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作者:钰泽昭焉      更新:2025-11-03 16:18      字数:3220
  那晚展昭打开杜庭月的来信,一眼扫去,内容言简意赅,就是有关冲霄楼的事。
  展昭曾让六师兄密切注意观察并打探有关冲霄楼的事情,所以这次杜庭月来信就是告诉他冲霄楼将要建成了,江湖上前来投奔襄阳王的人,当中擅长机关术之流已经开始着手布置楼内的机关。
  不仅如此,襄阳王还搜罗了不少天下珍宝,名剑古籍等藏进楼中,他有意为冲霄楼造势,这也是他一飞冲霄,来日登顶的象征。
  包拯听完没多问这个消息展昭是如何得知的,他既说明了这么清楚,这个忠厚又讲义气的青年定然是通过江湖好友的渠道知情的,包拯不多问也是不想让展昭为难。
  八贤王本来就在观察襄阳的动向,包拯得知此事第一时间就是与八贤王一起商量,二人觉得此事可大可小,但无论他们怎么猜想,就是直接禀明了圣上,也无关紧要。
  因为在外面看来襄阳王只是修筑了一座藏宝楼,而且就建在府邸后面并没碍着其他人什么事情。便是他招揽天下有能之士,即使被圣上叫来问话,两人在金殿之上,襄阳王也能自圆其说。
  他自己能力不足,于是求贤若渴,鞠躬尽瘁,也想为这位皇侄分忧解难。
  皇上仁厚,要是一点都没想通,说不定还得对襄阳王赞赏一番。
  包拯和八贤王表示面对襄阳王他们也很难,好在目前还没出什么棘手的事情,他们暂时还能观望一下,因为两人一路走来什么人什么事没见过,太多口蜜腹剑之人拥有颠倒黑白的本事了!
  所以对待襄阳王暗自谋划的一切,包拯和八贤王也不能贸然出手,否则只会打草惊蛇,万一适得其反,只会犯了皇上忌讳。所以他们只能等皇上自己反应过来意识到襄阳隐藏的祸患。
  正当两位大臣会面详谈无果,各自回府一筹莫展之际,过了两日,开封府许久未击响的鸣冤鼓被一衣裳褴褛的男人敲响了。
  男子潦倒不堪,被满头夹杂着不知名秽物的长发覆面,两名衙差将他抬进去时都显得十分小心翼翼,感觉人都已经快要奄奄一息了。
  公孙策闻声赶来,第一眼的感受是以为这人是不是从哪里逃荒来的,难道今年某个府内的管辖区域发生了□□?
  等公孙策走近,才发现这个人腿上有伤,右侧的臂膀也挨了一刀,因为没及时清理,没能顺利愈合的伤口反复溃烂,显得十分狰狞。
  公孙策蹲下来拨开男子凌乱脏垢的发,只见一张被泥土涂鸦过的脸,他眼睛迷茫,唇色清晰可见透着苍白,公孙策忙让吴书和去后厨端碗温热的米粥过来。
  这人昏昏噩噩,似乎有口气拖着一直咽不下去,所以即使精疲力竭也没晕过去。
  公孙策又看了他腿上的伤口,原本只是小伤,拖久了没来得及处理便显得有些严重。
  公孙策给人重新把了脉,才松了口气,好在这人身子骨本来就强健,眼下这副模样应该是经历过什么恶斗,又长期饿的,若是身体底子不好的人还不一定能坚持走到这来。
  吴书和很快端着粥进厅,这人虽然饿得前胸贴后背,但是迷糊中看见吴书和递过来一碗香气扑鼻的热粥,即使他眼睛泛亮,但还是被素养习性强压着先道了谢,随即双手捧过粥碗,这才当着大伙的面大口吞咽喝起来。
  公孙策在一旁观察他,除去衣着不论,许是近日没吃没喝消瘦的不行,但看得出男子原先身形挺拔之姿,泥土模糊了他的脸,公孙策观他眉目觉得眼熟之余却什么都没能回想起,便让一旁看着人发愣的吴书和回院取药箱来,他要给人治疗腿伤。
  公孙策也是刚病愈,还惦记着吴书和之前说的展昭一人回府,眼红发肿之事,暗暗发誓要和白玉堂追究到底。
  只是他这两天都没看见白玉堂身影,只能先将事情搁置一边,展昭这几日也夜宿在府中,但是他不能直接去问展昭发生些什么。
  吴书和怕公孙策身体待会吃不消,走之前还特意让公孙策等会坐下来问话。
  男子喝完粥才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已经进了开封府衙的大门,难掩激动,又眼眶一红,拖着行动不便的一条腿跪倒在地,看向面前的几人,将压在心头数日的悲愤尽数哭了出来。
  草民求见包大人,草民背负家仇血恨,满门二十六条剑下冤魂,求包大人主持公道,为草民申冤!
  一碗粥哪给了他这么大的劲!
  这人喊一句话磕一个头,不知不觉间额头已经渗出了血迹,只是他来来回回就这几句话,之后无论公孙策再怎么问,他旁的话一律都不愿多透露,只高喊着要见包大人,十分复杂,看着情绪冲动,又分明理智尚存。
  -----------------------
  作者有话说:小可爱们~我来了~
  第228章
  牵连满门二十六条人命, 公孙策心知兹事体大。
  只是眼下包大人尚在宫中,公孙策只能差王朝立即赶往宫门找护送大人进宫的展昭说明缘由,再让展昭进宫传话请大人尽早回来。
  皇宫崇德殿内。赵祯正在听庞太师禀报武状元选拔大赛一些相关准备事宜。
  太师这次自掏腰包不说, 前前后后还费了不少心思,心虚弥补曾经和襄阳王暗地里传过书信一事。
  武状元比赛现场就安排在风景绝胜的汴河石拱桥不远处,他在此地新筑比武高台,坐在徐记酒楼上也能一览无余,因为怕届时前来观看比赛的百姓太多, 得预留出不少占地,所以到时候周围小摊贩难免都得另寻佳地或者歇业,比赛现场安危以及河边安全也得规划到位。
  包大人听了没话可说,但出于对方是庞太师,不回一句总觉得不对劲, 于是一脸和蔼的笑道:太师真是为百姓着想的好官。
  庞太师只觉得包黑子在讽刺自己,想着他任劳任怨准备了这么久, 差点两眼一抹黑当着皇上的面直接表演个一厥不起。
  赵祯赶紧抬手, 说着太师劳心劳力, 近日辛苦。他就怕两位重臣当着他面耍嘴皮子, 弄个不好要殃及他这条爱偷偷出宫的池鱼。
  好在这时门边王公公来报, 开封府有人击鼓鸣冤。
  包拯看向赵祯, 得了圣上首肯, 这才行礼告退。
  包拯一路疾行到了宫门, 开道起轿, 展昭护送他回府。
  两人一进院,吴书和刚把公孙策给人治疗完腿伤用到的药箱收拾好正准备拿出去,他走到门外回头冲厅内几人喊了句:包大人回来了!
  正午的阳光炽热灿烂,金碎落满头。包拯还身着官袍, 身形健朗,健步如飞。
  他和展昭一前一后穿庭而来,刚登上台阶,前厅突然跌跌撞撞扑出来一人,满头枯如杂草的乱发,身上挂着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布条连成的衣裳,一双手已经黑得堪比包大人脸庞。
  包拯顿步,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被走上来的展昭挡在了身后。
  厅内,公孙策和张龙也已经及时跟了出来。
  下一刻,一道刺人耳膜,哭天抢地的悲喊从扑跪在地之人的口中发出,当中悲切足以震慑在场的每一人心扉:学生言律钦,求包大人为言家上下二十六条无辜冤魂,讨回公道!
  包拯一脸凝重,喊了声展护卫。展昭伸手想将人扶起来,对方却不愿起身,展昭这才无奈站到一旁。
  公孙策在厅门口缓缓止步,他就说觉得这人眉眼熟悉,言律钦不就是今年跟颜查散一同取得进士及第的探花郎吗!
  包拯立即开堂听民诉冤,言律钦拒绝张龙相助,一瘸一瘸的跟着进堂下跪。
  两侧水火棍掷地铿锵有力,言律钦闻声耳目清明,精神大振,仿若那二十六条剑下冤魂涌地而出,魂灵汇聚他一体,揭露了一个月前言府惨绝人寰的遭遇。
  言律钦出身于襄阳府郢州的书香世家,家风教养皆优,不骄不奢。祖父祖母在家颐养天年,父母身体康健,兄长成亲两年,长嫂贤良淑德,且二人已育有一子尚在襁褓之中,小妹待字闺中,也是温婉可人。
  言律钦家中排行老二,从小耳濡目染,立志考取功名,幸得今年春闱榜上有名,又通过殿试得圣上垂青,与颜查散等人取得前三甲名次,是为探花郎,授翰林院编修,回乡探亲归来即可上任。
  怎奈世事无常,言律钦才回到家中,只见碧瓦朱檐化为灰烬,全家上下包括丫鬟仆从在内二十六人,惨遭罹难,他满心喜悦霎时间如遭冰霜暴雪,人也化作冰雕傀儡当场凄寒无望。
  言律钦瘫倒在地,差点晕厥过去,家毁人亡的重大打击之下唯有报仇雪恨这一个信念支持着他这具身体。只是他到当地府衙鸣冤,当地府衙不仅不敢管,甚至还给对方通风报信,要将他赶尽杀绝,此间种种简直人神共愤。
  犯下屠门命案,还敢谋害朝廷命官,你可知对方是何人?包拯声若洪钟的问。
  言律钦面色难看,眸中犹豫过一瞬,他举头看了看堂上公正廉明四字牌匾,门外天光将其渡上一层层金亮,犹如坚持他徒步千里走到这里的最后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