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42节
作者:
烤饺      更新:2025-11-03 16:37      字数:3556
 
  “林同志,你说怎么推倒重建?屋顶是传统式的,还是平台式的?”
  林三七赶紧摇头:“老徐,我昨天说的方案不行,我爸可说了,新建房子太拉仇恨,让我保留水榭的原貌,然后屋里面做做文章。”
  旁边的全科长哈哈一笑:
  “这就对了,还是你爸有经验呀,昨天我也不好说啥,你新建房子不但容易遭人眼红。万一新房子太舒服了,被咱们医院其他领导看中,到时伱让还是不让?毕竟这是公家的房子。”
  公家的房子,理论上谁都可以住。
  林三七也是虚心接受:“全叔说得对,昨天是我太轻狂了。”
  老徐头是无所谓的,反正怎么建都是建:
  “成,反正匠人和建材都有了,林同志你说怎么建就怎么建,我们一切听指挥。”
  林三七带着众人走进水榭内屋,指着四周提议道:
  “这屋外不要变动,连屋顶都不要变,越破越烂越好。你们给我里面打新墙,我爸说了起码要打三七墙,这样冬天才保温。另外这个屋顶就加固一下,别等冬天雪厚了把我埋里头。”
  老徐头估计了一下笑道:
  “这改建简单,就是屋内打厚墙,室内面积会小不少,至于屋顶,我给你吊个顶,保证干干净净。”
  林三七又问道:“这些工人师傅里面有木工吧?”
  老徐头点点自己:“我就会木工活儿,啥都行。”
  “嚯,老徐同志厉害呀,呵呵。”
  林三七说完,从小推车上拿出一圈金属细网来:
  “老徐,到时你除了给我打玻璃窗外,再在里面给我打一个纱窗,用这种铁丝网。”
  其实也不是铁丝网,专业名称叫金刚网纱窗,这玩意儿在几十年后很常见,但在这个时代估计还没有。
  水榭是在后花园,杂草丛生还有水塘,蚊子虫子多得不得了。
  夏天如果不能开窗要闷死,但如果开窗了要被蚊子咬死,所以纱窗是最好的选择。
  老徐头和全科长拿起金刚网纱窗都挺惊讶。
  要知道58年刚经历过全国大炼钢,各家各户只要是金属全都上交炼钢了,城市还好,农村家庭连只铁锅都没了。
  现在格格府后花园还有一座土窑竖立着呢,就是去年四合院里大炼钢的遗留物。
  结果钢没炼成,却把格格府后花园给祸害了,树砍了不少,整个环境全破坏了,这才造成了王爷家后花园今天如兰若寺般凄凉的景象。
  好家伙,这林三七林大少爷装个纱窗都要用金属,只能说讲究。
  而讲究背后则是非同一般的关系网。
  知道了林三七的实力,老徐头也不含糊:
  “成,咱们的手艺林同志你放心,一定干得漂漂亮亮的,让外人看不出毛病来。”
  林三七不放心地追问道:“那大概多久能完工?”
  老徐头不以为意:“就一个30来平米的小房子,最多7天就可以完工,如果再紧一些,5天也行。”
  林三七听到后,就从口袋里数出120块钱来:
  “老徐,建房的事我就拜托你了,我给小工一人2元钱,给你这位包工头5元一天,这是7天的工钱,全给了。另外,每天我再给你们3个白面馒头当午饭,其他我就不管了。”
  五十年代建房子,主家要提供一顿正餐,两顿点心。
  可现在连饭都吃不饱,谁家有这粮食来给建筑工人吃一餐两点心?一般就给个窝窝头就打发了。
  老徐头和其他几个泥瓦匠一听就激动了。
  他们说白了就是京郊的农民,在村里赚工分,到年底能有十几二十块钱就算是形势好了。
  结果林三七7天就给开了14元工钱,还每天给3个大馒头,这待遇满四九城都找不出第二家来。
  “好好好,林同志你仗义,那咱们也不含糊,一定好好干活,哥几个,还不谢谢林同志。”
  其他6个泥瓦匠赶紧上来,连连给林三七作揖。
  旁边的全科长心想,这小子还真有败家子潜力呀,工钱一天给1块钱都是烧高香了,还给2块钱加3个白面馒头?这是要上天呀?
  他这个外人都替林家心疼,回头要跟林苦参大夫告状。
  林三七这时候也已经转过身来:“全叔,这些建筑材料一共多少钱,我现在给您。”
  “噢噢,这青砖、木材、砂子、石灰什么的,加起来你给300块钱得了。不过外人问起来,你就说这是医院盖仓库,可先别说是你的房子。”
  林三七连连点头:“知道了,将来有人问起来我也说,我是暂时借宿仓库,跟鬼屋一样,不想住,哈哈。”
  国内的潜规则,反正你住得时间长了,这房子就算是你的了。
  等将来房改后,大不了补缴少量费用就成。
  当代大学生主打的就是一个懒,让他天天在工地里监工,还不如让大学生直接睡破草屋。
  所以林三七给了钱后,又交待了一下一些细节,然后拍拍屁股走人了。
  回到家里,林三七从空间里拿出两袋50斤重的面粉。
  刚准备推着车出发,又想到了那张毛小彤一模一样的脸蛋,林三七又拿出了一块猪肉……
  第65章 首次登门潘晔家
  林三七拉着小推车,来到了海运仓,看着门框上写着北门仓胡同15号,便走了进去。
  这也是一个大杂院儿,跟格格府一样住了不少人家,不过院子布局没被破坏,建筑都按传统规规矩矩的。
  林三七拉着小推车进门后,在影壁墙前拐了个弯就进了院子。
  这时候正是中午,各家各户都在准备着午饭,听到院里面响起“轰隆隆”的声音纷纷探出头来。
  林三七来到了前院正屋前喊了一声:“潘晔,潘晔在不在?”
  “嗳,我在~~~”
  听到清脆的声音,正屋门里面跑出一个小姑娘来,一下子把林三七给看呆了。
  潘晔已经换下了那宽大的男人衣服,穿着一件短袖白衬衫,下面穿了一条蓝色的过膝裙,颇有一种“楚腰纤细掌中轻”的感觉。
  关键是头上的毛巾也拿掉了,梳着两根麻花辫俏皮地挂在胸前,再搭配那酷似毛晓彤的美貌,大眼睛一眨一眨。
  林三七就觉得自己心跳加速,小鹿撞钟一样咽了咽口水,完了,要一见钟情了。
  “林三七,你来了呀,真守信用。”
  “啊,啊啊,我来了,说实话要不是声音没变,我都不敢认了。”
  潘晔看到林三七那一脸猪哥相,脸上也是微微一红,被异性用这种色咪咪的眼光盯着,除了羞涩就是有点点小开心。
  当然这個异性如果像李逵,那换来的肯定是一个白眼。
  两人相视一笑,潘晔这才注意到林三七手上推着的小推车。
  “咦,这就是……”
  林三七赶紧做了一个嘘的动作,用眼神示意了四周的情况。
  潘晔秒懂,赶紧帮着抬手:“走,去屋里。”
  还别说,小姑娘看起来斯斯文文,力气还挺大,抬着小车就进了屋。
  两人刚进屋,潘晔就关上了大门,防止外人探究的眼神,潘父潘母也走了出来:
  “晔子,这位同志是……”
  “爸妈,这位就是早上跟我一起去马神庙的林同志,今天要是没有他出手,我恐怕就回不来了。而且林同志还是宽街中医院的职工。”
  潘父潘母已经听过女儿讲述凌晨黑市时的遭遇,于是看向林三七的眼神就变得感激了。
  “原来是林同志,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了,否则我家晔子可危险了,来,坐,请上坐。晔子去泡茶……呃,倒水……”
  林三七这一路的确是又热又渴了,于是接过潘晔端来的水杯时便一饮而尽。
  放下水杯的时候,两人又相视一笑,潘晔害羞地一扭头嗒嗒跑去倒第二杯水。
  两人的无声交流瞒不过潘父潘母,潘正权这时候轻咳了一声,打破了这有点点小暧昧的气氛问道:
  “林同志,你这次到我家来是……”
  “噢,是这样的,早上潘晔拿到黑市去的自鸣钟给摔坏了,这里面我有很大的责任,所以我早上就跟潘晔说好,这自鸣钟我买下了。闹,这就是粮食。”
  潘父一听就不高兴了,冲着女儿指责道:
  “胡闹,林同志救了你,你不但没感激,反而还要让人家赔自鸣钟,爸爸平时是怎么教育你的?”
  潘晔一听,低着头有点点委屈。
  林三七赶紧解释道:
  “潘叔,您别这么说,主要还是我很喜欢伱家的自鸣钟,尤其听潘晔说这自鸣钟还是晚清从法兰西带来的,所以我就想买了自己收藏。”
  潘父轻轻点着头:
  “对,的确是我祖父从法兰西带来的,这自鸣钟全称法兰西路易十五式丘比特铜鎏金壁炉钟,可惜昨晚给摔坏了,唉。既然林同志喜欢,要是您不嫌弃,这自鸣钟就送您了。”
  林三七连连摆手,这可是人家最后值钱的东西了,自己拿走良心会痛的。
  当然如果潘父说既然林同志喜欢,我这不成气的闺女就送你了,那林三七还是会笑呵呵答应下来,大喊一声岳父大人受小婿一拜。
  “不行不行,潘叔,你这话说得把我当成趁火打劫的了。再说,我跟潘晔同学也算是同患难过,所以与情与理,这自鸣钟我都要买下。您也甭劝了,我实话说了吧,我还真不缺这点粮食。”
  林三七说完,掀开了小推车上盖着的油布,露出了里面的两个布袋。
  “这是100斤面粉,都是最好的富强粉,还有这是5斤猪肉,大肥肉。算是我占便宜,换走您家里的传家宝贝。”
  林三七这话音一落,潘母和潘晔都捂着嘴,一脸不可置信。
  潘正权重重咳了几声,咳得脸都通红了,林三七都害怕老头再咳下去,会不会把肺叶给咳出来。
  “多,多少?100斤白面,5斤猪肉,林同志,你,你……”
  潘母也赶紧把油布重新盖上:“太贵重了,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换。”
  潘晔目光炯炯看向林三七,仿佛要重新认识这个男人:“林三七,不是说好100斤粗粮票吗?”