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作者:
承古 更新:2025-10-31 18:58 字数:3131
唐拂衣看着他的动作,却没来由的有些紧张。
她展开那叠地四四方方地信纸,飞快地读完信上的内容,足足愣了许多秒,才再次难以置信地望向桌边从容饮茶的男子。
男子抬头,唇角含笑,分明是一句问句,却透着几分依然料定的从容。
“家主如此看着在下,莫非是那信里写了什么在下的坏话?”
第132章 山神 “孙家家主,死了。
-
萧都,勤政殿。
殿内共四人。
女帝着一身玄衣坐于桌前,坐下一人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信函,另有一少年微弯着腰站在侧边,尽管貂衣加身,头戴金冠,却形容畏缩,下敛的目光略显局促。
冷嘉明从那人手中接过信函,打开,里头是一张黄底熟宣,午后的阳光从窗子照进来,落到那叠的整齐地信纸上,隐约能看见丝丝金色地闪光,十分漂亮。
青州孙氏特制的洒金珊瑚宣,只有重要的朋友或是盟友才会使用,象征着孙氏最高的敬意。
打开,那竟是孙氏与白州交易箭矢等兵器的单据。
名目数量洋洋洒洒,列了满满一张。
冷家明只粗略扫了一眼,便转身递给了萧安乐。
萧安乐漫不经心的接过,目光缓慢下移,最终落到那交易单右下角的孙氏的私印上。
跪在地上的男子微微抬头,观察了一下女帝的情绪不明的神色,赔着笑小心翼翼地开口道:“禀陛下,这……孙家那两位实在是谨慎,也着实不好忽悠,磨了许多日才愿意松口,虽然只是些箭矢,弓弦类的小物件,但……”
“呵。”萧安乐忽然轻笑了一声,打断了男子略有些语无伦次地解释。
“你做的不错。”她将那交易单放到一边,坐正了身子,“此次你献计有功,朕心中有数,回去等着领赏吧。”
“是,是!多谢陛下!”那男子听萧安乐如此说瞬间松了口气,连连谢恩,正欲告退,屏风外却忽闻内侍之声。
“陛下,有青州使者送来的信。”
青州?
在场四人的眼中均掠过一丝惊讶,萧安乐与冷嘉明对视了一眼:“送进来。”
内侍猫着腰绕过屏风,将那信递到冷嘉明手中,再由冷嘉明转交给萧安乐。
“是孙氏的使者送来的?”冷嘉明问了一句。
“是。”内侍官答,“人还未走,陛下可要传唤?”
冷嘉明转头望向萧安乐,萧安乐对他使了个眼神,冷嘉明会意。
“不必了。”他挥了挥手,“你下去吧。”
内侍官应声离开,而那名原本喜滋滋准备离开的男子,十分识相地又转身留了下来。
萧安乐打开信看了一眼,神色却忽然变得怪异,抬起头,锐利的目光扫过在场三人,最终还是落到了那名男子身上。
男子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他感受到女帝如刀的目光在自己身上逡巡,便只是低头站着,不敢有什么动作。
“这信上说……”萧安乐一面开口,一面将信递给冷嘉明,冷嘉明看了一眼,神色同样也变得怪异。
“孙家家主,死了。
“什么?”男子猛地抬头,双目圆瞪,这个消息实在太过令人震惊,以至于他一时竟也没顾上什么礼节,脱口而出的问道:“怎么死的?”
“五日前,孙家家主孙时茵自月川返回青州,于青州城外遇山体滑坡,同行五人无一幸免。”
开口的人是冷嘉明。
“这……”那男子目瞪口呆,一时竟不知该作何反应,“假的吧……”
他怔愣着喃喃自语,却只见女帝忽然嗤笑一声,歪着身子靠上椅背,曲肘撑在雕了狼头的扶手上,扶额连连摇头。
她的手掌恰好遮住了双眼,露在外头的嘴角疯狂上扬,却似乎并不能准确表达她内心最真实的情绪。
片刻之后,萧安乐才放下了手,她的唇角依旧上扬,双眼却有明显的微红,眉心紧皱,眉尾下垂,整张脸看上去有些僵硬的紧绷感。
“你们都先退下吧。”
女帝开口,那位方大人与站在一旁的身着华贵的少年都如释重负,各自行礼后转身快步离开。
直到屋内只剩下两人时,萧安乐才又望向冷嘉明,问他:“此事你怎么看?”
冷嘉明将信放下,慢慢摇了摇头。
“信上所言,唐拂衣在离城呆了五日,收到下属的急信,于第六日清晨带了几名亲信往回赶,途经月川稍作停留休息,又在第七日正午赶到青州城西,恰好碰到山体滑坡,被活埋在巨石之下。”
他说着,对上萧安乐的目光。
“陛下觉得,此事可能作假?”
“怕是难吧。”萧安乐耸了耸肩,故作无所谓的笑了笑,“山体滑坡发生在五日前的正午,信上说,孙氏那帮人挖尸体就挖了整整三日,那地方虽说是山路,但也不是什么密道,随便派个人去一查便能知真假,在此事上做文章,岂不招笑?”
“嗯。”冷嘉明点头,“且青州孙氏乃世家大族,江湖上也算是有头有脸,家主离世,必会有各路旧友前来关心祭拜,若以此事为儿戏,恐怕也会断了多年的情谊。”
“但这意外来的实在太过巧合,事出反常,怕是有妖。”
“嗤。”萧安乐冷笑一声,“真又如何,假又如何,只要师出有名,我萧都难道还怕她小小一个青州不成?”
冷嘉明沉吟片刻,抬步行至正中。
“不论如何,陛下都可先将那交易兵器的单据公之于众,让天下人知晓是他孙氏先行打破中立之盟约,意图谋反,如此一来,必有忌惮。”
“至于家主离世……”
他顿了顿。
“既然孙氏来信邀我们前去祭拜,不如就由臣亲自为陛下走这一遭,探一探他们内部的虚实。”
此言正和女帝心意,萧安乐欣然应允。
萧都城的车马连夜出发,北上的路虽不算远但大多都是上坡,并不好走,一行十几人,终于到达青州城外已是五日之后。
青州全城缟素,连城门口都挂了白色的幡旗。
守门的士兵看过信上的红印,并未多加为难,恭恭敬敬地放了行。
车轱辘滚过平整的石路,偶尔碾过一两颗石子也并不会造成太大的震动。冷嘉明掀起马车帘幕地一角,入目的景象却不似传闻间那般熙攘繁华。
虽是冬日,天气却是罕见的晴朗,如此艳阳高照的上午,作为不曾有战火蔓延的富庶之地,街道两侧却见不到多少摆摊的小贩,偶尔有见到几个,大多都也只是守着看起来不太新鲜的蔬菜与冻肉,苦着脸与前来买菜的妇人讨价还价。
门庭冷落,酒旗凋敝,人声零星。
可即便如此萧条,却并不显破败。
灰蒙蒙地街道上干干净净,废弃地摊车用灰布罩得严实,来往的百姓虽谈不上多么开怀,却也面容干净,衣着虽有补丁,却也十分整洁。
街道两侧民居的二层窗子底下都悬着一盏盏造型精致的花灯,那是青州城特有的风俗——家灯引路,莫忘归途。
冷嘉明挑了个偏僻的地方让马车停下,吩咐其余人不许跟的太紧,披了件黑色大氅,独自一人又走回了街上,谦和地笑着拦下了迎面走来的,背着大包小包的一家五口。
“素来听闻青州富庶,且是中立之地不被战火所扰,在下慕名来此却是满目萧条,不知几位这是准备要去哪里,为何看着倒像是准备要搬离的样子?”
他本就长的儒雅,换了副温和的嗓音,给人的感觉越发随和。
那一家中的男人上下打量了他一下,似乎也并未多想,只当他是哪地的生意人想来此淘货,便叹了口气开口向他解释。
“这位公子有所不知,咱们这青州之前确实是中立之地,但那是因为百年前,管理咱们这青州城的孙氏先祖曾于外头立下盟约,只要孙氏不再向外售卖兵甲,外头也就不能对咱们开战。”
“可就在几日前,竟然被人发现孙氏一直在暗中向白州出售弓箭之类的东西,唉,你说现在世道这么乱,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现在听说外头好多人都对咱们不满,说青州毁约是准备要造反,合计着要来打咱们呐!所以大家都想趁着还没打起来,赶紧先逃命呢。”
“我们算是走的晚的了,年轻人,我看你这穿着也是有头有脸的,赶紧走吧,这青州如今是没有你要的东西啦!”
“可我看这城中,似乎也有些人并不打算走?”冷嘉明故作不解。
“唉。”那男人重重叹了口气,“这也不是所有人离了青州都有地方去啊,那没地方去的,还不是只能在这里等死吗?至少死前还能吃几顿饱饭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