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情报王 第20节
作者:静静的海河      更新:2025-10-27 14:14      字数:2225
  陈舟指了指菜市场外面,“说是自己家种的,尝尝怎么样。”
  老张点点头,伸出另一只手:
  “再给我来一根。”
  “嗯,给。”
  老张虽说外表看是个糙人,但人还挺细致的。
  转过身去,用洗洁精洗干净自己的手,又用清水冲洗掉了黄瓜上的灰尘,仔细地撸去了表面的小刺。
  这才将刚刚那根黄瓜,递还给了陈舟。
  陈舟本来以为,张金生是怕一根黄瓜尝不出味儿,所以才要了两根的。
  没想到是帮自己也洗一根。
  两人就在旁边,一块品尝了起来。
  这位大妈所卖的黄瓜,味道确实不一样。
  咬开后,满口的香甜。
  汁水丰盈,口感清凉,夏天吃上一根实在得劲。
  老张吭吭造上两口,黄瓜就已经吃下去大半根儿。他将自己咬开的地方,向陈舟展示了一下。
  “你看,还有点空心。”
  陈舟看了看自己手上的黄瓜,确实有个三棱状的空心。
  紧挨着三棱状空心的,是晶莹饱满的果肉。
  张金生解释道:“天气热外加不打药,黄瓜自然长起来就是这样。”
  随后,他侧身给陈舟让了个位置:
  “帮我看会儿,我也去买点。”
  陈舟笑道:
  “没了,人自己家吃不完才拿来卖的,总共也没多少。”
  老张听完,感到非常惋惜。
  现代科技让黄瓜的外表能够四季保持长青,但它的芯,可能还是向往自然生长。
  两人闲聊几句,话题回到今天的生意。
  陈舟买了十二斤猪肉,较之最开始的时候,已经翻了一倍。
  老张感慨道:
  “你卖包子的生意越干越好了。”
  “还得是肉靠谱。”
  这话,张金生听着高兴。
  他想起来刚刚拿了陈舟的黄瓜,自己一边称猪肉,装猪肉,一边又给袋子里放进去一个条状物。
  陈舟见状,问道:“啥东西?”
  老张咧嘴一笑:“我给你根猪尾巴,回去炖着吃吧。你知道咋做不?就先焯下水,然后...”
  【卖猪肉的张老板向你分享,红烧猪尾巴的私房菜做法】
  ......还有意外收获。
  人情往来,有时候就是你来我往的。
  陈舟当然也记得,老张刚刚惦记着要去菜市场门口买黄瓜的事情。
  于是从他摊旁边的架子上,扽出来个袋子,抖了两下,把自己帆布兜里的黄瓜,又分他一半。
  “看你挺爱吃的,再给你拿点。”
  “客气了,老弟!”
  价值不一定对等,但情谊是一样的。
  ...
  海滨市当地就有个大型的物流仓库。
  所以这天晚上摆摊的时候,陈舟已经用上了自己的小冰箱。
  因此也能比前几天早出来一会儿,边包边卖。
  老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买包子的顾客们,第一次见到包子的原始内涵。
  对包子摊又多了几分信任。
  想想最开始业主群里还有对包子的质疑声,现在亲眼见到,所谓淋巴肉一说,真的是无稽之谈。
  同样的,人们也是第一次看到陈舟现场包包子。
  陈师傅手法精准而优雅。
  先是一勺馅料稳稳地落在面皮中心,随后手指翻飞,像穿花的蝴蝶一样轻拢慢捻,面皮最终被轻巧地收拢在一起,在顶部形成又密集又匀称的褶子。
  “呀!陈师傅手艺真好。”
  “还是第一回见到包包子,包得这么6的呢。”
  “我这双死手怎么感觉掰不开镊子?”
  “听说包子是皮薄馅大十八个褶,这上面有几个?一、二......真是十八个!这个也是诶。”
  陈舟笑道:“其实十八个只能算合格。”
  在人们的鼓励与赞美中,陈舟逐渐迷失了自我。
  包包子也是越来越卖力。
  18个褶的合格标准根本不够,非得捏足专业的24个才行。
  陈舟心想:顾客朋友们,你们这就是捧杀呀。
  第20章 肉包砸~刚出锅~现包哒~
  晚高峰来临,城市的喧嚣如同蒸锅里的水一样翻滚起来。陈舟的生意也迎来一天中最忙的时段。
  “老板,三个包子。看,钱付过去了。”
  “师傅还有小黄瓜没有?我自己夹了啊。”
  “海滨农商银行到账7点5元。”
  “醋免费的哈?”
  许多杂乱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将小吃车包围。
  摊主站在当中,从容应对。
  而在把蒸出来的两屉包子卖完,等待下一锅蒸熟的时候,陈舟手上也不停。继续把新的包子准备出来,放到一旁醒发。
  不知什么时候起,身边多了一个帮忙撑袋子的身影,多了一道回答顾客问题的声音。
  配合太过默契,以至于陈舟直到闲下来,才发现老婆在自己身边。
  “今天怎么出来这么早?”
  林艺凡回道:“你还说呢,下班回来的时候,你这包子摊排队排得可长了。”
  “忙得我都没注意到你...”
  陈舟和老婆说着话,忽然感觉身边少了点什么:
  “桃桃呢?!”
  林女士淡定地指了指不远处的保安亭,“在里面吹空调呢。”
  陈舟望过去,果真看到了自己的女儿。
  小丫头倒会找地方。
  看那摇头晃脑的两个小辫子,似乎跟保安小刘玩的还挺开心。
  陈舟对老婆说道:
  “把桃桃叫过来吧,咱准备收摊了。”
  “嗯。”
  陈舟今天收获不错,合理规划摆摊安排后,营业额突破700大关。好评积分也攒了将近100。
  眼下,笼屉里还有几个包子没卖出去。
  他也不打算继续等了。
  正好可以把招牌弄一弄。
  考虑到【食客动态】中提到的余大爷是位老人家,可能眼神不好,陈舟换了个大号的招牌。
  这时候重新写字上去,同样是隔着五十米都能看到的大字体。
  至于下午到货小喇叭,他也充好电,准备现场来上两句。
  陈舟按下录音按钮,组织了一下措辞:
  “肉包子,刚出锅的肉包子,手工鲜肉包。”
  但试了几次,陈舟都不太满意。
  叫买也是门学问......这跟平常说话,朗读文字都不一样。中间的度,还挺难把握。
  这时候,林女士领着女儿过来了。
  陈桃桃看见陈舟手上的小喇叭,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