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作者:寻光小筑      更新:2025-10-31 18:15      字数:3182
  不到一分钟,刚才霞章的躲避之处便落下一颗炸弹。
  “哈。”他几乎是笑了出来。
  我果然不该死!
  不,如果我要死,那我得留下一两句遗言。
  他又急忙取出随身携带的钢笔和手掌大的小本子,翻开两页提笔便写:
  “昭时吾妻,希望你是在八十岁的时候看到这段话,因为我想让你在八十岁的时候也能看见我是如何书写着[我爱你]。我大约是活不到八十岁,但是请你相信,你八十岁的时候我也在认真爱你。”
  或许,文薰就是莫霞章力量的来源。写完这段话后,他胸中的丧气莫名转成豪气。
  身边落下一个炸弹,飞起的尘土差点溅入他的眼睛里。莫霞章收起纸笔,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着天空的飞机。
  可真像一群蝗虫。
  一群蝗虫怎么能伤得了他?
  他是莫霞章,是文学家,文学批评家,是翻译家,是小说家,是作家,是烂俗的诗人,是古籍搬运者,还是朗文薰的丈夫。他是一个这么优秀的人,他怎么会默默无闻地死?
  “你炸不死的我的。”莫霞章这么对着远方一个落下的炮弹说。
  十来分钟后,日本人的飞机飞走了,再没有回来。
  文薰又在收到通知后带着学生们往山下赶,因为担心着霞章的情况,她在一个下坡时,险些跌倒。
  等到了平底,她终于见了被莫怀章拉着禁锢到一边的霞章。
  她不顾自己的狼狈,直奔了过去。
  “霞章!”
  看到妻子,霞章一喜,甩开华章的胳膊,张开怀抱用力地抱住了她。
  “昭时,昭时……”
  他甚少这样叫她,如今此情此景,轻轻一唤,直让文薰落泪。
  莫怀章实在是看不下去这两个文人肉麻了。他咧了咧嘴,没好气道:“弟妹,你快好好收拾他一顿。刚才我们找到他时,发现这个呆子居然在爆炸点里干坐着,他是真的不怕炸弹落他头上。”
  文薰一听,赶忙松开手抱住霞章的脸,着急道:“傻瓜,你怎么不跑呢?”
  “跑也是死,不跑也是死,我相信我不会死,所以不如坐着歇会儿。”说完,莫霞章罕见的憨笑,“嘿,结果真没炸我。”
  引得文薰又是泪,又是笑,最后哭笑不得地捏住他的脸颊,“下回不许你这样了!你多少想想我和孩子呀。”
  霞章握住她的手,用一股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自信说:“我们都不会死的,我们还有那么多的事没有完成,我们不会死的。”
  与此同时,倪先生也在遭受焦先生和伏先生的严肃批评。
  伏建高简直要呜呼哀哉了,“倪先生,书没了,还可以再写啊。要是砚青出了什么意外,咱们哪能还有以后?”
  “你怎么敢让他帮你提箱子?”焦自白大喊道:“姓倪的,我看你是老糊涂了,就是你死了,砚青也不能死!”
  倪空富低着头,接受着好友、上司的教育,同时也记住了这一句话。
  日本人的这次轰炸,给学校带来了不少的损失,也让衡州多位百姓无辜遇难。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生存技能,校方开始额外组织大家躲避轰炸的训练。
  就是在这样一边躲,一边学的氛围中,1937年的12月来临。
  12月13日,金陵沦陷。
  12月14日,潭州地区报纸全部报道此事,等消息传回潭州,已经是两日后。
  文薰和霞章最先收到的是华章带来的消息。
  “金陵沦陷了。”
  他的表情绝不算好,甚至可以说是苍白。
  他费了好些功夫,才哆嗦着开口,“宜章战死了,琼玉也殉城了。”
  文薰以前从来没有感受过眼泪突然夺眶而出的感觉,此时此刻,当嘴角品尝到一丝咸意,她才感受到面颊上的那一道冰凉。
  哪怕华章往日再自诩坚强,开口说出这句话时,也是哭泣的,不完整的,“日本人正在金陵进行大屠杀。”
  霞章突然扑过来伸手拉住华章,他已经快脱力了,“母亲呢,我母亲呢!”
  华章吸了一口气,以完全压不住的,哽咽的声音道:“不知道,不知道——日本人四面围住了金陵城,消息进不去,也出不来,没人能出来!”
  莫太太只怕凶多吉少。
  日本人会额外放过她吗?
  不会的。
  在日本人眼里,莫太太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中国人。
  文薰张着嘴,重重消息叠加,让她脑海中天旋地转,只剩下两耳嗡鸣。
  她没想过,从没想过——
  那个严肃的,宽容的、和气的、偏执的、温柔的、脆弱的、阴晴不定的、不讲道理、固步自封的莫太太。
  文薰转头去看霞章,却见他已经双眼失焦,像是灵魂脱壳。
  1938年,没有新年。
  第86章 春城之坚守
  此时,是1937年12月末,日本人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已经通过外籍记者的报道传遍全国。临大学生义愤填膺,在联名要求金陵政府坚决抗日的同时,也纷纷向校方请求上战场。
  在此民族危难之际,临大的几位校长都对学生们的参军态度持赞同意见。南开大学的卢校长甚至对学生说:“不论是去金陵,还是去延安,我都可以为你们介绍。”
  霞章也想参军,可他近日才大病初愈,身体虚弱,连在课堂上久站都做不到。
  还有,为着那一脑袋的书,他在说出这个想法之前,他的两位老师都会拼死拦住他。
  他是书生,可不是无用,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
  滚滚仇恨,化作血泪,在夜深人静之时,背着妻儿,被他肚子咽入腹中。
  他肉眼可见地消瘦了。
  日本人的飞机时不时地出现,华章仍旧执行着保护临大师生安全的任务,可是他再也不愿意出现在霞章眼前。他不愿意去提醒他“会不会后悔”的那句话。当初说那些话的时候,谁能想到会真的有伤到人的一刻?
  那句无意中说出的气话在成为霞章的心头刺之前,先扎入了华章自己心里。
  霞章的精神萎靡,夜晚经常长久性地无法入睡,他克制着不动翻动身体,不愿吵到白天忙碌疲惫的妻子休息。可他不知道的是,文薰也日日夜夜都在半夜被噩梦惊醒。梦里有她的朋友,她的学生,还有莫太太,她们一起经历着事,又时常没有结果。
  白天的时候,文薰忍不住给各种人写信,她不知道朋友们的下落,就寄给老师们,请求他们帮忙转交。
  她尽心努力,只为安心。
  大家怎么样了,都还好吗?
  她经常想起金陵的一切,想起给她雕刻印章的师傅,想念“通盛”珠宝铺的胡掌柜,想起和霞章一起看过戏的戏院,想起望鹤楼,还有带着鞋子上门任妯娌们挑选的鞋铺跑堂……
  你们也还好吗?
  金陵沦陷,日本人一路往中部地区压进。很快,战火烧到潭州,潭州临时大学的学生们又收到了这学期结束“学校迁往昆城”的通知。
  此事在学生中爆发出了巨大的抗议反对情绪。
  “从北平跑到潭州,从北到南,我们跑的还不够吗?为什么还要跑!”
  “不是鼓励大家参军吗?我看,大家最好是不要读书了,都上前线尽己所能好了。”
  “反对文化逃避!一直退,退到退无可退之处,我将何存
  ,国将何存?如果要做亡国奴,我还不如上战场,我以我血荐轩辕,至少我是为国而死!”
  “我们是青壮,我们是护国力量,我们不是懦夫!”
  学生们自己组织起来集体签字表率,向校方要求“缓迁”,金陵政府感受到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担心这群刚稳定下来的流亡学生冲动,特意派来专人演讲劝告学生。
  “中国四万万人,有知识、有文化,甚至是识字的人都不超过百分之十。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士兵,可士兵只能保国,不能守国。学生们是国宝,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前线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不就是守住领土,守住文化,守住未来?”
  同时,校长们也在动员教授们去做学生们的思想工作。
  文薰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也在课后收到过学生们的关于未来如何选择的疑问。
  “先生,如果是您,您支持我们去战场吗?”
  文薰微张着嘴,吸了口气,谨慎地回答这个问题。
  “早在31年之时,我就有学生弃文从武,从金陵大学转道去德国读军事学校了。我还记得他的名字,他叫蒲昌京,是一位善文科,好辩论,才华斐然,很有个性的学生。”
  有学生迫不及待地问:“那他现在怎么样了?”
  文薰摇了摇头,“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他何时从军事学校毕业,又何时回来,何时参军。如果他真的上了战场,这或许也属于军事机密。当然,不论他现在是何身份,只要他仍在抗战救国,我相信他曾经的老师和同学都会和我一样在心里祝福他,祝福他旗开得胜,祝福他平安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