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作者:嗯嗯哦哦      更新:2025-10-31 19:01      字数:3195
  随着程应允拾级而上,慢慢登上瓮城之顶,走在可容下五匹骏马并驰的宽阔楼道上,看烽火台上燃烧的火把光影投落在青石砖瓦墙上,犹如雄狮漫步。举目远望,似是可以看到银河尽头处,心情都不由得开阔起来,西北的风在这城楼之上仿佛也变得更加凛冽,簌簌作响,勾的青丝脱落发髻,随风起舞。
  凌淑锦从小见惯了巧夺天工的宫殿楼宇,自以为不会再为任何建筑而惊叹。可是如今站立在这瓮城之上,极目远眺,观星赏月,她满心惊叹。
  这座可杀敌两万的城楼,是由裴柔丽主导修筑的,只要想到这个,她便觉得万分骄傲。
  “如此精妙绝伦的设计,真的是将天地间的灵气和智慧都融为一体,非常人可以为也。”
  听到这番溢美之词,程应允忍不住嘲笑道:“我承认裴柔丽能想出修筑瓮城确实聪明,作为兄弟我也为她骄傲,可是您老这形容的就有点夸张了吧?”
  被人反驳,凌淑锦不满的斜睨了他一眼,语气甚是傲娇的说道:“怎么?本就是有功之人为何不能夸赞?程大将军可有向朝廷表功?”
  说到此处,程应允的表情变得有些异常,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凌淑锦示意他往下说。
  “父亲本打算是想等一切结束后,再将各位将领的功绩上报朝廷,待皇上论功行赏。可是二皇子来了之后,觉得程军能以三万之军抵御匈奴十万之师,且重创敌军,杀敌八万,已是丰功伟绩,当即便要上了奏疏,其中还要详细表述裴柔丽修筑瓮城之事。”
  说到这里程应允又停了下来。
  凌淑锦不满他的吞吞吐吐,示意他尽快说。
  程应允抿了抿唇,再次开口道:“我觉得此事不妥,劝父亲和裴将军先压下了,想等彻底击退敌军之后再上书。”
  “你有何顾虑?”
  “还是顾及裴柔丽的身世,若是将瓮城之事上报朝廷,朝廷必有封赏,到时候裴柔丽的身份也将大白于天下。裴将军一早也有这打算,想趁机为裴柔丽的母亲正名,迎她的牌位进裴家祠堂,裴柔丽也会是名正言顺的裴家长女。可是我担心这样一来,有了裴家长女的身份,又有了朝廷的封赏,裴柔丽就成了临安城的名门贵女,她又未曾婚配,到时候想与她说亲的还不踏破裴家门槛,你又当如何?”
  凌淑锦不是没有想到过这层,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她都不愿意让裴柔丽回裴家认祖归宗的原因。
  她担心裴柔丽的身份一旦过到明处,她就再也无法强留她在身边,裴将军也会催着她成婚。
  “历代以来,战场都是男人的天下,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女子不多,我不该因为一己之私,使得明珠蒙尘。”这是凌淑锦的心里话。
  其实她很纠结,所以就想来这瓮城看一看,看完之后,她觉得裴柔丽该有封赏,那是她应得的。且她又了功勋,她的母亲也不再是无名氏,说不定还会被朝廷追封诰命,她又怎能拦下呢?
  “那你们呢?”
  这个你们指的何意凌淑锦很清楚,不似之前的摇摆,这次她内心很坚定,她就是要和裴柔丽长厢厮守。
  “等回了临安封功授爵、认祖归宗后,我便带她回复春城,谁还敢跟我抢人不成?”
  “那是,你多厉害!”
  看她说的气定神闲,大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气势,可是程应允脸上担忧之色未减,平常人家的男子定然不敢跟长乐公主抢人,但若是皇子呢?
  眼下就有一位适龄的皇子,且与裴柔丽是表亲,看他这些天的作为,对裴柔丽应已动了歪心思。毕竟娶了裴柔丽,就会得到西北军的支持,若是宫里的惠妃娘娘再使把劲,让皇上赐婚,那谁又能违抗圣旨呢?
  裴柔丽醒后,他曾和她提起此事,裴柔丽说蒋惠妃已经和她提过结亲之事,惠妃倒不是为了西北势力、军中威望,只是想让她有个依靠。
  即使如此,她也直接拒绝了。
  若是上报功勋回了临安城,是会为她母亲争取到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可是她也担心会引起别人非议,毕竟她父母亲的婚事并没有经过三书六聘。
  除此之外,她还担心如今裴府的那位夫人,虽然成婚之前裴将军就向她说明了自己曾成过亲,还有一个女儿,成婚后他也会驻守西北,不常在家,那位竟然也同意了。
  裴柔丽曾在三月春的二楼远远的见过这位裴夫人,说她端庄贤淑,举止大方,将裴家打理的紧紧有条,儿子也教导的文武双全、知书达理。
  若是裴柔丽以裴家长女的身份回了临安城,这会夫人定也会承受很多流言蜚语,她又有什么错呢?
  总之,裴柔丽想了很多,也担心做回了裴小姐,就算没有二皇子也会有其他人向她求婚,就算她此生与凌淑锦再续前缘,也不曾想过要嫁与他人,她就不愿增添这些麻烦事。
  只是私心里,她确实想让母亲有个名正言顺的身份。
  其次,他和裴柔丽都觉得凌弘靖为人果敢持重,懂军事,有野心,若是他能得到储君之位,也许能重振盛国雄风。
  裴柔丽若带着功勋嫁给他,必然能为他增些胜算,去争一争储君之位。
  因为无论是大皇子宣王还是年幼的五皇子,都与当今圣上太像,那种蝇营狗苟的气质看的人心烦,若是由他们得到皇权,那盛国的百姓和军民大概不会有太好的日子。
  第076章 有商有量
  是以他们俩嘀咕来、嘀咕去,也没有商量出一个好的对策来。再加上觉得当今皇帝并不喜打仗,此次西北之战还并未大获全胜,会不会行封赏之事尚且难说,这件事就暂时作罢。
  再看了看站在城墙边上吹风的凌淑锦,也是满腹心事,大概也是在为此事纠结,毕竟一个名满天下的机会,他们都不想裴柔丽错过。
  良久之后程应允开口:“我觉得君心难测,如今西北局势不定,陛下不知是赏是罚,我们想这些也有些杞人忧天,还不如想一想当下这么办。”
  是啊,君心难测,凌淑锦点了点表示认可。
  程应允便又接着说:“前方来了军报,说大军到达匈奴王庭后,那里已是一座空城,匈奴本就是游牧民族,此次兵败元气大伤,布日列格诡计多端,必是找了个地方修生养息去了。只是草原广阔踪迹难寻,怕是大军不日就会班师回城,不宜让外人知道你来过,不然对你们彼此都不好,你还是早做打算,先回复春城。”
  算算日子,她们也来了半个多月了,加上在路上的时间,已经离开复春城小一月。
  如今她已就藩,长久离开属地,若是被有心之人发现,必然会引来很多麻烦。只她自己倒不要紧,只是怕给西北军添事端。
  “当初来这也是担心你们安危,如今看了也放心了,是该回去了。”
  大约是心中都有事,两人回去的路上都很沉默,不如来时的欢快,程应允将她送到门口,就折返回了大营。
  凌淑锦进了院子,看到里屋的烛火还亮着,就猜测约莫是裴柔丽醒了,进屋一看人正歪在炕头上看书,瞧她进来莞尔一笑。
  养了这些日子,裴柔丽骨头差不多也长住了,已经可以靠着棉垫坐起来一会儿,面色也比前些日子红润很多。军医说是她身子底子好,又年轻,恢复的就会快些。再加上这些日子三人的悉心照料,天天给她炖各种汤喝,大补特补,可不就好得快吗?
  这些日子凌淑锦都陪着她,她也不再做噩梦,睡的也好。
  她已经习惯了身边有她,睡梦中下意识用手去摸,却什么都没有摸到,起身一看没有人,就忙叫喊叫。隔壁秋灵还以为出了事情,连忙跑了过来,告诉她凌淑锦和程应允一起出去了,她才放下心来。
  “你们去哪了?这么久才回来?”
  凌淑锦洗了手才坐回她身边,捏了捏她的脸,“去看了你修筑的瓮城,当真是构思巧妙,不妄我花大把银子送你去读书。”
  裴柔丽不愿被捏,拉了她的手揣在怀里,不满的抗议道:“怎么?心疼银子?等我身体好了再给你赚就是了。”
  “不用,裴掌柜这些年还的已经够多了,我都花不完了,你再看会书,我去洗漱。”说罢也不等裴柔丽再说,她就抽出了手进了净房。
  裴柔丽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可是看着她的纤细背影满着疲惫,又忍住了。
  凌淑锦有些不对劲,相守了这么多年,她还是能看出来的,看来她和程应允去瓮城,可不止看看那么简单。
  将书放在一边,静下心神来,净房的门没有关,能听到里面的流水声。等了好一会儿,人才穿着米白色的里衣款款而出。
  那衣服她很熟悉,是她亲手为她做的,选用的是上好的月华绸,绸缎会随着步伐的移动呈现出一道道光晕,如同月光在水中流动,令人心生涟漪。
  因只穿了一件里衣,且衣服料子垂感又好,曼妙的身姿被尽数勾勒而出,看的裴柔丽移不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