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咸鱼日常 第17节
作者:久岚      更新:2025-10-27 14:00      字数:3180
  太后没选袁长瑜当然有私心在:“她都十七了,丽洙说,不想耽误别人的终身大事。”
  “又不是不让回家,”崇宁帝指指“孟清泠”的名字,“这是谁?将她换掉。”
  这姑娘可不能换,太后把“五行缺水”等事说了。
  崇宁帝哈哈大笑:“古灵精怪的,亏她想得出!”
  “也是巧,竟真有这样的姑娘。”
  崇宁帝没反对:“既有缘分,便罢了。”重新指了另外一个名字。
  如果她再反对,兴许儿子就不坚持了,可太后又怕他问,最后被他看出自己的想法,所以还是依言将袁长瑜写在了名单之上。
  崇宁帝临走时问起择皇子妃的事:“母后还没选好?”
  “怎么?你急着赶阿凤出宫?”
  “哪里,朕是看他年纪不小了。”
  “才十八,哪儿就不小了?我不想匆匆忙忙的,到时选错人。”
  崇宁帝笑了笑,没有再催促。
  母亲曾是侧室,虽在王府不愁吃喝,但头上有个嫡妻压着日子并不好过,所以他有时是愿意顺着母亲的。
  “您不嫌麻烦,就多花些时间吧,不过别忘了,还有绎儿。”
  “我又不是七老八十了事都记不住,瞧你说的!”太后嗔道,“先帮阿凤定下,自然会轮到绎儿。”
  崇宁帝又笑了笑:“也是,两个孩子都是您看着长大的,自当尽心。”
  而母亲的尽心就是算八字,看面相。
  但也不怪她,当初母亲帮他选的妻子也是这样来的,后来他果然当上了储君,母亲由此更加相信。
  他转身出去。
  太后放开名单,缓缓将手按在椅柄上。
  人生来心就是长偏的,又怎可能一碗水端平呢?
  儿子看重谢绎,她喜欢谢琢,早晚还是要闹得不快,还好这长孙比以前争气了,连胃疾都不曾再犯过,这也让她更多了几分信心。
  是了,新挑中的两位姑娘八字都不错,如果观察后没有不妥的话,便早些让长孙娶妻,指不定运气一好,什么都会越来越顺利。
  太后马上吩咐朱嬷嬷传话给陈登,让他出宫去宣布伴读的名单。
  得知孟清泠被选成伴读后,老太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京城多少名门闺秀,个个都是秀外慧中,照理太后要选也是从这些闺秀里选,结果,偏偏选了她那个连魏国公府都没去成,一天到晚在剪纸的小孙女。
  杨氏同样震惊,小声问:“公公,真的没有弄错吗?”侄女儿天天不务正业,也很少出门,她能有什么好名声传到太后耳朵里啊?
  这大概是高兴傻了,陈登道:“让你们家三姑娘收拾收拾,明儿辰时入宫。”
  “……”
  送走陈登后,杨氏茫然问:“怎么会选了清泠呢?太后因为什么选了她?”
  老太太哪里答得出,朝张嬷嬷摆摆手:“你去告诉阿泠。”
  “是。”张嬷嬷快步而去。
  孟清泠的反应跟老太太,杨氏不太一样,她没有一点欢喜,只有无尽的疑惑。
  她奇怪太后为何会突然给谢丽洙选伴读,前世并没有这回事。
  再说,选就罢了,为何选她?
  为何?
  第014章
  她又没去魏国公府,照理太后不会知道她的名字。
  一个毫不了解的姑娘,太后怎会随随便便选了入宫?
  孟清泠问张嬷嬷:“可说原因?”
  “没说,”所以老太太跟大夫人也是目瞪口呆,张嬷嬷提醒道,“三姑娘要带什么都想好了,别有遗漏,得在宫里住段时日才能出来。”
  四位皇子都没找陪读,谢丽洙居然找了,还让住在宫里,孟清泠微微拧了拧眉。
  张嬷嬷走后,枫荷跟银花都是一脸喜意,枫荷道:“能陪伴公主,那是多荣耀的事啊,恐怕现在好些闺秀羡慕您呢,倒不知可还有别家姑娘也当了伴读。”
  应该不会只有她一个,孟清泠吩咐:“你帮我找几件合适的裙衫,还有洗漱等物。”
  银花道:“奴婢帮姑娘收拾好胭脂首饰。”
  孟清泠不再说话,坐在窗口出神。
  这是重生之后发生的最为怪异的事,她一定要找出原因。
  只才起头,就被孟清月打断。
  “好突然,泠泠,太后为何会选你入宫去做伴读……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她满脸吃惊,一进来就抓住孟清泠的手臂,“你明儿真的要入宫了?”
  “嗯,太后懿旨,不去不行。”
  门口的孟清雪没说话,面若冰霜。
  这段时间她自问也尽了全力,无论在魏国公府还是在别处,然而到最后,什么都没做的孟清泠竟当上了嘉福公主的伴读,这实在叫人绝望。
  到底该怪老天不公呢,还是怪自己不够努力?她不知道。
  “不过这总是好事,”孟清月惊讶之余只剩欢喜,“那可是嘉福公主啊,听说太后跟圣上都很疼爱她,不然也不会允许她选什么伴读,泠泠,哪怕你之前没怎么出门,那些姑娘也都会认识你了。”
  这是她最不需要的。
  孟清泠笑一笑:“大姐,我去了宫里后,你要照顾好自己,”上回在刘家她故意得罪常夫人,照理,常夫人是不会允许常思诚来提亲的,但世事难料,“你年纪不小了,我怕在你定亲之前还未回来……大姐,你切记,对待终身大事一定要谨慎,如果你不喜欢这门亲事,一定要拒绝。”
  孟清月颦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要如何拒绝?还不是都听祖父祖母的。”
  别说父亲远在叙州,指望不了,就算在京城,也没有胆子反对。
  “大姐,你别妄自菲薄,只要你认真想,定有办法,”孟清泠鼓励她,又看向孟清雪,“二姐也会帮你的,不管如何,倘若真发生我说的事,你们要想办法拖到我回家。”
  孟清雪:“……”
  这两个人怎么总想把她拉下水啊!
  但孟清泠下一句话让她陷入了沉思:“唇亡齿寒,如果大姐没有一点选择,将来轮到二姐,也会一样。”
  *******
  正房里,老太太仍未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
  还以为小孙女没救了,结果仍是最有出息的,竟被太后看中,难怪潞州那个神相说她手腕上那颗红痣是“富贵痣”,眼光真毒。
  等会老爷子知道一定也欢喜至极。
  不过,这孩子的名声是怎么传到宫里去的?她这阵子只去过刘家,且在刘家因为常夫人的关系也没展露出天资出众的一面,好生奇怪!
  杨氏猜测道:“是不是太后听说了潞州的事?”
  孟清泠在潞州是被称为才女的。
  老太太横她一眼:“我们在宫里又没有人,谁会替我们家卖力?”敢向太后举荐的除了柳老夫人,就是那些心腹,京城的家族怕早就收买过了。
  杨氏讪讪道:“母亲说得是,儿媳想简单了……可是,儿媳实在不明白啊。”
  老太太也不明白,但她的面色已经从容起来:“这阵子,可能家里会来客人,你看好阿月,别让她乱说话。”至于二孙女,她是放心的。
  孟家在京城什么都算不上,但却突然出了一个去给公主伴读的姑娘,定然会引起好奇。
  杨氏道:“好,儿媳省得。”
  老太太又问张嬷嬷,孟清泠的反应。
  张嬷嬷回忆了下:“t很吃惊。”
  “只有吃惊?”
  “是。”
  “……”
  老太太闭了闭眼睛,开始担心这孩子去了宫里会如何表现。
  总不至于还剪纸吧?
  这当然不可能,所以孟清泠没想带剪子去,因为剪子这种锐利能伤人的东西,宫女检查的时候肯定不准她携带,她到时只能……
  嗯,她还没想好去陪读的时候做什么。
  枫荷跟银花收拾好了,催她早些歇着,确保明日能准时起来。
  她叮嘱枫荷:“我有件事要你做,等会我写封信,等明儿走后,你找人送去给舅父。”舅父性子直,得知她去宫里了,不知会如何。
  枫荷正要答应,却听窗口传来祁烨的声音:“写求救的信不成?”
  话音未落,他已经推门进来。
  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孟清泠打趣:“舅父,您的银子花得真值,居然这么快就知道了。”
  那眼线办事好快。
  祁烨挑眉:“真金白银拿给他的,敢不送消息我宰了他!”
  孟清泠:“……”
  祁烨看一眼收拾好的包袱,脸色微沉:“听闻太后在给大皇子择妻,如今突然选你入宫,许是要你当皇子妃,可那大皇子是个草包,嫁给他怕是要吃一辈子苦,你不如现在就跟我离开京城。”
  谁都知两位皇子在争储君之位,但大皇子没几个胜算,倘若外甥女成了他的妻,自然要替他打算,那岂不是把自己给搭进去?
  前世,舅父没能说这些话。
  她嫁给谢琢时,舅父在庆州。
  如果舅父没有参加武举,如果他在京城,一定也会这么说,只不过,她不会走,她舍不得父亲跟弟弟,又身负长辈期望,不可能临阵脱逃,今世她已经卸下重担,可要说逃,仍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