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作者:
寻光小筑 更新:2025-10-31 18:14 字数:3214
这是他最后的心愿。
他是少爷。少爷又有多了不起呢?
思齐不愿意再做打扰,免得给巧珍造成不好的影响。他说完了该说的话,拎着行李箱头也不回地离开。
临安。
文薰于晚上8点左右接到了巧珍打来的电话。
她匆忙地从楼上下来,踩出了急促的脚步声。霞章正在院子里和郭瑞归整行李,听到声音他赶紧回头,第一时间丢下手里的东西伸手相扶,以防她摔倒。
文薰抓住他的手,依靠着他支撑自己,“不好了,思齐离家出走了。”
霞章皱着眉头询问道:“我们来的时候不还是好好的吗,这是为什么?”
文薰脸色有些不虞,让她来说,她也是不赞成的,“舅舅想让思齐娶一个日本女孩。”
霞章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哪来的日本女孩?”
“就是舅妈说的那个同学的女儿。”文薰说完,心里气愤不已。舅妈看起来老实,其实也会说一半藏一半骗人,原来是个狡猾的大人!
霞章将之前听到过的话一合计,又不意外了,“我们都忘了,舅妈是在日本读的大学,她当然会有交好的日本同学。”
应该是舅妈又把同学的先生介绍给了舅舅,便是这样成了世交。
朋友是朋友,可有必要结为亲家吗?尤其是在沪市遭受大轰炸之后。
他不明白,他直接问了出来。
文薰道:“我大概能猜到。舅舅把思齐送去日本学医,就是为了以后继承家里的医馆。现在时代先进,中医馆也不知道能存活多久,所以他想靠思齐延续产业生意。”
思齐从小就听话,从来没有做过出格的事,大约是这样,舅妈才误以为父母怎样安排他都会听。可他们忘记了,现如今的中国人和日本本就隔着一桩国仇家恨。刚好这个时候日本轰炸过沪市,刚好思齐去了日本觉醒了民族自强意识。
文薰又感慨,“舅妈虽然也是留过洋的,可她的内心极其传统。她向来听从舅舅的话,例如舅舅不喜欢时政,她就尽量不阅读这方面的内容。长此以往,舅妈对国际形势也不太知道,更丢失了眼界带来的政治敏感度。”
霞章点了点头,光看黄太太平日里便好,她尊重着黄老爷的喜好,处处以他的感受为先,在孩子面前更是极力维护他作为父亲的尊严。
现在像黄太太这样表面先进,实则传统的女孩子都不少,更别说黄太太还是上一辈的人。
文薰被霞章请到一边坐下,途中他说:“我看,思齐怕是连日本都不想去了。”
“还真让你说对了,”文薰道:“他已经决定转去港城了。”
霞章思忖,想尽量帮助思齐,“胥先生刚好也在港城,我去写信拜托他照顾一二。”
这是要紧的事,得赶紧去办,不然思齐落地后该如何生活?文薰拍着霞章的胳膊催促他,又提起可以延后处理的事,“这事儿闹得,我心里都不太舒服,等我们把行李装好,我们再去黄家看看。”
“好。”
文薰提前给自己打了一针预防剂,若是舅舅和舅妈真在这件事上起了向外之心,她就得严肃处理了。
两天后,文薰重回沪市黄家。
黄家已经因为少爷的出走而闹成了一团。
舅妈一见到文薰,就像看见主心骨一样拉着她哭诉,“他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让人这样烦恼过,我不过是说了他两句,他就不乐意了。”
文薰现在对舅妈的话表怀疑态度,“您真的没跟他说其他内容吗?”
舅妈不答,只是一味地哭。
长辈的这副态度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身边,黄老爷刚好也在,文薰便趁着这个机会把该说的话说了出来。
“舅舅,舅妈,我从小在这个家里长大,我想,我也可以是黄家的一份子。”
她的话太过客气,让黄老爷不太高兴,“怎么突然说这些?你不是我们家里人,你要去哪里?”
殊不知文薰等的就是这句话呢,“好,既然我是家里人,那家里的事我就都可以管。”
她望着二位长辈道:“二老可以不用太过操心,思齐的下落我和霞章知道,我们决定支持他的做法,并且愿意每个月为他支付零花钱和生活费。”
舅妈已经听懵了,“文薰,你这是什么意思?”慌乱中,她又望向霞章,“霞章,你不能自己反抗父母,就觉得天底下的孩子都应该反抗父母啊。”
“舅妈,”文薰不让黄太太把矛头指向霞章,她一声呼唤把她喊回来道:“思齐的这件事,我们做姐姐姐夫的在其中没有串联,没有怂恿,一切都是思齐自发的在凭他自己的意愿做事。舅妈,我也记得之前就问过关于思齐相亲一事的内容,你还回答过绝对会和舅舅一起尊重思齐。可如果有过尊重,思齐为什么会走投无路到离家远走?”
黄太太被文薰戳穿,嘴唇蠕动半天,因自身并不占理默默地说了一句:“我也是为他好……”
文薰皱着眉道:“舅妈,父母一厢情愿的好,不叫真的好,您还不清楚吗?”
这其中的道理,也有她从霞章一事上品味得出。世上从来不存在无条件的爱,血缘也不是产生爱的必要条件。真正的爱,是理解,是尊重,是包容……它是从内心油然而生的情感,而不是义务,也不能被亲密关系绑架。
文薰当然知道舅妈做事大部分都是在听从舅舅的意思,所以她也不会只同黄太太纠缠。文薰用十分明白的词句对着黄老爷道:“舅舅,要想跟人家交好,不一定非要结儿女亲家呀。”
黄老爷把手里的雪茄拿开,没有露出其他表情,“思齐已经20岁了,20了,可以结婚了。”
文薰想说,可以结婚,不代表就能把儿女们的婚姻用来交易。可这句话她来说太不合适,遂吞了回去。
黄老爷便趁机瞥了两个人一眼,“霞章跟你结婚的时候,也才21。你们两个人不也是家里安排的婚事?我看你们就挺好。”
文薰吸了口气,再开口,语气都更冷硬,“舅舅,话怎么能这么说?我和霞章当时能成就夫妻,是因为我二人愿意,而现在思齐遭遇的最大问题,便是他不愿意。”
她想了想,又从黄老爷最在乎的事物上寻求突破之法,“舅舅,老实说吧,我是不赞成您与日本人来往的。日本人狼子野心,说不定是想学了我们的中医秘籍,化用去他们国内为己用。”
谁料黄老爷居然道:“中医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人家要,就要吧。”
“舅舅!”
也是知道自己话说得太过,黄老爷又做重新措辞,“如果中医存活不下去,烂在我们手里,连以后都没有,更加对不起祖宗。”
文薰以为这是底线问题,“那你也不能白送给日本人。”
他是在商场上纵横的人,怎么会看不透文薰的意思?他耐心道:“抛开国籍这点,渡边小姐是很好的人。文薰,你也可以见见她。”
他又对霞章道:“这个时代娶日本妻子的并不少见,北边文坛的好几
位先生不也娶了日本人?我们学习西方文化,谁又绕得开日本文学?文薰,你不是也有一直在学习日语吗?”
在文薰听来,这句话简直是把她定性成汉奸了,“舅舅,我研究日本文学,可不是奔着我要把它娶回家里的!我一开始也以为你把思齐送去日本,是为了熟悉。了解,而不是拥护。舅舅,不论你受了日本人什么好处你千万不能信呐,那些都是帝国主义麻痹我们的糖果,是有毒的。”
黄先生不敢置信地睁开眼睛,“你敢这样跟我讲话,你也想跟我断绝关系?”
文薰涨红了脸,“舅舅,明明是你自己不对,为什么不让人说?”
不等回答,她道:“就算是我父亲在面前我也是这么说,我也早就跟他说过类似的话。国家覆灭在即,还只想到个人主义,这是自私,也是无耻。”
黄老爷被她的直率气得发抖,他瞟了一眼她的肚子道:“你现在怀着孩子,我不跟你吵。”
文薰理直气壮,“舅舅大可以不顾及那些,我的孩子想必也是愿意赞同母亲的。”
直教人一句话也说不出。
文薰这回是第一次从黄家气冲冲地跑出来?
她回到广陵,母亲都因为她这番失礼教育她,“那是你舅舅,不是别人。你舅舅说,你当着霞章的面活生生把他当成小孩教训,让他好没有面子。”
文薰冷哼一声,心里嘀咕:舅舅这样爱面子,迟早有一天会在这件事上栽跟头。
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南方的一切,直到离开前,文薰都没有跟舅舅家和好。
他们还很有运气地收到了郭滔的来信。信上说,他和辜秀宁已经在赣州落脚,开启乡野教育。
文薰和霞章根据上面的落款快速回信,并告知了他自己住在北平的地址。
在一个下着暴雨的日子,夫妻二人坐上了北上的火车。他们轻装出行,行李中最重要的一些书还有其他摆件,珍藏,都由货运公司走水路送往津城,最后接到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