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作者:寻光小筑      更新:2025-10-31 18:13      字数:3263
  文薰娓娓道来,“我在跟报社社长商谈文章发表时,谈到了签合同的事。”
  他立马警觉,“拿本名签?”
  文薰便明白他是明白的了,“社长建议最好不要。”
  莫霞章点了点头,对那位传闻中的社长有了些许好感和放心,“正是这么个道理。端看钟小姐的遭遇就能明白了,我们这样的人要是想跟哪家杂志、报社签文件,为了自身安全,一律都得用假名。”
  “我就知道你有经验。”有经验便好做事。文薰缓缓提出自己的需求,“我想拜托你去找人帮我雕一方印章——不,要两方。一方刻我的小字,一个刻现在用的这个笔名。”
  届时再签什么文件,只需要用印章便好。
  霞章一眼看穿她的心思,“托了我做中间人,你的秘密不就泄露了?”
  文薰偏过头,并不承认,只是把选择的权力交给他。
  霞章只是略微思忖,不消片刻给出回应:“我还是只为你做引荐吧,金陵城里确实有几个技艺不错的玉雕师傅。找个时间,把他们约上门相看,以后姐姐再想做别的章子,就可以自己去找人了。”
  他又来了兴趣,“你怎么今日才告诉我你有字?”
  文薰特意拿乔,“想来,除了你家是有名有字,别人都该是没有的。”
  霞章难得见她作怪,并不依着她来,还反将了她一军:“你不想说,我不问便是。总归待雕玉那一日,你还是要告诉我的。”
  噎得文薰语塞,“你……”
  不待她真正发气,本就不是想要欺负她的霞章立马软下声音道:“是我说了违心的话,夫人的字为何,不如顺势告诉我?”
  现在又轮到文薰将军,“你不是不打算知道吗?”
  霞章连声道:“是我错了,夫人便饶了小可一回吧。”
  他如此低声下气,不由得又令文薰想起昨夜。她羞得低下头,轻声道:“《楚辞九章》中有一句: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他脱口而出,“以文昭时……”又细细品味,“真是极好的名字。”
  文薰本想问及他的字,却被他兴致勃勃地岔开了话题,“欸,你去玉材市场逛过没有?”
  文薰摇头,有了些许兴味,“倒是不曾去过。”
  霞章便提议道:“那过两天,咱们挑个凉快的早上出门,我带你去转转,顺便你也去现场挑挑有没有喜欢的料子。”
  “好啊。”
  如此一来,便把关于“字”的讨论给忘了。
  回到家里,同样要先去拜见父母亲,在那处自然少不了二太太和姑母的身影。
  莫太太的眼神在看过儿子后,放到了站在文薰身边的敬贤身上。
  文薰便顺势禀告道:“母亲,我舅家的敬贤妹子放了暑假,无从娱乐,这回便跟我过来了,想在家里住上几天。”
  敬贤也乖觉,立马甜甜地喊人:“见过莫伯伯,莫伯娘,二伯娘,还有这位伯娘。”
  既然是亲戚,莫太太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前几天在婚礼上见你这位表妹就觉得她合眼缘,如今正好了。”她对敬贤道:“我们家里也有个女孩,比你的年纪稍大一些,是霞章的表妹,叫妙致,不知你注意过没有。你们要是投缘,这几天便在一起玩。”
  敬贤赶紧答应,“好,我最喜欢跟姐姐玩了。”
  等她们说完,莫老爷又问莫霞章。
  “你泰山泰水可好?”
  莫霞章简略地答:“都好。”
  莫老爷听他不愿意和自己说话,便对文薰说:“我知道,大约是家里有客,你们才匆忙回来。下次放假,可以在娘家多住几天。省得你爹爹妈妈老想你,闹得在背地里骂我。”
  他说得诙谐,文薰也就笑了起来,“是,都听父亲的。”
  这个儿媳,可以说娶的是很和莫老爷的心意了。
  莫老爷满意地点了点头,似乎是找回了些许安慰,才又对儿子道:“回去休整一下吧,钟家人再过一个小时也就到了。你大哥大嫂今日出门应酬,并不在家。听琼玉说文薰和钟小姐又是朋友,你们这回便是主角了。你得拿出主人家的样子来,有风度地招待。”
  “知道了。”莫霞章低头,行了一礼,又对母亲行了一礼,然后拉着妻子,带着妻妹离开。
  年轻人们一走,姑妈就忍不住开口,“我就说会娶了媳妇忘了娘吧?只以为是老二,没想到老三先这样。哪有新媳妇归宁当天不回来,还多住一晚的道理?”
  此话一出,莫太太立马沉下脸色,二太太也不怎么乐意地瞥了她一眼。
  莫老爷重新把手里的烟斗点燃,表情中带了些许威慑,“胡言乱语地说些什么?霞章的事,还轮不到你来管。”
  姑母语塞,又一次喊冤,“大哥,我是好心啊。”
  “好心?你也不怕叫霞章听到你这些话,直接呛你个没脸。”莫老爷抽了一口烟,施施然
  又道:“都是娶了媳妇的人了,还不知道轻重。你有那份琢磨人的心思,先把锦姝管教好才是正理……”
  说罢,似是想到这个妹子本来就不靠谱,又改口道:“算了,锦姝你也别管了。她的浅薄和搬弄口舌,指不定都是跟你学的,总归是我疏忽。你待会儿跟我去书房,我给你一些书,你拿回去好好研读,力求修身养性。这么大的年纪了,不要再让我提醒父母对你的教养,也别让小辈们看笑话,说你不知尊重!”
  姑太太咬了咬牙,知道这肯定是园子里哪个小的告自己的状了,心里不由得埋怨起来。
  作为莫家的姻亲,钟二老爷要和钟宝瑶登门,莫家自然需礼待。而钟家此次上门,亦是为了感谢。两方讲礼之下,自然是人人舒心。
  这同时也是朗文薰第一次看到莫霞章待客。他在外头似乎对谁都是淡淡的,与在父母跟前时的态度一样,礼貌又疏离。钟二老爷贺他新婚,他只是短暂地微笑;钟二老爷又说为了女儿的事感谢,他转头道明这是父母的荫蔽,跟他没有关系。
  后来宝瑶亲自道谢,他虽然眼中多了些许神采,可说话也极其古板,带着先生气,像个老学究。
  总而言之,不论是姿态还是措辞,都见外得很。
  钟二老爷却不奇怪,反而笑了起来,显然是熟悉他的作风。
  或许在一些人眼里,这样的莫霞章正是清正的代表。
  嘴上的客气热闹完,二老爷跟莫老爷又有别的家常要谈。莫夫人便做主把莫霞章留下,再让文薰领着钟小姐去园子里玩。
  这下可正好如意了。
  才一出门,钟宝瑶就紧紧地握住了文薰的手,“没能来参加你的婚礼,是我不好……”
  “哪能怪你?”文薰打量着她,一眼看出,“你比上次相见瘦了许多,是不是吃了很多苦?”她话语不停,体贴地细问:“你还能吃得下饭,睡得着觉吗?睡觉有没有做噩梦?你还怕不怕?”
  “不怕!”钟宝瑶被她哄得脸红,心里升起英雄气,大声地道:“就算是再叫我选一回,我也会这么做的!”
  文薰为她的志气感动,好心叮嘱,“咱们吸取经验教训,下次做事谨慎些便好了。兵法有云:谋定,而后动。做事情前走一步,看三步,这才是上上选。”
  钟宝瑶听得她温声细语,只觉得莫霞章是走了大运才取到了这么好的媳妇儿。
  干站着不是个法子,文薰起了心,邀请宝瑶去他们住的院子里玩。那里有巧珍,有敬贤,岂不是比两个人要热闹?
  路上,她们也在说话。
  “你是自愿结婚的吗?”
  “自然了。”
  “那莫三公子对你还好?”
  “挺好的。”
  钟宝瑶挤眉弄眼,还拿肩膀撞她,“怎么个好法,也像是刚才那样冷冰冰的?”
  文薰无奈,“宝瑶,你还是个年轻姑娘,又没恋爱,我不好跟你说这种私房话的。”
  宝瑶大喊:“封建!落后!古板!”
  末了又给予认可,“不过他也是个有骨气的,长得又好看,配你。”
  她咕咕叨叨,有些自得其乐的意思,“回想那一次在火车上,你们是第一次见面吧,你可是对他一件钟情了?”
  “宝瑶。”文薰实在不愿意当着未婚姑娘说这些心事,嗔怪地横了她一眼。
  钟宝瑶意识到她的态度,立马讨饶,“对不起,是我不知分寸,刨根问底,系职业病犯了。”
  不知道是否错觉,文薰刚才那样,竟比家里的姐姐还有气势。
  不说情感,就说人品好了。
  “他着实配你。我父亲说,莫三公子不愿做官,也不爱浮名,无论对谁都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不假辞色。我父亲还说你们的婚礼上各界人士齐聚,莫霞章却愿意带着你去一一敬酒,没有闹事,好是稀奇。”
  文薰道:“结了婚,就是大人了,自然要妥帖些。”
  “我看报纸上有人讨论他是被逼着结婚,哼,可见这世上多的是未知全貌便大肆评价之人。”宝瑶又有一叹:“说来,他还是好运,能和这么好的密斯朗琴瑟和鸣。你不知道,我爸爸最近也染上了劝人结婚的症状,到处张罗着想为我找一门亲事呢。他们或许是从我们朗姐夫身上得到了灵感,以为人真的结了婚,就能被约束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