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作者:木易道长      更新:2025-10-31 18:55      字数:3157
  那么,苏梦枕?唔,金风细雨楼的这位苏楼主人品相貌倒是俱佳。前些日子听闻也已经解除了自小与六分半堂的雷纯定下的婚约,如今是自由身。美中不足的是身体总不见好,万一哪天一命呜呼,是让臭丫头守寡还是如何……
  哼!真要成寡妇了又何妨,男的可妻妾成群,大不了她也再找一个。
  罢了罢了,又不是没得选。
  说起来,山东神枪会的那个孙青霞不是倾心于她么?加上凄凉王也对这丫头青睐有加,她在那儿必能如鱼得水。
  啧,但姓孙的在江湖中的浪子名头过盛,就没消停过。万一哪日与哪位红颜知己藕断丝连,伤了这臭丫头的心……姓孙的敢!他第一个宰了他!
  眼前倒还有一个戚少商。只是在男女之事上,戚少商和孙青霞两人半斤八两,逢场作戏,四处留情,风流有过之而无不及,远的不说,近的来讲,毁诺城的城主息红泪是如何一气之下离开连云寨自立毁诺城的,其中缘由他虽知之不详,却也大体能猜到一二。
  这些他颇赏识的年轻人,各个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儿,可一旦要拿他们配宋雁归,楚相玉竟觉自己看哪个都不顺眼。
  臭丫头除了有些叫人头疼的无赖性情,武功、品性、名望,哪样不值得这世间最好的男儿与之相配?
  再看王怜花,除了样貌出众这个优点之外,精于诡道,他总担心一身明亮坦荡的某个晚辈吃亏。
  那是万万不行!
  等等,他一时倒又想起另两个人来。
  自在门“天一居士”许笑一的儿子“天衣有缝”许天衣,还有近日入京、投身金风细雨楼门下的其弟子王小石,这两人倒是品性温良和善。只是这二人如今一个在汴京,一个在洛阳,离连云寨千里路遥,他总不好让手下把人绑了来给她相看……
  等等,好像也不是不行。
  宋雁归见楚相玉凝眉不语,只眉宇间神情变幻,一时激动、一时嫌弃,挠头困惑:这位前辈,您倒是把您脑子里想的东西说给我听听呢……
  楚相玉捋须微微沉吟,也不迟疑,径直将她所不知的这两个江湖新秀的来历说与她听,专挑“自在门”和“挽留剑”重点介绍,只字不提自己的打算。
  “许天衣,此人乃‘神针门’弟子,自在门许笑一和神针门织女的独子。但他还有一重身份。绝灭王可说与你听?”
  赤练峰上雪还未化,山风猎猎,绯衣男子行于峭壁绝顶犹如履于平地,端得闲雅从容,悠悠摇扇笑道。
  青衣女子摇了摇头。
  “他是温晚手下第一爱将。江湖人皆知,要杀温嵩阳,先杀许天衣。”
  温晚别名温嵩阳,而王怜花当日混战之中为夺雷纯做人质,在与温晚交手时曾以火器炸伤对方。在那之后,宋雁归也曾在六分半堂戏弄过对方和雷损。
  王怜花没再说下去,只因已没有说下去的必要。
  宋雁归看不惯温晚此人行事做派,对其手下之人虽无好恶,却也必然会因这层关系而失了那本就不多的结交之心。
  王怜花替她将被风吹乱的碎发挽至耳后,笑意深了些许:“至于他说的另一个人,王小石。我知你好奇什么,血河红袖,不应挽留。此人手中之剑名曰挽留剑,你好奇想看看对不对?”
  “是有几分好奇。”宋雁归点头轻叹:“虽说看不成也没什么。”毕竟如今刀剑于她,无可无不可,何况她已有血河剑了。
  “只是前辈说这两日刚好会请那王小石到连云寨,不看白不看。”她摩挲着下巴沉吟道。
  王怜花闻言轻声嗤笑:楚相玉的“请”绝非她理解的那种“请”。至于这位隐隐将宋雁归视若女儿的绝灭王心底打的什么注意,他再清楚不过了。
  左不过是闲的。
  若非武当山不适合成婚,张三丰应当很愿意为他二人证婚,如此一来一切已成定局,也就没现在这一出了。
  只不过小小插曲而已,还算不上波折。何况他又如何不知她的心思……
  宋雁归,雁归。
  如今江湖任她来去,她虽无执念,但心底又怎会不想回去。
  回到无净山。
  他已不是二十岁的年纪,就算再心急,也懂得了等待和尊重。
  身似转蓬,也待终归尘土,在那之前,他对她有的是耐心。
  但只一件事:“你到今日还叫我全名么?”
  未婚夫妻,哪有还像他二人一般互道全名的。
  他不满这一点很久了。
  就算名分未定,他也想要听她叫他一声……偏偏这个小混蛋就算在欢好的时候都只叫他全名,总归失了些恩爱情趣。这个榆木脑袋,怎么暗示都听不懂。
  “怜花,怜怜,花花?”她皱了皱鼻子,抖落一身鸡皮疙瘩:“叫哪个都很奇怪。”
  “再说了,你不也不怎么叫我的名字么?”她抱臂轻哼,反客为主道。
  雁归。有太多人叫她“雁归”,而他想要的,是那个只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称呼,偏她半点不解风情。
  宋雁归见他笑而不语,自顾自顺着这个话题思路发散,不知想到了什么,露出一抹古怪神色:“事先说好,叫什么都行,只别叫我‘归归’。”
  “为何?”王怜花见她神情变幻,心中好奇,好笑道。
  她捂脸叹气:“听起来……像叫一只王八。”
  王怜花微微一怔,以扇掩唇低低闷笑,在对方的恼羞成怒里,扣住她手臂将人轻轻拥进怀里,亲了亲她的额发,眼底是满溢的欢喜,尤自喉间滚落一声不可自抑的轻笑:“你的小脑瓜到底是怎么长的,嗯?”
  “真失礼啊,王怜花。”她木着张脸没好气道。
  “怪我。”他收紧手臂,发出一声极低的叹息。是他高估了她在这方面的悟性。
  也罢,还是留在正式成婚的那天好了。
  不过么,不能再留在这里任由某个闲得发慌的前辈给他添堵了。
  温热的气息喷洒在她的耳廓,他与她旁若无人地耳鬓厮磨,浑不在意连云寨的单身汉们是何感受,他启唇,嘴角微扬:“我们往江南去吧,去浙北。”
  察觉怀里的心上人身躯微微一震,他亲了亲她的腮,又一次轻声问:“好吗?”
  苍凉的风呼啸着卷过峰顶,她在他怀里似乎愣了愣,半晌,抬眸看向他的眼睛。
  她听到自己笑着说:“好。”
  -----------------------
  作者有话说:喜欢极致的角色,多写一点楚相玉。
  下一章,回师门。
  第153章 回师门番外1
  行过十里垂杨,红桥画舫,千丝烟雨织成一张细密缠绵的网,斜斜打在行人身上,风扶纸伞,淡淡的桐油墨香。
  行至半途,古道旁的茶馆里,说书先生正在讲江湖故事。
  那是发生在大约四年前的江湖故事,无名刀客唐枭回和南海大宗师燕北侠在海船上的旷世决战。
  刀客无名,但更多是说她来路不明,横空出世,偏偏又神出鬼没。一开始被她挑战的门派高手不愿意承认自己败给了一个无名小卒,多对外隐瞒了消息。
  但后来,在她一人一刀辗转南北,遍挑武林群雄之后,江湖中人都不得不被迫记住了“唐枭回”这个名字。
  可也就在她战胜素有天下第一威名的燕北侠之后,后者慨然自刎,自那时起,唐枭回亦销声匿迹,再没有人见过她的身影。
  很多人说她亦力竭死在了那一战中,也有人说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她因内疚而自裁谢罪;还有人说,她本就不是人,而是战神。既已人间尽兴,最后便也返回了天庭,人间当然再难见到她的影踪。
  说书先生眼下在讲的就是最后一个版本。子不语怪力乱神,偏偏平头百姓最爱听的,就是神鬼传奇。
  无他,刺激啊!
  在说书先生的讲述里,唐枭回是天庭战神,下凡游戏红尘历练一遭,先后与不同高手对决,悟道明心,最后驾一七彩祥云,尽兴而返。似乎也唯有此才能解释唐枭回从十余岁崭露头角开始就强得可怕的事实。
  “却说战神何去也,人间已无唐枭回。”
  台下看客听之如痴如醉,唏嘘感叹,听得惊堂木一响,知道故事演到终章,短暂的沉寂之后,满堂掌声雷动。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最早在江南出现的战神,故事本身之外,江南的江湖儿女爱听这个故事,更因为一份武学正宗的骄傲和自豪。
  只是不论如何,没有人觉得唐枭回还以人的形态活着。
  “唐对宋,枭对雁,回对归。你取名倒是偷懒。”纸伞下笼着一青一绯两道身影,说话的正是撑着伞的绯衣青年。
  他看着身旁即使在伞下还蒙着面的某人,淡淡打趣。他也终于理解她为什么执意要在人多的地方修饰形容,刚才还匆匆拉着他离开了茶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
  “咳咳,我少不更事,行事比较高调,一不小心就遭人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