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作者:
寻光小筑 更新:2025-10-31 18:13 字数:3151
文薰点头向他打招呼,“罗主任。”
“欸,”罗友群伸手一栏,“不用这么客气。”
文薰笑了笑,她觉得不论交情,既然现在归了人家管,她基于身份喊一声“主任”以表尊重是应该的。
罗友群脸上挂着的是无法抑制的笑:“我听说了您今天给二年级上的那节课,您可是将蒲昌京辩的无话可说。”
文薰重申:“我事先说明,我可不是为了辩赢他,才说了那些话。”
“不不不,这个当然不是重点,我是说,大家都在传您说的那些话,说的简直太好了。您不知道呢,现在还有学生主张要把您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写到校刊里去。”
“这……”
她分明只是说了一直想说的话呀。
罗友群道:“不用不好意思,莫砚青可不是这么不好意思的人,他做了什么好事,巴不得宣扬得全天下都知道。”
文薰忍不住帮他辩解,“他又不是爱名。”
罗友群连忙改口,“是是是,他只是为了宣扬自己的精神。”
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没有坏心,他又说起来一道往事。
“你知道莫砚青曾经跟我说过他的座右铭?”
“是什么?”
“是一段契科夫的话。叫:受到痛苦,我就用喊叫和泪水来回答;遇到卑鄙,我就愤慨。看见肮脏,我就憎恶。依我看来,说实在的,只有这才叫做生活。”
这话听在文薰耳里,亦是充满哲理,“是的,这才叫生活。”
罗友群喟叹一声,颇具感慨,“是啊,咱们年轻人,就要敢想敢说敢做,不然等哪天死了,只剩下腐躯枯骨,再想说话就真活见鬼了。”
文薰被逗得笑了一声。
她整理着心情,实话实说:“能够收获学生们的厚爱,我很高兴。我之前并没有与教育类相关的工作经验,一朝受到罗主任邀请,得金陵大学看重,已经是受宠若惊了。如今身处老师的岗位,又能被学生们认可,这之于我来说,已经是一种大成功了。”
这番话,听得罗友群浑身舒畅。
你得承认,朗文薰讲话,可比听她那个炮仗般的丈夫讲话耐听多了。
文薰说完铺垫的话,才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过,我也从心底里认为,学生们需要对自己的国家更坚定一些。现今上下国民,心中缺少的便是那一分被打散了的自信。咱们作为教育专员,是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的。若是连我们都不去努力做点什么,国民的思想日后更加难救。”
罗友群听得连连点头,“咱们可以宣扬国外的优秀与先进,但是不能一味地夸赞,而是应该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问题。也无须比较,因为中国的落后,绝不是永远。”
“正是如此。”文薰听完他说的话,也高兴起来。
她不是涉世不深的天真性格,知道自己要行理论,肯定需要学校同意。霞章之前虽然说过大学教授之言论不受大学管辖,可她也担心这套规矩在金陵大学行不通。毕竟跟其他大学比起来,“金陵”本就占了地理之位,怕是连校长都会受到多种制衡。
如今听到教育处处长的观点,她才算是放下心。
“教育”之道本就包含思想的传播。她可不是为了单纯的传授书本知识,才来做老师的。
金陵大学的英语课业如罗友群所言抓得极重,等到周二那天郭滔先生回来,文薰又抽出课余时间跟他谈话,得到了原来江南地区的大学会统一英语授课目标的信息。
“每年的暑假我们这群老师们都会凑
到一起开会。会议为期十天,或是交流学生们的学习进度,或是探讨在教时遇到的难题,最重要的,是一起确定下一个学年的授课内容。”
就像罗友群之前拿给文薰的《大学各年级知识点掌握目标》一册,便是假期里诸位学者用心商讨、制定的成果。
这种会议日期一般定在期末之后。今年那时,文薰才从英国回来,一干事由又尚未全部确认,所以得以错过。
现代大学教育开创不过二十余年,其中虽颁布了几项不同的法令,但也赶不上社会的发展与学生们的思想进程。
英文课程作为大学课程中的其中之一,还是外文课程,更加特殊。大学英语与大学教育一同出生,由于地域和政策问题,该课程并没有一个严格规定到上下统一的地步。现今包括金陵大学、临安大学等南方大学,模仿的还是清华园的章程,把英语当作学生们的第二母语去要求。
然而语言毕竟是讲兴趣和天赋的,加之英文又出自不同的语言体系,在授课时如何令学生从兴趣、到实用去自然接受,便是各位教育界学者需要用心改革的问题。
为了能及时了解到学生们的进度,郭滔告诉文薰,金陵大学的外文系每个月还会开一次统一会议,英文系的老师们在大会之后,还会再开小会——当然,每周英文系的例会亦不会少。
这是重要科目的“特殊待遇”。
“为了提高教师能力,加强技能交流,我们还有一份全英文编纂的内刊杂志,就叫《大学英语》。该杂志一月一刊,欢迎全国教授英文的老师投稿,学术性很强,这个你应该听孟先生说过。”
文薰点头,早年学习时,孟海白便把这类杂志借给她读过。
郭滔发出邀请,“你以后有灵感,也可以往上面投稿。”
文薰便问了一句:“什么都能写吗?”
郭滔没有正面回答,“我们创办的刊物,洋人们也会看。”
她心中便有了考量。
“我看过你的教案,很细致,也很好,希望你能继续保持。”
郭滔先生说完一句漂亮话,又提到金陵大学还有另一位教阅读课的老师,叫江弈材的。
“那也是个去年刚从美国回来的年轻人,文学素养很高,你们有空可以多做交流。”
文薰便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聊完老师,又去聊学生。
“听说你在第一节课上便给了蒲昌京好看?”
怎么听郭滔的这副语气,他是很希望见到蒲同学吃瘪的?
文薰不免露出疑惑神情。
她的表情传神,郭滔很好读懂,当即乐呵呵道:“与为人师表无关,单纯是个人爱好。你要是面对蒲昌京是铩羽而归,我也会是这般嘴脸的。”
文薰这才明白,“您是等着看乐子呢。”
郭滔“嗯”了一声,一本正经,宛若在说些道理:“你们这群天之骄子的乐子最好看,比戏剧好看,大家都爱看。”
文薰失笑中又不免想到:霞章当时不到18岁就去附中做老师了,当时也是会有人等着看他的笑话吗?他又是如何化解的?
按照郭先生的想法一论,这件事确实有趣。等见了霞章,一定要多问问。
金陵大学学生们的英语学得深,学得细,好在有众多教师一同负责。文薰掌管的阅读课工作任务并不繁重,但有一桩,她需要抓学生们的背诵。
比如在给二年级教授完《西风颂》后,作为雪莱诗歌的精品,它有着必须背诵的理由。
在那么多个学生中,蒲昌京第一个完成背诵作业。或许是为了显得特殊,蒲昌京还特意找来办公室,挑着古老师在的时候,昂首背诵。
等他背完,文薰还没开口点评,古老师率先夸奖:“很有感情嘛,可以作为诗歌朗诵会上的节目了。”
蒲昌京故作自矜,没有给出任何反应,唯有一双眼睛不自觉地往文薰身上瞟。
文薰自然拥有识人之能和容人之量。就像母子之前没有隔夜仇,老师对学生同样是足够包容的。她由衷夸赞道:“想来,诗歌中的深意,蒲同学已经完全掌握了。”
蒲同学不仅完全掌握,等古老师去上课,蒲同学还问:“朗先生,您挑《西风颂》作为本学年的第一首诗歌,是因为其中包含的革命真理吗?”
文薰不答反问:“按照你的逻辑,难道我带着一年级的学生们读《简爱》,便是为了向他们宣扬爱情吗?”
蒲昌京已然明白这位年轻女士的口条是比他要优秀的。
他决定后退一步,直接发问:“那您是为了什么?”
文薰却像没有理解他的意思,继续把问题的落点停留在《简爱》之上,“当然是为了平等和自尊。你不觉得这两种精神对于年轻人来说,能起到不错的引导作用吗?”
蒲昌京想,她大概是不想谈论这个问题。
她是先生,他没办法强迫她。
而他也是成年人,他应该懂得看人眼色。
他颇具深意道:“您总是很有道理。”
文薰微笑,“我想,作为先生,应该维护好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权威。不过,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对,也欢迎你反驳,我很高兴见到我的学生能有自己的思想。”
蒲昌京不知是如何理解的这句话,总之,他向文薰鞠躬,做足恭敬姿势,而后一言不发地离开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