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作者:
寻光小筑 更新:2025-10-31 18:13 字数:3150
“辛苦你照顾少爷了,”文薰先对他的辛劳予以肯定,然后道:“你再帮我向两位先生回句话,就说我很感谢陆先生和郭先生,日后若得空闲,定和外子同去。”
兴万应了,又问少奶奶有没有话要带给少爷的。
文薰想了想,没好气道:“你让他回来时,买一份今天的《金陵日报》便是了。”
兴万不疑有他,点了头离开了。
中午要去和父母吃饭。莫家没有让媳妇伺候用饭的规矩,去了这么几次,文薰感觉还好。霞章让人带回来的菜就在桌上摆着,除了给文薰点的那两盘,还有兴万没有提到的另外三道菜是为了父母亲添的。
这便是莫公子为了家庭和谐做出的努力了。
因着他的心意到位,莫太太还特意给文薰夹菜,没有丝毫芥蒂,只有心疼。
“想你在欧洲待了四年,也是可怜。国外或许什么都好,可就[吃]这回事,我是不能认同他们第一的。”
文薰想到莫太太曾去日本留学的事,搭了一句,“欧洲少烹饪,想是日本美食会好些?”
她舅母也在日本留过学,文薰自小便听过日本的情况,不会不清楚。如今多说这一句,乃是她有意和婆母亲近。
果不其然,莫太太笑道:“日本食生冷,我不太喜欢,当年也是受了苦的。”
文薰便笑着也给她夹了一筷子菜。
莫老爷捧着小碗,看着婆媳和谐的场景,也起了谈性,停筷道:“国外不论吃什么,到了咱们中国,都得做出改变才能符合咱们中国胃。总统夫人倡导新生活运动,讲究健康饮食,餐配营养,合理适度。如今金陵时兴文人菜。城中有很多好吃、会吃的老饕,诸如伏建高先生、年经艺先生,还有今日请霞儿吃饭的郭滔郭照水先生,都是美食界的热情人士,已然将此道琢磨成了一派新艺术。你是知道这群先生们的,喜欢吃,吃高兴了便去写,若不满足再画下来。”
他举出一个例子,“照水先生有一幅画作叫《南乡小肆》,画的是食肆里食客们用餐时的百态,去年拿去售卖,卖出了10万大洋的天
价。还有年先生写的《淮安食集》,也是畅销至今。”
文薰见书心起,“那本书家里有吗?”
莫老爷最喜欢年轻人同他讨书,“在我那里,等下午叫人拿给你。”
“谢谢父亲。”
莫老爷自然听说过文薰爱书,“我那里有许多藏书,霞儿都已经看过,不知道你读过多少。过两天我拟张书目单子给你,往后你有哪本想借去看的,直接派人过来拿就是了。”
“多谢父亲。”
能够得到良好的情绪反馈,莫老爷更加愿意多说:“霞儿也爱吃。只是他肠胃弱,不能经常吃油的,腻的。他在北边上学读书时,想念家乡,便在以前原有的基础上,自创了新的[豆腐十吃],发表在杂志上。那篇文章很受欢迎,方法也被取用得利。金陵城里有些馆子给面子,还用了他发布的那张菜谱,做了招牌菜。”
文薰听出莫老爷话语中是极自豪的,捧场道:“真是第一次听说,我只以为他喜欢吃豫菜。”
“是那道鲤鱼焙面?”
“是。”
“豫菜中,他还喜欢吃炸八块,不过我和你母亲不让他多吃。鲤鱼焙面要延津做法才正宗,我们家的大师傅也是学了许久,才能令他满意。”莫老爷说完又叹,“这孩子,生下来就是为了折腾人的。”
说是如此,语气却并不抱怨。
莫太太这时也说:“尘烟中的美食固然是好,世外的餐饮未尝不可。下周我刚好要去城外的汉觉寺里还愿,文薰,届时你和我一起同去。妈妈带你去那里吃清淡的素斋,正好消暑。”
文薰刚要答应,莫老爷开口道:“她是个年轻媳妇,带她去那种冷清地方做什么?”
莫太太说:“只是修身养性,又不是说是要常去,不会淡了她的性情。”
文薰回头,观察着老爷的表情,见他思索半天后,说出来一句:“当心霞儿不愿意。”
莫太太想了想,直接一锤定音,“寺庙里风景好,让霞儿也跟着一起去,就当是乘凉。”
她扶上文薰放在桌上的手说:“文薰,等我定下具体日子,你去跟霞儿说。”
莫老爷一笑,终于知道她打的是什么算盘,“你是终于挑着能给你传话的人了。”
莫太太也笑了起来,“这便是儿媳妇进门后的又一大好处了。”
文薰看着两位和蔼的长辈,也禁不住跟着笑了。
吃完饭,回去时,莫太太还拉着文薰的手叮嘱:“你文静,这很好,可我们家也不是拘着媳妇不让出去的家庭。下回霞儿出去见人,你跟着去就是了。多认识些朋友,对你日后起稿是有好处的。”
“知道了。”
“不要和我们生疏,也不要过分拘束,我和你父亲都很喜欢你。要是连你都不向着我们,我和你父亲,未来的生活该怎么过呢?”
文薰眨了眨眼,心里对于莫府规矩的戒备这时候才淡了一些。
忙了一上午教学计划,又吃饱了饭,回来的路上太阳一晒,身上反而乏得紧。文薰回到院子里,左不见莫霞章,右不见巧珍,身边没个说话的人,便想着,也学着人家去睡个午觉罢了。
中午里,园子静,只能听见些鸟叫声和知了声。她躺在摇椅上,几乎是刚睡着,迷迷糊糊地听到屋子外有人喊。
“少奶奶。”
“少奶奶在午睡呢。”
耳边的窃窃私语反而被放大,文薰听见有谁在跟王妈说话,强撑着眼睛起身,走到门口一看,发现竟是熟人,“应贵。”
应贵站在廊下的阴凉处躬着身子,一抬头,瞧见她脸上被压出来的红印子,赶紧点头哈腰,“哟,您刚才睡着了?是我打扰您了。”
“说了在休息。”王妈甩了甩手里的绣线,嘟囔着进了旁边的屋子。
文薰望了她一眼,一手扶着门,一手揉了揉被中途喊醒引得发疼的额头,仍是好言好语地问:“有什么事吗?”
应贵道:“是这样,前头有人送来了一样礼物,您看摆在哪里方便。”
“送的什么?”
“说是一台咖啡机。”
“这等时兴货,谁送的?”
“是总理府的二公子炳诚少爷。”
“他是霞章的朋友?”
“是少爷的冤家对头。”
“啊?”文薰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被这消息一激,整个人都精神了。
应贵脸上的笑意不减,简单说明道:“他是少爷去北方读书时认识的。这么些年了,二人一直打打闹闹。”
“少爷喝咖啡吗?”
“在北方的时候喝,回来后太太管着,说这东西伤神,不许他喝。”
文薰不太能从他的话里确定,“那少爷和裴二公子的关系是好,还是不好?”
应贵道:“说好的话,见了面也能聊上几句;说不好的话,少爷对他开口便是没好话的。”
文薰便大致能确定了,能让莫霞章见了面便情绪激动的,想来不是什么好人。
她如今对莫三公子有这个自信。
“他似乎也没来参加婚礼,是家里没请?”
应贵的消息准备十分充足,问他什么都能得到答案,“他也是这两天才从北边回来。”
文薰便考虑到了外界原因,“那他这回给我们送礼是……”
“新婚礼物。已经禀明了老爷,老爷让收的。”说完这句,应贵又补充:“不过老爷也不能完全做少爷的主,所以我还是决定来问问少奶奶。少奶奶,收还是不收,您给个准话。”
文薰皱着眉,觉得这事儿可真烫手。
偏偏应贵还在催促,“少奶奶,我想,您应该是能做少爷的主的。”
文薰不太乐意他这么说:“这话从何而来?”
她是能做主,可她也不愿意逼着莫霞章做他不愿意的事。
她思虑半晌,做出判断,“你先不要拿进来,就在外头放着吧。”
她估计着以莫霞章的脾气,是绝对不会收的。
“欸。”应贵鞠了一躬,起身时,还大声嚷了一句:“少奶奶说不收——”
像是生怕别人听不见一样。
文薰看着他离开,摇了摇头,心里对应贵留了个“怕担责任”的印象。
莫霞章大约是下午两点左右回的家,应该是刚散了饭局,便回来了。他手里抱着一些书,也不许兴万碰,跨过家里的大门槛时,面上十分高兴。
只不过很快,在一道门口等着的应贵便迎了上来,几句话便把咖啡机的事说了。
莫霞章还没听完,便抬手阻止他,“送回去。”
应贵又是那番说辞,“可老爷答应了。”
莫霞章眉头都没皱一下,“若是老爷问起,你照实回话,说是我让丢出去的。”
应贵又说:“可少奶奶答应了。”
莫霞章回头瞪他,已是有些不满:“不过一件事,你到底要问几个人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