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23节
作者:烤饺      更新:2025-11-03 16:37      字数:3303
  林三七听到龙舟比赛就缩了缩脖子,心想还好自己运气好,还在读大学不能请假,否则像他这样的壮小伙是铁定要去比赛的。
  不是林三七不爱村,没有集体荣誉感,缺乏宗族观念。
  实在是龙舟训练太惨了。
  每天要么在烈日下酷晒,要么在风雨中前进,每个队员就跟非洲叔叔是一个色的,全黑,背上的皮都要蜕掉好几层。
  可就是这样,林氏族人都以被选上成为队员为荣。
  什么董事长总经理、什么局长校长还是院长,也不管你是卖猪肉的还是扫马路的,只要你姓林,又通得过体力测试,人人都可以上船。
  赢了,光宗耀族,祠堂中门大开,每位队员都可以大摇大摆穿过中门,在祖宗牌位下吃“龙舟饭”,成为全村最靓的仔。
  要是输了,哼哼!
  林氏族长林培东会让队员们知道,让祖宗没面子会有什么下场……
  第35章 七仔烟熏格格府
  林木森不知道儿子的小心思,知道肯定会打死这个逆子。
  居然还有不想成为龙舟队员的林家人?
  林木森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对噢,这几天九叔事情太多了,忙晕头了。”
  他是被自家儿子能穿越的事情震惊了,忘了这村中今年第二大盛世。
  为什么不是第一大?
  第一大是每年除夕那天的石楼村新春团拜会,村集体股份要按人头分红,然后全村摆席共同庆祝,还会请一些小明星来唱唱跳跳助兴。
  别小看了这个分红,每人起码能分5、6万,像林家四人,一年村里的分红就可以达到毛20多万。
  王文娟光是中药钱一年就得20多万,要是没有村里的分红,林家这日子还要苦一些。
  林三七现在可不想感慨,脑子里都是怎么赚钱,于是笑道:
  “阿嫂,我们来买点茶叶送人。”
  刘芳芳看到林三七,心中对这个阳光大男孩充满了同情。
  林三七被退学的事情已经是全村皆知了,这事在村里根本瞒不住,还好失恋的事情大家还不知道。
  “原来是十三呀,你要买什么茶叶尽管说,一家人,肯定是进货价给你。”
  林三七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于是抓紧时间说道:
  “阿嫂,我要50斤茉莉花茶,50斤龙井茶,再给我来50斤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也来50斤。”
  刘芳芳有点吃惊:
  “要这么多呀,你家不是开米店的吗?怎么要改行开茶店了?呵呵呵~~行吧,你等一下,我去仓库拿一下。”
  南方人主流是喝功夫茶,茉莉花茶销量并不是太好,店里都没存货。
  不一会儿,刘芳芳就将茶叶用小推车送来了,最后一结账。
  茉莉花茶一斤50元,清仓价;龙井茶一斤130元,据说是越乡龙井,不是杭州产的;铁观音是一斤120元;祁门红茶60元一斤。
  天地良心,以上刘芳芳报的都是批发价,而且品质上都有保证,差的都没拿出来,真没赚林三七父子什么钱。
  这一点,石楼村的林姓人还是挺团结的。
  可就是这样,也花了林三七18000元,几乎把父亲给他的旅游基金用光光了。
  这要是在59年茶叶滞销,林家的财政就可能濒临破产了。
  两父子骑着电动三轮车回到家里,都没上楼,而是来到了林氏中医馆里,然后锁上门,两父子一個称重,一个用牛皮纸包装。
  半斤茶叶一个纸包,再在纸包上注明是什么茶叶。
  搞完200斤茶叶已经是半夜了,林三七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就准备穿回去。
  走之前,林三七想了一下,又跑到厨房,从冰箱里拿了一包河粉,一些生牛肉,还有一些调料,然后穿过厨房门,消失在2023年。
  (穿越只要是门就行,并不指定哪扇门。)
  回到1959年,林三七打开房间偷偷看了一眼,发现林家人还没有回来,侄子侄女还在一起数烧饼上的芝麻。
  于是林三七悄悄将米桶给装满了雪白的大米……
  等傍晚临近了大伙儿都下班的时候,林三七已经满脸黑碳趴在地上,然后拼命给煤炉底下的口子吹着气,想点火。
  林嘉庚和林真真则在旁边喊着加油。
  “小叔加油,小叔加油~~~”
  可怜林三七活了23年,家里用的一直是燃气灶,一点火就着,哪里用过这种烧蜂窝煤的炉子。
  别说烧饭了,他就是连点火这关都过不去,炉子只冒烟就是不冒火。
  有点生活常识的都知道,点煤炉子先要用点干草纸张之类的引火,再放柴火,最后火大了再放煤饼。
  林三七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刚点火就把木柴、煤饼全都同时扔进去,导致下面没有空气助燃,根本没办法把煤饼给点燃。
  鲍燕生拎着饭盒刚进中院,看到烟雾袅袅的样子连着咳了好几声:
  “哟,这是谁家走水了,大伙儿快看看呀。”
  左厢房门口的侯大丫一边咳嗽一边骂娘:
  “没走水,是林家那流浪儿子在放毒,妈呀,他是准备要毒死我们东跨院的人,好独占整个大宅子呀,咳咳咳~~~”
  那贝勒也在那边有气无力地喊:
  “先救救我这老头子,透不过气来了,这要是大清,非把这臭小子拉了去净身送进宫不可~~~”
  吴信厚正跟林苦参一起走进院子,看到院里的烟火也吓了一跳。
  老宅子最怕的就是着火,一着一大片,救都来不及救,这年头可没火灾险,真烧光了只能哭死。
  “这,这是怎么回事?唱的是哪处呀?”
  侯大丫看到林苦参回来了,大骂一声:
  “林老广,你儿子干的好事,你说怎么办吧?要是没个说法,老娘跟伱们没完!”
  林苦参吓一跳,赶紧问道:“哟,这是怎么了?这是点了季鸟猴家了?”
  侯大丫不满了:“放你妈的屁,你家才点了呢,是你儿子在点煤炉,瞧瞧他把院里给祸害的,我院里晾晒的衣服算是白洗了!”
  林苦参一听耸耸肩:“裤衩子有烟火味是不行,得,你那裤衩子甭收了,一会儿让林三七给你洗干净!”
  侯大丫听了差点吐血:“林老广,你家裤衩子让别的男人洗的呀,别人洗了我还怎么穿?”
  “怎么穿?贴身穿呀,难道还内裤外穿?”
  眼看着季鸟猴又要发疯了,吴厚信赶紧阻止道:
  “行了行了,老林你也别逗季鸟猴了,快看看你儿子在唱哪出戏。”
  林苦参一看就乐了:“唱的应该是《铡美案》,你瞧我儿子像不像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啊?呵呵。”
  吴厚信看看一脸煤灰的林三七,再看看一脸眼不眼,鼻子不是鼻子的季鸟猴,再看看自己这位凡事不愁的老同事,也是彻底无语了。
  “嗳,小七同志,你这是在干嘛?”
  林三七抬起头,看到烟雾中的众人,这才笑道:
  “我这不是闲着没事,想给老豆阿妈试着烧晚饭嘛,可是这煤炉子不听话呀。”
  吴厚信看了一看老同事欣慰地笑道:“这小儿子不错。”
  林苦参一抬下巴:“那是,靓仔猴赛雷啊。”
  第36章 当人表演炒河粉
  林家小儿子要准备给父母做晚饭了,这下吸引了整个东跨院人的兴趣。
  这年头娱乐活动少,别说电视机了,就连收音机都没几台,普通市民吃完晚饭后要么去胡同口聊天,要么就跟老婆造人。
  于是稍有什么八卦新闻就立传遍四九城。
  这不,林三七准备大显身手,让大家看看正宗广东炒河粉是什么样子的,一下子就在院子里围满了人。
  不少人都端着一个饭碗,或者拿着一个窝窝头,然后好奇地看着正在摆盘的林三七。
  炒河粉是一道最简单的广东小吃,说白了就类似北方的炒面炒粉丝。
  但是想炒好可不容易,稍微一個不小心就容易炒成一团,或者把河粉都炒碎了,非常考验火候和厨师基本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广东人的特点,炒河粉也是如此,简单的小吃配料可不少。
  桌子上摆放着一盘盘的食材和配料:牛肉、河粉、芥蓝、豆芽、食盐、料酒、生抽、蚝油、淀粉、白糖、沙茶酱、油。
  2023年最简单的食材,最简单的配料,在1959年却是惊为天人,好多食材和配料四九城几乎都买不到。
  比如牛肉,比如耗油,比如白糖。
  这可都是“高端的食材”,说白了就不是给老百姓吃的。
  只有花都人的林苦参夫妻才心里明白,真正难以买到的食材恰恰是最不起眼的河粉。
  这玩意儿他们在首都10年了,从来就没看到过,也不知道这小儿子是哪里搞来的,想必绝非容易。
  马大壮都惊呆了,突然觉得自己手里的窝窝头不香了:
  “嚯,这林家发什么疯,咱家都盐水煮青菜了,他家居然有这么多配料?”
  侯大丫一直在撇嘴:
  “林家解放前就是地主老儿,我早就知道他们家不是好人,瞧瞧,现在还是地主作派,真是欠思想教育!应该送到门头沟农场去!”
  林媒婆也在心疼,好像桌上的食材是她的一样:
  “就是噢,这么好的肉,这么白的粉条,还有这么多白糖食用油,作孽噢,都让林三七给糟蹋喽!”
  院子里的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