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咸鱼日常 第106节
作者:久岚      更新:2025-10-27 14:00      字数:2886
  “没有,祖母是关心则乱,孩儿只不过是被弩箭擦伤,而且伤得是左手,右手无碍,不耽误去衙门。”
  太后叫道:“你这孩子还想出宫?别做梦了!”
  崇宁帝笑道:“阿凤心系公务,有何不好?母后,朕会派锦衣卫保护他,绝不会再有危险。”
  这等时候,竟还同意皇兄去衙门,谢绎的脸色微微发白。
  皇子的身份何等尊贵,皇兄却要以受伤的身体继续去衙门办公,那官员们会如何看呢?自当是称赞皇兄勤劳不懈,踏实努力!
  父皇这是在给皇兄铺路吧?
  谢绎感觉自己气都快透不出。
  崇宁帝安抚母亲:“此案朕会让大理寺与刑部协同调查,您就安心等消息吧。”
  太后皱眉:“你不会真打算让阿凤去衙门吧?至少也得休息个几日啊!”
  “那就休息两日吧,”崇宁帝看一眼他的左手臂,“朕当初在沙场上被刀戳了个窟窿都没休息,这算什么?你年纪轻,很快就会痊愈。”
  确实不算什么,谢琢心想,孟清泠前世被箭射中的伤才重。
  每次想起,眼前都是一片血肉模糊。
  他朝谢绎瞥了一眼,这是他最恨谢绎的地方。
  同为皇子,想当太子无可厚非,但刺杀手足,实在过于无情,伤到无辜之人更是不该,所以后来父皇幽禁谢绎时,他并没有为之求情。
  “孩儿也是这么想的,多动动,兴许伤好得更快。”
  崇宁帝对长子的态度很满意,点点头,看向太后:“您如此紧张阿凤,您就继续陪着他吧,朕还要回垂拱殿。”
  五个孩子忙恭送父皇。
  崇宁帝走出长定殿后,脸色忽然变得极为阴沉。
  立储一事已经拖了好些年,其间他一直都很看重次子,但这段时间风平浪静,顶多会有官员上书催促,可当他开始偏向长子时,长子竟遭遇刺客!
  看来他是应该早下决定了。
  *******
  刺客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很快传到祁烨耳中。
  他当然没有瞒着孟清泠,马上将消息告诉她。
  孟清泠正当在给几只陶盆换水,闻言手一抖,瓢中的水立时泼掉一半:“何时发生的?他受伤了吗?”
  “昨日午时,据说是受伤了。”
  前世他们只遭遇过一次行刺,那是在谢琢当上太子之后……
  孟清泠放下水瓢:“舅父可知在何处发生的?”
  “踊路街,郑记茶馆前面的巷子。”
  孟清泠不认识这条巷子。
  她跟祁烨道:“舅父现在能带我去看看吗?”
  “好。”
  二人即刻出门。
  谁料到巷子此时仍被封着,有衙役在此把守,闲杂人等不得出入。
  孟清泠在巷口瞄得一眼,大致猜到发生了何事。
  此地墙头满是绿荫,适合杀手躲藏,而地形狭窄,马车难以通行,谢琢要去茶馆便不得不下车步行。
  确实是一处最合适刺杀的地方。
  但谢琢前世经历过,应该看得出来。
  他怎么还会受伤的?
  孟清泠忽然十分生气,骂道:“真是个笨蛋!大笨蛋!”
  祁烨:“……”
  第069章
  印象里,这是外甥女第一次骂人。
  骂得还是位皇子。
  祁烨好笑:“虽然我之前说他草包,但遇刺这种事应该怪不了他吧?”
  孟清泠轻哼一声:“怎么怪不了?他一个皇子,出行都有护卫,此种情况还受伤,不是笨蛋是什么?”
  祁烨道:“在这种小巷,就算是我,遇到刺客偷袭也未必能安然无恙。”
  “您不一样,您是单枪匹马,”孟清泠往回走,“他是不止自己笨,身边的人也笨!”
  不然就算谢琢反应慢点,他的护卫也能保护好他。
  祁烨:“……”
  因是专门来看巷子的,没有别的事,所以二人又坐了马车回去。
  孟清泠继续给陶盆换新水。
  春节过后,天气渐暖,锦鱼明显比之前活泼的多,在水里游来游去,颜色也较之前鲜亮了。
  她看着那丹砂般赤红艳丽的朱鱼,脑海里忽然浮现出谢琢来送鱼时的情景:傻乎乎的一下就送三十几条鱼,还跟她说在看养鱼的书……
  莫名烦躁,她吩咐枫荷:“剩下的陶盆你来处理。”
  枫荷看出她有些情绪,小声问:“姑娘可是担心大殿下?”
  “他有什么需要我担心的?宫里有太医呢。”
  “如果是小伤当然没什么,可万一是很重的伤呢?”枫荷叹口气,“大殿下人那么好,若是……”她都不忍心说下去,那样漂亮的一个人。
  孟清泠心头一沉。
  枫荷的意思,谢琢会死吗?
  如果伤到要害,当然会有这种可能,但他……
  不,孟清泠觉得不可能。
  如果谢琢的伤真的严重到这种程度,踊路街,不,整个京城都不会是现在这样的情况——至少他们的马车去踊路街还是畅通的,没有官兵来搜他们的马车。
  所以,他的命肯定保住了,而巷子里的刺客应该也已经全部落网。
  孟清泠道:“他肯定没死。”
  枫荷眼睛一亮:“难道您刚才打听到了什么?”
  昨日的事,大理寺不可能这么快查清楚,再说,有些消息也不是她这种身份,舅父这种身份能打听到的,孟清泠道:“又不是我们的事,你操心这么多作甚?快换水吧。”
  她说完就走了。
  银花一直没有说话,此时轻声道:“姑娘还说你操心呢,她自己不也去了巷子?”
  枫荷道:“可不是嘛!”
  两人相视一笑。
  孟清泠回到住处时,心情已经渐渐平静。
  但她仍无法理解刺客的事。
  站在谢绎的角度,选在这个时候去刺杀谢琢,等同于自寻死路,他没那么傻,而广恩伯许登当然也一样,所以会是谁呢?此时支持谢绎的官员应该都已经开始打退堂鼓。
  她在圈椅上坐下,随手拿起一本养鱼的书。
  翻着翻着,脑中忽然闪过一个人影。
  许信!
  也只有许信这样已经被判斩刑,在牢里等死,丧心病狂的人才有可能如此不管不顾。
  只是,他真的能猜到是谢琢设计抓了他吗?
  他又是怎么在牢中发布施令的?
  孟清泠秀眉拧起,这看管大理寺牢房的狱卒也太不尽职了!
  她不知,那刺客,也就是雷源,是杀了其中一名狱卒,易容成他的摸样才混入牢房的,所以大理寺调查这桩案子时,经验丰富的堂官罗秉襄将这两桩案子联系了起来。
  “此前狱卒吴淳在家中被杀,仵作称在他指甲中发现血迹,但他身上并没有抓痕……如今这刺客脖颈上正好有伤,也正好是抓伤,卑职想请教下张大人的意见。”
  张大鹤是刑部尚书,他思索了一会道:“可能是同t一人所为,但也可能不是,不过你大理寺狱卒之死十分蹊跷啊!”
  “如果是同一人所为,那他的死就不蹊跷。”
  张大鹤一怔:“此话何意?”
  “张大人恐怕忘了,我大理寺牢房里正住着位曾经的‘世子爷’。”
  “许信?”张大鹤吃惊,“你的意思,刺客是许信的人?”
  “尚不能确定,不过我们一直在追捕许信的心腹雷源,他是参与杀害两位姑娘的帮凶,如果此人是雷源的话,那一切就都水落石出了。”
  张大鹤能做到尚书,自是圆滑老练的,他忽然压低声音:“如果真是许信,那我们得慎而又慎,切莫让消息扩散,一经确定,马上向圣上禀告!”
  若是许信,那肯定就涉及到广恩伯府,进而涉及到二皇子,他们绝不敢私自做主。
  罗秉襄明白。
  一旦有了怀疑的身份,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他们找到与雷源亲近的人,让这些人说出雷源身上的各个特点,再去对比刺客的尸首。
  他们很快得到了答案:此人正是雷源!
  两位官员没有一点耽搁,马上入宫。
  崇宁帝刚刚看了一个时辰的奏疏,有些疲累,正当要歇息时就听内侍禀告,说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求见。
  这么快就查到主谋,他很欣慰:“两位真是雷厉风行啊!”
  张大鹤垂首道:“圣上谬赞,不过臣等虽怀疑主谋是谁,却不便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