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第41节
作者:
山早早 更新:2025-10-27 16:02 字数:5004
眼下天儿渐热,大家都不乐意吃热粥,得粥提前熬好了凉着,不过天热忌贪凉,也不用太凉,喝一口温凉的粥就足够舒坦了。
林姝不想吃面饼也不想吃摊饼,她想吃包子,各种各样馅儿的包子!
不过这几日吃的面食太多,是该节俭几日了。而且明日她和周野去赶集,阿娘肯定又要做许多面饼叫他们带着充干粮。
“阿娘,简单些做几张摊饼罢,阿娘攒的蛋叫我吃完了,今日的摊饼便不放蛋了,做成一张张的,摊的小一些,薄一些。鸡枞菌我不是留了一些么,一会儿我便做一道鸡枞酱,薄摊饼就着这鸡枞菌吃,也香得很呢。”
“唉,好咧。”何桂香得了话便去淘米熬粥了,正好就用这竹管子引过来的山泉水,果真方便得很。
林姝也是说干就干,撩起袖子就开始处理早上留的那一半鸡枞菌。
鸡枞菌已经被周野撕成了条状,撕了大半盆子,林姝凑到何桂香身旁,去那竹管子下接了一瓢水,往砧板上一撒,流水带走砧板上没洗干净的碎屑,林姝再用菜刀两边一刮,砧板登时干干净净的。
然后林姝抓一把鸡枞菌放砧板上,右手手执菜刀,开始切丁。
林小蒲也没闲着,接着自己先前的活儿继续搓麻线,然后时不时往木盆里瞅一眼,看那观音豆腐凝固得如何了。
眼见各有各忙碌的,周野本想问林姝那竹床怎么做,迟疑了片刻又作罢,提着自己那把用惯了的斧子,去柴垛那头劈柴了。
劈开的木柴落在地上,哐当哐当,一声接着一声,周野的动作干净又利落,何桂香淘米的声音和林姝切菌子的声音都被他盖了过去。
何桂香抬头冲他看去一眼,摇摇头,“阿野这人是真闲不住。”
林姝笑她,“阿娘自个儿也是闲不住的,说他作甚?”
“阿姝仔细着刀下,切菜的时候莫要分神。”何桂香提醒,心里纳罕闺女的刀工竟很是不错。
“阿娘放心,我仔细着呢。”
没过多久,林小蒲的观音豆腐做好了,她忙冲几人喊道:“好了好了,我这观音豆腐好了!都停停歇歇,咱吃完这道小食再继续忙活!”
林小蒲已经完美掌握了所有的步骤,用竹签划开那一整块的观音豆腐,然后再拌上作料,盛起两大盘子。
一盘子她们娘三儿分着吃,另一盘给阿爹送去,剩下的那大半盆子则全都是阿野哥哥的。
周野干了许久活儿,早便腹中饥饿,只是今日早食吃得比以往饱,所以不像从前那般难捱。
干活的空档吃点儿冰冰凉凉的小食最美不过,几人都停了手里的活计,围坐桌边,或拿勺子或用筷子吃了起来,林姝更简单,直接用根细竹签戳着吃。
“你们再拨一些过去。”周野说罢就要往三人的那盘子里再舀几勺子过去。
林姝伸手挡了挡,笑道:“够了,当谁都有你这样的饕餮胃呢,小食而已,吃几块爽爽嘴便够了。”
周野这才作罢,自个儿不客气地揽着那大半盆子的观音豆腐,前几口几乎是囫囵吞下去,吃到后头才慢了动作,一道小食吃得他心满意足。
从前日日挨饿,日复一日地地里劳作,日子没个盼头,他这辈子仿佛一眼就能望到头,可这几日,他竟也觉出几分滋味儿了。
饭菜不只是用来填饱肚子的,还能做出各种花样,烹饪出各种味道。他也不是只能下地干活,或是干些砍柴挑水的杂活。屋后鱼池子是他挖的,山泉水是他引的,还有林姝口中的竹桌子竹凳子,他觉着自己应当也能做出来。
只要林姝想,他还能做满足她更多的要求。
这让林姝欢喜,也让他有一种满足感。
吃完观音豆腐,周野自觉收了碗筷,连同自己用的那大木盆一起去院坝里冲洗干净。
等林姝将林大山的那一份观音豆腐和剩的那一根胡瓜放进篮子里备好,周野径直走来,从她手中接过,“家里的田离得远,我去送。”
林姝张嘴,话还没来得及说,周野便支着他那两条大长腿走了。
林小蒲望着周野提菜篮的背影,笑嘿嘿地在身后喊了句:“阿野哥哥,那就辛苦你了哈,我帮你盯着阿姐,叫她多歇歇,保准不累着她!”
第56章 青花椒(一更)
周野没回身,也不知有没有听清林小蒲这话。
林姝偷偷瞪了林小蒲一眼,低声道:“你个鬼灵精,可少说些罢。”
今日的阿娘和阿妹,一个做了媒婆,叫她相看周野,一个做了红娘,给她和周野牵线。如此想来,周野这个憨子真真是好福气!
林小蒲观察她的神情,见她并非不悦,更像是羞恼,这才笑嘿嘿道:“阿姐放心,阿野哥哥没有我聪明,听不懂这话中关窍。”
不过若是阿姐不喜欢她说这些,她日后便不说了。她跟阿姐私底下偷偷说,嘻嘻。
林姝听了她这话,当即反驳道:“你阿野哥哥只是嘴拙,不是心拙,他这人心清眼明,聪明着呢。”
想起什么,她指尖有一搭没一搭地戳着下巴,眼睛微一弯,“不,我发现他也并非嘴拙,他若是想,好话也不是说不出来。”
言罢,林姝哼着小调儿继续去灶台边忙活了。
这鸡枞菌除了做鸡枞汤好喝,熬鸡枞油也是一绝,因为鸡枞菌不光有蛋白质,还有脂肪,用菜籽油反复慢煎的话,煎出来的鸡枞油口感酥脆,比肉都要香!
可惜家里菜籽油只剩个底儿了,用猪油倒是可以,家里也还有不少,林姝却不敢再大手大脚。
大晏朝的榨油技术已算十分成熟,芝麻油、菜籽油是最常见的,前者贵族吃得多,后者价格相对低廉些,平民百姓吃得多。
但如甜水村这样贫穷的乡野山村,便是连这菜籽油也吃不起,因为一斤菜籽油就要四五十文钱!得是米价的四倍有余。
收成不好的年岁,百姓们哪里还舍得打油,吃的都是水煮菜。收成好一些的年岁,百姓才会打油吃,但回回打的油也不多,极为节俭。
林姝来的时候,家里上个集市打的菜籽油便不剩多少了,好在何桂香攒了点儿猪油,这才叫菜里能有些油水,后头周野又猎了头野猪回来,分猪肉的时候特意留了猪腹内脏周围的那一张猪板油。
这猪板油是猪肚子里的肥油,很大一张,一层薄膜包裹着,用这猪板油熬炼出来的猪油比肥肉熬炼出来的质地更细腻,颜色更白洁。
因着本身就是一大张肥油,出油比普通肥肉更多。一斤的猪板油就能熬出差不多七两油!
而且猪板油很好储存,不一定要熬成油存放,只这般裹着薄膜存着就行,能放好久。
周野割下来的这一大张猪板油,何桂香切成了一板一板的,上回只取了两板炼成质地细腻色白的猪油膏,熬了一大碗,剩下的全都用桐子叶一个个包起来扎好,挂在了那房梁上,等后头要吃的时候再取。
但林姝嘴馋,做菜放油没有特意省着来,何桂香熬的那一大碗猪油,叫她一道菜挖个一两勺,还没几日,这猪油便去了一小半。剩下这些还是省着些吃罢。
这鸡枞油费油,林姝是不打算做了,但她可以做鸡枞酱。
鸡枞酱用的油要少一些,嗯,稍少一些。
她也只打算做个一小碗尝尝鲜儿。
“可惜家里没花椒。”林姝遗憾地叹了一声。
按理说,这辣椒没有,花椒总该有的,但她从未见阿娘用过花椒,后山上她也没有见过花椒树,都说西南百姓酷爱麻辣,辣椒没有,只能用别的代替,但这麻味儿怎么离得了花椒?
甭管是炖煮还是爆炒提鲜,有了这花椒,味道都能更上一个台阶。
像她正做的这鸡枞酱,若是有花椒,用油这么炸一下,那油里多了一股子麻味儿,香得很。
何桂香听到她的话,愣了一下道:“花椒?花椒咱家有,只是不多。”
林姝惊诧道:“啥?咱家有花椒?!既然有花椒,怎的从不见阿娘炒菜的时候放?”
何桂香这才解释道:“咱井溪镇这一带产的是青花椒,麻味儿冲鼻,你阿婆,还有你阿爹兄弟三儿都吃不惯那味儿,家里一应菜,不管是荤的还是素的都不放花椒,我们也都跟着不吃。”
林姝心道难怪,就像后世,那些提起来就觉得很能吃辣的几个省,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吃辣,阿婆和阿爹他们估计就是这种个例。
但想到自己居然白白错过了好几顿能放花椒的美味,林姝娇嗔道:“阿娘,家里既然有青花椒,你怎的不早同我说呀?像咱这些一起吃的菜便罢了,顾着阿爹,咱不放花椒。但那凉菜却是能分开拌作料的,阿爹不吃,咱给他单独拌一份不放花椒的不就成了?”
“别的不说,就说咱这刚刚吃完的观音豆腐,调味的时候放一些进去,又要好吃几分。青花椒最适合凉拌和快炒了,用来提鲜极好,我就爱这一口麻的!”
何桂香哭笑不得,“不是阿娘瞒着不说,实在是阿娘一时没想起来,这么多年下来,顿顿做菜都是只吃放点油盐,哪里想得起来这个哟。屋里存着的青花椒也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除味儿防鼠蚁的,那些已然不能吃了,你若这会儿就要,阿娘去寻邻里讨要一些。”
林姝脸皮可不薄,当即便顺着这话道:“阿娘,要得要得!”
随即心思一转,问:“阿娘,是不是咱甜水村家家户户都有这青花椒?”
何桂香回道:“差不多罢,咱村里好些人就好这一口,村里有几户人家还挖了野花椒栽种到菜畦,这样日日都能吃到鲜嫩的青花椒。”
“从哪儿挖来的,我怎的没在后山看到?”林姝眼睛噌地一亮,不需说出来,旁人也能瞧出她打的什么主意。
何桂香笑,“你阿婆还在世的时候,后山原本有几株挺大的青花椒树,被村里贪这一口的挖走了,结果移栽的花椒树根本没种活,里正知道后好一阵数落。”
林姝听了也觉得可惜,“人挪活树挪死,移栽树木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这越大的越不好栽活,还不如移栽小株的。再不济,从种子开始种,花个三五年也就长成了。这野生青花椒树长在后山时,人人都能去摘一把,可这一挖走,想摘都没得摘了。”
“可不是么,但有的人不这么想,只顾自己捡便宜。他们会想着万一那花椒树能移栽活呢,自个儿就能省了那三五年。”
何桂香说话间已将自己拾掇了一番,鬓前散乱的发丝捋了捋,衣领子和袖口也重新整
了整,收拾妥帖,这便要出门去帮闺女讨要花椒了。
林姝目光掠过林小蒲,忽地想起什么,对她道:“阿娘,就去李婶子家借罢,我看李婶儿那性子就是个爱吃麻味辣味的,家里肯定攒着不少花椒。今儿阿野刚去一趟借了个破洞大瓮,一回生二回熟,咱再去一趟,两家人就更熟了。花椒我这边不急着用,阿娘慢着些借不打紧。”
何桂香哟地一声,“还真叫阿姝猜对了,你李婶子家的屋旁就栽了一棵花椒树,栽了得有六七年了!不过咱甜水村不大,哪家哪户不算熟?路上见面都是要打招呼的,端看平时哪家跟哪家来往多一些。”
“咱家小蒲跟她家王银根一般岁数,两家最初来往挺多的,只是他家那小子皮实,小蒲到了外头却是个腼腆的,我怕小蒲受欺负,这才去得少了。”
“但你李婶子这人没话说,咱刚分家时,家里头不容易,最拮据的一段日子,我问村里沾亲带故的几家借钱,你阿爹踏实肯干,愿意借钱的倒是不少,但也只能借来些零零碎碎的铜板,反倒是你李婶儿大方,足足借了我半吊子钱!”
说着,何桂香轻叹道:“其实王银根那孩子也不坏,就是性子顽皮,同人打闹时手上没个轻重,嘴巴也欠。”
一旁的林小蒲哼了一声,却没说什么。
林姝思忖了片刻,点头附和道:“小孩子心眼真坏的没几个,怕是李婶儿平时太凶悍泼辣,耳濡目染下,叫这孩子也学了几分去。不过听阿娘这话,这李婶子的确仗义。”
在别人困难时愿意伸出援手的,这人绝对值得结交,至于她家那熊孩子,小问题,她这儿一堆的法子,专治这种熊孩子。
“小蒲,你同阿娘一起去李婶子家,借两把刚摘的鲜青花椒。”
林小蒲“啊?”的一声,“阿姐,我也去?”
“阿娘一个人多无聊,你陪她一起,我这边忙着呢,腾不出功夫。”
林小蒲心想也是,去就去呗,虽然她讨厌王银根那张嘴,但当着李婶儿的面他才不敢说那些难听话。
等两人走了,林姝这边继续忙活着。
粥是用小炉子熬着的,大灶上铁锅正好空出来,林姝从小炉子里取了火种过来,先往大灶里塞一把容易点燃的干草,接着慢慢加细木柴,再是粗木柴。
等到火升起来,铁锅被加热,再将油罐里那仅剩一点儿底的菜籽油全部倒了个干净,菜籽油里再挖两勺莹白细腻的猪油进去。
火候要控制好,油温不能太大,只用约莫三四成热的低温油,油面微动还没有青烟的时候就将鸡枞丁下锅。小火慢煎,就这般熬上半个时辰,将鸡枞里头的水分充分炸干。
林姝不停地用木铲子翻搅鸡枞丁,她放的油不多,鸡枞丁估摸着一点点倒,等锅里的油堪堪没过倒进去的这些鸡枞丁,便不再往里头放了。
正因油不多,需得她不停搅拌,才能防止鸡枞丁粘锅。若是粘锅了,做出来的鸡枞菌口感便不美了。
林姝在灶边忙活没一会儿,已是热出了一头汗,用袖子擦了好几回。
这入冬后灶边忙活是件美事,可以顺便烤烤火,但到了这夏日,灶边热气腾腾,实在难熬。
听到外头有响动,林姝抬头望去,正瞧见周野提了送完小食的空篮子往院坝里走。
她忙吆喝一声:“阿野,你回来得正巧,帮我去堂屋取把蒲扇来,我这儿走不开——”
周野径直走近,将空菜篮搁置一边,打开灶边竹管子的布塞子,将双手细致地搓洗干净又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