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作者:十肆1      更新:2025-10-31 18:25      字数:3183
  见她是真的恼了,裴九砚也不再逗她,一本正经地转移话题:“郝可今天回来,跟东临去办理离婚手续。”
  一听有八卦,秦绥绥果然立马被转移了注意力:“她回来了?”
  前段时间郝母过来闹了几次,把迟母都闹过来了,迟东临铁了心就是要离婚,最后闹到贾师长那里,贾师长也没有劝和,这毕竟是郝可的生活作风有问题。
  眼看讨不到好,郝可以自己要坐小月子为由,让郝母将自己带回了京市,她们的离婚手续只能暂停。
  今天郝可终于回来了,怪不得昨晚迟东临那么高兴,他终于要解脱了。
  人有时候果然不能太有执念,迟东临就是因为喜欢郝可这么多年,明知她心里有别人,甚至明知他们的婚姻是一场算计,还是因为心中的执念,将错就错,试图在这样一场婚姻里,赌一丝被爱的可能。
  很可惜,他赌输了,或者说,他从头到尾都没赢过。
  好在迟东临自己也想通了,放下这个执念,整个人都轻松了。
  拿到离婚证书的那一刻,迟东临觉得,自己的生活终于又是彩色的了。
  郝可到底是小产一场,哪怕在京市养了这么长时间,脸色也还是有些煞白。她看着迟东临,苦笑一声:“东临哥,咱以后还是朋友吗?”
  迟东临皱了皱眉,没回答。
  郝可已经哭出了声:“东临哥,我过几天就要跟他结婚了,我爸不允许我这个丢人的女儿再回京市,宋晔也因为她弟弟的事情跟我闹翻了,我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了,我只有你们了,你们可以不要不理我吗?”
  迟东临叹气:“郝可同志,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我已经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了。”言下之意,他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以后两人再无瓜葛。
  临走之前,看着哭成泪人的郝可,到底相识这么多年,他还是说了句:“提前祝你新婚快乐,就别想着邀请我们仨了,搞得大家怪尴尬的,你跟他好好过日子就行。”
  结婚这段时间以来,迟东临并没有碰过郝可,也就是说,她是完完全全属于那个男人的,相信他也不会介意她结过婚的事情。
  看着迟东临远去的身影,郝可哭得瘫倒在地上。
  她说的没错,她爸是个极要面子的人,她的事给他丢了这么大的人,纵然没有传得太开,但圈子里的人该知道的还是知道了。
  本来之前她和她妈联和裴奶奶一起算计裴九砚的事情,就已经引得裴霍山跟他爸闹崩了,他爸对她生了一大场气。
  后面她又不听家里的劝告,执意要嫁给迟东临,落得这样的结局。
  这次回京市后,她爸一改往常对她的疼爱,勒令她赶紧养好身体回琼台岛,跟迟东临离婚,嫁给宋旭。
  天知道,她根本看不上宋旭,她从小在大院儿里长大,又是京市体工队的人,身边的朋友不是高干子弟,就是知识分子家庭。
  但宋旭家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职工家庭,他爸妈在罐头厂上班,唯一有出息的他姐姐宋晔,也因为这件事情跟她闹翻了。
  而宋旭,她就更看不上了,又瘦又单薄,最重要的是,他居然有过前女友!那个前女友还跟秦绥绥一个样子,又娇又媚的狐媚子长相,她不信宋旭真的能忘记她,好好跟自己过日子!
  而“狐媚子”秦绥绥此刻已经坐着裴九砚的“专驾”来到了光明顶大队,跟麦德福他们商量一下挖排水沟还有安装藤网的事情。
  有经验的渔民推测,台风预计从三天后就会开始逐步影响到江会镇一带,所以他们必须在三天内把这些预防措施都做好。
  商量完这些事情后,秦绥绥又带着苏韵怡回了基地,跟她说了一下要囤点粮食的事情。
  其实她还是有些不放心苏韵怡一个人住在这里,平时倒没事,如果台风来了,她一个人出点啥事也不知道。
  贾真真肯定是要回家属院的,就算她再虎,但到底也是贾师长夫妇的独女,这种危险的时刻肯定要把孩子弄到自己身边才放心。
  苏韵怡摆摆手:“没事,这房子新修的,安全得很,我到时候把门窗关好不出门,躲在家里能有什么危险?再说这旁边也不是没有人家,麦奶奶家就在旁边,大队长家也不远,我住这里这段时间,早跟左邻右舍把关系处好了,到时候有事喊一声,大家肯定都会来帮忙的。”
  秦绥绥只好点头同意,想起她做给宋云来的衣服,又如实开口:“云来哥让我代为感谢你。”
  没有什么别的话了。
  苏韵怡的脸色僵硬了一瞬,复而又转为笑脸,跑去自己住的屋子拿出一包东西:“绥绥,马上中秋了,这是我妈寄过来的我们苏城的月饼,你拿回去尝尝,还有这个枣泥麻饼,是我们那边的特产,你也拿回去尝尝。”
  “还有这个,你不是爱喝茶吗?我妈妈特意寄过来的碧螺春,你拿回去喝喝看,我们那边的老茶客都爱喝这个,配着点心吃正好。喜欢的话我让我妈再去弄点。”
  秦绥绥有些惊喜:“上好的碧螺春一般人可买不到啊,阿姨这是下了血本啊,怎么这么客气?”
  苏韵怡拍了拍她的胳膊:“感谢你救了我啊,要不是你和真真及时赶来,我估计……”那天的事情给苏韵怡留下了深深的阴影,提起来都会吓到发抖的程度。
  见她状态不对,秦绥绥忙转移了话题,二人又聊了会儿天,秦绥绥从背篓里拿出之前从京市买的那匹军绿色布料,又递了张小纸条给她:“韵怡姐,能不能拜托你帮裴九砚做身衣服?这是他的尺寸。”
  上次请吴婶子帮忙做汗衫时,秦绥绥给裴九砚量了尺寸,特意记了下来。本来这次也想请吴嫂子帮忙做的,但这段时间吴嫂子好像带着孩子回老家去了,说是家里有什么事。
  苏韵怡接过布料,珍惜地摸了摸:“真是好料子,你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秦绥绥失笑:“我相信你!完事后请你去国营饭店吃饭!”
  苏韵怡点头:“那你可记好咯!到时候不请客我可不依!”
  “请请请,一定请,到时候我请你去市里的国营饭店吃饭,顺便再去市里的百货大楼逛一圈,咱们姐妹好久没一起去了。”
  苏韵怡拍她:“你忘啦,咱们不是约好明天一起去镇上囤货的吗?”
  苏韵怡一个人住,队里按公分发的粮食完全够她吃,菜也是从麦奶奶那边换的。但其他的煤油、调料这些东西,是要买一点的,尤其是煤油,台风天肯定会断水断电,得多备点煤油才行。
  还要囤一点罐头、点心之类的,不方便做饭的时候可以吃。
  这些东西在供销社和百货商店都能买到。但秦绥绥想买的盐,在百货商店是限量供应的。她空间里盐不多,之前做咸菜用去了不少,最近她又跟着汤嫂子学会了做盐焗鸡,盐焗虾蟹,空间里那点儿盐不够她霍霍。
  苏韵怡也想多买点糖和调味品,于是姐妹俩一合计,直接去了黑市。
  当然,知道东三巷黑市是梁淇,哦不,孙如文的后,秦绥绥便再也没去过那边。直接跟苏韵怡一起去了西边的西五巷黑市。
  第113章 他们不在一起长大,怎么能算是青梅竹马?
  西五巷黑市在镇子最西边,位置偏僻一些,规模也比东三巷黑市小很多,来的人少,所以相对也会安全很多。
  之前汤嫂子她们买些针头线脑、调味料之类的,一般都会来这边。
  秦绥绥也是第一回来,但好在她去过的几个黑市规矩似乎都差不多,交完钱后就有人将她们领进去。
  里面的规模确实比东三巷黑市小很多,但放眼望去,该有的也都有,只是种类可能少一些,而且秦绥绥发现,这里卖调味料和一些成色不怎么好的陈米、陈面的摊位比较多。
  看来两个黑市服务的人群不同,但也对她没有影响。
  米面秦绥绥不缺,她之前在东北囤了很多东北大米,还有从杨健康家的粮仓里收走的米面粮油,最近几年都不会缺吃的。
  苏韵怡也不缺,她本来也不差钱,现在她在药材园上班每天拿的都是满公分,分下来的口粮她一个人吃绰绰有余,也犯不上去买陈米吃,她这次过来主要就是想多买点糖。她是苏城人,她们那边的人吃糖比较多,做什么都喜欢放点糖,因此消耗量也大。
  秦绥绥也跟着她把红糖和白砂糖都买了一点,还打了一坛子醋。琼台岛夏天太热了,她爱吃凉拌菜,用的醋多,上次买的已经去了一大半了。
  看了一圈,都没有看见有卖细盐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粗盐,可能是渔民自己用海水提炼的,秦绥绥吃不惯这种盐,总觉得里面有沙,吃起来崩口。
  她低下头,小声问摊主:“你这有细盐卖吗?”
  摊主是个二十来岁的少年,头发很长,又黑又瘦,跟猴子似的,他挠了挠耳朵,左右环顾一下,小声问她:“你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