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作者:长青长白      更新:2025-11-03 16:06      字数:3123
  李姝菀听得担忧,蹙眉道:“这一去的路途中盗匪猖獗吗?”
  宋静忙安慰道:“少爷去江南走官道,想来遇不上匪徒。只是个诡梦罢了,老奴不该说的,平白让小姐担心。只是梦里少爷身边无人护着,老奴想起少爷此去江南又只带了一人随行……”
  李姝菀才松了口气,听见这话心又吊了起来,难以置信道:“只一人吗?谁?刘大?”
  李姝菀平时出个门李奉渊都起码安排六人跟着,很难想象李奉渊自己出门竟只带一名随从。
  宋静终于把话引到关键上,忙道:“是。只刘大一人。老奴本打算安排十多名随从,不过少爷担心人多拖累脚程,老奴便只好作罢。”
  李姝菀听得这话,刚展平的眉一紧:“路途遥远,自然是稳妥最为重要,怎能任性。”
  桃青插上最后一支发簪,李姝菀站起身便往西厢去,边走边吩咐道:“还是要有侍卫护着才安全,宋叔,劳你再去挑些能手,备下良马一路跟着去江南,我去劝劝他。”
  宋静弯眼一笑,忙应道:“老奴这就去安排。”
  今日虽要离京,李奉渊一早还是去了武场练枪。风雨不惧,李姝菀一日都未曾见他歇过。
  西厢门开着,李姝菀进去,李奉渊正坐在椅中擦拭长剑。剑鞘斜放在桌上。
  他方沐过浴,头发未束,凌乱散在肩背,长及腰身。
  几根发丝缓缓从额前垂落,挡住视野,他抬起手将额前的发随意往后一抹,露出剑眉星目。
  跟在李姝菀身后的桃青微微看红了脸。
  李奉渊见李姝菀此刻来,有些意外地看了眼门外天光,问道:“今日不贪睡了?”
  李姝菀走过去,在他身边的椅子坐下来,轻声道:“睡不着。”
  李姝菀直接问道:“你这次去江南只带刘大吗?”
  李奉渊一听就知道她想说什么,他擦着剑,头也不抬:“宋叔和你说的?”
  李姝菀“嗯”了声,劝道:“还是再多带几人吧。山高路远,你若只带着刘大,宋叔不能安心的。”
  李奉渊停下手里的动作,抬眼看向她。李姝菀微抿着唇,亦看着他,神色有几分祈求之意,显然怕他不答应。
  宋静劝了好几次李奉渊都置若罔闻,李姝菀这一劝,李奉渊倒并未直接拒绝。他问她:“是宋叔不能安心,还是你不能安心?”
  这话问得奇怪。李姝菀不懂这有何分别,李奉渊看她神色茫然,语气平平地解释道:“宋叔看着我长大,或许是可怜我从前一个人,自小我无论做什么他都总忧心忡忡,担心飞来横祸。不必太在意。”
  宋静受李瑛嘱托,这些年照顾着李奉渊和李姝菀,深觉肩头的担子比天大,忧思过重已成了习惯,偶尔让人负担。
  李奉渊说着又道:“若是你也不能放心——”
  这次他话没说完,李姝菀便轻声回道:“我自然也不放心的。”
  她声儿低低的,听来柔柔弱弱,一双杏眼满心满意地望着他,尽是藏不住的担忧。
  好似他这一去,她便要没了哥哥。
  李奉渊猜到宋静多半是说了什么话唬她,才叫她一早来当说客。
  不过李奉渊并没深究,他看李姝菀面露忧色,直接答应了下来:“既如此,我此去便多带几人。”
  第49章 别离
  别离
  得了李奉渊的允诺,李姝菀总算能稍微安下心。
  可她一想到他此去要近一月的时间,又忍不住叮咛道:“此行路途遥远,天气又正炎热,不若路上受不住暑气,便多在客栈歇一歇,晚一两日的,想来老夫人也不会怪罪。”
  她想到什么便说什么,话讲得慢吞吞的,说完又道:“江南雨足,你若要出门玩,记得带上伞,不要淋了雨又不当回事,染了寒症就不好了。若是水土不服,很难将养好的。”
  李奉渊一手持剑,一手拿着柔软干燥的帕子,认真擦过剑身,就连剑上血槽也一点点擦得干干净净。
  他垂着眼,好像眼里只有手上的活,没听李姝菀在说什么。
  可每在李姝菀话语的间隙,他又会轻“嗯”一声,示意自己听着,也记下了。
  李姝菀知道他的性子,吃得苦,嫌麻烦,更不爱拖沓。
  莫说天热,便是天上降下冰坨子,他都不见得会在客栈里白白多休息一炷香。
  她听他淡淡应了两声,渐渐止了声。李奉渊扭头看她:“不说了?”
  李姝菀有些无奈:“我知道你在敷衍我。”
  李奉渊听见这话,倒还笑了一声:“既然这样不放心,为何不同我一起去江南?”
  擦拭得干净明亮的剑身反射出锋利剑光,光线闪过清澈的眼眸,李姝菀趴在桌上,脑袋枕在手臂上,伸出一只手指头去碰他的剑。
  李奉渊微转剑身,避开剑刃,将剑脊面向她,道:“小心伤着。”
  指腹蹭过剑身,即便在这六月盛夏,也透着一股极其寒凉的冷意。
  李奉渊看她好奇,索性将剑放到她面前,自己又拿起剑鞘擦起来。
  他少用剑,多用枪,这把剑在库房吃满了灰,剑鞘上多雕刻,一时半会儿难擦得干净。
  他不收拾行李,只顾着拭剑,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此去是要上山剿匪,而非探亲。
  李奉渊没听见李姝菀回答,又问了一遍:“当真不去?你若改变主意,现在收拾行李还来得及。”
  李姝菀缓缓摇头:“我和惊春约好了,要在武赛上为修禅哥哥鼓劲,不能去了。”
  这些年,李姝菀一直没提过江南的旧事。她不主动提,李奉渊也没问。
  可江南毕竟算是她的故里,她又显然是个念旧重情之人,没道理不想回去看看。
  李奉渊知道她给出的理由只是个借口,但并未追问,转而委婉道:“你在江南还有故人吗?若有旧人,可书信于他们,我替你带去。”
  李姝菀听见这话,脑海中立马浮现出一个年迈驼背的老妇人的身影。
  嬷嬷照顾李姝菀多年,后又同她相依为命。当年离开江南时,李瑛给了嬷嬷一笔不菲的钱财,足够她安度晚年,为的便是让李姝菀宽心,忘却旧事,永不记挂江南。
  李姝菀记得李瑛的叮嘱。她做了他的女儿,在他的荣光之下享受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过着从未有过的好日子,自应当埋葬过去,不提起自己的身世,损害他的威名。
  李姝菀很听话,这些年从没提起过任何有关江南之事,只是偶尔午夜梦回,她会回到那小小的寿安堂中,在夜中点一盏灯,和嬷嬷一起借着微弱烛光穿针引线,绣扇缝衣。
  李姝菀眨了眨眼睛,将目光慢慢从眼前的剑身转到了李奉渊的侧脸上。
  有一瞬间,她想将曾经的一切同他和盘托出,可最后,她仍只是浅浅摇头:“没有了。没有故人了。”
  她语气轻缓,听来怅然若失。她既不愿说,李奉渊便没再追问。
  李奉渊此番前往江南,行囊收拾得轻便,两身衣裳,一把银钱,外加擦拭干净的锋利长剑。
  用过膳,李奉渊便准备启程。
  李姝菀和宋静到门口送他。李奉渊把行李挂上马鞍,宋静将一壶灌了凉茶的水囊递给他:“老奴让人煮了一壶祛暑的凉茶,少爷拿着路上喝。”
  李奉渊伸手接过,也挂在了马鞍上。
  李姝菀站在他身边,静静看着他,叮嘱的话都说了好些遍,这时候反倒没了什么话讲。
  在李奉渊将要上马之时,李姝菀突然张开手朝他扑了上来。
  李奉渊像是早有预料,自然而然地摊开双臂,任由李姝菀结结实实撞上来,将她接了个满怀。
  软和的身体撞上来,小脸埋在他胸前,李奉渊垂眸看着李姝菀的头顶,揽着她的背,明知故问道:“舍不得我走?”
  李姝菀点头。她抱得很紧,但却并未任性缠着他不放,只一会儿便松开了手,睁着有点红的眼,仰头看着他。
  她似乎有话想说,可出口的却只是一句:“一路顺风。”
  李奉渊抬手轻轻抚了抚她的脑袋,随后一撩衣袍利落地翻身上马:“走了。”
  说罢,双腿一夹马腹,带着一队侍卫驰骋远去。
  高挑的背影很快消失在视野中,李姝菀站在街道旁,在心里小声道出了未对李奉渊说出口的话:早些回来。
  第50章 渊儿
  渊儿
  顶着烈日跑了数日,李奉渊一行人于第五日烈日正盛的正午抵达了江南。
  老夫人派了人到城门口相迎。
  李奉渊同老夫人十来年未见,早已不是当年脸上带着三分肉的孩童。但来迎接他的老奴却一眼就认出了他。
  李奉渊一入城门,那老奴远远一望马上之人,便从凉棚底下钻出,快步走上前来:“少爷。”
  李奉渊勒马停下,看着马头前拦住去路的人,隐隐觉得有两分熟悉。他开口问道:“洛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