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作者:长青长白      更新:2025-11-03 16:06      字数:3125
  姝儿妹妹
  教李姝菀他们的先生是个中年人,学生都还是七八来岁的年纪,先生教的东西也简单。教一教诗词,学一学字画,一上午很快就这么过去了。
  下课前,先生挨个点评学生课上写的字。
  杨惊春性子欢脱,一手字却极为秀逸。在一众同窗中,她的字最是好看。
  李姝菀课上同她做的邻桌,看过她的字,很是漂亮。
  李姝菀自己练了半月字,没有老师指导,自能自己摸索,写得极困难,字也不算好。
  先生评过杨惊春的字,又来看李姝菀的字。
  他知道她是李奉渊的妹妹,看过她的字后问她:“你临的是你哥哥的帖子?”
  宋静当初从李奉渊那处取字帖,一股脑搜罗来好几本。名家字帖有,李瑛的字有,李奉渊的字也有。
  李奉渊三岁握笔,虽是少年,笔势却遒劲有力,如游云惊龙。
  先生看过李奉渊的书法,李姝菀的字虽然还未成型,但已隐隐有他的影子。
  不过李姝菀却握着笔杆子摇了摇头:“是爹爹的字。”
  李瑛当年给这李奉渊写了一本李奉渊,李奉渊临过无数遍,如今又到了李姝菀手中。
  先生恍然大悟:“我原先见你哥哥的字,还奇怪他年纪轻轻为何有一股锋锐之气,原来是临的大将军的字帖。”
  他说着连赞了好几声:“不错,不错。”
  也不知是在夸李姝菀临得好,还是在夸李瑛的字妙。先生说罢,又去看其他学生的书法。
  杨惊春听见先生夸赞,只当是在夸李姝菀,很替她高兴。等先生走老远了,她凑过来笑着同她道:“先生夸你了,菀菀真厉害。”
  李姝菀不敢认下:“先生不是在夸我,我的字不好看。”
  右前坐着的一名学生听见着这话,回头朝李姝菀的桌面看了一眼。
  见她的字如春蚓秋蛇,瞥了瞥嘴角,扭头和自己的朋友耳语道:“她的字分明丑得像虫爬出来的,不知道先生为何还赞不绝口。”
  这人刚得了一句不高不低的评价,心情正低落,听见这话,也回头去看李姝菀桌上的纸。
  隔得远,没看清,只看见李姝菀笑着和杨惊春说话。不过他自然帮顾着自己的朋友,应和道:“先生怜她今日才来,好意夸她一句,你瞧,她倒沾沾自喜起来。”
  两人说完,不大高兴地将刚写好的字揉成一团扔进了书袋。
  年纪小的学生下课要早一些,下午也不上课。
  杨惊春和李姝菀手拉手着走在路上,路过杨修禅他们的讲堂外,忽然看见有人压低声音用气声远远唤道:“妹妹。”
  杨惊春回头一看,就见讲堂门外,杨修禅一个人站得笔直,头上滑稽地顶着一本书册。
  杨惊春瞬间苦了脸,似嫌她哥丢人,松开李姝菀的手,快速道:“菀菀,我、我先回去了。”
  说完三步并作两步跑了。
  李姝菀有些怔愣地看着杨惊春逃跑的背影,又回头看了看还站着的杨修禅。
  她和他不算熟,冲他微微点了下头,就准备离开,不过还没走上两步,就听见杨修禅开始小声喊她:“姝儿妹妹,姝儿妹妹。”
  柳素失笑,道:“小姐,杨公子在叫你呢。”
  李姝菀想了想,朝他走过去。
  室内先生还在讲学,杨修禅不知什么原因独自在这儿受罚。
  不过杨修禅脸皮厚,也不觉得自己丢人,见李姝菀走进过来,变戏法似的从兜里掏出来一把糖:“姝儿妹妹,给你。”
  李姝菀不知道该不该接,有些迟疑。
  杨修禅道:“拿着吧拿着吧,我从朋友那儿拿的,我不爱吃甜的东西。”
  李姝菀这才伸手接过:“谢谢……”
  今日认识的人太多,她脑子一糊,忽然忘了他叫什么名字。杨修禅笑了笑:“杨修禅,你随春儿叫我一声修禅哥哥就行,不然叫我名字也行。”
  李姝菀握着糖,听话道:“谢谢修禅哥哥。”
  杨修禅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
  李姝菀看他头上顶着书,问他:“修禅哥哥你为什么在这里站着?”
  杨修禅取下书给她看,只见书册一角残缺不全。他叹气道:“我将书放在学堂,谁知被耗子啃坏了,先生看见后,便罚我站在外面。”
  李姝菀有些担心:“那不听课了吗?”
  “听啊。”杨修禅将书放回头顶,继续顶着。他指了指耳朵,又指指室内,笑着道:“我耳朵灵,能听见先生讲课。”
  杨修禅背窗而站,正说着,他背后的窗户忽然从里面推开了。
  李姝菀一怔,往里看去,就见讲台上坐着的老先生望着她和杨修禅,显然听见她和杨修禅在外面低声说话。
  室内一众学生都看了过来,而李奉渊也看着他们。
  他身量高,仿佛一根早生的劲竹立在同窗里,很是显眼。
  李姝菀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很不自在,她隔窗对着老先生垂首致歉:“学生知错,打扰先生上课了。”
  老先生看她知礼,捋了一把胡须,并没有怪罪,缓缓道:“无妨。”
  学堂就这么几位学生,老先生似乎知道李姝菀与李奉渊的关系,问她:“你是行明的妹妹?可是来寻你哥哥?”
  李姝菀不知该如何回答。她知道,若她应是,李奉渊也大概不会应和她的话。
  就在这时,杨修禅忽然取下头顶的书,探着脑袋伸到李姝菀面前,笑着同老先生道:“回先生的话,是我妹妹。”
  李姝菀听见这话,愣了一下。
  杨修禅揽下过错,继续道:“我得了几颗糖,方才看见姝儿妹妹下了课,便叫她过来,想给她吃。先生别怪罪她,要罚就罚我吧。”
  老先生闻罢长吟着点了点头:“兄妹和睦,手足情深,谈何过错。你进来听课吧。”
  杨修禅没想还有这好事,面色一喜:“谢先生。”
  他似当真把将李姝菀当作妹妹,笑着同她道:“回去吧,哥哥进去听课了。”
  他称自己哥哥称得熟稔,李姝菀呆呆点头:“嗯。”
  离开前,她回头看了一眼室内坐着的李奉渊,见他微拧着眉,看着眉开眼笑的杨修禅,不知脑中想着什么。
  第26章 荷包
  荷包
  杨修禅给了李姝菀一把糖,李姝菀回去便点灯熬夜做了两只石榴荷包,将一半糖装在其中一只里,第二日带去给了杨惊春。
  而另一只荷包,打算回赠给杨修禅,当作谢礼。
  她鲜少受人恩惠,得了别人一点好便心心念念地记着,想着要早些还回去。
  李姝菀虽然不善书画,但绣工却很好。医馆的嬷嬷年轻时是绣坊的绣娘,有着一手好绣工。李姝菀跟着嬷嬷学了许多针线活。
  后来郎中走了,在江南最后的那段时日,她便和嬷嬷一起做扇面荷包卖。
  她每日能做上两三个,摆在寿安堂前卖。挣得不多,不过也有几分银钱。
  时间赶,李姝菀做给杨惊春的荷包小巧,恰好能将几颗糖装进去,荷包被撑得胖嘟嘟的,多的便放不下了。
  她在荷包上绣了一朵春日开的垂丝海棠,抽绳编成了南瓜结,串上了一串晶莹剔透的红色细珠,很是可爱。
  这般年纪的小姑娘很喜欢这类物什,越是小而精巧越好,最好一只小荷包只能勉强装上一颗糖,才惹人爱。
  杨惊春得了李姝菀的石榴荷包,迫不及待挂在了腰带上,趁先生还没来,在讲堂里走来窜去,逢人便炫耀:“瞧,菀菀给我做的荷包。”
  李姝菀本来还担心她会不会不喜欢,忐忑了好一阵,此时见杨惊春如此高兴,自己也忍不住抿唇笑起来。
  她拿着书袋,走到昨日的桌案前坐下,方把书本掏出来摆上,忽然看见桌面一角有一只青色的小胖虫子。
  她没忍住往后躲闪,小小惊叫了一声,下一刻,就听见前方传来了两声戏谑的笑声。
  声音很低,隐藏在周围嘈杂的说话声里,听不清是谁。
  李姝菀抚着胸口,这才看清这虫子不是活的,乃是画的,栩栩如生,她一眼看去还以为是一只活虫。
  待李姝菀看清是一只假的,再往前方看去,已经看不出是谁在笑。
  她知这是旁人在戏弄她,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她想不通,索性不想了。轻轻抿了抿唇,默默掏出书本,温习昨日先生教的诗词。
  杨惊春炫耀完新得的荷包,糖也分出去大半。
  她回到座位上,见李姝菀似有些不高兴,奇怪道:“菀菀,你怎么了?”
  李姝菀指着桌上的小胖虫道:“这里有人画了一只小虫子。”
  杨惊春从前是个喜欢爬树掏鸟窝的姑娘,多的是掏出肉虫子的经历,并不害怕。
  她倾身凑过来看,瞧见是只活灵活现的大青虫,夸张地“哇”了一声,赞叹道:“像真的一样!”
  她说着还用手指头摸了一下,似当真觉得这只虫子是只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