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作者:
承古 更新:2025-10-31 18:58 字数:3167
“起开。”苏知还用力拍了拍他的额头,“坐没坐相。”
“嘁。”苏知桁颇有些不情愿的坐了起来。
“小妹信里写了什么?你这么高兴。”他看着自家大哥对着信露出一个无奈而又宠溺地笑,有些不爽的问了句。
“你那是什么语气?”苏知还听着苏知桁酸溜溜地语气有些哭笑不得,他将信手里的信放下,“小妹也给你写了信,你看你自己那封。”
“我不看。”苏知桁撇了撇嘴,“她跟我能说什么,肯定是在骂我。”
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桌上那封写了“三哥亲启”的信封,将叠的整整齐齐地宣纸打开,只看了一眼,便往苏知还面前一送:“诺,你看,我说什么来着?”
苏知还垂眼,只见那两个巴掌大的纸上只写了两个大字:混蛋。
他先是一愣,而后轻笑出声:“看来你离家这么些年,她没少写信骂你,你已经习惯了。”
“是啊,有个妹妹就是麻烦。”苏知桁叹了口气,嘴上说着麻烦,语气中还是难掩思念,“不就是没法带她疯玩儿了么,整日骂我。”
“还好她来不了这西境,否则肯定要追着我打。”
苏知还听着他的话,唇边泛起一丝苦涩:“就算你在萧都,你也带不了她疯玩了。”
“小妹在宫里呆了六年,如今性子恬静了许多,你离家这么久,再见只怕是未必能认得出来。”
苏知桁吊儿郎当的笑容僵在脸上,沉默片刻,他咬着牙,从喉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还不是那老头没用!若我还在家,就是抢,也定是要将她从那笼子里带出来的。”
“小妹是自愿的。”苏知还道。
“她哪里是自愿!”苏知桁立刻反驳道,“她那是被迫牺牲,她那样的性子,怎么可能愿意呆在皇宫那种地方!”
苏知还无言以对,片刻后,他轻轻叹了口气。
“不说这个了。”他有些生硬地转变了话题,“马上就是小妹的生辰了,今年的生辰宴亦是她的笄礼。”
“啊!哎呀!”苏知桁有些懊恼的叹了一声,“我都把这事儿给忘了!”
“小妹说,希望那时候你也能到场。”苏知还晃了晃手里的信,“她说她很想你,很想很想,希望我能帮忙劝劝你。”
苏知桁接过那信看着,却久久没有说话。
他是苏家这一代兄妹五人中最特殊,也是最不服管的那一个。出生时苏栋正带兵在外征战,常年不再家中,母亲陈秀平彼时仍在任尚宫,公务繁忙也没空管他。而苏知砚从小就是个书呆子,不去书院的时候,基本都窝在房里看书。
因此苏知桁自幼便是大哥一手带大,天性叛逆不羁,喜欢到处打架,也是苏家这一辈兄妹五人里最闹腾的一个,而第二闹腾的自然是整日跟着他到处“行侠仗义”的小妹苏涉川。
比起年幼时根本就没见过几次面的父亲,苏知桁还是更听苏知还的话一些。
“我知你还在为当年的事情生父亲的气,但沉下心来理智地想想,父亲的选择或许确实有些迂腐保守,却也是为了保住苏家。”
苏知还伸手拍了拍自家弟弟的头,轻叹了口气,语气温柔地像是在哄一个半大的孩子。
“爹的性子你也知道,他打了一辈子仗,说一不二,除了娘和小妹他谁都不服,哪怕是心里知道自己错了,也好面子不肯先给台阶,你就主动些也无妨,虽说是有些吃亏,但总归便宜也是给了自己人,没什么要紧。”
“三弟,八年了。亲人之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及时曾经有什么过节,到现在也都烟消云散了,爹娘,还有二弟四弟,小妹,他们都很想你。”
“回家吧。”
回家。
两个轻飘飘的字眼,苏知桁却是眼角微红。
年少离家时的愤然和冲动早就在时间的洪流中被冲淡,大漠的粗粝地风沙和敌人无眼的刀剑将少年尖锐的棱角磨平。
如今他已不再年少,也不再轻狂。
苏知还说苏栋性子刚硬,好面子,哪怕是知道有错也不愿意先低头,事实上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他并非不想家,他只是不想先低头。
“小妹都开口了,我不忍看她伤心失望。”苏知桁低着头开口道,“待此间事了,我递封折子给皇上,想必他……”
“既然如此,你现在就去收拾收拾,待天亮,你便跟着队伍,一同护送大皇子的棺椁回都吧。”苏知还开口打断。
“啊?”苏知桁愣了愣,“这……咱们苏家现在已经如此……呃,权倾朝野了么?带兵回都都不需要禀告了?”
“昨日我向萧都城回报大皇子一事时便已经向陛下请示,由你带队护送,相比陛下不会拒绝,今日收到回信后,你就立刻可以带着队伍出发了。”
“啊?”苏知桁眨了眨眼,似乎是花了一些时间,才想明白苏知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好哇大哥你!你就是料定了我一定会愿意回去是吧!”他气道。
苏知还颔首默认:“即使你不愿意,我也会扛你回去。”
“可恶!”苏知桁咬了咬牙,“大哥,你不厚道!”
苏知还没再接这话,只是唤了他一声:“阿桁。”
苏知桁立刻安静了下来。
“回去后,记得,要先好好和父亲道个歉。”苏知还神情严肃,“不为别的,只为这几年你未尽的孝道。”
苏知桁看着大哥的眼睛,点了点头,一个“好”字尚未出口,便听有人在帐外焦急大喊:“将军,紧急军情!”
兄弟二人对视了一眼,皆是面色一变。
“进。”
苏知还干脆利落地开口,而苏知桁已经快速整理好衣服,站到了大哥的身侧。
来人正是副将方立秋。
只见她两步上前,单膝跪地:“将军,方才斥候来报,瀚海关外有西戎军队集结。”
“距离。”
“七至十里。”
这么近的距离,应当是准备夜袭。
“人数。”
“约莫三万人。”
“三万?”苏知还蹙眉。
“这么少人?”苏知桁惊讶出声。
方立秋的面上亦有疑惑:“根据斥候来报,确实是只有这么多。”
“在这种时候派这么点人来搞夜袭?那帮西戎人疯了?”苏知桁下意识望向苏知还,却见他的面色也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年前西境四州雪灾引起疫病蔓延数月,流民作乱,而苏知还约莫一周前才收到命令,从那边调至此处,接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镇压民乱,保护大皇子的安全,却未料到他竟然忽然自尽谢罪。
此事可悲可叹,但不论如何,在大皇子死后,百姓的怨恨之声也一下子少了许多。
西域七国若是有趁虚而入的心思,雪灾的时候不动,民愤最为高涨的时候不动,为何偏偏要等到现在,轻云骑精兵驻境的时候才入侵?
这岂非还未开战就先自断一臂?
且这个人数,西域七国中最强的启凉,应当是不曾参与其中。
“战备。”苏知还起身下令。
不论如何,组织全军迎敌才是现下最重要的事情。
方立秋与苏知桁对视了一眼,形容严肃,语气果决,异口同声的答了声:“是!”
-
二月十九,正月十三,酉时。
红日西斜,霞云万里。
陈秀平足下生风,跨入宫门,直往勤政殿去。
金光落到她的发间,映得那几抹灰白隐约散出张扬又漂亮地流彩。
殿外的守卫比平日里少了许多,看样子是故意被驱散了些,陈秀平一路几乎是小跑着过去,远远就见到魏影抱剑站在门口。
勤政殿是萧国皇帝私下召见朝臣议事的场所,正殿也并不是很大。魏影为她开了门,除了坐在主坐上的萧祁外,还有一人站在坐下左侧,正是她的父亲,当朝太师,陈自松。
陈秀平快速行了礼,而后全无废话,站直了身子,抬头望向萧祁。
“陛下,臣如此焦急入宫求见,是有要事相告。”
“南街祥乐戏班中发现先四皇子旧部。”
“什么?”萧祁整个人几乎是瞬间拍案而起。
而此般反应似乎早已在陈秀平的预料之中,她面色不变,语气冷静而平稳,半实半虚地将此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
“陛下,请恕臣直言,当年先四皇子的第三子萧安,其尸体被找到时已经被烧得焦黑不辨形状,因此未能验明正身。”
“如今大皇子薨逝,先四皇子旧部又蠢蠢欲动,臣以为,那萧安如今极有可能就混在这些人中。但当年之事已经过去许久,如今若是再大动干戈恐怕打草惊蛇,也引得人心惶惶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