉道:“小欣怎么把音乐学院的学生也带到大街上了?”萧镶月道:“我瞧这女子有些面熟......仿佛在哪里见过?”又见女子旁边站着一个小孩,惊讶道:“咦?那不是东东吗?”骆孤云道:“月儿不记得了?吴市长
  的女儿吴小欣,你的铁杆迷妹,如今做了天年音乐学院的副院长。”
  萧镶月出国留学后,吴小欣作为月迷会的会长,三天两头想从骆孤云这里打探消息,无奈骆孤云不太搭理她。张见梅来到上海后,吴小欣便经常找她套近乎,打探萧镶月的情况。一来二去,两个女孩子就成了莫逆之交。
  见梅筹建天年音乐学院,吴小欣听说是萧镶月出资的,便来了兴趣,发动月迷会的成员捐钱出力。小欣虽只是金陵女子中学毕业,但精明能干,善于交际。利用父亲的关系,网罗了一大批有才华的音乐人来校任教。见梅见她为学校的事情尽心竭力,便正式聘她做了分管行政的副院长。有小欣在,将学校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见梅回荣新老家待产,也很放心。
  音乐学院聘了著名音乐家李博先生担任院长。萧镶月和卢汉坤任名誉院长。开设作曲、指挥、民乐、声乐等专业。招收十六岁以上,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东东来到上海后,成天嚷着要学吹笛,见梅就专门请了个老师教他。谁知东东很有音乐天赋,才学了两年,已小有成就,能独自登台表演。通过特招,十一岁的东东成了音乐学院最小的学生。见梅即将生产,临走前便将东东托付给了小欣照料。
  骆孤云看着兵荒马乱的街道,蹙眉道:“一旦北平陷落,日军延京沪铁路,可长驱直入,上海也岌岌可危。”
  易寒道:“我亦是有此担忧。我们在郊外的制药厂、机械制造厂、纺织厂、造纸厂、发电厂,共二十余家企业,恐怕得早做打算,尽快内迁。”
  骆孤云道:“我离开南京之前,已与委员长达成一致,将主要兵力调至汉昌,利用长江天险,严防死守,争取把敌军困于华中一带。因此汉昌、安阳、锦城应该都相对安全。”
  易水边驾车边道:“汉昌水陆交通发达,又有张庭运市长全力协助,重型工厂可迁至此。安阳是我们的大本营,民用的企业搬到安阳较合适。锦城地势平坦,适合建立空军基地......”
  萧镶月犹豫道:“那音乐学院的几百名师生怎么办呢?”骆孤云道:“见梅回去前,我已交待她顺便考察校址。前几日来电说女子师范学院旁还空着一些校舍,另有几间仓库,可腾出来做办公之用......”
  萧镶月惊喜:“原来云哥哥早有打算,月儿是白担忧了!”又纳闷道:“云哥哥怎会未卜先知?”骆孤云道:“哥哥倒不料日军动手如此之快!只是既知开战不可避免,月儿创办的学校,若是毁于战火,不知该有多难过......当然得未雨绸缪......”
  易寒道:“上海的公馆在法租界,料日本人不敢进犯。我便留下继续打理生意,随时探听消息。大哥和三弟带着其余人等尽快撤离。”
  “大哥即刻回安阳整训军队,带兵东进。上海至汉昌的铁路已通,二哥这段时间抓紧转移人员物资。三弟还要滞留几日,拜会几位中央军驻上海的将领,待事情结束,就前往汉昌汇合。”骆孤云迅速部署。
  一九三七年隆冬。
  战况急转直下。八月,日军进攻上海,十一月,上海沦陷。幸亏骆孤云这边早有准备,撤离得及时,物资和人员损失都不大。
  忙活了几个月,内迁的工厂已基本安置好。大部队驻扎在汉昌,骆孤云与易水指挥官兵,夜以继日地修筑防御工事,排兵布阵。至年底,才初步有了个模样。
  天年音乐学院迁至汉昌女子师范学院旁,幸亏见梅和小欣都是能干的女子,很快就把几百名师生安顿好,九月份就恢复了教学。
  萧镶月本想亲自上课,教授作曲。但骆孤云常去郊外的军事基地视察,一去便是两三日,俩人一刻也舍不得分离,他也跟着蹲战壕,爬炮楼,在军营里与将士们同吃同住。时间不能保证,亲自上课的想法只能作罢。只一有空便往学校跑,教学生演唱自己新作的抗战歌曲,与同学们交流音乐心得,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