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作者:
承古 更新:2025-10-31 18:57 字数:3143
可今日乌衣却踏夜而来……
苏道安蹙眉,她先前确实是有让人去南唐再查唐拂衣的身世,但这是查出了什么,才需要冒着风险,劳动乌衣传信?
小满从鸟儿的腿上将信筏取下,递给苏道安。
那信筏不同寻常,没有打开的地方,看起来只像是一根木枝。苏道安从暗格的小匣子里取出些白色的粉末抹上,咖色外层脱落消失,紧紧卷起地信纸即刻松散开来。
苏道安坐回床边,浅扫了几行,脸色一下就变得有些难看。
小满和葛柒柒面面相觑,二人看着小公主的表情从震惊转为恍然大悟,又化为悲伤与疲惫,渐渐又变得呆滞。
那信上也不知写了什么,苏道安盯着看了许久,久到葛柒柒都忍不住开口唤了一声“公主”,她才缓缓抬起头。
“公主,这信上写了什么?”葛柒柒看着苏道安的样子竟然都有些不敢问。
“小满,柒柒。”苏道安呆呆道,“我好像……知道什么不得了的事。”
她将那信递给葛柒柒,葛柒柒接过来低头一看,也是面色大变。
“怎么了怎么了?”小满凑过去看到那心上密密麻麻地墨迹,可她又不识字,只能围在葛柒柒的身边焦急的询问,“到底是什么惊天大秘密啊怎么你们都傻了一样?”
“这信上到底写了什么?”
“这信上写……”葛柒柒顿了顿,神情复杂,似乎是在思考要如何简单的总结这薄薄一张纸上堆积如山的信息。
犹豫了片刻,她还是选择了最简单直接的方式。
“这信上写,唐拂衣就是先前南唐送来和亲的那位和靖公主……”
“啊?”小满愣了愣,“她不是那公主的陪嫁……”
“并且她可能并非是南唐皇帝的女儿。”
第91章 如果 四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处的楼宇……
小姐,信安。
和靖公主单名苡,母亲灵妃因样貌出众,南帝独宠多年,却于其出生时难产而亡。南唐卜师称其命格过硬,南帝恐怕其克到南唐国运欲将其处死。恰逢彼时的大将军王甫辞官,不忍如此小儿殒命襁褓,便向南帝请求带其远走,南帝允,其性命得以保全。
唐苡于扰月山庄长至十六岁,被南帝接回,封和靖公主,和亲北萧。
小姐吩咐一事本该至此了结,但吾查访时却又听闻了另一种说法,说那南帝之所以不喜和靖公主,是因为其母凌灵妃出身苗疆,本事苗疆圣女,从前以蛊毒魅惑君上,致使其对自己千依百顺,因产子时虚弱不已,蛊虫的效果变弱,南帝才清醒过来,要斩杀妖女,而妖女之子自然也不能留存于世。
吾闻此事倍感震惊,虽从未与苗疆中人接触过,亦觉所谓“妖女”“魅惑”之说实在奇幻,若以此回禀公主,着实愧对公主之所托,便又多加查访,上下打点,终于又从一名年迈的宫女处打探到一桩秘闻。
秘闻言,南帝之所以厌恶和靖公主到要杀之的地步,是因为那小公主生下来半点不似南帝,反而更像彼时还在南唐为质的五皇子,萧衫。
吾身在宫外,未见过萧衫,也不知和靖公主样貌,且此事实在骇人听闻,又过于蹊跷,疑点和线索颇多,吾一时不知该如何决断,亦不知该再往何处查访。
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唤乌衣以书信向小姐说明。
此事后续要往何处查,是否需要告知夫人,望小姐予以明示。
静候回音。
宣明十月十七日,大雪。
-
唐拂衣没能把自己准备好的那盏灯送到苏道安的手上。
第三日葛柒柒来寻她的时候,她刚熬了一个通宵,早朝回来后,又缠好了灯架上的最后一朵梅花。
她匆匆随着葛柒柒出宫,果真如其所言,在城南一家医馆的房间里,见到了躺在床上的小九。
女孩身上的伤处都已经精心清洗包扎,尽管骨瘦如柴,却是干净清爽,平和的面庞上没有一丝脏污。
大约是刚服了药的缘故,她睡得很安稳,胸口均匀而缓慢地起伏着,并没有被两人的动静吵醒。
唐拂衣帮她掖了掖背角,蹑手蹑脚地关上门,退出了房间,葛柒柒正在院子里等她。
“人已经给你送出来了。”她未有多废话,“你准备什么时候去大昭寺作证?”
“多谢。”唐拂衣犹豫了一下,问她:“这是……公主的意思?”
“不是,是皇上的意思。”葛柒柒语气轻佻。
唐拂衣知她是在开玩笑,没有计较什么。
“公主……为什么帮我救人?”她又问。
“什么为什么,不是你让公主帮你救人吗?现在人救出来你又不乐意了?”葛柒柒显然并不想与他多说什么。
唐拂衣当然能听得出她语气中的不耐,但也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一种心态,她又不死心的开口问了句:“可是先前公主不是不愿帮我救人吗?”
“公主现在又愿意救了不行吗?”葛柒柒蹙眉,声音里略有些烦躁,“你到底什么时候去作证?总不会是要反悔吧?”
“……不会。”唐拂衣抿了抿嘴,还是松了口,“现在就去吧。”
葛柒柒的神情这才缓和了些:“那快走吧。”她说完,转头率先往门口走去。
唐拂衣转头看着葛柒柒急切地背影,尽管已经救出了小九,她却无论如何都无法获得那种那成目的后应有的快感。
分明先前在自己面前小公主还是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那阵势看着就不像是是会轻易松口的模样,仅仅过了两日……或许连两日都不到,葛柒柒要将人送出宫不可能说救立刻就救,总也需要时间和机会。
她万分急切的想要知道这其中的原因,但葛柒柒显然并不打算告诉她。
直到此刻唐拂衣才恍然惊觉,所有有关千灯宫的事情,她都无处可知,无人可问。
事实上,自从苏道安先前让小满大晚上拿着公主令去大昭寺闹上了一场,惊蛰仿佛就成了一个烫手山芋,要关又不敢苛待,要放又没有理由。
大昭寺那边负责此事的人大约比千灯宫更迫不及待想要放人,唐拂衣笔录做完摁下手印,立刻就将惊蛰放了出来。
她整个人的状态还算不错,葛柒柒红着眼睛迎上去,惊蛰抬手搭上对方的肩膀,眼中是罕见的温柔。
可看向唐拂衣的时候,那些温柔一下子便散了干净,只余下冷漠与敌意。
这是预料之中的事。
唐拂衣没说什么,她沉默地跟在那两人身后,走到宫门口的时候,远远便见到苏道安带着小满,踮着脚焦急地四处张望。
不知是谁传了消息,她大约是早早就等在了那里,甫一踏入宫门,便迎上前来。
她似乎是偷瞄了自己一眼,却很快又像是在躲着自己一般收回了目光,只是拉着惊蛰的手,对着她手心的伤啪嗒啪嗒地掉眼泪。
唐拂衣看着她那副心疼不已的模样,心里头忍不住有些泛酸。
惊蛰看起来根本没有受什么刑,手心里那道划痕尽管横穿手掌,却并不深,大约是刚入狱的时候因为反抗而被什么尖利的物件划到的,并且很明显已经清理过并且上了药。
大昭寺的人看着分明比千灯宫更害怕人出事。
这样的伤对于惊蛰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恐怕连她自己都没怎么在意,可苏道安却注意到了,不仅注意到了,还为此而伤心难过。
不过就是一点小事。
她看着惊蛰抬手摸了摸苏道安的脑袋,弯下腰低声安慰了几句,小公主这才破涕为笑。
若未有之前的那些事,自己只是与惊蛰一同办事归来,那如今被苏道安拉着的人是不是就会是自己?
唐拂衣想。
她会拉着自己的手,蹦蹦跳跳地往回走,而这个点,自己回到千灯宫的时候,大约会在寝殿的桌子上,看到已经凉了的汤药。
可万事都没有如果。
四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处的楼宇之间,宫门空寂,只余一人默立良久,才转身离去。
-
宣明三年十一月。
悦美人诞下一子,明帝大喜,赐名景荣,为十一皇子。
悦美人晋为悦妃,居翠廊苑。
同年十二月,大将军苏栋率轻云骑攻下默州,征南将军班鸿率白虎营众将士,自北面直逼淮水河畔,传信于萧都,欲趁淮水河冬日结冰时率军渡河与轻云骑相会,开春后共同南下。
明帝答:善。
-
宣明四年二月,峻州雪灾,大皇子萧景棋赈灾有功,地方百姓官员无不称赞,明帝大喜,封睿王,赐峻州为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